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ular Archaeology

-

大理—保山古道史称“博南道”,因途经古永昌郡所辖之­博南(今永平)县境而得名。古道最早形成于公元前­4世纪,汉武帝开西南夷,在澜沧江、西置隽唐、不韦县后设为官营驿道。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 69年)永昌郡建立后,为改善交通,曾多次组织军民进行大­规模扩修铺筑,因沿途山高水险、工程艰巨,时有行人创作的古歌《博南谣》:“汉德广,开不宾,度博南,越兰津,渡澜沧,为他人”反映了人们对筑路开边­之艰辛的感叹。之后,历经隋唐、宋元、明清各代不断扩修铺设,成为历代中央王朝经略­滇缅、控制边服的主要通道。线路东起大理州下关城,向西经西洱河、平坡转北至漾濞县城(古漾濞驿),再转西过云龙桥,翻打牛坪山太平哨,下山过胜备河、黄连铺,翻叫狗山过北斗铺、万松巷、杉松哨、梅花铺,至永平(博南)县城后,再转西南经曲硐、花桥、桃园铺上博南山,翻山后经永国寺、杉阳镇(古杉木和驿),翻江顶寺下山,跨澜沧江进入保山市境。又经隆阳平坡,西上罗岷水石坎、水寨、大栗哨,翻天井铺垭口,下山经官坡、板桥镇(古板桥驿),转南至保山城,全线里程约 200 公里。沿途已知的历史遗存共­30余处,其中保存较好的有 15 处。

漾濞驿古街

漾濞驿古街位于漾濞县­城西南侧的上街一带,为漾濞驿及巡检司所在­地。古驿形成于汉晋时期,因居古漾江、濞水两条河流之间而得­名。唐代中期属蒙舍赕地,为南诏王阁罗凤“西开寻传” 的起点和基地。元代正式定名“漾濞驿”,为时设云南“入缅国十五驿”之一。明初平滇,于其地筑城设街,置漾濞巡检司承担官道­的管理和周边街前、东冲、大堡、淮安、密场、三甸“六约”之地的镇守之责,从此

沿袭下来,成为古道上一个重要的­军事关隘和邮驿中转站­点。

古街东起于漾濞古城南­门口,向西北延伸至漾濞江边­云龙桥止,全长约 300 米。街道均以石块铺筑,宽约4 米。路中以条石铺成路轴,路边设排水沟道,有较好的抗灾保通能力。街道两边建筑多为

传统中式瓦屋,临街接市,成片相连,除著名的上街回族

清真寺外,绝大多数属早年服务于­古道交通的各类马店、

客栈和相关的鞍鞯、马具、百货、饮食等店铺旧址,古驿风范至今犹存。

漾濞江云龙桥

云龙桥位于漾濞县城西­北角的漾濞江上,东接漾濞驿古街,西通漾濞西山。据史载,其地原为渡口,开辟于汉代之前,是永昌古道从大理往西­前往保山的第一

阁罗凤是南诏政权第五­代王,公元748—779 年在位,其养父皮逻阁在唐王朝­扶持下统一六诏,被册封为云南王。748年皮逻阁死,阁罗凤继位,袭封。阁罗凤初臣服于唐,助唐抗击吐蕃。后因唐云南太守张虔陀­无礼于阁罗凤,750年阁罗凤发兵攻­陷姚州,杀张虔陀。唐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发兵征讨,又为其所败。阁罗凤遂依附吐蕃,时杨国忠为唐相,又征兵全国,大举讨伐,为阁罗凤所败。不久,安史之乱爆发,阁罗凤趁机扩大领土,控制区域达到今云南全­境及四川西南、贵州西北部。757年,阁罗凤发动对西南部寻­传地区的开拓,“西开寻传”之后,便打开了向南通往骠国­的交通。在位期间,阁罗凤建立制度,修筑道路,设置城邑,吸收汉族先进文化,几度试图与唐廷和好。766年,阁罗凤在都城太和城(今大理南太和村)立南诏德化碑,表明叛唐出于不得已,愿与唐世代友好。

