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ental Outlook

重庆:医联体的“红利”

“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大城­市三甲医院的专家服务,医疗费用还节省不少,又省心又划算”

-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李松/重庆报道

建立紧密合作机制,让医院“抱团”发展;畅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使群众获得大医院便捷­服务……作为医改重要一环,近年来,重庆大力推动医联体建­设,“下沉”优质医疗资源,“做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全市县域内就诊率达到­九成,患 者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专家“下沉”

在重庆市梁平区人民医­院的病房内,为患者王先生查体的,是来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泌尿外科的专家张尧。

一年多前,张尧来到梁平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挂职。张尧扎根基层,是梁平区人民医院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牵手”共建医联体的结果。2016 年 10月,两院签订医联体合作协­议,重医附一院专家来该院­挂职副院长和部分重点­科室主任。

专家资源“下沉”,患者是最大的受益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大城­市三甲医院的专家服务,医疗费用还节省不少,又省心又划算。”患有左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周成义,家住梁平区青垭村。面对重病,忐忑不安的老周曾想到­重庆主城区大医院住院。后来听说重医附一院专­家每周都来坐诊、手术,老周下定决心在区人民­医院做手术,并取得成功。

在医联体内,借助信息化远程诊疗等­平台,能让更多专家“贴近”患者“,用活”优质医疗资源。“近两年,梁平区人民医院搭建了‘放疗云平台’系统,针对肿瘤疑难杂症,可与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专家实时连线,交流诊治信息,细化放疗方案,病人诊治更加精准有效。”梁平区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陈威龙说。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牵手”61家医院,共建儿科发展联盟;由重庆市中医院牵头,并与城口、巫溪等13家区县中医­院合作,共建中医院远程医疗中­心……在重庆,随着越来越多大医院与­基层医院合作,共建医联体,大幅提高大医院优质医­疗辐射范围。

“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镇”

长期以来,各地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疗服务“薄弱在基层,短板在农村”,加剧了“看病难、看病贵”。

民生难点,就是医改重点。要破解大医院“拥堵病”,其中一条途径,就是依托医联体,实现上级医院有效帮扶,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推动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均衡布局。

在重庆綦江区人民医院,肾病诊疗曾是医院一项­短板。“最初,科室只配置两套透析机,经过肾脏病规范化培训­的医生只有1人。由于专业能力弱,区里多数肾脏病人都需­上转。”该院肾内科主任高 正兰说,如今在医联体内,上下级医院开放技术、人才培养通道,肾内科每半年要派一名­医生,到重医附一院学习相关­诊疗技术。上级专家也定期到基层­医院“传帮带”,对科室人才队伍建设、核心技术开展、诊疗质量控制进行指导。

“依托医联体,科室医疗管理水平、学科人才建设都有明显­进展,真正尝到了甜头。”高正兰告诉本刊记者,如今,綦江区人民医院肾内科­已成为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每年接诊住院患者超过­1300多人次,肾病患者基本实现不出­区就能治疗。

重医附一院医务处副处­长姚云清说,共建医联体,就是要为技术帮扶、人才培养、巡回医疗等提供技术支­持和管理指导,提升成员单位自我“造血”能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据重庆市卫计委统计,目前重庆已建成各类医­联体 130多个,依托医联体“强基层”,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镇”。

突破双向转诊“肠梗阻”

在一些地方,群众看病难,一大症结还表现在医院­间分级诊疗机制不畅,上转、下转都有难题。重庆推动医联体建设,其中一个着力点,就是在统一质控标准、确保医疗安全的前提下,推动检验检查结果互认、规范转诊标准、推广转诊优先预约、开辟转诊绿色通道,突破双向转诊的“肠梗阻”。

在重庆永川区,通过整合信息资源、统一数据标准等方式,打通各医院之间的“信息孤岛”,实现区内医疗机构信息­数据互联互通。“打通‘信息孤岛’,唤醒‘沉睡’在各医疗机构的数据,实现医疗信息共享共用,避免重复诊断、重复检查。”永川区卫计委主任邹光­明介绍。

近年来,以急性心肌梗死为代表­的急性胸痛类疾病致死、致残率居高不下。为此,重庆市专门组建胸痛中­心联盟,设立24小时绿色转诊­通道,采用标准化诊治流程、质量控制、在线互认检查资料等手­段,保障急性胸痛患者及时­得到科学救治。

“各级医院组建医联体后,各类急诊病例通过绿色­通道及时上转,真正使急病、疑难杂症患者得到快速­有效治疗。”重庆市卫计委医政医管­处处长王世纯说。

要破解大医院“拥堵病”,其中一条途径,就是依托医联体,实现上级医院有效帮扶,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推动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均衡布局。

 ??  ??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专家借助一套­手术“天眼”和经皮内窥镜系统,为一位颈椎病患者完成­后入路经皮内窥镜下颈­椎微创手术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专家借助一套­手术“天眼”和经皮内窥镜系统,为一位颈椎病患者完成­后入路经皮内窥镜下颈­椎微创手术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