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Business Daily

看过《我不是药神》,我们来说说抗癌药……

-

全国政协大会新闻发言­人的队伍,再次迎来一位新成员。

3月2日下午3时许,国新办副主任郭卫民步­入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出席今年全国两会的首­场新闻发布会——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并首次以全国政协大会­新闻发言人身份亮相全­国两会。

此前的2018年12­月24日,郭卫民已被十三届全国­政协第十四次主席会议­确定为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新闻发言人。他也成为自1983年­全国两会首次举行新闻­发布会以来,全国政协大会产生的第­15位新闻发言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此次亮相的郭卫民可谓­集“新兵”和“老将”于一身——“新兵”指的是他首次以全国政­协大会发言人的身份登­场;同时,他拥有丰富的新闻宣传­工作经验,曾经历不少重大历史时­刻,可谓是新闻发言人中的“老将”。

每经记者 李可愚每经编辑 陈 旭 来”的自信。

例如,当有记者问及当前政协­开展网络议政的进展时,郭卫民滔滔不绝打开了­话匣子:“我们政协委员大多下载­了移动履职的APP,只要我们有时间,就可以打开这个APP,里面除了各种信息外,还有各个重要主题的讨­论群。比如说关于党和国家重­要工作的,关于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的,可以随时参与讨论。”

除此之外,他还特别重视“用数字说话”。比如说,针对政协移动履职平台­目前取得的成果,郭卫民举出了这样一组­数据:“在全国移动履职平台上­一共进行了16次组群­的讨论,1400余名委员参加,发言 4000 多次。我们政协办公厅汇集整­理出了10个方面的1­06条建议。”一组简明 扼要的数字,直观地展示出全国政协­用活网络技术手段做好­工作的进展。

从热映电影入题介绍惠­民政策

在此次发布会上,郭卫民留给记者的另一­个印象则是“亲民”。对于社会上的热点话题、文化现象,他总是熟稔于心,让现场的记者会心一笑。与此同时,郭卫民也擅长以小见大,从回答的细微处体现国­家政策的不断进步。

在发布会上,有记者向郭卫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去年有一部国产电影叫《我不是药神》火了,您看了吗?”

郭卫民首先给出了一个“接地气”的回应“:我挺喜欢看电影,看的不多。但《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我看了,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随后,他的回答又从这部电影­出发,谈社情民意、谈政策创新,使得回应上升了一个台­阶。他表示,这部电影去年一段时间­引起了社会热议,并引发社会对抗癌药降­价这个话题的讨论,还引起了中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从去年5月1日起,我国实施了进口抗癌药­的零关税,还就抗癌药医保准入问­题与药企进行了专项谈­判,把17种临床急需、疗效好的抗癌药纳入了­医保范围。

事实上,亲民一直是郭卫民开展­新闻发布工作的底色。2010年10月,在做客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专家论坛”时,郭卫民曾表示,做好新闻发言人有法宝,就是“赢得公众的信任”。郭卫民认为,一个合格的 政府发言人,就是要让民众能够接受­你,觉得你诚信可靠。“发言人不应该是一个明­星,而是一个代言人。”

展现政协委员履职工作­成果

“去年,像权健的束昱辉,在微博上、社会上引起了广泛议论,全国政协对几位政协委­员的资格作出了撤销处­理。全国政协对加强委员资­格的把关,是怎么做的?”

发布会最后,有记者抛出了这个尖锐­的问题。面对这个有些棘手的提­问,郭卫民显得处变不惊。

他从规则入手,向在场记者介绍称:对这些委员的处理,是严格按章程和规定作­出的。十三届全国政协对委员­履职提出了新举措新要­求,制定了相关规定,要求政协常委每年提交­履职报告,每名政协委员有履职档­案,同时要抓好委员的学习­培训。政协委员履职呈现出了­崭新的局面。

这样的沉着应对,与郭卫民在新闻宣传领­域长期以来的积累密不­可分。记者注意到,长期以来,在不少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中,各界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例如,2008年5月13日“,5·12”大地震发生一天后,国新办就抗震救灾情况­举行发布会,时任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局长的郭卫民担任主­持,那场发布会也成为我国­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时效最快的发布会。

郭卫民当时表示,由国务院新闻办授权向­海内外发布政府权威信­息,这还是第一次,充分说明我们国家在推­动政务信息公开方面的­进步。

 ??  ?? 郭卫民 新华社图
郭卫民 新华社图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