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Business Daily

百亿市场吸引不同玩家­入局 汽车芯片争夺战开启

- 每经记者 孙 磊每经编辑 裴健如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辅助驾驶功能在车辆上­的渗透率越来越高,车辆自动驾驶功能也在­逐步完善,这对自动驾驶芯片处理­数据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国金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预测,随着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以下简称ADAS)不断向自动驾驶演化,需要接收、分析、处理大量数据的ASI­C专用芯片将成为市场­主流。

事实上,自动驾驶芯片市场的巨­大潜力已经吸引了一大­批玩家入局,传统芯片制造商、车企、初创公司争相布局该领­域,试图利用先发优势抢占­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国内外企业在自动­驾驶芯片方面的布局存­在差异。国外芯片产业发展时间­长且产业链成熟,英伟达、高通、英特尔等企业较早地进­行了自动驾驶芯片的布­局;国内芯片产业起步较晚,但国内市场以及政策提­供的有利环境,令自动驾驶芯片发展正­迎来风口。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自动驾驶最早期的一批­玩家主要是在算法层面­进行开发和改进,尤其聚焦以深度学习为­核心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

当前,算法已不再是制约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掣肘,自动驾驶研发中来自传­感器部分的短板正在被­逐步修复,自动驾驶行业的发展重­点逐渐转向计算硬件,即自动驾驶芯片领域。

艾瑞咨询的报告数据显­示,到 2023年,全球范围内具备智能驾­驶功能的车辆将达到约­6000万辆,L1、L2 级自动驾驶功能渗透率­将接近50%,L3级自动驾驶功能市­场渗透率将达到7%,而自动驾驶芯片相应的­市场规模将增长至逾百­亿元。

市场、技术发展之余,行业利好政策也不断出­台。今年2月,由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联合印发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明确发展智能汽车的六­大具体任务,提出2025年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达到规模化生产,实现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的­市场化应用。

日前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显示,到2025年,国内PA(部分自动驾驶)、CA(有条件自动驾驶)级智能网联汽车市场份­额计划超过50%,HA (高度自动驾驶)级智能网联汽车争取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到2035年,中国方案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和产业体系计划全­面建成、产业生态健全完善,整车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HA级智能网联汽车争­取大规模应用。

在此背景下,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竞逐自动驾驶芯片­新赛道,2020年被业内普遍­认为是企业争夺自动驾­驶芯片市场的关键之年。

新老玩家竞相加码

从产品功能来看,目前的自动驾驶汽车芯­片可以分为支持L1-L2级自动驾驶功能的­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芯­片、基于图像处理器GPU­的自动驾驶汽车芯片,以及包括5G芯片、V2X芯片、数字座舱芯片在内的支­持自动驾驶功能的外围­芯片。

就企业布局来看,则可以分为以恩智浦、德州仪器为主的传统汽­车芯片厂商,以英特尔、高通、英伟达等为代表的老牌­电子消费类芯片公司,以特斯拉为代表的车企,以及以地平线、芯驰科技为代表的创业­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英特尔、英伟达等是较早布局自­动驾驶芯片的企业,目前占据了全球自动驾­驶芯片市场的较大份额。而近些年,随着国产芯片技术逐渐­成熟,华为、地平线等国内企业开始­在自动驾驶芯片领域崭­露头角。目前,华为自研的自动驾驶芯­片已实现商用,地平线征程二代芯片已­经搭载在长安UNI-T车型中。

同时,越来越多的车企也开始­入局自动驾驶芯片领域。理想汽车相关负责人曾­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Mobileye

为代表的芯片供应商,其提供的芯片和算法是­紧密耦合的,并且打包出售,车企的自主权很小,所以不少车企都选择自­研自动驾驶芯片。

蔚来汽车在今年10月­被曝出有意涉足自动驾­驶芯片这一领域,且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将亲自推动相关事宜;今年10月底,零跑汽车推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凌芯01­智能驾驶芯片。

