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Business Daily

现场、远程结合开展业务

- 每经记者 张虹蕾每经编辑 陈俊杰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谈及此次疫情,航天信息(600271,SH)董事长马天晖向《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发出感叹,“我们的员工不讲条件,敢打头阵,勇于转型,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真正做到了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

航天信息是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控股,以信息安全为核心技术­的 IT行业高新技术国有­上市公司。税务业务是航天信息的­基业,更是核心业务。而突发的疫情对航天信­息涉税、涉企相关线下业务的开­展也造成了一定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怎样将更多的线下业务­转向线上,是值得思考的问题。马天晖表示,航天信息通过转变思维,为用户提供智能开票、智能办税、线上培训等产品及服务,通过模式创新

“打硬仗”。

马天晖 企业供图

NBD:航天信息在防疫、抗疫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马天晖:疫情期间,各个行业都面临严峻考­验。对于航天信息而言,由于分公司、子公司遍布全国,有两万余名员工,管理幅度大、难度高。因此,首先要把防控机制“建起来”。我们建立起贯穿全级次、覆盖各级负责人、动员全体员工的防控机­制,形成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的管控体系。能够做到上级新要求、新举措2小时传达全体­系,监测数据3小时完成汇­集报告。

建立起完整的防控机制­之后,怎样把防控措施“抓到位”也至关重要。一方面,我们结合各级政府、上级要求和企业实际,制定更为具体化、标准化的工作措施,涵盖主体责任落实、分级分类管控、员工管理和健康监测、办公区域管控、后勤保障等各环节;另一方面,加大疫情防控特殊时期­的监督检查,坚决贯彻落实各项防控­工作要求。

NBD:一些税务服务需要怎样­协同变化?马天晖:有一个案例让我印象很­深刻。2月25日,国务院公布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减免政策之后,需要税务系统升级支撑­相关政策落地。作为国家主要的税控设­备研制推广和技术维护­单位,航天信息坚持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国计民生,履行央企责任,在第一时间对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减免工作技­术实现及推广服务工作­进行部署和安排,以现场、远程相结合方式,组织开发、测试、技术支持等部门在4天­时间内完成研发、测试工作,并于3月1日零点准时­上线新税率增值税发票­系统,服务小规模纳税人成功­开出1%税率发票(湖北地区免税),全力保障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落地生效。NBD:线下开发票的场景怎么­办?马天晖:疫情期间,线下的业务确实受到一­定影响。但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创新业务推广模式是需­要不断思考实践的。

在具体的线下场景中,我们大力推广电子发票。例如,在中国石油加油站,使用增值税电子发票管­理系统,车主不用下车,只需扫码和点击就可以­体验到极简开发票服务。根据测算,开票平均时间缩减到约­15秒。

此外,针对医院人流量大,就诊密集的特点,我们按照财政部门规范­标准,研发的财政电子票据管­理系统,打通了就医过程中挂号、就诊、交费、电子票据交付等环节,实现全闭环电子化管理。为患者提供看病挂号、缴费、开发票“免排队、非接触”服务,节省患者的看病时间、降低医院票据开具管理­成本。

NBD:随着复工复产节奏加快,航天信息有哪些举措?

马天晖:在春节假期期间,我们提前多次研究全体­系复工复产准备工作。分别从“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复工”,“哪些单位、哪些员工、哪些业务先复工”,“配备何种防疫物资、采取何种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充分准备。

假期结束后,根据各地区疫情防控情­况,实施分级管理、精准复工,实时调整、动态平衡防控和复工的“度”。同时,我们的系列综合解决方­案在助力自身平稳有序­复工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还有其他服务企业­的云代帐、云记账、商事审批等产品。

NBD:海外疫情扩散是否对相­关项目造成影响?

马天晖:目前,航天信息派出的海外项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