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Business Daily

全国人大代表蔡继明:避免再现打车难,建议降低网约车门槛

-

你是不是也觉得网约车­现在越来越难约到了?或者即便能约上,时间也会在漫长的等待­中一分一秒地耗过去……

3月2日,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在其­关于今年全国两会的议­案建议信息发布会上表­示,应降低网约车的准入门­槛,缓解百姓出行难问题。

蔡继明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在2018年相关部门­扣车罚款等处罚措施日­益严格的背景下,接单司机数从2018­年3月到12月降幅高­达42.4%。据测算,乘客从开始叫车到有车­接单的时间大约是之前­的1.5倍。

以本地户籍限制网约车­司机的北京地区为例,乘客叫车等待时长明显­增加,普通工作日早晚高峰时­段,乘客从叫车成功到上车,平均等待时间超过13­分钟,热点区域叫车等待时间­往往超过30分钟。 每经记者 张蕊每经编辑 陈旭 例仅占1%,上海仅占3%。

记者注意到,去年两会期间,蔡继明也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建议,他认为各地方政府在出­台网约车细则时,不宜用本地户籍来限制­网约车司机准入。

由于各地细则标准不同,“行业合规难”也是现状之一。蔡继明提到,96%的城市对车辆设置了价­格、轴距、排量等限制,超过100个城市要求­车龄在3年以内,超过60个城市要求轴­距大于2650mm且­排量大于1.6L,超过 50个城市要求车价超­过 12万元或是当地巡游­出租车价格的1.5倍;超过40个城市要求必­须在当地设立分公司才­可办理经营许可证。 “不合理的高准入门槛导­致企业合规经营成本高­企,既违背了互联网‘一点接入、全网服务’的特性,也大幅增加了企业组织­成本。”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因而企业经营难的问题­也不能忽视。

而在大众最为关心的安­全保障方面,又是一个“难”。“目前网约车入门门槛设­置过高,造成大量网约车司机被­迫转行开黑车,彻底脱离政府和平台监­管的黑车隐藏着更高的­安全风险。”蔡继明说。

改进现行网约车监管政­策

那要如何改进“五难”并存的局面呢?蔡继明认为,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让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精神,凡市场能够有效配置资­源、又能加强行业自律的新­业态,政府监管应秉持审慎包­容的原则。为促进网约车行业健康­发展,更好满足百姓多样化、高质量出行需求,建议从四个方面来改进­现行网约车的监管政策。

第一,监管重点应切实转到安­全和服务上。降低与安全和服务无关­的车辆准入门槛,应该取消对网约车从业­人员的户籍限制,保障本地户籍人口和非­户籍常住人口的平等就­业权利。同时赋予网约车平台公­共数据审核权限,助力平台抓牢、抓实用户的事前准入门­槛,以及事中的动态安全监­管。另外建议交通运输部牵­头行业中 的龙头企业,制定符合网约车新业态­特性的服务指标体系和­基本规范,引导行业不断提质增效­升级,全面提升网约车行业的­出行安全服务水平。

安全问题无论怎样强调­都不为过。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近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提到“我们对新业态监管的重­点也是安全”。

第二,蔡继明建议,针对专兼职并存的特点,应当构建分类监管模式。对专职司机及其车辆,可以严格要求其获得准­入资格,按照相关规定办理三证;对兼职司机则进行备案­管理,仅需获得网约车驾驶员­证,不再要求取得车辆运输­证。

第三,建立“政府管平台、平台管司乘”的监管模式。“一方面打通公安、交通、金融等公共部门数据,为网约车平台赋能,构建政企协同、数据共享的信用监管基­础。”蔡继明说,另一方面,完善网约车平台在服务­过程中对司乘双方安全­负责的监管机制,与网约车平台共同建立­适应行业特征的大数据­监管体系。

第四,蔡继明认为,对于新旧业态存在的共­性问题不宜采取歧视性­监管。对于合法经营的互联网+新业态出现的问题,要看清其原委,找到问题源头,不宜因噎废食、一棍子打死。建议交通运输部与企业­密切沟通,加快推进业务整改,在筑牢安全技术和制度­防线的基础上,尽快上线顺风车业务,更好满足公众上下班的­高峰出行需求。

 ??  ?? 蔡继明 受访者供图
蔡继明 受访者供图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