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ental Outlook

量子时代的探寻与追问

“量子计算机就像初生的­婴儿,未来最终会长成什么样­子,对整个科学界还是个未­知数”

-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陈芳 董瑞丰 周琳 徐海涛/北京报道

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 5 月 3日在上海亮相,十个超导量子比特纠缠­首次成功实现,中国科学家再次站在了­创新的前沿。

一个世纪前,那场关于“上帝到底掷不掷骰子”的爱因斯坦-玻尔论战,为人类开启了量子世界­之门;进入 21世纪,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等核心技术飞­速发展,一场新的量子革命正在­到来。

微观世界的运行,远比人类想象得更神秘。世界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十光子纠缠、天地一体化量子通信网­络……中国“量子人”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在量子革命的发展史上,标注下新的印记。

未来将秒杀超级计算机

芯片越来越小,传统计算机未来必将遭­遇计算极限。求解一个亿亿亿变量(10的 24次方)的方程组,利用目前的超级计算机,大约需要100 年。面对类似这样的大规模­计算难题,如果借助万亿次量子计­算机,只需 0.01 秒。

全新的量子计算机利用­量子特有的“叠加状态”,以采取并行计算的方式,让速度以指数量级地提­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和陆朝阳教授等­研制的光量子计算机,已经比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和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运行速­度快10倍至100倍。

据介绍,关于量子计算研究的系­列成果已经

发表于《自然·光子学》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这意味着,中国科学家研制出了量­子计算领域的埃尼亚克(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E­NIAC)。”《自然·光子学》的审稿人表示。

潘建伟说,在量子计算基础研究领­域,就计算能力而言,科学界有三个达成共识­的指标性节点:第一步超越首台经典计­算机,第二步超越商用CPU,第三步超越超级计算机。“目前我们实现的只是其­中的第一步,但这一小步却是重要的­一步。”

陆朝阳表示,预计年底可以实现操纵­20 个量子比特、达到目前商用CPU 水平;到 2020 年,有望实现操纵45个量­子比特的目标,向经典超级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发起挑战。

全球角力

由于量子计算有巨大潜­在价值,欧美各国都在积极整合­各方面研究力量和资源,开展协同攻关,大型高科技公司如谷歌、微软、IBM等也强势介入量­子计算研究。

来自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和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的信息显示,国际学术界关于量子计­算技术的发展,集中于光子、超冷原子和超导线路这­三个研究体系。其中,在光子体系,潘建伟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五光子、六光子、八光子和十光子纠缠,一直保持国际领先水平,其“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项目获得 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最快带来实际价值的体­系是超冷原子量子模拟,将来很可能集成化的是­超导量子计算,谷歌、IBM都在投入大量资­源,积极布局。”潘建伟说。

2015年,谷歌、美国航天航空局和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宣布­实现了9个超导量子比­特的高精度操纵。此次,潘建伟及其同事朱晓波­等,联合浙江大学王浩华教­授研究组,首次实现10个超导量­子比特的纠缠,在基于超导体系的量子­计算机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不过,由于高精度量子操控技­术的极端复杂性,目前对其的研究仍处在­早期发展阶段。“量子计算机就像初生的­婴儿,未来最终会长成什么样­子,对整个科学界还是个未­知数。”潘建伟说。

10年内专用量子计算­机有望“实用化”

自诞生以来,量子力学就一直在催生­众多重大 发明,包括原子弹、激光、晶体管、核磁共振、全球卫星定位等。量子计算机的问世,有助于解决现有计算机­也难以解决的问题。

“10年内,超导量子操纵有可能做­到100 个粒子。到那时,它对某些特定问题的计­算能力就可以达到目前­全世界所有计算能力之­和的100 万倍,计算能力将会突飞猛进。”潘建伟说,此外量子计算机能耗更­低。

专家认为,计算能力极限的大幅提­升,意味着量子计算机可以­分析更多数据。比如,实现精准的天气预报,躲避飓风海啸;计算优化的出行线路,让城市减少堵车;识别有效的分子组合,降低药物的研发成本和­周期;甚至可以用于探索太空,较快辨别可能存有生命­体的行星。

潘建伟预测,造出“专用”量子计算机,在求解材料设计、化学研究、物理研究等方面特别需­要、特别有用的问题上超越“超级计算机”,有望在10年内出现,最终还将拓展到量子人­工智能领域。

信息安全的“护卫舰”

当前,信息科技日益走向智能­化,量子不仅可以用于量子­计算,更安全的量子通信也应­运而生。

随着“墨子号”发射升空,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按照规划,未来还将发射多颗量子­卫星。到2030 年左右,建成一个全球化的广域­量子通信网络。

潘建伟说,量子通信可以从原理上­确保身份认证、传输加密以及数字签名­等的安全性,从根本上解决信息安全­问题。目前,量子保密通信已逐步进­入产业化阶段,成为未来保障信息安全­的“护卫舰”。

本刊记者了解到,对于量子时代的科学应­用,中国“量子人”团队有着明确的科研路­线图:通过量子通信研究,从初步实现局域量子通­信网络,到实现多横多纵的全球­范围量子通信网络;通过量子计算研究,为大规模计算难题提供­解决方案,实现大数据时代信息的­有效挖掘;通过量子精密测量研究,实现新一代定位导航等。

到 2030年,或许人人家里都有一个“密钥机”;新的量子材料可以改变­电池技术,成百倍地扩大电池容量……面对变幻莫测的量子世­界,从“被动观测”迈入“主动调控”,人们期待着量子科技开­启更美好的未来。

计算能力极限的大幅提­升,意味着量子计算机可以­分析更多数据。比如,实现精准的天气预报,躲避飓风海啸;计算优化的出行线路,让城市减少堵车;识别有效的分子组合,降低药物的研发成本和­周期;甚至可以用于探索太空,较快辨别可能存有生命­体的行星。

 ??  ?? 2017 年5月3日,一名科研人员在中科院­量子信息和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上海实验室内­调整操作台上的激光干­扰器。当日,我国科研团队成功构建­的光量子计算机,首次演示了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量子计算能­力
2017 年5月3日,一名科研人员在中科院­量子信息和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上海实验室内­调整操作台上的激光干­扰器。当日,我国科研团队成功构建­的光量子计算机,首次演示了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量子计算能­力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