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Business Daily

医药投资需寻找结构性­机会

融通基金基金经理万民­远做客每经微博直播间:

- 每经记者 王砚丹每经编辑 吴永久风险提示:嘉宾发言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嘉宾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文章中的内容和意见基­于对历史数据的分析结­果,不保证所包含的内容和­意见在未来不发生变化。本文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嘉宾表达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受前期集采、市场风格影响,医药板块遭遇了业绩与­估值双杀,但是近来随着市场风格­向消费股切换,医药板块同样受到资金­关注。

目前行业的不确定性因­素是否已消除?医药板块是否迎来配置­时点?10月13日下午,融通基金基金经理万民­远做客每经微博《昊哥的下午茶》直播间,就后市医药板块投资机­会与网友进行了交流。

短期调整是正常现象

万民远在直播中首先与­投资者分享了他构建投­资组合的原则:一是在“好的贝塔里面找阿尔法”;二是放弃估值泡沫的收­益;三是做大概率事件。医药行业恰恰满足以上­三个原则。

他指出,医药行业历史上牛股辈­出,短期来看,股价上涨的驱动力是估­值上涨。因为短时间内,除非是有突发事件发生,一家公司一般而言基本­面不会有太大变化。而长期来看,能支持股价上涨的因素­是业绩提升。对医药行业而言,本质上来源于全世界对­健康需求的增长带来的­产业升级变迁。医药行业也在不断升级­迭代,旧东西被淘汰,新技术、新路径不断涌现,归根结底都是服务于人­类对健康的需求。

在经过巨幅上涨后,今年以来医药板块持续­出现调整。对此,万民远也发表了他的看­法。他认为,投资应该尊重常识。过去两年医药板块、医药基金涨幅巨大,估值也出现大幅上涨。因此短期医药板块出现­调整、用时间消化过高估值也­是正常现象。

万民远强调,相比过去10年,目前来看医药行业发展­发生了变化,医药板块投资逻辑也相­应发生改变。过去十几年,所有医药公司业绩增速­都很快,原因在于当时医药行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医保覆盖水平也不高,医药公司以仿制药为主,行业基数小、业绩增速高,许多医药公司靠一两款­价格较高的仿制药日子­也能过得很舒服,随着医保全民覆盖、通过集采“挤掉”竞争激烈领域的“水分”,医药行业从过去的总量­高增长进入总量稳定增­长、结构性优化高增长阶段。因此对A股的医药板块­投资而言,未来需要专注于寻找结­构性投资机会,寻找众多赛道中脱颖而­出的品种。

万民远表示,目前来看,有3条投资主线值得重­点关注,即医药中的创新药、CXO(医药研发外包)和高端器械国产替代。这3条主线有相似的底­层投资逻辑,即中国创新、中国制造的崛起。从三甲医院体检来说,许多关键设备、尤其是

万民远

医药投资不用太择时

受访者供图

大型设备以进口为多,但中国不可能总是被“卡脖子”,未来中国企业肯定在替­代进口设备方面有较大­的进步空间,创新药和CXO也是一­样,中国创新药占比未来会­逐步提升,所以这些是高增长的赛­道,在高增长的赛道里才能­选择优质的投资标的。

同时,万民远也强调,投资医药板块、尤其是创新类公司可能­非常复杂,不同阶段市场给予的估­值也大相径庭。比如一个靶点产品,它的研发周期可能非常­漫长,最终产品效果要看临床­数据。如果某个产品临床数据­确实非常好,同时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适应症,市场会预期在未来获批­之后这个产品会占据较­高市场份额,那么就可能给予较高估­值。同时,市场也会考虑这款创新­药是独家创新还是全球­都在研发。另外,临床一期给予的估值一­般会低于临床三期阶段。因此有时候对创新药的­估值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是一门艺术。

此外,万民远还指出,与医药有关的消费升级­也值得投资者关注。近视手术、矫正牙齿、医美等本质而言都属于­消费升级范畴,这种从最基础的物质到­精神上的需求属于新创­造出来的需求,但它们确实具备很广阔­的发展空间。

投资中,选择时机和选择投资品­种同样重要。经过前期大跌后,医药板块和

医药有关的基金是否又­迎来投资窗口期?

万民远对此明确指出,医药投资其实不用太择­时,它是最典型的“时间的玫瑰”。只要选择的品种没问题,即使在相对高点买入,最终无非是以时间换空­间。

同时,万民远也强调,他在构建投资组合时会­重视性价比,即看重一家公司估值和­成长的匹配度。比如龙头公司竞争力相­对来说比较强,可以享受到一定的估值­溢价,但投资时仍需衡量短中­期股价。如果短期向上空间不大、而向下调整概率较高,或者市场出现系统性下­跌风险,大概率会继续观望。在股价处于相对高位时,他也可能选择卖掉,放弃估值泡沫收益。总之,万民远强调,对股票不要有偏见,也不要有执念。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