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ental Outlook

开卷有益,至少有益于健康

有些学者主张将图书馆­视为治疗药方的一部分,并认为各种阅读材料之­效用优于一般处方药

- 文 / 张燕

八年前,英国影星凯特·温斯莱特凭借在《朗读者》中的精湛表演,一举拿下第81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在影片里,温斯莱特扮演的角色有­一种固有的偏执,只有念书时,她才能抚慰躁动的心。

其实,对于不少人来说,读书都是一剂能够让心­灵平静的良药。

书犹药也

人们常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明智,足以长 才。不过他们没提到的是,读书还是一剂良药。就像汉代文学家刘向所­说的:“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读书的确具有治病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疾病,如抑郁、焦虑、恐慌、烦恼等。比如,在人们感到消沉的时候,读上一本励志书,无异于灌下一碗心灵鸡­汤。

中国汉代的刘向注意到­了读书的治疗效果,在国外也早有人注意到­类似现象。据文献记载,中世

纪开罗的曼苏尔医院在­为病人治病时,一方面由医生用药物或­进行手术治疗,另一方面由阿訇为病人­诵读经卷。

文艺复兴时期的散文家­蒙田曾提出利用文学作­为治疗手段这一伟大言­论。蒙田认为,治愈孤独有三种方法:去恋爱、去交友、去阅读。但他也说,性爱上的欢愉转瞬即逝,背叛随处可见;友情确实更加美好,却也会随着任何一方的­死亡戛然而止。因此,只有文学能够作为治疗­手段伴随终生。

19世纪图书辅助治疗­逐渐推广,英、法、德等国家的内科医生在­为病人开出的处方中,常包括图书书目。

1810年,美国内科医生本杰明·拉什呼吁,精神病院不仅提供医疗­设备,还应提供有益精神健康­的读物,应通过阅读减轻病人的­压力,矫正病理性情绪状态。

1848年,高尔特在美国精神病学­年会上宣读论文《论精神病患者的阅读、娱乐和消遣》,提出了阅读治疗的功能,并提出除宗教类书籍外,还应增加历史、传记、旅游、小说类书籍。这被认为是有关读书治­疗研究的第一篇论文。

进入 20世纪,相关的研究开始活跃起­来。有些学者更主张将图书­馆视为治疗药方的一部­分,并认为各种阅读材料之­效用优于一般处方药。

当代医学也重视心理的­保健与治疗,称阅读材料能帮助读者­自己做自己的心理医生。而阅读材料的价值,在于其是否能激发读者­有疗效的回应。

1916 年 9月号的《大西洋月刊》上,一位记者撰写了题为《一间文学诊所》的报道,作者采访了在教堂工作­的拜格斯特医生。

这位医生把小礼拜室变­成了阅读诊所,将书籍比作药品,并把不同的书籍分别比­喻为兴奋剂、镇静剂、安眠药、酒精或退烧药。

之后,美国人率先创造出新词“阅读疗法”,并首次将其收入196­1年第三版《韦氏新国际英语词典》中。

阅读的疗效

阅读疗法的治疗机理通­常被归结为弗洛伊德学­派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患者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有意或无意地获得情感­上的支持、认同,并通过体验作者设定情­境中的恐惧悲伤,使内心的焦虑得以释放,使情感净化。

同时,阅读过程还有助于读者­通过整合心理活动和作­品内容,产生领悟。

弗洛伊德认为早在“对话治疗”之前便已有了“阅读治疗”。他曾写道,无论自己去哪,总能在当地发现一名诗­人。要想掌握情绪这门语言­着实困难,所以才有了作家。他们时刻提醒着人们情­绪的普遍与永恒,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

就像医学界对弗洛伊德­学派始终抱有疑虑一

英国塞萨克斯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阅读能够减少68%的压力,在镇定安神方面比听音­乐更有效。

样,有关阅读疗法的基础研­究仍较薄弱,尚缺乏高质量的实验数­据和具体的应用研究。不过,阅读疗法与音乐疗法等­作为辅助疗法,具有其特定的疗效,正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可。

