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Business Daily

每经专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民企参与国际产业链分­工门槛将降低企业家应­抓住二次创业最好机会

-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今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如何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新发展引擎,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重­要看点之一。

2020年,全球经济遭到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但中国经济不仅抵御住

我国经济将创造更大奇­迹

NBD: 2020年,中国不仅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而且GDP还突破了百­万亿元大关,对此您如何看待?

魏建国:在世界发展史上,一个发展中大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能迅速突破百­万亿元大关,这是绝无仅有的。尤其是在疫情影响下,我们的GDP增速不仅­在去年二季度由负转正,而且全年保持了2.3%的增长,国外有人士为之震惊,甚至带着怀疑的眼光来­看待这件事情。

在疫情中,欧美所有发达国家经济­增速都是负增长,一些新兴国家更是负增­长很厉害。而中国成为唯一正增长­的国家。按照这样的发展速度,中国很有希望能“一招领先、招招领先”。

中国无疑是全球经济下­一步复苏的希望。尤其是当前疫情仍在欧­美肆虐,很多人对疫情后全球化­走向以及世界经济发展­方向产生疑问的时候,中国GDP突破百万亿­元,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外贸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NBD:去年,“宅经济”和防疫物资外部需求大­增,对拉动我国出口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疫情好转,未来拉动外贸增长的支­撑性因素还会有哪些?

魏建国:随着全球疫情好转,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仍然会对­总的出口产生很强的拉­动作用。

首先,海外疫情虽然有所好转,但生产的恢复不一定能­马上满足国内的消费需­求。而中国的纺织品、家用电器、玩具、健身用品、鞋类、箱包等仍然会是很多国­家的最佳选择。

但这种势头会逐渐减弱,而与此同时,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会较以往有更大的突­破。

因为疫情期间,中国坚持创新驱动,在数字经济、高端制造、软件、疫苗等领域出现了较大­突破,中国利用这个机会不仅­补齐了产业链上的很多­短板,在许多领域甚至实现了­弯道超车。

所以,我觉得在2021年,虽然中国经济仍面临诸­多挑战,但外贸增长势头不会削­弱,市场多元化的势头不减,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将­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支­撑性因素。不仅有助于保住外贸的­基本盘,而且还有望进一步扩大。

NBD:基于去年上半年的外贸­低基数效应,有专家预测,2021年,我国外贸增速将“前高后低”,上半年增速较高,三

了疫情冲击,而且走出漂亮的“V型”反弹,并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进入2021年后,中国经济能否延续此前­强劲增长的势头?对外开放将呈现出哪些­新特点?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以及中欧投资协定的签­署,将给我国外贸转型及民­营企业带来哪些新机遇?

带着上述疑问,在全国两会期间,每经头条特别推出的“奋斗中国·两会高见”栏目中,《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对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进行了专访。对全球经济而言是一颗­定心丸。

NBD:您认为 2021 年我国GDP增速将会­达到多少?

魏建国: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成功的背景下,下一步我国整个经济将­迎来全面复苏,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都会再度转起来,并且整个链条的转速还­会越来越快。

2021年,中国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会不断提升内需,并在挖掘国内超大市场­规模潜力上下功夫。尤其是RCEP、中欧投资协定的签署,将给国内企业走出去及­外资企业引进来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从国际环境来看,海外部分国家由于疫情­抗击不力等因素,补全产业链条并非一朝­一夕。在这样的背景下,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中国经济在2021年­还有可能创造更大的奇­迹。

我预计,在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实­现较高的增长,增速甚至有望超过8.5%。

四季度会逐步放缓。对此您怎么看?

魏建国:我个人并不赞同这样的­观点,相反,我认为在2021年,我国外贸很可能是“前低后高”的趋势,全年外贸进出口的增速­将超过10%,实现两位数增长。

第一个原因,海外疫情对各国消费的­抑制作用客观存在,随着疫情好转,会激发这些国家消费的­恢复性反弹,从而对中国出口产品的­需求进一步加大。

第二个原因,我国的海外自贸区战略­正在稳步推进,包括RCEP、中欧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中日韩自贸区谈判、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等,这些因素将成为“十四五”期间我国外贸、外资最大的新增长点。

RCEP去年已经完成­了签署,今年主要是完成落地工­作,到今年四季度,很可能会迎来一个高潮。

作为占全球三分之一人­口和GDP的全球最大­自贸区,它将改变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和国际贸易版图,中国与东盟合作空间从“10+1”扩大到“10+5”的区域,未来有望进一步扩大到“10+N”的区域。

所以我认为,2021年我国外贸进­出口规模有望在去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并朝着更大规模、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

国内市场仍有巨大空间­待挖掘

NBD: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超过了30%,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欧美发达国家通常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魏建国:30%是一个外向型经济的重­要指标。比如说,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是­靠外贸出口来拉动,还是靠内需、消费来支撑。2020 年,中国进出口规模占GD­P比重超过30%,表明外贸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当中,仍然大约占到三分天下­的地位。

大国的经济一般都是以­内需为主,在开放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循环,我们这个比重比美国、日本这些经济大国还要­高一些。

所以综合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说明尽管受疫情­影响,支撑我国外贸回稳向好­的因素仍然存在,并且具有较强的韧性;另一方面,说明进出口对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仍然十­分重要。

但在“十四五”期间,我们要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必须要充分挖掘国内超­大市场规模的潜力。从目前来看,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潜­力还没有充分挖掘出来。

中国有4亿中等收入人­群,更有正在不断释放潜力­的体量更为庞大的下沉­市场消费。总的来看,中国不但有生产性消费,更有正在不断释放潜力­的生活性消费。

NBD:中国在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上还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扩大内需如何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有­机的结合?

魏建国:应当说,中国市场仍然有巨大的­空间待挖掘。

首先是高质量的商品和­服务供给仍比较稀缺,比如医药、教育、养老、旅游、金融等很多行业高端供­给严重不足,服务水平较差;同时,低端、无效供给挤占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因而中国需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供给结构,通过创新与高质量供给­来创造内需。

其次,一些国内大循环还存在­着体制机制上的堵点,比如一些地方对汽车消­费设置了很多限购、限行等措施,抑制了汽车消费,而这又抑制了出行、旅游、餐饮等一系列其他消费。消费是相互触发的。这需要加快改革,打破这些体制性束缚。

此外,中国需要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完善社保体系,让民众能够消费、敢于消费。因此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到2035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

很多人建议中国要打造­一个“橄榄型”的收入分配结构,我建议先是形成一个“苹果型”的收入结构,即“两头凹进去”,这一方面需要控制贫富­分化,更重要的是要大力减少­低收入人群,让他们变成中等收入群­体,从而更好地激发并释放­内需的潜力。

记/者/手/记

 ??  ?? 魏建国受访者供图
魏建国受访者供图
 ??  ?? 2020年尽管遭受疫­情冲击,但我国外贸顶住压力,依然创下进出口总额年­度新高从2020年三­季度开始,我国出口增速出现明显­的恢复性增长
刘红梅制图
2020年尽管遭受疫­情冲击,但我国外贸顶住压力,依然创下进出口总额年­度新高从2020年三­季度开始,我国出口增速出现明显­的恢复性增长 刘红梅制图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