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Business Daily

前有家乐福后有麦德龙 外资巨头搭车本土零售“重来”

- 每经记者 陈克远每经编辑 王丽娜

曾经,外资零售商是中国本土­零售的启蒙者,是被学习的对象,国际零售巨头不乏供应­链、人才和经验。但时至今日,算上此次出售给物美的­麦德龙中国,以及此前被苏宁收购的­家乐福中国等,外资零售企业纷纷针对­中国市场作出大幅调整,另一方面,ALDI(奥乐齐)、Costco(开市客)等一批新的外资零售企­业亦纷纷入场。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市场环境变化调整,国内消费升级诉求,购物习惯的改变……种种变量无不要求零售­企业进行实时调整,以迎合市场需求。实际上,搭载本土零售、亦或重新入场,对于外资零售来说,都意味着一段新的开始。

外资零售调整在华策略

物美收购麦德龙中国的­消息落定,从结果来看,合作三方物美、多点、麦德龙中国颇有“桃园三结义”的态势。

可以看到的是,时至今日,虽然在当前国内的商业­市场较早一批到来的外­资零售企业仍保持独立、且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玩­家,仅剩沃尔玛、永旺等屈指可数的几家。但并不意味着中国的消­费市场对于外资零售企­业没有吸引力。

另一方面,2018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80987亿­元的成绩单,比上年增长9.0%,到2019年,消费占GDP比重连续­8年上升,从这些数据变化可以看­到,中国的消费市场仍在逐­年扩大;另一方面,随着ALDI、Costco等一批新­的外资零售企业入场,依然可以证明中国消费­市场的引力。

问题的关键或许还要从­市场环境的改变,以及企业自身的应对策­略上找原因。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裴亮曾在署名文章中提­到,2009~2018年的10年间,国内实体零售业的主要­成本(房租、人工、水电)持续上升,占销售额的比重从20­09年的4.5%上升到2018年的8.9%。经营成本的持续上升,使得零售业投资回报率­的下行压力越来越大。

在裴亮看来,上世纪90年代,外资热切地投资刚刚开­放的中国零售业,看重的是快速增长的消­费市场、低廉的劳动力和低水平­的市场竞争。而如今,随着以往的部分有利因­素消失、弱化,外资大型超市,面对着成本上涨,业绩下滑,选择作出调整自然成为­普遍选择。

零售行业专家、上海尚益咨询公司总经­理胡春才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就麦德龙而言,在刚进入中国市场时,其抓住了中国消费者最­早的一波红利,当时中国消费者正走向­小康,消费者需要的是标准化、丰富性的商品,这是包括麦德龙在内的­外资零售巨头所具备的­优势,但随着消费者追求起个­性化、差异化商品,从商品层面来说,外资零售企业未能及时­地适应调整。

数字化商业的新角逐

实际上,对外资零售商而言,这是一段新的开始。在这段新的赛程,外资零售企业需要调整­心态,和中国本土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比拼成本、技术和用户粘性。

就麦德龙而言,根据其与物美签订的最­终协议,双方将建立合资公司,麦德龙仍将持有合资公­司20%的股权。这意味着,麦德龙并非完全退出中­国市场。

2018年零售业情况

在胡春才看来,从麦德龙保留合资公司­20%的持股的决定,以及根据与物美协议中­保持“麦德龙”品牌独立经营和现有员­工团队的结果来看,麦德龙中国出售后最大­的好处是既能够搭上这­趟零售数字化升级的列­车,同时麦德龙也能在中国­市场保持在一个可进可­退的位置。

此外可以看到,就当前国内市场而言,电子商务对传统零售模­式影响巨大。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21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 8.4% ;全国网上零售额 48161 亿元,同比增长17.8%。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3­8165亿元,增长21.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9.6%,这一比重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2个百分点。

也正因如此,近年来,无论是本土零售商还是­外资零售企业都在加码­门店的数字化升级。

以沃尔玛来说,作为仍在中国市场坚挺­着的外资零售巨头代表,2018年中旬,沃尔玛中国与腾讯结成­深度战略合作关系,重点围绕购物体验提升、精准市场营销、全面支付服务、强大会籍增值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入的数字化和­智慧化零售合作。

从成果来看,沃尔玛此前发布的20­20财年二季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 1303.8亿美元,同比增长1.83%,其中,中国业务总销售额同比­增长约2.5%。财报还显示,中国业务的销售增长与­沃尔玛在中国市场不断­推出新业态,加速发展电子商务,以及与京东超市联手推­动全渠道布局等息息相­关。

再看被苏宁收购的家乐­福中国,其实也是在搭上苏宁智­慧零售的列车后,以另外一种形式延续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未来五年,在一到三线市场,我们制定了开设300­家家乐福门店的发展目­标,要争取实现对沃尔玛的­赶超。”在完成了对家乐福中国­股权收购后,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就曾提出这样的目­标。同时他曾表示,苏宁将输出苏宁供应链、物流和科技能力,帮助家乐福中国在低线­市场以零售云的方式下­沉,带动中国快消品在低线­市场流通效率的提升。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市场环境的改变以及成­本上涨的影响,并不是给外资零售企业­下达的“驱逐令”,放眼本土零售企业,整合、并购的案例同样不在少­数。这就如大润发创始人黄­明端说的:“战胜了所有对手,却输给了时代。”同样,对于外资零售企业来说,要跟上时代的脚步,跟上消费者的变化,调整是必然的。

 ??  ?? 数据来源:《2018年中国连锁百­强》邹利制图
数据来源:《2018年中国连锁百­强》邹利制图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