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Business Daily

40年时间大致分“三步走”辨清五大误区

探秘碳中和路线图:

-

二氧化碳排放来源:近八成来自电力、工业

气候变化给全球带来了­巨大损失。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性共识。2016年,近200个缔约方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的《巴黎协定》正式生效。

协定指出,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只有全球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到峰值,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才能降低气候变化给地­球带来的生态风险以及­给人类带来的生存危机。

从全球来看,二氧化碳排放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75%。2019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为59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而在全球碳排放总量中,中国、美国、欧盟位居前三位。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2019年总排放量

风口:这些投资方向具有极高­关联度

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得以设定,以碳交易市场建设为核­心的碳减排产业链,例如提供碳捕捉、减排的技术、设备和服务的企业、造林绿化企业、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都­将面临更大的市场机遇。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当前资本市场­上最活跃的概念股表现­来看,以下几个主要的投资方­向被认为与碳中和关联­非常紧密:

投资方向一:与碳交易中心挂钩的企­业。

今年2月份以来,与碳交易市场相关的企­业股票飞速上涨。以长源电力为例,近期已出现连续多个涨­停,从最低每股 3.29元涨至最高的8.88元,上涨幅度达到了170%。长源电力持有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的股权,截至目前,持股比例为9.09%。

与此同时,深圳能源2月份以来,从每股最低点 5.45 元涨至最高点的 11.70元,上涨幅度达到114.7%。深圳能源持有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有限公司12.5%的股权。

此外,华银电力、闽东电力等持有相关碳­交易中心股权的企业,在近一个月时间内股票­上涨幅度也均超过80%。

据了解,今年6月底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启动上线。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表示,按照

碳中和路线图:40年时间大致分为“三步走”

2020 年 12 月 12日,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对于二氧化碳减排,中国进一步作出承诺:到 2030 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所谓碳中和,是指在规定时期内,二氧化碳的人为移除与­人为排放相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针对中国的碳减排,清华大学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实现1.5℃升温控制目标,全球需在2050年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深度减­排。

以此目标为导向,我国还需进一步加大全­经济尺度、全部温室气体的减排力­度和进程,二氧化碳排放需努力争­取2025年左右达到­峰值,到2050年要基本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全部温室气体减排约9­0%。

中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98.26亿吨,在全球占比超过20%。

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源­主要在哪些领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二次两年更新报告》,2014年二氧化碳排­放(不计吸收)中,能源活动占比86.9%,工业过程占比12.9%。农业活动、废弃物处理等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较小,可予以忽略。

2020年,根据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综合报告,全年电力、工业、建筑、交通四部门二氧化碳排­放占比分别为 40.5% 、37.6% 、10.0% 、9.9%;若算上用电带来的间接­排放,则根据工业、建筑、交通用电量占比计算,三者排放占比约70%、20%、10%。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未来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规模或达百万亿元。

投资方向二:拥有碳捕集与封存相关­技术的企业。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是我国实现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之一。

国际能源署(IEA)研究报告指出, CCUS是唯一能够在­发电和工业过程中大幅­减少化石燃料碳排放的­解决方案,预计至2060年全球­累计碳减排量的14%来自CCUS。

今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回答绿色金融有­关问题时表示,下一步将通过货币政策、信贷政策、监管政策、强制披露、绿色评价等,引导和撬动金融资源向­低碳项目、绿色转型项目、碳捕集与封存等绿色创­新项目倾斜。

具有碳捕集与封存相关­技术的上市公司也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重点。早在2010年1月,由中电投集团投资建设­的首套二氧化碳捕集装­置就在重庆合川双槐电­厂正式投运。该装置由中电投旗下远­达环保负责研发建设。今年1月以来,远达环保股价从最低点­的5.75元涨至最高点的1­0.16元,涨幅达到76.7%。

投资方向三:园林、植被相关领域的企业。

在碳中和推进过程中,在吸收二氧

访时表示,要尽快实现碳达峰,“十四五”时期就要特别重视对煤­炭消费量进行严格的控­制,要争取实现零增长。而到“十五五”期间,石油消费可以争取达峰。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推进碳中和重点是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供给侧要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以及与风电、光伏相关的储能等产业­布局;另一方面从需求侧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同时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压缩钢铁、水泥等高耗能的产业。

林伯强表示,目前我国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中占比仍较小,无法满足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碳达峰并不是那么难,关键是碳中和非常难,如果把碳达峰的峰值弄­得非常高,后面碳中和的难度就会­非常大。所以碳达峰必须要配合­碳中和来讨论。”

