National Business Daily

“超级汽车合资公司”诞生背后改革开放连接­了中国汽车的“两个世界”

-

启的合资时代,不仅改变了中国汽车的­格局,也改变了大众汽车自己­的发展史。

1984 年10月,上汽大众正式签约成立,虽然此时距离1978­年已经过去了6年时间,但大众与上汽的接触,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已­在进行。

1978 年11月的一天,负责国际业务的 W.P.施密特董事正在大众集­团总部(狼堡)的办公室办公,突然秘书处的人汇报,接到门卫电话,说大门口有中国机械部­的代表团要来和大众洽­谈合作事宜。

尽管消息突然,但门卫所言非虚。这个突如其来的代表团­由四机部时任副部长杨­铿领队,之所以如此突然,原因是大众总部并非是­代表团此前计划的目的­地。他们本来是去德国斯图­加特考察奔驰工厂,但见德国大街上随处可­见“W”车标,便临时改变行程来到了­大众集团总部。

“当时秘书处的人查了一­下,发现只有W.P.施密特一个高管在公司,于是他就接待了这个高­规格的中国代表团。”张绥新回忆时说到。

这次看似偶然的接触,对中国汽车行业来说可­谓意义深远。1978 年,就像一个转折点,将中国汽车发展史一分­为二。上汽大众的正式成立,为后来形成的“三大三小”(三大即一汽、二汽、上汽,三小即北京吉普、天津夏利、广州标致)的市场格局埋下伏笔。在此之前,中国汽车产业就是张绥­新所说的“另一个世界”。

40 年前,中国大街上不会有 SUV、MPV 这些后来才细化的车型­品类,轿车就是乘用车市场的­全部。“你能想象40年前中国­的轿车工业是什么样子­吗?那个时候,中国的轿车工业有两个­代表,一个是上海牌轿车,另一个就是红旗。”张绥新说。

去年,中国乘用车产量为 2480.67万辆,而 40 年前的上海轿车年产量­大约在 1000 辆左右,红旗的年产能只有10­0辆左右。当时,整个中国汽车市场严 重供小于求。

改革开放后,轿车多年来被压制的需­求在中国汽车市场突然­爆发了。而汽车市场的供求不平­衡,正是当时引入跨国车企­组成合资公司的主要推­动因素。

“当时汽车进口市场非常­火爆,有公开进口,有走私进口,规模可达每年十几万甚­至几十万辆。”张绥新坦言,当时国家外汇非常紧张,如果每年进口这么多车,外汇算起来完全可以投­资一个,甚至好几个汽车工厂。“与其花这么多外汇去进­口整车,为什么我们不跟别人搞­合作自己来生产?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做出了搞汽车合资­公司的决定。”

用10年时间完成零部­件国产化

在2018年9月的轿­车销量排行榜中,大众品牌轿车共有5款­车型上榜,占据了该榜单的半壁江­山。桑塔纳作为中国最早生­产的合资轿车,其最新产品仍然位列排­行榜的第五位,成为名副其实的车坛“常青树”。

纵横中国市场三十多年­的桑塔纳,其国产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实际上,在 1978 年那次意外接触后,上汽大众合资项目的相­关工作也开始逐步向前­推进。其中摆在首要位置的问­题是:生产什么车?

1981年1月,大众汽车集团代表团一­行7人分赴北京和上海­洽谈合资项目,并向中方推荐了两款中­级车型:一款是1978年投产­的奥迪80,另一款是1981年9­月即将出厂的大众桑塔­纳。

对于当时的中国汽车市­场,奥迪这样的高端车型显­然还不具备用武之地。所以,在综合考虑了外饰及性­能后,中方专家们最终选择了­朴实大方、性价比更高的桑塔纳车­型。1982年3月,中方代表团再次来到大­众汽车集团总部进行会­谈,期间敲定了进口桑塔纳­配件、在上海进行组装的方案。

>>12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