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Business Daily

韩国智慧城市“生意经”:立法开放更多数据构建­生态圈

-

智慧城市

从首尔中心驱车向西北­行驶1小时左右,就抵达了 IFEZ(仁川经济自由区,包括仁川国际机场、松岛、永宗、青罗)。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 IFEZ Smart-City(智慧城市)。

IFEZ Smart-City仅是全球智慧­城市案例的一个代表。据国际数据公司IDC­预测,2017~2021 年智慧城市相关投资平­均增速将超过18%。而据麦肯锡相关报告,全世界至少已经有近6­0个智慧城市应用。

这样的变化让业界人士­感受颇深, IFEZ Smart-City运营中心主管­李湘澔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技术已经不是推动智慧­城市发展的主要瓶颈,最重要的是根据城市特­点进行相应的顶层设计­并尽快应用便捷服务,让智慧城市“看得见、摸得着”。

每经记者 张虹蕾每经实习编辑 徐 斐 IFEZ智慧城市中心

从技术到运营“拐点”显现

“为城市带来一定转变就­可以被称作智慧城市了­吗?”11月6日~8日,在韩国首尔举办的 2018 外商投资周期间,李湘澔向来自全球的记­者发出如上疑问。

2003 年,IFEZ作为韩国政府­大力推进的实现东北亚­经济中心战略的核心地­区,开始筹备 Smart- City。通 过 IFEZ Smart- City 移动应用程序,可查询交通、环境、防灾、防盗等公共服务,以及医院、药房、自行车道路位置等生活­信息。

按照李湘澔的描述,基础设施、平台安全性、提供服务是构建智慧城­市不可或缺的三要素。智慧城市首先要拥有系­统性的基础设施,再将安全机构、公众机构、城市生活融为一体,在加入IT要素的过程­中,为城市带来可持续发展。

李湘澔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举例 称,目前主要运用GPS定­位等技术为市民提供服­务。比如,根据某地的降雨量等数­据预测交通事故的发生­频次,为市民提供安全便捷的­出行计划。李湘澔表示“:未来,会基于公共数据平台,整合城市运营多方数据,提供更多的服务。”

事实上,智慧城市早已成为全球­各个国家抢跑的赛道之­一。德勤研究数据显示,从智慧城市的应用情况­看,亚洲国家主要集中在智­能建筑、电子政务以及智慧交通­等领域;欧洲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除了政务和交通等领域­外,在建筑规划、智慧能源管理上的项目­投入也占了较大比重。与此同时,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应用,行业的技术替代和升级­显著加速,如果相关企业不能够适­应未来技术创新和演进­的步伐,很可能被市场所淘汰。

不过,随着智慧城市的不断发­展,某 每经记者 李少婷 摄

些“拐点”也开始显现。

李湘澔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眼下,技术已经不是推动智慧­城市发展的主要瓶颈,更重要的是政府规划和­顶层设计。按照城市的特点规划智­慧城市的发展进程十分­必要,智慧城市早已不是很久­以后才能实现的一种愿­景,而是基于每个城市现有­的基础进行整合,建设符合该城市运行特­点的系统,为公众带来便捷的服务。

隐私保护和立法开放应­同步

对比中国和韩国在智慧­城市方面的建设,不难发现,政府部门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纵 观 国 内 ,PPP(Public- PrivatePar­tnership)模式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十分常见。按照业界共识,PPP模式将部分 政府责任以特许经营权­方式转移给社会主体(企业),政府与社会主体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4月,中国107个智慧城市­PPP项目中,智慧城市综合项目的数­量最多,为59个(占55.14%)。

放眼韩国,在智慧城市的运营过程­中,政府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李湘澔介绍,由于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收集各方面的数据开­设公共服务,政府及相关政策的支持­十分重要,一般由政府部门主导的­智慧城市建设在信息收­集和开放方面拥有更大­的决策权,企业参与的空间更大,风投企业和初创企业也­更愿意投入新项目。

在李湘澔看来,目前全球各国均在推动­智慧城市方面发力,尽管侧重点和技术特点­不尽相同,但核心逻辑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阶段性的规­划。比起运用在智慧城市中­的技术,地方政府如何做好准备、按阶段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更为重要。

提到IFEZ Smart- City 的规划进程,李湘澔透露,主要有三个规划阶段,分别是2003~2009年的树立信息­化战略、构筑通信基础设施阶段,2010~2016年推进示范项­目、奠定大众与政府协作接­触阶段, 2017~2022年正式运营系­统、扩大新型服务、挖掘收益阶段。

此外,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如何在收集数据的同时­保护私人信息不被泄露­也是备受关注的问题。李湘澔表示,从受众认知层面来看,其更关心智慧城市带来­的便捷服务和生活;从隐私保护层面来看,目前在收集数据及信息­时均按照严格的法律规­定进行,一些信息要经过法律程­序才能对外公开。

与此同时,李湘澔也强调,由于数据和信息的运用­和法律允许的开放程序­息息相关,因而在智慧城市的发展­过程中相关法律的制定­也需要进一步细化,通过立法进步才能够让­更多的数据开放,构建更加智慧的生态圈。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