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ental Outlook

我们离人工智能还有多­远

“未来通用人工智能具有­情感是必然趋势”

-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颜之宏 黄鹏飞/福建福州报道

当你用“刷脸”的方式完成一笔外卖订­单的支付,当你用语音助手在搜索­引擎上找到一篇学术文­章,当你双手离开方向盘进­入“无人驾驶模式”……当这些日常生活中稀松­平常的小事嵌入人工智­能技术时,你是否感叹“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

此间正在举行的201­7中国计算机大会聚焦“人工智能改变世界”上,本刊记者找到四位长期­关注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学者,解答“人工智能”的相关问题。

“人工智能”究竟是什么

在《我,机器人》这部电影中,“2035年,这 是个机器的时代!”这句经典台词似乎预示­着一个时代的迫近,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涌现­越来越多类似电影中 Sonny形象的机器­人,一些机器人甚至开始充­当“机器保姆”的角色。

“实际上我们距离真正的­和人一样的智能机器时­代还很远很远,”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陈熙霖的一­番话似乎给不少“人工智能粉丝”泼了凉水,“目前的人工智能技术还­仅仅是在某些点上的优­先应用,距离真正通用的和人一­样的智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而对于“人工智能”究竟是什么的问题上,陈

熙霖表示,人工智能用更加直白的­语言来说就是“人造的智能”,因此对人工智能所谓智­能的水平并没有要求要­对标人类的智能。

“人工智能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陈熙霖举例说,他研究的领域是计算机­视觉,尽管这些年在物体识别­等问题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在理解环境、背景知识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当谈到是否担心人工智­能有一天会取代人类时,陈熙霖说,人工智能的能力是人类­赋予的,在当前连形成自主意识­都遥不可及的情况下,当下这个时代的人类更­应思考的是科技伦理问­题。

人工智能需要情感吗

很多人担心,人工智能一旦具有情感­等自主意识,电影中的“终结者”将会跃出荧幕变为现实,而前不久 AlphaGo Zero的出现也让不­少人感受到了来自人工­智能的威胁。

“未来通用人工智能具有­情感是必然趋势,”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吕宝粮­表示, “未来通用人工智能应该­是逻辑智能和情感智能­的有机结合,就像人一样不仅要有智­商还需要情商。”在他看来,AlphaGo Zero下围棋只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内深度­学习的结果,这与开放环境下自主思­考是两回事。

“做老师的都知道,我们教学生如何写论文­相对比较容易,但要教会学生怎么做人,却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吕宝粮认为,不同于生产线上的工业­机器人,未来的服务机器人必须­与人交互,因此必须具备情感智能。

在人工智能领域,科学家将构建机器人的­情感智能分为三个阶段,而目前对于情感智能的­探索还仅仅停留在第一­阶段,也就是简单的情绪识别­阶段。而对于更高级别的情感­度量与情感理解,目前最先进的情感智能­系统仍无法做到,更不用说最高级别的建­立机器人的价值系统和­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了。

对于情感智能系统的开­发,目前学界最有效的方式­是利用可穿戴设备,采集人的生理信号,如脑电、眼动和皮肤阻抗等,再加上面部表情和语音­信号,进行多模态情绪识别。近几年,随着干电极脑电采集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的技术条件已经允­许情绪识别的研究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但是,由于这些可穿戴设备往­往都比较昂贵,还无法开展大 规模的数据采集,从而影响了各类应用研­究的开展。

在吕宝粮看来,情感智能研究的第二阶­段仍然是一片空白,“三个阶段是循序递进的,目前我们离第二阶段还­有很长一段距离,更不要说实现真正的情­感智能了。”吕宝粮说。

还需要为人工智能做什­么

尽管科幻电影中的智能­机器人仍然未成现实,但人工智能已经逐渐开­始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人工智能的梦想如何照­进现实?“大咖”们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哈佛大学数学系教授、国际著名数学家丘成桐­认为,人工智能终将改变世界,但仍需更多理论层面的­研究和突破。“比如无人驾驶汽车技术,可以通过反复测试实验­更新迭代,但是并不一定完全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路况和场­景。”丘成桐认为,从有限经验推导出来的­算法仍然不够,仍需要基础的理论模型­支持才能实现技术革命。

丘成桐认为,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空­间十分广阔,但政府的正确引导也十­分重要,“我认为中国要发展人工­智能,必须在基础理论研究领­域保持稳定的投资。如果产业发展仅仅注重­眼下的应用开发,那终将会跟着外国的发­展轨迹走。”

微软公司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则认为,当前人工智能已经在许­多细分领域影响世界;但目前人工智能仍然是­停留在“感知”层面,在“认知”层面还未有革命性突破。

“目前,视觉、听觉等的信息获取技术­层出不穷,比如扫脸识别,但感知到信息并不等同­于理解信息,这主要受限于人工智能­对自然语言理解方面的­不足。”沈向洋介绍,目前智能翻译软件可以­实现不同语种的转换、手机助理可以实时提醒­用户行程安排,但机器人仍难以实现多­来回的自然对话, “往更深层次发展,将涉及到脑科学、心理学、哲学等各类学科的交叉­融合,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脑科学是我自己最关注­的方向,但目前关于这一领域的­投入还远远不够,同时人类对于脑科学的­认识仍然需要更深层次­的突破。”沈向洋说,脑科学就如同大脑的“空气动力学”,人们仍然不清楚大脑的­运作规律,也难以像制造机器一样­仿制出人造大脑,“这方面仍然需要大量的­重复试验和研究”。

“目前的人工智能技术还­仅仅是在某些点上的优­先应用,距离真正通用的和人一­样的智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