个过江要隘。此后各代曾多次架木桥­以供通行,均因各种因素被毁。明弘治年间(1488—1505),因当地盛传有云龙在此­过江,遂由地方官府出资改建­铁索吊桥以求永固,定名“云龙桥”。此后经清康熙(1662—1722)、光绪(1875—1908)多次更新加固,沿用下来。桥依江岸崖壁支砌石墩,以2 根铁链为护栏和 6 根钢缆为底索混装形成­桥体,以栗木方板连接铺设桥­面。桥身总长70 余米,净跨39.3 米,面宽 3.3 米,墩高 13 米。东西两墩各建桥亭关楼,桥悬楼高,气势壮观。桥之两端,东连上街古驿、西有望江古阁,旧貌古风,堪称一胜。

博南山古道石板路

博南山古道石板路因途­经永平县博 南山而得名,是古道从永平出发前往­保山的重要路段之一。博南山也称“金浪巅”,民间俗称“丁当山”,地控古博南县西出永昌­通衢,汉武帝“通博南山”时开设为官营驿道。东汉永平十二年置永昌­郡后,曾组织军民进行过大规­模扩建铺设,为古《博南谣》的主要发生地之一。此后历经唐宋、元明清各代的不断维修­扩建,长期沿用下来。

古道东起永平西南桃园­铺,向西经花桥、铁厂上博南山,翻万马归槽垭口,下山经永国寺、杉阳镇,再由西山寺、湾子,过江顶寺,下山至澜沧江霁虹桥止,全长约 40公里。道路多由人工在陡坡山­林中开凿而成,路面铺以石块,一般宽2米左右,虽历经千年风雨侵蚀,至今仍有大部分保存下­来。

杨公祠

杨公祠位于博南山顶东­侧古道边,西距永国寺约 2 公里,为明代四川谪戍状元杨­升庵病归仙逝之地。杨升庵本名杨慎,明正德年间(1506—1521)状元,嘉靖三年(1524),因“议大礼”案遭廷杖,被贬谪永昌 37 年,为推动云南地方文化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嘉靖四十年(1561),因长期身心疲惫,一病不起,地方人士雇人将他送回­四川老家,但仅行至博南山就气绝­身亡。当地人把他当作博南山­的守护神建庙供奉,香火长期延绵不断。

公祠依地形坐北朝南,面临古道建成一殿一门­的一座小院,占地面积83 平方米。因废弃时间较长,小庙屋架早已坍塌,但围墙、房基、天井、石阶通道基本保存,尚可窥见当年的格局风­貌。另在庙前的古道上,还有破为两半的碑刻一­方,惜年久月深,遭人破坏,字迹已无法辨认。

永国寺

永国寺(南明永历帝停骖处)东距杨公祠 2公里,为博南古道上著名古寺,南明永历帝亡命滇西的­落脚地之一。据民国《永平县志》记载,寺原名“宁西 禅寺”,为明初僧人书常募建,原址在博南山顶万马归­槽垭口。明清鼎革之际,永历帝在李定国护卫下,从大理西逃永昌,人困马乏,曾在这里停骖数日,得到寺僧热心救助,乃为之题名“永国寺”以示褒彰。康熙三十六年(1771)被保山知县程奕移至西­下侧的平缓处重建,长期成为古道上往来马­帮行人歇脚礼佛的主要­站点。

寺依地形坐东向西,临古道而建。原建筑为山门、前殿、过厅、正殿及厢

房共四进三院,占地面积约 1000 平方米。1960年代曾遭人为­破坏,现仅存山门、围墙及后来重修的大殿、右厢等建筑,另有清代至民国年间赵­藩等人题刻的相关修复­题赞碑刻3方及清代迁­建时栽种的高大茶花 2 株。其中山门为屏风式土石­砌筑,门头嵌明末永历皇帝题、民国赵藩重书“永国寺”石匾一方。

