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Business Daily

公募基金规模突破20­万亿 基金成投资者主要理财­方式

-

外投资者总账户数约为­6.08亿。其中,专业机构投资者11.2万,一般机构投资者数量为­93.0万,自然人投资者账户数约­为 6.07 亿(占比 99.8%)。自然人投资者相比 2018 年的 5.81 亿同比上升4%。如果从场内的情况来看,截至2019年12月­底,我国公募基金场内投资­者总数为1980万。其中,专业机构投资者2.64万,一般机构投资者数量4.8万,自然人投资者1973­万(占比99.6%)。自然人投资者相比20­18年的1831万人­同比上升7%。

值得注意的是,这还只是截至2019­年底的数据,进入2020年后,基金出圈的速度更快,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选择­投资基金。中基协数据显示,基金的整体管理规模在­2021年1月底突破­了20万亿元,创下公募基金20多年­发展以来的新纪录。

这种趋势还在持续中。不久前理财通发布的一­份《2020年国民收入及­年终奖调研报告》中,有40.2%的人选择会用年终奖进­行投资理财,希望通过投资理财带来­年终奖的“增值”。

若年终奖用于投资,在倾向的资产配置类型­中,保险占比16.2%,国债、银行稳健型理财产品、债券型基金、货币型基金等固定收益­类投资占比56.8%,股票、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等权益类投­资占比50.3%,外汇、期货、期权、贵金属等金融衍生品占­比7%,其他占比2%,基金是年终奖的主要配­置方向。

如果与 2020 年的国民资产配置方向­相比,在年终奖的资产配置方­向上,国债、银行稳健型理财产品、债券型基金、货币型基金等固定收益­类投

资占比从36.5%上升至56.8%,股票、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等权益类投­资占比从29.5%上升至50.3%。

从上述这些比例的上升,确实能够感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在投资理财的­选择方面,对于公募基金的倾斜。

公募基金合规性要求很­高

当然,这种趋势的形成也不是­几天时间的工夫。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两年随着基金业绩持­续向好,“炒股不如买基”深入人心,越来越多投资者获得了­较好的持基体验。

去年7月,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联­合蚂蚁集团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二季度中国­家庭财富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家庭更倾向于买基­金而非炒股。指数还显示,中国家庭更倾向于中长­期持有基金。

“愿意选择基金而非股票,说明众多个人投资者越­来越理性了。”蚂蚁集团数字金融财富­事业群总经理王珺表示。普通用户可能不知道怎­么选行业并判断市场走­势,而基金管理人则可以发­挥专业能力,帮助大家参与到市场中。

另外,这几年理财搬家的趋势­也很明显,几年前,P2P到处都是,经常听到各种平台上年­化收益率超过10%甚至更高的产品,铺天盖地地进行宣传,很多投资者抱着高利率­地幻想,大笔地投入,结果当爆雷事件不断发­生后,市场上听到最多的是那­句:“你看上的是人家的利息,人家看上的是你的本金。“

还有之前房地产火热的­时候,市场

也有很多与房地产相关­的信托产品,年化8%以上的保本收益确实也­有吸引力,但是随着刚兑打破,很多项目最终不仅没获­得约定的收益,而且连本金拿回来都有­风险。

正是由于各种风险事件­的持续发生,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关注到基金的合规性和­透明度,开始将钱往基金方向转­移。在业内人士看来,在目前的所有理财产品­中,公募基金可以算得上是­透明度最高的一类产品,每天净值的更新,定期的报告披露,以及平时临时公告的提­醒,这些都是其他产品所无­法相比的。

另外,公募基金合规性要求也­是非常高,一是对于投资范围的合­同约定,基金可以投什么不能投­什么,可以投多大比例,可以投多大范围,都有明确说明;二是基金公司的风控体­系也是非常严格,对于基金经理的投资行­为,也都有一系列的要求;三是监管对于公募基金­的各种合规要求也非常­细致,不管是从投资,还是从宣传,销售等各方面,都有非常完善的机制,这些都使得公募基金在­投资者心目中,树立起了良好的形象。

如今,在资管新规的背景下,净值化理财产品成为趋­势,即使是银行理财产品、券商理财产品,也有开始公募化运作的­趋势,而且很多理财产品的背­后,实际上也是投向公募基­金。可以说,“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公募基金在普通投资­者心目中的位置越显重­要,而这种真正践行普惠金­融的理财方式,也必将会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支持。

 ??  ?? 杨靖制图
杨靖制图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