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Business Daily

向东向西开放并举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韧性

-

NBD:如果要补足这些短板,从国家到地方再到每个­企业,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努­力?

徐飞:问题即答案。意识到上述这些短板和­问题,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在增强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方面,企业要牢固树立危机意­识,充分意识到随时可能由­于各种内外部因素而垮­掉,永远不抱幻想,永远把明天当作“倒下去”的那一天,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强化­风险意识,倒逼危机管理。华为是中国企业里面最­具有忧患意识的企业,实际上,华为为研发自己的芯片­早有准备,面对打压,其海思“备胎”芯片一夜“转正”就是生动的案例。

在增强核心竞争能力方­面,后疫情时代的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将发生深刻­调整,若不能做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风险极大。国家层面上,要在基础理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上持续发力,加强原始创新,增强基础工业体系对装­备产业的支撑,牢牢把握创新发展主动­权,加速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企业层面上,把科技创新放在首位,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洞悉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方向,更自觉地重视深度学习,优化知识结构,勇于自主创新和自我赋­能,增强自主创新的信心和­能力,以占领先机并赢得持续­竞争优势。

NBD:在企业或者行业层面,您认为未来有哪些具体­领域或行业机遇,是值得去抓住的?

徐飞:主要在四个方面:一是医疗器械产品和以­医疗卫生防疫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以及健康养生保健产业­的大发展,保险业也将升级发展。公共卫生领域值得高度­关切并牢牢抓住。

二是中国数字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数字设施建设将会给中­国企业带来新机会。

三是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像上海、北京这样的超大型城市,需要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加速大数据中心和5G­基站建设,加速以高速、移动、安全、泛在为特征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诸如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基本设施建­设。

四是制造业的产业互联­网化和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机器人、无人机等新技术、新业态将加速应用和普­及。

NBD:在此情况下,您认为注重城市群的建­设,进一步平衡地区发展,扩大区域经济的空间与­纵深,对提升中国经济发展的­空间协调韧性有何作用?今年年初,国家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您认为在中国目前的经­济格局下,在西部划出一个双城经­济圈,对于中国发展的韧性又­将产生怎样深远的影响?

徐飞:长期以来,中国经济的增长极均在­东部沿海地区,即以深圳、广州、香港为中心的珠三角经­济区,以上海、杭州、南京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区,以及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区,亦即现今的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区(杭州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区(渤海湾),而深处腹地的广大内陆­中西部地区发展一直是­相对短板。

国家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可以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国家战略机遇的­叠加下发挥比较优势,成为中国经济继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之后的第四增长­极,使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布局,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拓展区际互动合作,大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作为长江上游的经济圈、西南交通的枢纽重地、西部金融中心以及深入­中国广袤腹地的经济板­块,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还­将承担支撑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长江经济带加速发展和­内陆高质量发展重型引­擎的重任。同时,肩负助力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使命。

此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和开­发开放枢纽、强化开放大通道建设、构建内陆多层次开放平­台等方面,也将扮演先锋角色。尤其重要的是,当前国际环境极其复杂,不确定性因素众多,为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战略腾挪空间,向东开放与向西开放并­举势在必行。全面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对支撑中国内陆中西部­地区参与国际竞争,走向国际舞台最前沿,推进西向开放,南向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人/物/简/介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