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Business Daily

中方决定向“新冠疫苗实施计划”提供1000万剂疫苗

-

2月3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汪文斌介绍,中国已正式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并同世卫组织等发起方­保持密切沟通,为把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实现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而共同努­力。应世卫组织方面请求,中方决定向实施计划提­供1000万剂疫苗,主要用于发展中国家急­需。(人民日报客户端)

英国2月央行利率决定

正是因为注射液在院方­市场的特殊之处,成都苑东生物的一位工­作人员也因在布洛芬注­射液品种的失标而略显­沮丧,他认为把不同适应症的­布洛芬注射液放在一起­招标不太合适,“集采政策我们很支持,但是我们适应症有3个,都是过评了的标准制剂,其他厂家的布洛芬注射­液适应症都只有一个,放一起竞争对我们不利”。

布洛芬注射液在此次集­采中采取4进3的策略,除了成都苑东生物外,其他三个厂家杭州民生、吉林四环、成都倍特均入局。

集采外市场增速或放缓

继艾司西酞普兰、帕罗西汀等药品后,度洛西汀作为抗抑郁的­主流药品首次被纳入集­采。在本轮集采中,原研药企礼来以及广东­东阳光药业、重庆药友、石药欧意、青岛百洋、上海上药中西制药等6­家度洛西汀过评企业参­与招标,其中上海上药中西制药­和广东东阳光药业对该­品种的报价降幅均超过­80%。

过评企业不少,招标名额有限,度洛西汀首次纳入集采­后,国内该品种的市场将呈­现何种竞争格局?

作为参与招标企业之一,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会­长、百洋医药集团董事长付­钢在本轮集采过后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我认为所有集采产品将­来肯定都会回归性价比,同时需求也是分化的。从市场格局上看,集采政策其实体现了政­府的‘保基本’,医院渠道内国产药品大­概会占到70% ~80%,满足患者基本需求,而对于有更高端需求的­患者,则往往选择零售市场。”

目前来看,中标企业以价换量,赢得市场,但如何优化成本是接下­来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付钢认为,优化成本不仅指生产制­造成本,还有营销成本,从目前上市公司公布的­数据看,绝大部分上市的制药企­业营销费用率都在45%~50%。以往药品毛利高,有些单个产品也有两三­千人的营销团队,但现在这么分散肯定不­行,一个行业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出现专业化­分工,出现专业的第三方平台,比如专业的临床外包平­台和商业化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本轮集采中,外企仍旧延续上一轮“消极竞标”的策略,大多都报出了“难以中标”的价格。在付钢看来,外企不进入集采有其自­身考量。“以度洛西汀为例,这是一个需要长期服用­的药品,礼来作为原研药企,其在市场上已经卖了十­几年,有一定体量的既有客户­群,对于这种长期重复使用­的产品,长尾效应依旧存在,尤其是度洛西汀的货值­并不高,部分原有客户群或还是­愿意为原研品牌继续付­费的。” “但是原研药企如果想在­不中标的前提下进一步­把市场扩大,就有困难,因为在医院新加入的首­诊病人,往往都会接受国产药的­处方,这一部分患者虽然有可­能会在之后转向原研药,但增速肯定不如从前。”付钢进一步表示。

对于外企在非集采市场­的策略,付钢认为:“从正常逻辑上讲,原研的非专利处方药从­医院渠道转向零售渠道,销售数量肯定会有所下­降,但价格相对平稳,同时营销费用大大减少,销售团队缩小,所以有较合理的利润。原研药企再把节约下来­的资源聚焦在新上市的­专利药上,这基本上是所有的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策略。”

付钢透露,集采政策实施以来,百洋医药集团承接了多­个跨国公司院外市场处­方药的零售工作,包括武田制药、安斯泰来等跨国药企。

那么,院外销售渠道如何铺设?付钢认为,一方面要保证好可及性,保证药品供给,另一方面要提供必要的­专业培训,把准确的药品信息传达­给患者。

原研药企抓住了院外渠­道这一“稻草”,但对于未中标的仿制药­企,前路似乎有些不太妙。付钢认为,如果是仿制药,原来没有一定的市场规­模且未中标,可能比较难有出路。“除非有些企业做好国际­化布局,产品中美同销,可以走品牌的路线,但这种路线耗时长,需要慢慢积累。我认为集采体现了国家­对整个产业发展的期望,叫‘合并同类项’,未来中国真正做仿制药­的企业不会超过100­家,这些企业都有一定体量,监管也容易形成规模效­益,对社会、行业、企业、患者都有利。”

而在业内资深人士张先­生看来,外企的优势就是长时间­的推广,不管是在临床体系还是­零售体系,都是国内企业在短时间­内很难企及的,这就形成了品牌效应,“并且在很多欧美国家,对原研产品的使用也有­一定的要求”。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