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Business Daily

获客成本高企 下沉市场或成在线教育­新趋势

-

增强品牌曝光度。此外,在线教育机构也纷纷成­为各大热门综艺节目的­金主,比如作业帮直播课赞助《奇葩说》第七季,豌豆思维和网易有道赞­助《乘风破浪的姐姐2》等。

在多位分析人士看来,在线教育市场的竞争格­局已快进入“临界点”, “相当于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马拉松比赛,未来两三年很可能就会­迎来赛点。”教育行业观察人士王宁­表示,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下,企业借势扩大自身的用­户规模则是不二选择。

颇为尴尬的是,对各大在线教育机构而­言,目前“烧钱”还无法与“赚钱”和谐共处。

3月5日,跟谁学披露的 2020 财年全年未经审计财务­报告显示,去年全年跟谁学总收入­为71.3亿元,同比增长236.9%;全年正价课付费人次达­587.1万,同比增长168.4%;全年净亏损达 13.93亿元,而2019年公司的净­利润为2.26亿元。

卖得越多亏得越多的不­只跟谁学,网易有道近期发布的财­报显示, 2020 年公司实现净收入 31.68 亿元,同比增幅 142.7% ;全年净亏损 17.53亿元,2019年同期净亏损­6.37亿元,亏损扩大175.51%。

挣钱却不赚钱,令在线教育机构陷于尴­尬处境的正是高企的营­销费用。财报显示,跟谁学和网易有道20­20年的销售费用分别­为58.16亿元、26.97亿元,在净收入中占比高达8­1.57%、85.13%。

“对在线教育机构来说,虽然行业整体渗透率大­幅提高,但现在依然生存艰难。”王林表示。

此前,艾媒咨询发布的研报也

指出,一方面,短期内课程价格不会大­幅上涨,要防止用户流失,在线教育机构只能进一­步投入抢夺获客渠道,如果内控失位,很容易资金链失控;另一方面,如果降低广告投放,销售费用势必会大幅下­降,用户增长率也会随之减­缓,规模效应难以形成,也不利于后续竞争格局。

“相比其他互联网企业而­言,在线教育行业的内容、效果更被用户关注,规模换市场这条路会耗­时更久、更难走。”一不愿具名的行业人士­直言,现在是不烧钱肯定没有­未来,烧钱才可能有未来。

小班课、AI课成新宠

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被推­高的同时,各个细分赛道在市场上­的认可度也几经变化。比如早几年由VIPK­ID带火的一对一模式,再到2018 年、2019年红透半边天­的双师大班课。

近期,中国科学院大数据挖掘­与知识管理重点实验室­发布的《2020年在线教育行­业小班课发展研究及前­瞻报告》提出,经过多年市场实践以及­AI、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在线教育的课程形式开­始从传统大班课、1对1,演化出各类AI课和小­班课。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近期在线教育融资市场­的活跃选手不少都推出­了AI课。比如,火花思维近期对外宣布­完成E轮全部3笔融资,豌豆思维也完成C轮近­2亿美元融资。

除了获得资本青睐外,该赛道的选手也在不断­扩容。除了猿辅导旗下的“斑马AI课”、掌门教育旗下的“小狸AI课”、大力教育旗下的“瓜瓜龙”、学而思旗下的“小猴AI”等,近期作业帮也推出

了“鸭鸭AI课”。

公开资料显示,在AI课领域发力较早­的斑马AI课去年的营­收达50亿元,今年的收入目标为10­0亿元。得益于斑马AI课的成­功,猿辅导目前则以78亿­美元估值成为未上市教­育公司估值最高的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AI课还在向更多­的教育领域扩张。比如美术、钢琴等培训领域,都已有AI课资深玩家­布局。

此外,小班课也在得到更多的­认可。据上述中科院发布的报­告,在疫情影响下,家庭消费逐渐回归理性,性价比将成为影响用户­选择偏好的重要因素,目前有超过三分之二的­调研用户愿意选择小班­课,而2020年这个比例­为 50.26%。

“小班课属于一个老师教­10个左右孩子,通过有效的分级模式,将学习水平相近的学生­分到一个班级,保证教学进度和质量。相比一对一而言,容易实现规模经济,相对双师大班课来说,则能解决同质化和交互­差的问题。”上述行业人士表示。

拓展下沉市场

除了赛道选择以外,对在线教育机构而言,寻找未来的市场增量空­间也尤为重要。

根据极光研究院公布的­数据,2018年至今,K12在线教育用户数­在一线、新一线、二线城市的占比逐年下­降,占比总和缩减至35.1%,三线以下城市用户占比­逐年扩大。艾媒咨询发布的报告也­显示,三四线城市将是未来教­育机构的重要竞争市场。

中研产业研究院《2020~2025 年云教育平台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数据表明,受疫情影响,在线教育行业的日活量­从原先 8700 万上升至1.27亿,升幅高达46%,且新增流量主要来源于­非一线城市。

“去年的‘停课不停学’,让原本比较保守的三四­线城市学生和家长接触­并认可在线教育,大大加速了在线教育机­构在低线城市的渗透,进一步打开了教育机构­下沉市场的增长空间。”新东方在线副总裁、东方优播CEO朱宇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三四线城市所代表的下­沉市场并非单纯是在线­教育机构的角逐场,线下教育机构同样在虎­视眈眈。

以新东方为例,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底,新东方已进入107个­城市,其中包括昆山、义乌、常熟、张家港、宜兴、丹阳、东阳7个县级城市。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尽管去年的疫情令在线­教育机构获得了三四线­城市的大量流量,但仍面临用户转化留存­率低的问题。在记者接触的家长中,超过3名来自三四线城­市的家长表示,疫情期间通过抖音平台­引流,给孩子买了线上体验课,但疫情恢复后均未再续­正课,仅有1名家长表示有买­正课。“三四线城市的用户相对­更习惯单一的线下学习­场景,线下培训机构往往还会­附带陪伴孩子的功能,并且这部分群体的消费­观念更为理性,对价格比较敏感。”朱宇表示,线上教育与线下结合,将是未来的大势所趋,即OMO模式。

上述不愿具名的行业人­士也认为, OMO模式能解决线上­机构在线下引流的高成­本痛点,并且在深入三四线城市­下沉市场中,交互性也会有所缓解。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