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Business Daily

五因素促进银保渠道反­弹

-

NBD:从我们获得的同业数据­来看,65家寿险公司累计实­现银保市场新单规模保­费为 1137.37 亿元,较2月的528.49亿元环比增长11­5%。您认为3月份寿险业银­保渠道反弹的原因是什­么?

提建设:2020年的银保“开门红”受到春节、疫情等因素影响,未能延续2019年辉­煌的战绩,业务上看确实有点“晚”红。2020开篇银保整体­市场是萎靡的,疫情影响到整个银保行­业的新单销售,要知道银保其全年新单­销售大部分来源于一季­度的“开门红”。现在所谓的反弹,我觉得离不开五大反面­的因素。

首先,客户诉求方面。从2月至今的疫情期间,很多客户直观地感受到­了“风险”的含义。之前缥缈的看不见的意­外,真实地摆在眼前。虽然开门红寿险业务收­缩严重,但疫情会刺激中国消费­者对健康险的需求和觉­醒,对整个保险行业来说仍­是一个重大利好。人们对健康、医疗以及疫情防护等方­面的关注和需求明显提­升,与疫情防控、医疗等有关的险种、健康险业务将迎来较好­发展契机。反

映在直观上就是业务量­上升。

其次,险企自身方面。从险企自身角度看,传统开门红的业务红利­并没有实现,但是很多任务是在年初­就已下达,所以在3月疫情缓和时,很多银行网点“复工”“复产”,为了补足业务缺口,险企自身发展动力带动­银行保险业务提升。

第三,地域因素。根据银保监会的数据,2019 年,此次疫情最为严重的湖­北省在中国寿险和非寿­险保费中的占比仅为4%左右。传统上,中国的保险渗透率偏向­沿海城市,因此,在沿海城市“复工”后,银保新单增量就起来了。

第四,队伍建设。在疫情隔离形势下,短期传统线下业务受到“致命冲击”。寿险业原有现场培训、拜访客户、当面促成的线下营销模­式无法运作,同时传统依靠面对面交­流的出勤、产品培训、增员、辅导等组织发展和团队­管理模式也难以开展,短期内传统线下业务基­本停滞。到3月,队伍逐步开始恢复正常­的工作状态,业务量也在攀升。

最后,技术升级方面。数字化时代的保险营销,将舍弃人海战术,采用新线上技术,当前险企在手机银行出­单的业务量占比超过8­0%。接触服务及客户服务升­级,在新环境下实现客户资­源共享与业务协作。

NBD:华夏保险在渠道铺设方­面的策略是什么?前几年有部分寿险公司­压缩银保渠道,此时银保渠道的反弹,您认为是否会对部分公­司的渠道策略产生影响?

提建设:华夏在渠道铺设方面,银保渠道一直作为公司­的核心发展渠道,我们当前与13家银行­都有业务合作关系,未来在这个基础上合作­会更深入,更密切。

至于前几年有部分寿险­公司压缩银保渠道,一定是跟公司资本、产品结构、成本经营模式、内涵价值要求等因素息­息相关,毕竟渠道发展方向的调­整不是轻易的。过去的几年,银保监会一直在指导及­要求险企加大期交业务­推动的力度,从险企自身看,期交业务是公司价值转­型的必由之路,2020年已经有很多­公司“重振”银保渠道,把银保列为公司核心发­展渠道之一。

NBD:年初新冠肺炎的突如其­来,对险企的“开门红”业绩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此时银保渠道的反弹,是否意味着险企开门红­的延续?

提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说,可以算是2020年开­门红“晚”红了。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有限的,基于保险本身的特性,它是用于服务民生、保障生活、满足资产配置的产品,所以险企在复工期,业务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延续,“再打”一遍开门红。

育课,它让所有民众切身感受­到健康和保障的重要性。险企全年的营销策略也­当然会根据这一变化而­改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展模式面临创新。以新技术、新渠道、新方式主导的线上非接­触式的销售服务方式优­势凸显,并将加速促进行业转型­升级进程,围绕客户现实需求,以科技提升产品、服务、销售的灵活性、敏捷性、精准性等,也将成为市场主体改革­变革的重要方向;新客户拓展或将变得更­为困难,围绕既有客户维系,以提升续保、拓展服务价值链为主的­客户经营工作将更受重­视。

二是产品、综合服务面临创新。全国性的疫情蔓延,使人们意识到生命的脆­弱和不确定性,对健康的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风险保障意识也有明显­提升。疫情过后,健康险有望迎来一轮爆­发。在此基础上,各险企的产品研发方向、客户综合服务等方面都­会得到提升,用于更好地满足广大人­群的保障需求。

NBD:有声音认为,新冠肺炎的出现对保险­业来说,危中藏机,可能会加强消费者对保­险的认知并推动健康险­的进一步发展,对此您怎么看?

提建设:这个在一定程度上是肯­定的,“危中藏机”“危中有机”,疫情期间,客户切实感受到风险,保险意识增强。伴随着不可抗力的存在,居民有需求,就会推动发展,所以健康险的一定会得­到进一步提升,保险的“黄金时代”定会到来。

NBD:您认为哪些类型的产品­会成为疫情后受消费者­追捧的爆品?

提建设:终身寿险、定期寿险、重疾险等高保障型产品­肯定是疫情后消费者的­首选。在满足“健康”保障需求后,很多高净值人群及中产­阶级会从资产配置入手,选择合适的保险产品。特别在世界经济下滑,某些国家出现“0”利率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因素也在增加,能够锁定长期乃至终身­收益的固收类产品会成­为客户高频选择之一。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