林伯强说,当前我国提出碳达峰的­时间是2030年前,实际上大概率会提前。但要防止地方政府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比如经济形势好的话,在碳减排

从更加细分的行业来看,信达证券分析,水泥、钢铁、化工是全球工业领域中­二氧化碳排放最高的三­个行业,比重约为17.2%、16.7%、12.1%。

而在中国,钢铁、水泥、化工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占排放总量的比重约­为16.2%、15.7%、7%。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原­主任、研究员李俊峰认为,我国排放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的燃烧和工业过程(炼钢、水泥生产等),前者排放的二氧化碳占­90%,后者排放量占10%左右。

从这个意义上讲,实现碳减排根子上必须­要改善能源结构,如果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就可以大大减少碳排放。

化碳方面,植树造林、植被等将发挥重要作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发表的研究成果显示,2010~2016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年均吸收约11.1亿吨碳,吸收了同时期人为碳排­放的45%。

今年3月1日才正式上­市的园林股份,股价已从最低的17.50元上涨至最高的2­8元,上涨幅度达到60%。园林股份主要经营生产­普种种植材料(种子)等。

此外,福建金森今年2月份以­来已从最低点的9.03元上涨至最高的1­5.26元,涨幅达到69%。目前,福建金森相关的林业碳­汇项目正处在筹备及申­报阶段。

投资方向四:与循环经济相关的行业­和企业。

在推进碳中和的过程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排放及“资源循环”是工作重点,由此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和科技投入。

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指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推进秸秆、大宗固废等资源综合利­用。

在资本市场上,循环经济相关概念股也­引起了较高的关注。比如,上市公司格林美致力于­开发循环技术,不断扩大废物处理规模,构建了废旧电池与钴镍­钨稀有金属废弃物循环­利用、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与­报废汽车循环利用三大­核心循环产业群。从去年以来,格林美股价最大上涨幅­度也超过100%。同时,豫光金铅、怡球资源等也出现明显­上涨。管控上的力度就加紧,经济形势差管控就放松­等。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的报告指出,我国实现全社会碳中和­总体可按照尽早达峰、快速减排、全面中和三个阶段有序­实施:

2030年前尽早达峰­阶段,以化石能源总量控制为­核心,能够实现2028年左­右全社会碳达峰,峰值控制在109亿吨­左右,能源活动峰值为102­亿吨左右。2030年碳强度相比­2005年下降70%,提前完成及超额兑现自­主减排承诺。

2030~2050年快速减排阶­段,以全面建成中国能源互­联网为关键,2050年前电力系统­实现净零排放,标志我国碳中和取得决­定性成效。2050年全社会碳排­放降至13.8亿吨,相比碳排放峰值下降约­90%,人均碳排放降至1.0吨。

2050~2060年全面中和阶­段,以深度脱碳和碳捕集、增加林业碳汇为重点,能源和电力生产进入负­碳阶段,2055年左右实现全­社会碳中和。2060年通过保持适­度规模负排放,控制和减少我国累积碳­排放量。

碳中和五大误区:是否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制约

实现了碳中和,是否就能够彻底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推进碳中和是否会影响­经济发展?随着碳中和时间表、路线图逐步清晰,围绕碳中和的讨论越来­越多,一些误区也引发了社会­深思。在今年1月,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研究员顾佰­和基于我国的情况,也提出了碳中和的五大­误区。

在对上述有关碳中和的­误区进行分门别类的梳­理之后,结合对专家的采访,《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认为,当前我国在碳中和方面­或许存在着这样几个较­大的误区:

误区一:靠种植植被和碳捕集技­术能够替代减排。

据了解,净零排放目标通常假定­有可能产生大量的“负排放”,即通过储存在植被、土壤和岩石中来清除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然而,部署负排放所需的技术­当前仍未得到完全证实,不应取代今天的实际减­排,否则目前的高排放量将­在短短几年内消耗全球­剩余不多的碳预算。

与此同时,二氧化碳去除技术目前­正在开发中,但成本昂贵、能耗高、风险大,其大规模部署的可能性­尚未得到证实。把净零排放目标建立这­样不确定的未来技术上,是不负责任的。

林伯强认为,在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中,碳捕捉、植树等抵消碳排放相对­比较有限,未来很大的精力仍要放­在能源结构调整上,要让风电、光伏成为整个能源的主­力。目前我国火电的占比是­70%左右,风电、光伏占比10%左右,未来要实现碳中和,风电、光伏的占比需要达到4­0%~50%。

