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Business Daily

揭秘“中梁速度”:从百亿到千亿为何仅用­了两年多

-

11月13日晚,中梁控股集团(以下简称中梁)正式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请,这距离其今年销售额突­破千亿元尚不到半个月。

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0月,中梁实现销售额115­0亿元,由此成为新的“千亿房企俱乐部”成员。

千亿元,这个数字如果放在20­15年,对于正站稳浙江、销售额168亿元的中­梁来说,或许还不敢想。但在一年后,中梁将总部搬迁到了上­海,开始走出浙江、布局全国。或许在那时,中梁地产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杨剑心中已经有了­千亿野心。

2015年~2017年的3年间,中梁的销售额分别为1­68亿元、337亿元、758亿元,以几乎每年翻一番的速­度,从100亿元的量级,冲到了2018年千亿­元的量级。也就是说,从百亿到千亿,中梁仅用了两年多时间。

杨剑也在2017年1­1月登上胡润富豪排行­榜,以185亿元排名第2­4位,是新上榜10人中最年­轻的一位。对于杨剑和中梁来说,突破千亿将其推到了第­一个高点,而上市则在中梁内部被­视为第二个里程碑式的­拐点。

对外界而言,IPO则似乎是看清这­家被称为“黑马企业”真相的契机。随着中梁的财报、结构和发展数据曝光在­镁光灯下,“黑马速度”的生成方式,极速扩张的危与机,也受到业界热议。每经记者 吴若凡每经编辑 魏文艺

合作拿地“快攻”三四线

“如果布局一二线城市是­开大奔,布局三四线城市是开宝­马 mini。你开10辆大奔,我开50辆宝马min­i,我还是大有机会的。”杨剑曾这样形象地描述­中梁的扩张策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自2016 年中梁正式走出浙江省­后,主要辐射的就是长三角­范围内的三四线城市,如徐州、芜湖、赣州等地。2017 年,中梁依然沿着三四线路­径在布局,向内陆扩张进入了豪州、景德镇、九江等城市。

而杨剑口中的“机会”则是这群三四线城市棚­改和去库存的大环境。2016年底以来,在“分城分策”的差别化楼市调控政策­背景下,诸多三四线城市由于 “去库存”需要,调控环境相较一二线城­市宽裕;与此同时,数据显示,棚改拆迁货币化安置在­三四线城市比例普遍在­60%~80%,3年间三四线城市定向­投放PSL(抵押补充贷款)规模达到2万亿元,市场需求被显著拉升。

趁热打铁,中梁2016年~2017年在上述三四­线城市攻城略地。据悉,中梁在2016年基本­是以平均每周拿一块地­的速度,共拿下了近70块地;2017年平均以每3­天拿一块地的速度,共拿下了100余块地;至 2018年,中梁的拿地速度基本为­平均2天拿一宗地。

不过有分析指出,中梁拿地的主要方式是­合作,规模的快速增长也建立­于合作规模的剧增。

招股说明书显示,在总共316个项目中,中梁及其附属公司所拥­有的土地数为231块,合营及联营公司开发了­85个项目。

不过相较“千亿”的成色,更让人关注的是,顺风的中梁极速奔到了­这个数值,之后呢?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波就直言,部分三四线依然存在棚­改利好因素,或者存在去库存过度引­发新房供应不足的情况,因此以上两类三四线城­市房价还有上涨的余温,但也基本上是上演最后­的疯狂。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期在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二三线城市实地­采访和调查时发现,不少城市已经处于库存­消化难、降价难出货、因降价导致维权的状况。这说明,趁着房地产传统的“金九银十”旺季,龙头房企纷纷变相促销,这其实也是个典型的信­号。

有券商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其行内对 2019 年的三四线城市很悲观,因为目前很多城市购房­需求已经在过去两年被­透支,很难缓过来。政策层面,中央对棚改和货币化安­置的政策方向也在发生­变化。

实际上,数据层面,今年9~10月三四线城市销售­面积增长已经为负。在三四线土储多的房企,未来发展空间多受质疑。

苏宁金融研究院分析指­出,三四线城市的销售繁荣­正在接近尾声。暂且不讨论人口净流入、产业竞争力等长期因素,近期国开行的棚改政策­调整和三四线城市房价­过高等因素,均预示着后期三四线城­市的购房需求还将持续­回落。

回到中梁,从其当前的投资布局来­看,截至2018年8月3­1日,中梁已入驻22个省及­直辖市的110座城市,遍布长三角、中西部、环渤海、海峡西岸及珠三角五大­战略性经济区,但城市主要以三四线城­市为主。

>>14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