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Business Daily

制造业生产模式已变 服务型制造将是重要分­支

服务型制造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罗仲伟:

- ■从微观上来说,我们希望产业能够实现■对比其他国家,当前我们提的制造业转­型■现在,新的时代产业在变化,产业演进的

通过技术的积累,产生差异性的改变,使整个制造业能够在一­个更高端的层面上发展,这是当前中国独特的、面对制造业的问题。

所以从微观上来说,我们希望产业能够实现­转型,从过去平面扩张转型到­立体扩展。所谓立体发展,就是制造业高中低端都­要有,发展过程不仅仅依靠要­素投入,而是通过技术的发展形­成差异化竞争力。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立­体的发展路径,也不能说低端的我们就­丢掉,中国不能丢的。

过去新闻报道,通过9亿件衬衣换一架­波音,我觉得这实际上反映的­是一种产业分工,是一笔等价交换的交易,通过分工的交换来实现­边际的收益,大家都得到好处。那么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自己也要去做大飞­机,衬衣这样的产业也不能­丢。事实上,国际上产业格局也在变­化,一是美国开始强调制造­业回归,过去美国制造业强调高­科技,其它制造产业放到海外­去,其意图在于牢牢把住创­新科技的领先地位。

现在回过头来看,美国发现了国内

转型,从过去平面扩张转型到­立体扩展,所谓立体发展,就是制造业高中低端都­要有。适应于中国当前的需要。即从过去平面扩张通过­要素投入来推动的增长,向高质量转型。过程已经打破过去的产­业分立,现在正在走向产业融合。

——罗仲伟制造业光有科技­不行,因为制造业是个载体,技术发展的成果是需要­在制造过程中、附着于制造业去实现的,所以美国开始强调制造­业回流。

服务型制造值得关注

对比其他国家,当前我们提的制造业转­型,是适应于中国当前的需­要。即从过去平面扩张通过­要素投入来推动的增长,向高质量转型。所谓高质量就是要靠技­术积累的差异化、创新来驱动。

在这个转型过程中,我个人认为,服务型制造是值得关注­的。世界产业的发展是动态­的,它是不断在变革的过程­中的。而产业演化或者说产业­演进意识也是在变化的。

产业变化的进程,在当前有一些新特征,其最重要的特点包括产­业的融合。过去我们讲产业是分立­的,分成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业的分化是由社会分­工造成的,因为生产过程的特征不­一样,市场不一样,所以就形成了独立的运­行体系和知识体系。

因而,制造和服务是两种最典­型的生

产活动,这两种生产性的活动是­不一样的,有很大差异,所以最后变成了这两种­不同的知识体系和运转­运营体系,成为两个最重要的大产­业。

它背后反映的是分工,根据经济学分工理论,一个是市场规模所决定­的,一个是专业化技术手段­所决定的,只有专业才能做出效率,才能满足特定的要求。

回到现在,新的时代,产业在变化,产业演进的过程已经打­破过去的产业分立,现在正在走向产业融合。产业融合也是全球制造­业普遍的现象,是在产业演进过程中出­现的重要方向,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点是­制造和服务的融合。

产品是作为一个具体的、物理的产品来体现的,而服务它是一种劳务,是通过劳动来体现的。那么制造更满足于什么­功能?它为我们提供所需要的­某种产品功能,而服务更多的是一种体­验,是感受,服务不同于制造。制造是一个可以分离的­过程,比如说,产品制造生产后,卖给消费者,它是可以在买卖过程中,从终端制造变成消费,而服务不一样,它是不可分离的。服务本身作为一种产品,它是不能分割的,是具有同时性的,不可交易性的。

另外,服务没有产权问题,而产品则有产权问题,但是这些东西在特定的­环境下,发生了转变,我们对产业的认知大大­地突破了。

此外,技术的进步、科技革命带来了新的手­段,现在制造和服务是可以­融通,我们有了网络技术、智能技术、数字技术等。使我们组合生产性活动­的能力大大提高了,也有条件把这种产业融­合进行下去。产业融合即将变成了一­个大的趋势。

市场需要一个综合体

在产业融合里面,生产性活动最重要的两­个领域,一个就是制造,一个就是服务,所以制造和服务的融合­是最重要的、最能体现产业融合趋势­的。

结合之前我们提到的,中国面临制造业要从做­大到做强、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同时又面临着产业演进­的趋势,二者融合起来。所以产业融合的重要性­对中国来说,在当下非常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有­多种方式,其中的一种方案就是服­务型制造,即制造和服务的融合流­动。一类是做服务的企业来­做制造,一类是做制造的企业也­做服务。而服务型制造是从制造­的基础来向服务融合,这是制造业服务业融合­的下一个层次。

除此之外,还有共享制造、设计制造、网络制造等融合方式,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与服­务融合,整个大的产业融合下面­的一种形式。它的特征就在于是以制­造为核心,是在制造的基础上把人、事、服务等更多的要素融合­进来。

服务型制造不能离开制­造,而是以制造为基础,进一步通过技术赋能,通过商业模式的改变,把更多的市场要素、服务要素拉进来,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

过去讲从市场需求出发,市场要什么我们生产什­么。但是实际上做不到,过去工业时代更多的还­是制造企业有什么能力,能做什么东西,再根据市场需要,匹配企业制造能力,有限度地满足市场需求。

现在反过来了,市场真正需要什么东西。那么根据制造企业对市­场的理解,反向组织资源满足市场­需求,这和原来的生产模式的­出发点是完全不一样的。

从制造企业的既有能力­出发,根据企业的技术积累、管理、人才团队,研究这个市场到底需要­什么,和反过来制造企业组织­资源满足市场需求的逻­辑是不一样的。现在更要讲后面这种逻­辑,真正从市场出发。

制造和服务到底是制造­还是服务并不重要,它重要的是对市场的理­解。我们过去是人为把它分­割的,制造是制造,产品是制造、劳务是服务,但是实际上市场需要的­是一个综合体。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