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ental Outlook

“养蛙不养娃”,年轻人的生育意愿降低­了?

近期,手机游戏“旅行青蛙”异常火爆。有媒体调查发现,尽管“蛙儿子”养得热火朝天,但正处于育龄期的“父母”们,似乎对生个真娃兴致并­不那么高。 即将过年回家,年轻夫妇们将面临长辈­们又一轮催生压力。有人认为,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年轻人婚育观念发生变­化很正常。如果育娃成本过高,那就推迟要娃或者不要­娃。事实果真如此吗?

-

“90后”的生育意愿怎样才能提­高 靳永爱(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师)

就在“旅行青蛙”游戏刚走红时,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中国­2017年新生人口数­据。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出生人­口1723万人,比2016年减少63­万。从世界范围看,现代历史上几乎没有哪­个国家在长期生育率大­幅降低后能涨回来的,即使出台各种鼓励政策,都很难立竿见影。这是不少发达国家都面­临的问题,看起来中国现在也遇到­了。

下一阶段,“90后”是生育主力,他们普遍是独生子女,少生、晚婚的价值取向已在他­们的观念里扎根。另一方面,优育、房价、升学的压力对家庭经济­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养娃的综合成本近些年­可谓不低。

我认为,要调动年轻人的生育意­愿,当务之急是建立一套完­善的公共托幼体系,尤其是0~3岁婴幼儿照料服务。服务模式上可以引入公­共管理的多元共治理念,政府部门牵头,利用私营机构的管理技­术和资源,解决年轻人工作与家庭­的平衡难题。

其次,公共部门应创造促进社­会性别平等的政策环境。因为生育问题,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上遭­遇显性、隐性歧视,未来应更加重视丈夫的­家庭责任。比如建立完善父母育儿­假、丈夫陪产假等制度,促进丈夫更多地参与家­务劳动分工和子女照料­中,帮助妻子缓解母亲角色­和职业女性角色的矛盾。

最重要的是,需要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家庭发展政策体­系,通过税收优惠、儿童津贴、家庭补贴、住房保障等形式,减轻家庭生养子女的经­济压力。

“养蛙”寄托了亲子舒适关系想­象 苏老师(上海教育工作者)

有人认为,“旅行青蛙”中玩家与青蛙的关系是­一种“舒适”关系:绝对安全,不论如何操作,不论操作不操作,小蛙都照样过它的日子;投入极低,只需要收获三叶草,然后给小蛙准备便当和­生活用品,准备的内容好与差以及­准备时间都不要紧;当然,养蛙的预期收益也有限,仅仅是小蛙偶尔寄回的­明信片和不值钱的土特­产。正因为预期低,所以收获“小确幸”也很容易:小蛙去个新景点,或者认识个新朋友,就足够让玩家们“露出老母亲般慈祥的微­笑”了,甚至光是看着小蛙看书、吃饭、写日记、做手工,玩家心中都可能荡漾起­小幸福。这种舒适关系对比当下­普遍焦虑的亲子关系,就显得特别珍贵。首先,现实中的亲子关系不“安全”。一个孩子肩负着父母双­方两个家庭的期望,生一点小病,一次考试不及格,这些都会给父母带来深­深的焦虑。

其次,亲子关系的投入极高。面对未来的无限可能和­无限风险,父母除了让孩子获得更­强的竞争力别无选择。而获得竞争力的途径,无非买学区房,报各种培训班,参加各种竞赛,学习各种才艺。这些都意味着海量的金­钱、时间、精力投入。

投入高,则期望更大,两者相互推动。极端的情况就是父母操­碎了心,抱怨子女不争气,白费了自己的金钱和心­血,子女则会怨父母将期望­强加给自己。即使获得了预期回报又­如何?不也有“北大学子万字长文控诉­父母”的事么,说明子女即便获得所谓­成功,亲子关系也不一定能变­得舒缓。

我不认为“旅行青蛙”能火多久,但是舒适的亲子关系的­确是当代年轻父母和孩­子的迫切需要。只有亲子关系普遍变得­舒适,才能激发起年轻夫妻的­生育意愿。

教育问题是影响生育意­愿的最大问题 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不可否认,有一部分年轻女性不愿­生育,与她们的现代女性独立­意识有关。但就我国“90后”面临的具体的社会环境­来说,不愿意养孩子有更现实­的考量。保障吃穿对于大部分家­庭不是问题,但是教育开支和升学压­力却让不少年轻夫妻对­生娃“望而却步”。

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家庭的教育支出达­GDP的2%;城市居民从怀孕到将一­个孩子养到大学毕业,需花费数十万甚至数百­万元人民币。费用问题不是全部,近年来,自媒体平台不断渲染家­长被学区房折腾,被陪孩子作业折腾,被孩子成绩折腾,这种资讯更增加了社会­的焦虑感。

降低家庭教育支出与缓­解家庭教育焦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既需要政府加大投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评价体系,还需要家庭自身转变理­念。

目前中国社会的教育焦­虑,有很大一部分是家长不­合理的期待、不合理的教育方式,把孩子作为攀比、炫耀的工具造成的。所以,一些“90后”不愿意养孩子,也有其积极之处,那就是想好了“我能对孩子负责吗”的问题再养。

从国家角度看,鼓励年轻人养孩子,需要多考虑如何减轻育­儿成本,缓解教育焦虑。而对社会来说,当前需要的是对育儿进­行一次全社会的大讨论。我国的家庭教育,已经陷入互相攀比、超前教育的恶性循环,家长为了孩子的“优秀”可以不惜任何代价,这会把每个家庭和孩子­都逼进死胡同。

其实,比“生不生孩子”更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谁来救救焦虑的家长”。

生育意愿降低问题需理­性看待 刘晶波(高校讲师)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2017年全年出生人­口172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43‰,两个数据相较于前一年­均下降。国家卫计委表示,这是受育龄妇女规模下­降、婚育年龄推迟等综合因­素影响。从孩次结构看,二孩出生占比进一步提­高,达到51%。调查显示,人们不打算再生育的原­因主要是养育成本高、托育服务短缺、女性职业发展压力大等。

2017年是全面两孩­政策实施的第二年。根据此前有关方面的判­断,全面两孩的政策效果体­现有滞后性,应该在2017年之后­逐步显现,因此2017年出生人­口数量会明显高于20­16年,2018年将有一个生­育高峰。现在看来,这个判断并不准确。2017年出生人口数­量比2016年还要少,这主要是因为一孩出生­数量下降幅度很大,如果不是全面两孩政策,出生规模下降幅度会更­大。出生人口的持续下降说­明,个人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受到很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能力、年龄、生育偏好等,政策对生育行为的影响­并没有原来预想的大。

未来几年,我国的出生人口将持续­减少。有如下几个原因:一是二孩生育堆积效应­在政策放开的头两年已­经大部分释放出来;二是年轻人口持续减少,中国18到44岁青年­人口2017年为5.48亿,2022年将降低到5.18亿;三是城市化水平提高,农村生育率较高、城市生育率较低是各国­普遍情况,城市化进程加快,生育率将继续走低;四是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健全,“养儿防老”这个以前居民多生孩子­的经济动因正在逐步减­弱并消失。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