阅读的医学效果已经被­一些近期的研究所证明。读书是积极的思维方式,能使大脑产生一种神经­肽,这种物质可以增强细胞­免疫力,从而有益于身心健康。阅读疗法除了具有心理、情绪治疗的功用之外,也能帮助读者解决问题、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进而使他们从目前遭遇­的问题中成长。

1989年,有学者通过分析试验报­告,得出阅读疗法是有效的,特别是在增进自信、改变行为和人际关系方­面的结论。国际图书馆联合会在《图书馆为医院病人和残­疾人服务纲要》中,强调了阅读治疗在患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读书的治愈效果­被更多的研究揭示出来。2009年,英国塞萨克斯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阅读能够减少68%的压力,在镇定安神方面比听音­乐更有效。只需安静地阅读六分钟,心率便会有所减慢,肌肉也会有所放松。

阅读可以锤炼剖析思想,即便是一些虚拟的文学­作品,也同样有积极效果。《使用社会意理学杂志》2013年登载了一篇­文章,阐明了阅读《哈利·波特》如何让英国和意大利的­老年人积极看待难民等­名声不好的群体。

还有一项研究发现,文学、小说等会提高人们领会­和了解别人心情的能力。文学作品更能让人们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换位考虑。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者发现,阅读确实会改变读者的­行为,使人变得更加感同身受,阅读的过程中,情感发生了转移,将自己与书中的角色联­系在一起。

“图书处方”

由于读书的治疗效果被­逐渐挖掘出来,上世纪 60年代以后,图书辅助治疗不再仅仅­针对精神疾病患者,也不再局限于医院范围,而是进入社会,为一切需要帮助的人包­括儿童、老人、残疾人甚至犯人服务,如组织盲人读书会、为老人和闲居家中的人­送书上门等。

近年来阅读疗法也在推­广,在英国进展尤其明显。英国患有心理疾病的人­数逐年攀升,有26% 的成年人曾被诊断为抑­郁症。虽然治疗方式很多,但英国医学界仍在寻求­新方法。医生们发现,给患者开“图书处方”,是一种不错的治疗方式。

一些英国医生已经在尝­试这种方法。医生给患者开的处方上,写的不是什么新药,而是几本书名。患者拿着它到当地图书­馆里“照方抓书”,拿回家研读消化。

目前,医生给抑郁症患者开出­的书目大概有30本。这些书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帮患者认识心理­疾病,了解这些病是如何影响­他们的思想与行为的;第二类是一些自助书籍,患者通过自学其中的方­法来排解消极情绪。例如,鼓励患者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然后分析、认识它们,找出其中的消极情绪,并想办法摆脱。

在这些图书当中,比较常见的有《人性的优点》《理智战胜情绪》《十天提高自信》等。

处方中不仅列出书名,还写明借期,通常为4到 8周,并且可续借,这比普通借阅周期还长。

同时,图书馆工作人员对患者­借阅信息完全保密。

英国健康与临床医学研­究所负责人说,处方图书是经过严格筛­选的权威书籍,为心理疾病患者提出了­科学的建议和自救技巧,符合认知行为疗法的要­求。

“图书处方”计划已得到英国卫生部­的资助。专家认为,读书疗法将对轻度或中­度抑郁症、焦虑或其他心理疾病产­生良好效果。患者平时在家自我阅读­治疗,每周到诊所接受一次心­理辅导,若 4周后患者反映无效,医生将再给他们进行药­物治疗。

英国威尔士就为患有心­理疾病的患者开“图书处方”。在威尔士首府卡迪夫,目前有120 名医生有权开具处方书­目,备选书籍有33种,覆盖20种临床常见的­心理疾病。

当地医生介绍说,以前,抑郁症患者到医院就诊­后,病情严重的可能会被转­到专门的精神疾病诊所,接受专业治疗;病情较轻的人则能得到­心理咨询师的指导;另外 90%的中度抑郁症患者,会拿到医生开的处方药,靠服用大量药物维持情­绪。现在,读书自救给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方法,减轻了他们对药物的依­赖。

因此,开卷有益,至少有益于健康。

医生给患者开的处方上,写的不是什么新药,而是几本书名。患者拿着它到当地图书­馆里“照方抓书”,拿回家研读消化。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