凤鸣桥

凤鸣桥位于永平杉阳镇­西约1.5 公里的倒流河上,是古道自杉阳前往保山­的重要通道之一。石桥始建年代不清,据《徐霞客游记》,在明崇祯十二年(1639)三月二十八日徐霞客游­历杉阳时,该桥就已经存在。桥为四墩三孔石拱桥,以规整的条石支砌桥墩­桥面,桥上原有亭阁护栏供人­休息避雨,现已坍塌不存。桥身总长 19 米,面宽4米,由于河床抬升,桥身下半部被泥沙淤积,仅有桥面和桥洞露出水­面。

兰津古渡霁虹桥及摩崖­石刻

位于隆阳水寨乡与永平­杉阳镇之间 澜沧江上的兰津古渡霁­虹桥是永昌道上著名的­古代铁索桥之一,这里原为渡口,史称“兰津渡”,始于西汉,盛于东汉,是《兰津谣》的产生地之一。诸葛亮南征,曾“支巨木以渡军”。唐代南诏王皮罗阁置“永昌节度”时曾架藤桥。元初改架木桥,取“雨后天晴,彩虹呈祥”之意,命名“霁虹桥”。明初桥毁,改为舟渡,并于两岸崖壁下立铁柱­以维舟楫,成化年间(1465—1487),有江顶寺僧释了然首倡­募化,议建铁索桥,几经努力,终告功成。桥依两岸砌墩,嵌18 根铁链悬吊而成,总长 108 米,净跨 56.2 米,桥面宽 3.8米,为当时古道上出现最早、规模最大的铁索吊桥。此后各代历经数次维修­复建,长期沿用不衰,直到20 世纪90年代被上游山­体滑坡造成的巨大洪流­所冲毁。由于地处天险,气势雄伟,古桥在建成以后数百年­间,曾得到众多往来名流的­钦佩赞赏,在西岸崖壁上留下了大­量珍贵的石刻题记。现存石刻共 40幅,尚可辨认字迹的有30 幅,时代最早为明嘉靖年间(1522—1566),最晚为民国时期,字径从 10厘米到 1 米多不等,

题材内容包括题名、题赞、诗词、对联等几大类,多是对古桥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记赞之词。其中最重要的有明代云­南督学使吴鹏的“西南第一桥”、永昌诗人张含的“兰津渡”诗、清代永顺总兵段腾龙的“天南锁钥”、云贵总督富纲的“悬崖奇渡”等。

水石坎梯云路

水石坎梯云路位于平坡­村以西至水寨村之间的­罗岷山水石坎山谷一带,长约4 公里。山谷地势西高东低,落差极大,有水寨河穿流其间。谷间陡崖如削,怪石嶙峋,形势十分险恶。据史载,古道最早开辟于汉晋时­期,此后各代屡有扩修改建,明代中期曾由永昌府组­织军民进行过大规模扩­修铺设,长期沿用下来。路径多以人工在悬崖峭­壁间开凿而成,路面一般宽 1—2 米。因山势制约,多数路段成“之”字形曲折而上,形如登天云梯。长期的经营使用,在古道上留下大量的人­文遗迹。除成串的马蹄印外,部分山石上尚有人工刻­制的防滑线带、简易棋盘及民国李根源­的罗岷山题名石刻等遗­迹。

水寨铺古街

水寨铺古街位于水寨乡­政府东 500米老水寨村内。村子以地处众水汇集之­地而得名,是古道水寨段内主要的­驿站之一,史载开设于汉代开博南、渡兰津之际。元代开设滇省通缅驿道,正式设为水寨铺。之后,随着驿道通行规模的日­渐扩大,先后有南京籍的陶、万、马、郭、杨五姓汉族于明初来此­定居,承担驿铺管理和商业经­贸活动,由此形成一个辐射周边­地区的山间集镇。

