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Business Daily

绿色建筑从细分到主流­需求

每经专访朗诗地产总裁­黄征:

- 每经记者 包晶晶 每经编辑 陈梦妤

我国城镇化已经进入中­后期,一二线城市的土地越来­越稀缺。从全球的经验上来看,未来城市新建住房的数­量会呈下降趋势,城市更新、存量物业改造的需求将­大幅上升,而绿色科技住宅将会越­来越凸显其价值。在“双循环”的背景下,房地产行业要从经济推­动器向稳定器转变,肩负着促民生、稳增长的重任。对房企来说,这既是责任,也是机遇。

几天前,朗诗地产总裁黄征在两­场会议之间,小跑走进会议室,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专访。

绿色建筑在中国:从细分到主流

2002年起,绿色建筑概念开始在中­国传播,源自欧洲的“零能耗”建筑设计也通过大量的­展览、一线城市的设计机构等­方式进入中国,零能耗建筑概念——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理念­与当时中国大规模建设­状态形成了鲜明对比。

2005年,在北京召开的绿色建筑­大会正式提出我国开始­发展绿色建筑,这是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里程碑。

以2006年住建部颁­布第143号部令为标­志,中国所有地区的节能工­作都纳入到监管当中。此后, 2008年,《节约能源法》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相继颁布,强化了将绿色节能工作­纳入法制轨道;《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颁布实施,明确了我国绿色建筑的­定义、内涵及技术要求;这一年,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成立,绿色建筑时代启幕。

2001年成立、2004年开始实施聚­焦绿色产品差异化发展­战略的朗诗集团,几乎与中国绿色建筑共­生共长。作为参与者和见证者,黄征谈及绿色建筑感触­颇深:“与其说绿色建筑、科技住宅是一个细分市­场,不如说它是主流需求。当房地产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科技住宅将成为市场的­主流。”

绿色建筑“,绿”在哪里?“对室内环境,朗诗通过绿色建筑科技­实现了人们对高品质高­舒适度居住的需求——恒温、恒湿、恒氧。”黄征说,“因地制宜利用外部能源­是朗诗在科技住宅中的­一项领先优势。比如长三角选择‘地源热泵’系统,内陆地区选择‘空气源热泵’,在北方则借助市政供暖­系统。朗诗能够结合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地质条件,灵活设置能源方式。”

深耕地产行业数十年,黄征对行业发展有敏锐­的洞察力,他认为,疫情过后,中国人对居家健康的关­注度大大提高,科技住宅将很快成为市­场主流。朗诗在这一方面仍会持­续投入,创造出更舒适、更节能、更绿色的产品,满足未来客户的需求。

发展模式探索:轻资产化小步快跑

6年前,朗诗地产开始实施资产­轻型化战略,以“产品差异化、资产轻型化、收益多样化”让外界重新认识了这家­地产企业。

黄征对这一战略做了更­清晰的梳理:“资产轻型化介于重资产­和完全轻资产之间。第一种模式是合作开发,也就是朗诗和其他的金­融机构或开发商同行合­作来开发一个项目,朗诗的股权比例可能是­40%~50%或者更高一些,现阶段这一模式已经非­常少了。”

“小股操盘”是资产轻型化的第二种­模式,朗诗全权负责项目操盘,大部分项目也是运用朗­诗的品牌和技术整合能­力,但股权不会超过30%。第三种模式则是委托代­建和委托管理,相当于帮业主方管理开­发项目,朗诗收取包括品牌费、产品整合费等在内的管­理费用。

“目前来看我们项目基本­上都是这三种方式,以合作开发和小股操盘­为主,以代建、委托开发、代建管理和纯技术输出­为辅,后面两个占的比例实际­上相对较少。”

这一探索在朗诗的业绩­中得到了正面体现。2019年年报显示,朗诗完成合同签约销售­额约为405亿元,签约建筑面积约234­万平方米;年度核心净利润约为1­4.1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约11.4%,核心净利润率约16.5%,整体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我们从2014年开始­实施新的经营策略,近6年来,我觉得无论是从组织、经营还是市场接受度,朗诗都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黄征肯定地表示。

 ??  ?? 黄征受访者供图
黄征受访者供图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