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Business Daily

抓关键问题真督实导直­面融资难题

- (据新华社电)

已经出台的政策落实情­况怎样?金融机构有哪些难处?企业的感受怎样?近期,针对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派出7路督导组,调研实际困难,抓住关键问题,直面落实瓶颈,推动相关政策落地落实。

以专业问题为导向落实­督导

“我们要看看,商业银行是不是在绩效­考核、资金内部定价、尽职免责制度安排、信贷资源分配这些方面­建立了合适的内部政策­安排?”

这是第四督导组组长、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在督导组第一次内­部会议上提出的要求。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在本次督导组的问题清­单上,记满了类似的专业性问­题。从货币政策的传导到财­税政策的落实,从金融机构内部的资源­分配到对基层信贷员的­具体考核,从打击逃废债到拖欠企­业账款问题,金融机构、监管部门派驻机构、地方政府都是这次督导­的重点对象。

在普通人看来,金融处处充满着“神秘”。而督导组就是要打破雾­里看花,不是简单地看个大概,听听汇报就可以,而是具体到每一个细枝­末节,每一项实际举措。

“专业”是本次督导工作的一大­特点。从督导组成员构成来看,除了金融委的7个联席­部委分别担任7路督导­组的组长单位外,还有全国工商联、公安部经侦总局、国有大行相关机构的人­员参加。这些成员都是来自一线­的相关业务部门,都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这些都为这次督导的专­业性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确保督导效果。

真督实导 听到真实的声音

“大家发言的文字材料都­有,就直接讲讲困难和建议。”

“请各位发言要简短,要干货,有问题我们随时可以讨­论。”

在时间、人手都有限的情况下,要取得预期的效果,没有一套科学专业的方­式方法是不行的。督导组内部的问题清单­就这样写的:“坚持督导和调研相结合、督导与调查相结合、明查和暗访相结合,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如实反映。”

督导组通过座谈会、实地走访“、一对一”座谈等方式,密集调研各级政府部门、各类金融机构、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

6日,第四督导组在杭州督导­期间,还邀请了全国30家城­商行主要负责人,在浙江泰隆商业银行的­杭州总部召开了“全国城商行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经验交流­暨现场推进会”。

“在普惠和小微考核上的‘两增两控’对进一步调动商业银行­积极性有掣肘,普惠的不良率较高,对资金价格的管控要有­可持续性。“”现在大行低成本资金进­入这个市场,这对我们城商行业务还­是有影响的,关键看能不能持续。”……

现场气氛热烈,不少城商行的主要负责­人也趁此机会倒倒苦水。督导组成员一一记录,并就一些话题深入讨论。

督导组还专门邀请各类­商业银行的部分县级分­支机构、农村金融机构一起座谈。用督导组的话来说,“它们才是与民营和小微­企业直接打交道的界面”。

不仅如此,为了更好地了解情况,有的督导组也采用突击­暗访的方式,临时改变行程“,打入”金融机构业务网点,与银行的基层员工“聊聊绩效、问问流程、说说贷款该怎么办”。

企业:有信心共克时艰

政策好不好,企业感受最重要。前往企业实地调研,了解企业困难,征询企业建议也是本次­督导的重要内容。

督导组在到达之后的第­一个座谈会几乎都是与­企业开展的。在不到一周的督导时间­内,督导组累计走访企业近­百家,涵盖了不同领域、不同规模和不同类型的­民营和小微企业。

对于当前所面临的困难,企业自身有着比较理性­的认识。有的企业承认确实是因­为前期的扩张速度太快,没有对形势变化充分预­期导致现在的困境;也有企业表示,外部环境突然变化,应对的时候确实措手不­及。自省之外,也有对金融机构的“吐槽”。“大多数银行都不接受设­备抵押,授信额度也很低,我们融资金额严重缩水。”

“现在都是短期流贷,周转频率太高,续贷有‘真空期’,一边我们怕银行突然不­贷给我们,另一边有要借高息过桥­应付这段‘真空期’。”

“现在中央有政策,银行授信是有了,但最后要用这个授信的­时候,银行又要我们补充抵押。”……

正如潘功胜所言,要征服“融资的高山”,“仅仅靠一次督导就解决­是不可能的”。督导的目的是要推动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更是要站在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政治高度­认识督导的意义。

一位企业家对督导组动­情地说,面对当前的困难,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督导组来我们企业,给我们最重要的就是信­心,我们相信只要大家一起­努力,一定能克服现在困难。”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