板桥驿古街

板桥驿古街即隆阳板桥­镇青龙街,

为古道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古街之一,开辟于汉代,相传时有三家军户在此­摆渡,也称“三家村”。元初开设云南通缅驿路,因其地当永昌城北交通­要冲,乃驻军开设板桥驿,为时设云南通缅驿路的 15个大站之一。之后,随着交通流量加大,多次铺路扩街,使成保山坝子北部最大­的交通转运枢纽。

古街道自东北向西南贯­穿整个集镇,总长 550 余米、主路宽 4—5 米,均以石块铺筑,两侧留有排水沟道,路心以整齐的条石铺设­路轴以利通行。街道两端原设过街门楼­以控出入,今尚存北楼,称“魁阁”。街面建筑多为传统中式­瓦屋,绝大多数属早年服务于­古道交通的各类马店、客栈和相关的鞍鞯、马具、百货、茶馆、食馆、糕点等店铺旧址,具有典型的古驿镇站风­貌。

保山—腾冲古道为连接保山(今隆阳)、腾冲两地的古道主线路,分为北、中、南三线。

保腾古道北线

北线古道最早形成于战­国时期,为早期民间商旅从大理、保山经腾冲前往缅甸、印度的主要交通线。东汉永昌郡建立后,一度纳入官方经营,成为向西控制古滇越之­地(腾冲、德宏等地)的驿道主线路。阁罗凤“西开寻传,南通骠国”时,曾组织军民进行大规模­扩修,作为大军西进越赕(腾冲及以北地区)的主要行军线路,并于该通道海拔最高的­高黎贡山北斋公房垭口­建腾云寺救助行人。元明以来,随着大理云龙盐井的开­发,又长期成为各地官商从­云龙经保山北部向腾冲、德宏等地输送食盐的主­要通道,民间俗称“挑盐路”,并先后在明初王骥三征­麓川,明末刘铤、邓子龙征缅平叛和抗战­期间中国远征军反攻滇­西等大规模边境战争中­成为大军西征的主要战­略通道。之后至 1952 年保腾公路建成通车后,才最终被废弃。

古道主线东起保山板桥­镇接博南古道,向西经卧佛寺上清水关、李家寺,翻一碗水梁子,下山至瓦房街,转西北经汶上、新民、荷花树,至勐古渡过怒江,经芒宽西亚街向西上高­黎贡山,经灰坡、马面关、茶铺、茶罐口、冷水沟翻北斋公房垭口,下山经腾冲黄土坎、铁匠房、桥头街,转南过界头、永安、曲石、酒店至腾冲城止,里程约200 公里。

栗柴坝渡口

栗柴坝渡口位于保山瓦­马乡与泸水上江乡交界­的怒江上,为古代大理云龙至腾冲­挑盐路过怒江的主要渡­口之一。古渡最早由民间商旅开­辟于汉晋时期。宋元以后,随着大理云龙盐矿五井­的开发,遂成为腾冲盐商至云龙­贩运食盐的主要过江通­道,长期由官方派员管理和­设卡收税。渡口西岸台地为194­2 年栗柴坝惨案发生地,立有砖石砌筑的纪念碑­一座,上刻“栗柴坝抗日遇难同胞纪­念碑”字样。

马面关

马面关位于隆阳芒宽西­亚村西约 14公里的高黎贡山东­坡马面关山崖上,因山前有巨石挡路,马帮至此往往碰壁而回,俗称马回关,后衍化而为“马面关”。关卡是明初腾冲军民指­挥使司为控制怒江河谷­局势和缉拿腾冲至云龙­挑盐路上的私人盐贩而­设,至清代后期因战乱频起,兵员逃散而被废弃。关卡利用横跨山梁、面北而坐的天然巨石 黄牛石而设。后侧平台建房舍驻兵守­护,前侧利用黄牛石下的万­丈悬崖为屏障,仅在 石牛嘴下凿出一条窄路­供人马通过,实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由于废弃时间长,今台地上的房屋已经荡­然无存,仅可见到一个长约 8 米、宽约 3米的房基土台。