误区二:推进碳中和将影响经济­社会发展。

顾佰和认为,碳中和目标确实会对部­分传统高碳行业带来不­利影响,包括煤炭和油气行业。但碳中和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转型过程,在此过程中,不适应新发展需求的高­碳行业将会有序退出,也会拥有相对充分的缓­冲时间。

此外,并非所有的高碳行业和­产品都会消失,例如煤电、气电将在提供系统灵活­性上找到生存空间。

碳中和目标也将为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助力,倒逼产业升级,促进绿色创新,并创造一批新兴产业。比如风电、太阳能发电12亿千瓦­以上装机目标,将很大程度上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电动汽车、分布式能源、储能、氢能、能源互联网、自动驾驶等新兴产业也­将在碳中和愿景下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据国际劳工组织201­8 年报告,到2030年,电动汽车、清洁能源、绿色金融等创新性新兴­产业将为全球创造24­00万个就业机会,而同期煤炭、石油开采等高碳产业失­去的工作岗位仅600­万个。

对此,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政告诉《每日

经济新闻》记者,应对气候变化可能会影­响和阻碍经济发展,这是许多人的忧虑和担­心。但恰恰相反,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并不是就­气候谈气候、就低碳谈低碳,实际上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战略。

李政表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欧洲­的绿色新政,除了在能源、工业、建筑等七个领域制定了­一整套深度的转型政策­之外,还有更高的目的,就是将欧盟转变为富有­竞争力的资源节约型现­代经济体,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脱钩,实际上就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误区三:推出碳总量控制制度的­时机尚不成熟。

顾佰和认为,我国已经具备实施碳排­放总量控制的制度和行­动基础:一方面,我国制定了比较完善的­自下而上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方案和指南,积累了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的测算经验,在“十三五”时期执行能源双控、碳强度等约束性指标,并通过大气污染防治法,在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另一方面,部分地方试点提出了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为碳总量控制提供了实­践基础。

误区四:从事碳中和相关技术的­企业都具有发展前景。

林伯强介绍,现在对碳中和的某些误­区,就是把它想得很容易。例如,资本市场上往往认为只­要涉及碳中和的企业、技术就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实际上,这类企业的一部分,未来可能会难以存活下­去。

在推进碳中和的过程中,难点还是成本控制问题。比如目前的风电、光伏等行业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关键在于成本控制是否­得当。

林伯强认为,碳中和领域的一些市场­在开始推进时会比较温­和,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也比­较缓慢,可能需要几十年,对从事该领域的企业而­言,技术、商业模式、市场接受度等都需要考­量,需要时间来证明,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存­活下去。

误区五:发达国家无需为发展中­国家碳减排提供帮助。

顾佰和认为,为实现减排目标,发展中国家需要付出比­发达国家更大的努力,毕竟它们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还面临经济发展、就业、贫困、环境等诸多需要解决的­难题。

在没有大规模、低成本能源解决方案的­前提下,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低收­入国家为了生存和发展,必然要使用一定量的高­碳能源以维持经济社会­发展,由此带来碳排放的增长。

为此,国际气候治理应继续坚­持共同但有区别、公平和各自能力原则,正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需要和特殊国情。发达国家也应切实履行­承诺,通过资金和技术转移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应对­能力,加速碳减排。

记者掌握到的李坤山的­企业内部名片显示,李坤山的职务为工程师,名字下是目标进度管理­岗,部门显示是“牧原食品/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部)/牧原总部发展建设事业­部”。

根据建筑英才网上牧原­股份的招聘信息,其发展建设事业部3月­25日尚在招聘招标管­理岗。而在牧原股份2019­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授予激励对象名单(授予日)中,作为核心技术人才的李­坤山被授予股权激励。根据牧原股份关于向激­励对象授予预留限制性­股票的公告,激励对象包含在牧原股­份(含子公司)任职核心管理、技术和专业人员。不过在去年12月30­日,这份名单有所调整,李坤山已不在名单中。

“如果不是高管,也不是财务,上市公司员工是可以在­关联方担任高管的。”上海新古律师事务所王­怀涛律师表示。

记者以应聘者身份向李­坤山咨询牧原建筑地址,其表示总部在南阳卧龙­区龙升工业园。

牧原集团也在该工业园。3月23日,记者来到牧原集团和牧­原股份的地

质疑五:“大存大贷”和生物性资产造假?回复:出栏量增速和投资增速­匹配

一直以来,市场对牧原股份的“大存大贷”较为关注。截至2020 年9月30日,牧原股份货币资金余额­224.96亿元,较2019年底增加1­05.76%;短期借款、长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应付债券合计275.58 亿元,较2019年底增加2­25.24%。

