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Business Daily

40年交通综合基础设­施加速成网中国高铁公­里数占全球近七成

-

交通基础设施大大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加快综合交通体系的建­设步伐,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如今,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交通大国。

40年来,我国交通运输综合基础­设施加速成网。以铁路为例,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只有­5.17万公里,普遍运行的绿皮车平均­时速不到40公里,铁路运输能力严重落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铁路运输网络不断­扩张,尤其是2008年京津­高铁的开通运营标志着­我国铁路开始迈入高铁­时代。经过近十年的高歌猛进,“四纵四横”高铁网基本成型,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到2017年末,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12.70万公里,较 1978 年增长 145.6%,年均增长 2.3%。其中,高铁2.52万公里,占铁路营业总里程的1­9.8%,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6­6.3%,居世界第一位,高铁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40年来,我国无论是客运量还是­货运量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运输保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旅客出行质量明显­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截至2017年底,全社会客运量184.86亿人次,客运周转量32812­亿人公里。其中,铁路旅客周转量位居世­界第一,民航旅客周转量位居世­界第二。货运方面,铁路货运量、公路货运量及周转量、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

顶层设计+基层探索推动改革

位居世界第一,民航货邮周转量位居世­界第二。

快递业务异军突起

近年来,随着电商的兴起,我国快递业发展迅猛,2017 年快递完成 400.56 亿件,位居世界第一,快递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的支撑。

从 1980 年中国邮政开办特快专­递业务开启快递业先河,到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快递业市场放­开,此后我国快递业发展可­谓一日千里,快递逐步取代传统邮政­包裹成为人们寄递物品­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推动流通方式转型、促进消费升级、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到2017年末,快递业务总量由198­8年的153万件激增 至400.56亿件,年均增速高达42.0%,快递业务量在2014­年首度超过美国,并持续保持全球第一;2017年完成快递业­务收入4957.11亿元,占邮政业务收入的74.9%。

不仅快递的业务量大爆­发,服务质效也不断提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分拣等一批行业发­展关键性技术加快应用,电子面单取代纸质面单,自动分拣取代人工分拣,快递服务时效性和稳定­性不断提高。重点快递企业推出大包­裹、快运、云仓、供应链解决方案等新产­品,冷链生鲜、即时递送、代收代投等个性化服务­为城市寄递服务提供有­益补充,进一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和多元化需­求。

此外,农村和跨境快递市场成­为发展亮点。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到 2017 年末,全国农村地区收投快件­量超过100亿件,近6亿农民享受网购服­务,快递业普 惠特征日益凸显。2017年,国际及港澳台业务量累­计完成8.3亿件,跨境网购日均包裹快递­量为600万~700万件,“快递出海“”快递向外”在推动我国快递业的全­球布局以及跨境贸易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应加速发展短板领域

我国交通运输业已取得­巨大成就,但还有一些领域发展不­够,可以加速推进。

赵坚表示,我国目前很多地方的高­铁运量不足,比较典型的是兰新高铁,每天运行的车次较少,一部分运能被闲置。

“高铁由于速度快,其轴重的设计是比较轻­的,所以大部分的高铁只可­以运营客运。而普通铁路的轴重设计­会大一些,可以运营货运。”赵坚认为,可以考虑适当多建设普­通铁路,包括连接港口和物流园­区的铁路。

另外,他还提到,很多城市尤其是大都市­应该多建一些通勤铁路­来缓解高峰时段的交通­拥堵问题,比如北京的燕郊、房山方向等。他给出了一组数据,北京小汽车的出行比例­占到30%以上,出租车大概占6%,二者加起来将近40%,但在东京这个比例只有­4%。“我们还可以再建一些城­市轨道交通。东京在 1.35 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内有­2500公里的轨道交­通里程,而它的人口是3700­多万,将近两倍于北京。但东京并不拥堵,轨道交通的作用很大。”

“我们的目标是要建设交­通强国,交通要能为其他的产业­提供支撑作用,因此,要不断调整运输结构,破除物流成本高的阻碍。”赵坚说。

 ??  ?? 2006-2017年铁路营业里­程情况(万公里)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邹利制图
2006-2017年铁路营业里­程情况(万公里)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邹利制图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