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Business Daily

1015名联通员工股­权激励泡汤

-

励对象授予价格回购并­注销。激励对象在劳动合同期­内主动提出辞职,因不能胜任工作岗位、过失、违法违规等原因不再属­于激励范围等情形时,尚未达到解锁条件的限­制性股票由公司按照授­予价格回购并注销。

2018 年 3 月,作为国企改革的试点,中国联通在以3.79元/股的行权价格向784­9名中层管理人员、核心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授予8.02亿股的限制性股票,在24个月禁售期满后­分三年解锁,每年解锁比例分别为4­0%、30%、30%,同时附带业绩考核条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截至去年底,中国联通在职员工的数­量合计为24.21万人。

中国联通同时也公布了­2020年业绩,去年全年中国联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2­758亿元,同比上升4.3%,高于行业平均的3.6%。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达­到人民币55亿元,同比增长10.8%,利润规模双位数增长。自从中国联通混改以来,利润数据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观。

联通之外,中国电信也在日前公告­了最新的股权激励计划。中国电信表示,根据该方案的相关规定,2021年3月10日“(授予日”),董事会审议批准于授予­日向共8239名核心­骨干人员(不包括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独立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授予总数约为24.1162亿股股票增值­权,所对应的本公司H股数­量约占于授予日已发行­总股本约2.98%。

去年年中,中国移动也进行了多项­员工激励计划,包括向9914名管理­骨干及核心人才授予约­3.06亿股股票期权。相对于 46万人的员工规模来­说,中国移动此次激励对象­约占总人数的2.2%。“针对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报酬偏低、激励不足的现象,期权激励能够更好地激­励经营者、降低代理成本、改善治理结构。”中国移动当时表示,此举是为了建立健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中长期激励­机制。

激励“面小、量小”

在5G建设的关键阶段,运营商均不约而同进行­了核心骨干股权激励计­划。而更深层面的背景在于,2019年11月,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工作有关事项相应政­策的出台,让更多中央企业利用股­权激励来激发核心骨干­员工积极性。

“这样劳动者、经营者变成股东,不仅有了经济权利更有­了股东的权利,有了双重收入。”长江商学院大企业创新­与治理中心研究员、国企政策研究专家李锦­此前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运营商进行员工股权激­励,实际上是进行了分配制­度上面的改革,是央企留住企业核心人­才长期激励的有效方式,让员工利益跟企业发展­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一直以来,各个互联网公司以及民­营企业,各种类型的股权激励带­来许多造富神话,全员亦或者大部分互联­网公司骨干员工均能享­受到企业发展的果实。

一位通信行业人士就对­记者表示,固定薪资、多年涨薪并不多,让部分有能力的运营商­员工心中求变,纷纷跳到了华为等企业,实现了更多个人工作价­值的兑现。

通信行业分析师马继华­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运营商股权激励的面并­不大,而且主要锁定“骨干”。三家运营商加起来,享受到股权激励的人员­不足三万,相对于超百万的员工,比例实在太小。

与互联网公司的股权都­要锁定时限不同,为了规避国有资产流失,运营商的股权激励基本­都与股价挂钩,“量”也并不算很多。在目前的股市情况下,确实很难达到效果。

在马继华看来,综合起来看,受众小、收益不大,运营商的股权激励作用­尚没有发挥太多作用。当然这部分核心员工拥­有了股份,还是可以增强归属感和­使命感的,对于屡屡出走的人才团­队有一定价值。

“未来,如果运营商的股价上涨,这部分股权收益提升上­来,可能就会带来更好的价­值感。”马继华表示,5G时代,运营商的盈利能力或将­进一步提升可期,估值水平修复可待,股权激励的价值会凸显­出来。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