“你看的是一个时点数据。2020年猪价高,现金流好。还有在2019 年底,和华能信托合作,存款增加了。”袁合宾说,2019年底的钱是准­备在2020年上半年­花掉,扩充规模。但是2020年遇到新­冠疫情,建设停了,影响有3个月。“当时我们还有一个很大­的奖励计划,早一点开工奖励多少钱,结果大家都在家,没奖励下去。”另外,一般花钱最多的是四季­度,而三季报的截止时间是­9月30日。

对于牧原股份固定资产­增速大的问题,袁合宾认为,这是和公司生猪历年出­栏量匹配的。算上母猪繁殖,仔猪育肥的时间,当年投资的项目一般在­第二年产生效益。

“今年 1~2 月,生猪出栏 488.7 万头,去年同期是139.5万头。可以看到我们出栏量增­幅很大,况且1~2月还是销售淡季。我们固定资产在增加,但我们出栏量也在增加。”袁合宾表示,如果发现固定资产在增­加,出栏数在下降,那就很麻烦。

从牧原股份2010~2020年的生猪出栏­数据可见,2010年的生猪出栏­数为36万头,2020年是1811­万头。而2019年其出栏量­为1025万头。“我们出栏量的增速和固­定资产增速是相匹配的。2019年出栏量基本­持平,但2020年又突然增­长80%多。”址,上市公司的员工和集团­员工在这里办公,里面有篮球场、足球场、图书馆等设施,办公楼门口写有“牧原”二字。“牧原建筑不会成天坐着­跟集团在一块儿办公,因为它的工地是在全国­各地,牧原建筑这些项目就分­布在全国。”袁合宾说,对于牧原建筑邓州分公­司的问题,他表示,人可能在邓州的各分厂­搞建设,所以没有挂牌。

“上市公司相当于一个发­包方,(牧原)建筑相当于承包方,虽然说是一个发承包关­系,但实际上是更好地协作,才能帮助工程按质保量­完成。但这肯定有一个管理团­队,我们选择一个能更好地­把工作做好(的人)。”袁合宾说,李坤山并不在股权激励­计划名单内,上述的企业内部名片是­更改前的信息,他现在已不在上市公司。考虑到他本人的专业性,所以派他去了牧原建筑。

袁合宾说,牧原股份和牧原建筑合­作,除成本和集采考虑外,采购设备需要稳定供应­商。

“猪舍内部很复杂,这些设备都是我们自主­研发的,我们研发之后交给生产­厂家去生产,设备也是在不断变动。厂家跟着我们的需求量­产,这里面好多产品是非标­产品,这些厂家对养殖场的依­附性很大。”袁合宾表示。

在袁合宾看来,牧原股份每年的出栏量­变化和猪周期价格波动­有关。“2018年是一个低谷,那时首先要保证正常运­营的现金流,所以固定资产的投资肯­定放缓。等到猪价高的时候,利润好,我们又会扩大投资。” “大家认为茅台可以有高­毛利率和净利率,养猪的不能,这是没有认识到这个行­业的真实情况,甚至我们觉得对行业带­有一些偏见。”袁合宾表示,养猪企业净利润率波动­和猪价波动有关,“2016年的猪价在高­位,我们利润(率)大概在50%。到了2017年,可能就只有20%多,2018年(猪价低谷)可能就只有百分之五六。”

一直以来,因为生物资产的盘点问­题,农业股会被质疑存货造­假。而像牧原股份全国如此­多的养殖场,有质疑声音认为公司多­报生猪数量,虚构生物资产。“对于生猪这类生物性资­产的盘点,我们自己有内审,定期也要盘点。外部的中介机构和审计­事务所,年底也会来盘点。”袁合宾称,审计机构和公司每年会­组织大量的人去现场盘­点,而现在也会运用巡检机­器人查看猪舍,比如一个单位有100­头母猪,看看有没有空缺,“现场和视频方式,都有一套严格的审计规­则和程序”。“现在猪舍也不是谁想干­都能干的,是各种科技、技术的一个综合。”袁合宾表示,这起争论给牧原的启示­是这两年市值和规模发­展很快,需要主动走出去,邀请投资者和媒体走进­公司看看,“看看东北的牧原猪舍是­什么样,南方的猪舍又是怎样的,让大家更真实(地)了解公司实际情况。和大家充分沟通和交流。”

 ??  ?? 煤炭在我国能源总量中­的比重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
刘红梅制图
煤炭在我国能源总量中­的比重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 刘红梅制图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