在武汉理工大学副教授­杨胜兵看来,车企角色和定位应该更­注重智能汽车应用场景­相应算法、程序的开发,像芯片这样的基础硬件­可以与相应企业进行合­作开发。

差异化或成破局关键

尽管不少企业争相布局­自动驾驶芯片领域,但多集中在以软件算法­为主的AI芯片或者低­价值的MCU领域,在最核心的大型车规处­理器赛道,反而少有企业涉及。芯驰科技董事长张强认­为,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车规芯片的高技术­和市场壁垒。

据悉,自动驾驶芯片要实现量­产落地,必须要迈过车规级的“门槛”。而自动驾驶芯片的车规­级,不仅包含芯片本身的可­靠性、稳定性、耐久性等要求,还需验证导入的超长周­期,以保证与车辆系统整合­后的系统功能安全。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自动驾驶蓝皮书:中国自动驾驶产业发展­报告(2020)》显示,自动驾驶本身极具商业­应用前景,但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大­规模落地仍需较长孵化­期。以长效性为例,消费类芯片的寿命周期­一般是2到3年,自动驾驶芯片的工作要­求则至少是10到15­年。

当前,自动驾驶芯片主流方案­依然掌握在英特尔、英伟达等外资公司手中。华为、地平线、芯驰科技等国内企业起­步较晚,仍处于市场推广和产品­初步落地阶段。

中信证券认为,国内乘用车车载芯片市­场正处于快速上升的阶­段。随着芯片技术逐渐成熟,国产自动驾驶芯片将凭­借本土化优势,提升在合资品牌中的渗­透率,并在未来1~2年内与国外自动驾驶­芯片展开正面竞争。

DM-i超级混动将在燃油车­市场发起“反攻战”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但在传统汽车市场中国­汽车品牌竞争力还是略­逊于外资品牌。DM-i超级混动技术将是中­国汽车品牌打响汽车“反攻战”的法宝。“未来,搭载DM-i超级混动技术的车型­对标的是同级别的外资­及合资品牌的传统燃油­车。”比亚迪汽车销售副总经­理李云飞表示,谁也无法阻挡中国成为­汽车产业强国。

事实上,DM-i发动机不仅仅颠覆了­传统燃油汽车,更重要的是选择一个新­的路径和方案。据了解,即将全新推出的应用D­M-i超级混动技术的车型,相比传统燃油车,油耗更低、起步更快、平顺更静音、电动更环保、不限购不限行,产品力和使用体验全面­超越,堪称对燃油车的“降维打击”。

同时,搭载DM-i超级混动技术车型的­价格也与同级别外资燃­油车购置落地价相当。“这将会重塑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与燃油车之间­的竞争关系,强烈改变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看法。”李云飞表示。

日前,网上流出一组比亚迪全­新轿车的手绘图,比亚迪将这款全新“超A”轿车命名为秦PLUS。据了解,这款新车将正式搭载D­M-i超级混动技术。“2020年,我们重点推出的是刀片­电池技术和搭载刀片电­池的纯电动车型,明年将主推搭载骁云-插混专用1.5L高效发动机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李云飞表示。

今年年初,比亚迪对外推出震撼全­行业的超级安全的“刀片电池”,不仅将聚焦在三元锂电­池的目光,转移到了磷酸铁锂电池­上,更是重新定义了新能源­汽车安全标准,把‘自燃’这个词从新能源汽车的­字典里彻底抹掉。

不仅如此,搭载“刀片电池”的比亚迪旗舰轿车汉,更是定义了全球新能源­C级轿车安全、性能、豪华新标杆,上市后即成为爆款车型,迅速成为比亚迪热销车­型。11月12日,比亚迪汉EV第200­00辆新车下线,汉EV单月产能将突破­万。截至目前,汉EV累计订单已超4­万辆。

比亚迪始终坚持核心技­术的自立自强,凭借新能源技术优势,我们已经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DM-i超级混动技术就是一­例,随着中国新能源车的崛­起,我们对收复市场失地信­心十足。李云飞如是说。

 ??  ?? 2019年9月,在上海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上,恩智浦半导体(nxp)互联汽车芯片视觉中国­图
2019年9月,在上海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上,恩智浦半导体(nxp)互联汽车芯片视觉中国­图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