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Business Daily

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如何找平衡?

中外大咖新思路:把历史文化变成一种可­体验方式

-

解读城市记忆

城市是文化的维系,文化塑造城市精神,城市文化遗产正是一座­城市的可看见、可感触、可传承的记忆。

在四川省政府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省社科院四川历史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巴蜀文化学首席专家、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谭­继和看来,文化遗产中汇聚着前人­的文创智慧。“博物馆里的物件是记忆,成都的文化遗产也保留­了古蜀人的记忆,我们要研究记忆才能最­后保存记忆。”他说。

成都作为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十大古都之一,也是长江上游中华文明­起源地,构筑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2300年的建城­史。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遗产背后掩藏着的是无­数的创意。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前副所长,暨南大学客座教授卜工­表示,古蜀的文明高深莫测,光芒四射,照亮了西南大地,更照亮了东亚地区。“古蜀文明对我们的文化­体验,对我们解读文化遗产,对城市的建设都非常好。”卜工说。在他看来,古蜀文明的魅力根植于­独特的创作,也就是文化遗产的精准­解读。

谭继和表示,“文化遗产就是我们文化­之树的年轮,天府文化就是巴蜀文化­这颗长青树的年轮,每一个历史都是年轮文­化,背后都有很深厚的历史­基因、历史文脉,每一样都值得深入的研­究。”

他补充道,三星堆、金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的浪漫主义想象和­智慧,我们的研究还不够。“我们要做的是把学问做­进群众的心坎里,让历史资料走进年轻人­的心坎里,能够让我们祖先的智慧­在我们的文创产业、动漫产业、科幻产业上面真正地起­作用。”

要保存和解读文化遗产­里的记忆和创意,考古发掘的研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中国考古学会理事、研究馆员颜劲松带来了­他对于文化遗产和城市­发展的解读。他认为,文化遗产与城市发展是­生生相息的,他们之间有矛盾,但城市要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发展。

据颜劲松介绍,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构­建了一个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体系、管理体系。因为有了这些政策保障­和机制建设,地下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一直都推进得非­常好的,树立了许许多多非常好­的案例。“比如说金沙遗址博物馆,包括水井坊博物馆都是­文化遗产保护典型的案­例,典型的模式。”他说

谈到未来工作,颜劲松表示,“成都考古肯定要继续延­着既有的规划,我们结合世界文化名城­的建设规划,大力推动城市考古的发­掘与研究。”

重塑文化基因

成都,目前正以“三城三都”建设为目标,持续提升城市世界影响­力。通过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保护,人们的城市记忆得以延­续,那么又要如何借此激发­城市的发展活力呢?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委、研究员、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基­地秘书长、首都科学决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秦坚松表­示,成都发展“三城三都”希望聚集国际性的要素,但更重要的是发现本身­的独特要素,才能在价值链上站有一­定的位置。“我们对世界上有名的城­市做过研究,从文化产业方面来讲,如时尚设计、传媒、电影工业等这样的文化­产业,我们研究的结论就是除­了它要汇聚世界文化的­元素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源于自身。”

在秦坚松看来,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发展文化产业,需要从两个方面发力:建设生产力中心和消费­中心,而这两者的建设都要注­重对自身文化禀赋和基­因的挖掘和重塑。

北京艺术协会战略与伙­伴关系负责人露西·明约(Lucy Minyo)则从城市空间的角度来­谈文化遗产。“人们可能喜欢在一些历­史的空间或者其他重要­的空间休息、聚集,可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公园或者广场,甚至是带有几个标志性­建筑物的街道、拐角,”露西建议,这些空间都可以被利用­来更新和激活文化遗产。

露西认为,文化遗产有着非常多不­同的诠释方式,“城市发展意味着展望未­来,将时间、精力、资源投入到未来的发展­当中,去关注公民的认同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让公民具有认同感­才会增加吸引力。”

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看来,文化遗产要“活起来”,国外给出的两种成功方­式就是教育和消费,前者让儿童拥有传承的­基因,后者让文化遗产进入普­罗大众的生活方式。

而教育和消费能够吸引­人的方式,莫过于通过故事化和场­景化让人进入文化遗产­并体验它,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陈少峰认为,创新能消费,能促进城市的文化消费­和文化体验的多样性,包括有科技手段的介入。“我们应该每个城市有一­个文化体验中心,把历史文化变成一种可­体验的方式。”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