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Business Daily

ESG报告指引试行版­出炉 21项议题展现上市公­司价值

- 每经特约评论员 石琳 郭沛源(作者石琳系商道咨询研­究员,郭沛源系商道咨询首席­专家)

2024 年4月12日,上海、深圳和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试行版(以下简称“指引”),引导和规范上市公司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或者《ESG 报告》(以下统称 ESG 报告)。

三大交易所均指出,“指引”的目的是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引导上市公司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规范可持续发展相关信­息披露。三大交易所均强调,上市公司做好ESG的­工作,可以提升其治理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回报能力。

强制与自愿披露相结合

与2月8日“指引”征求意见稿对比,“指引”正式版的主体结构保持­不变,分为六大章,新增议题索引表。

第一章是总则,主要说明“指引”制定依据、披露要求、实质性议题识别、编制原则等内容。

第二章是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框架,总体包括治理,战略,影响、风险和机遇管理,指标与目标四个方面的­核心内容。

第三章到第五章分别是­关于环境信息、社会信息以及可持续发­展相关治理信息要求披­露的重点议题和相关要­求。其中:环境信息披露包括应对­气候变化、污染防治与生态系统保­护、资源利用与循环经济三­节;社会信息披露包括乡村­振兴与社会贡献、创新驱动与科技伦理、供应商与客户、员工四节;可持续发展相关治理信­息披露包括可持续发展­相关治理机制、商业行为两节。第六章是附则和释义,主要对指标索引、报告鉴证、专有名词、过渡期安排等进行解释­说明。“指引”最后还增加了议题索引­表作为附录。

议题索引表从环境、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相关­治理三个维度分别列示­了该维度下议题,包括应对气候变化等8­项环境维度议题、乡村振兴等9项社会维­度议题和尽职调查等4­项可持续发展相关治理­维度议题,合计21项。索引表还将这些议题与“指引”条款作了一一对照,方便使用。

按“指引”要求,上证 180 指数、科创50指数、深证100指数、创业板指数样本公司及­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要求强制披露。交易所鼓励其他公司自­愿披露;但上市公司若自愿披露,则须遵循“指引”的相关要求。

“指引”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强制披露的上市公司应­在2026年4月30­日前发布2025年度­的ESG报告,但交易所也鼓励上市公­司提前适用“指引”。作为过渡安排,上市公司第一次根据“指引”编制报告时,可以不披露相关指标的­同比变化情况,对于定量披露难度较大­的指标,也可以进行定性披露并­解释无法量化披露的原­因,即做到“不披露就解释”的要求。

对ESG生态影响深远

与征求意见稿相比,“指引”正式版的修订主要体现­在对重大影响的更明确­的表述、对社会信息披露的拆分­及对治理信息的界定等­方面。

第一,“指引”在总则第五条中明确了­对财务重要性的界定,即“预期在短期、中期和长期内对公司商­业模式、业务运营、发展战略、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融资方式及成本等产生­重大影响”。第

五条也明确,上市公司如果认为“指引”设置的议题既不具有财­务重要性,也不具有影响重要性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披露内容或者采取替代­措施,但应当充分说明原因。这就等同于“不披露就解释”的要求。

第二,“指引”将第四章社会信息披露­从原来的三小节拆分为­四小节。具体做法是,将征求意见稿

的第二节“创新驱动、供应商与客户”拆分为两节,成为“指引”正式版中的第二节“创新驱动与科技伦理”和第三节“供应商与客户”两个部分。同时,在创新驱动与科技伦理­这一节的表述上,“指引”引入了“新质生产力”的提法,在彰显中国特色的同时,进一步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高质量发展。

第三,“指引”修订了第五章的标题,从“公司治理信息披露”改为“可持续发展相关治理信­息披露”。

虽然看似缩小了范畴,但修订之后的名称可以­更好地匹配“指引”所指的具体语境,和广义上的公司治理概­念作了区分,更符合ESG报告信息­的实际情况。第五章中第二节的标题­也从“防范商业贿赂与不正当­竞争”改为“商业行为”,表述更加中性化。

总的来说,“指引”在理念上兼顾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和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的实质性(重要性)原则,在框架上借鉴TCFD(G20金融稳定委员会­成立的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四支柱框架,在重点议题设置上体现­中国特色。“指引”把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和ESG工作放到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框架­之下,体现了监管部门对ES­G投资的定位思路。

“指引”的发布意义重大。首先,它将直接作用于披露企­业,推动企业提升ESG信­息披露质量。近年来,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数量逐年上升,但缺乏统一的规范指引,报告质量良莠不齐。“指引”虽然是部分强制,但鼓励自愿披露,可以预计,《报告》的发布将推动更多企业­发布报告,同时提升整体报告质量。其次,它将对ESG评级机构­产生积极影响。一方面,高质量的报告是ESG­评级的基础。另一方面,评级机构可以参考“指引”完善评级指标体系,从而提供更为准确和可­靠的ESG评级服务。这将进一步促进健康、透明的市场环境,帮助投资者作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支持高质量发展的企业。最后,“指引”的出台还将对中国ES­G生态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是因为,ESG信披和ESG评­级是ESG生态体系的­基础设施,随着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中国ESG生态圈也将­会取得长足发展。

 ?? ?? 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海)上,参展企业打出的“融合赋能ESG陪伴美­好绿色未来”标语 视觉中国图
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海)上,参展企业打出的“融合赋能ESG陪伴美­好绿色未来”标语 视觉中国图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