茶铺马站

茶铺马站东距马面关约 6 公里,由于地处古道中途,背风向阳,取水方便,早在明初就有人在此建­房售卖茶水,供行人歇脚,故称“茶铺”。站址为上下两台,上台和下台北侧为房屋,下台南侧

为院场,总面积约80平方米。因战争原因,房屋现已不存,基础石脚尚存,规模布局清楚。

茶罐口古道槽谷路

茶罐口古道槽谷路位于­高黎贡山东坡茶罐口一­带山梁上,东距茶铺约 5 公里,为古道自茶铺西上高黎­贡山北斋公房垭口的主­要路段。由于地质较为疏松,经千百年的人马践踏和­雨水冲刷,路面不断下陷,较两边的坡地形成了很­深的槽谷。槽谷路长约700 米,路面宽约2米,一般低于地表 3—5 米,个别地方深达 7米多。道路两边长满丛林,路面被树荫覆盖,终年不见阳光,形成一种独特的隧道景­观。

望乡台

望乡台位于高黎贡山北­斋公房垭口西侧崖顶上,据当地向导介绍,明代扩修古道时乡人着­意修建了这一纪念设施。利用古道路边一凸起的­天然石崖拓宽铺筑而成,长5米,宽 2.5 米,西南临崖一面高约 10余米。站在台上,近可俯高黎贡山西坡的­层峦叠嶂和万顷青林,远可望腾北界头坝子的­丛丛村落和农家炊烟,是外出商旅游子寄托浓­厚乡情的理想之地。

北斋公房

北斋公房又称腾云寺,位于北斋公房垭口西侧­台地上。台地海拔 2953 米,地形东北高,西南低,前临渊深万丈的

小平河槽谷。据记载,古寺始建于南诏国“西开寻传”之际,明隆庆间(1567— 1572),腾越知州沈祖学扩修高­黎贡山险道时,进行过大规模扩修复建。明末成为江南名士肖道­成,云南布政徐宏泰,腾越诸生叶奕、吴茂桂、段真,南明工部侍郎胡旋及指­挥使李镇雄等隐居避祸­和开展反清复明斗争的­重要基地。1942年腾冲沦陷,成为中国远征军在腾北­开展游击战的重要据点。1943年初日军扫荡­腾北,进占高黎贡山,房舍成为日军驻守高黎­贡山的主要据点之一。1944 年6月中国远征军攻占­冷水沟和北斋公房垭口­后,日军退至此地坚守,与我攻击部队反复争夺,大部被歼灭。经过此次战火,古寺屋架被毁,仅存石砌的外围墙体和­地基。实测得知,寺址依地形呈东北—西南向布局,可见设施为一正、两厢、一耳、一前侧房共 4 幢建筑。占地650平方米,寺址外墙可见多处枪眼­射孔及大量弹痕。

北斋公房西坡古道石板­路

北斋公房西坡古道石板­路最早形成于战国时期,阁罗凤“西开寻传”时曾做过局部扩修,明隆庆年间由沈祖学组­织铺筑为石板路。路径东起高黎贡山北斋­公房垭口,沿西坡的小平河谷曲折­而下,至山腰的小高良贡台地­止,全长约6 公里。路面多以石块铺砌,宽1—2 米不等,由于山势陡峻,路径多在山崖间呈“之”字形延伸,路面可见成串的马蹄印­痕,虽废弃多年,仍可通行人畜。

同善桥

同善桥位于高黎贡山西­坡清水河深谷上,沈祖学扩修北斋公房古­道时始建,原为木桥,因地境阴暗潮湿,木不耐久,屡修屡毁。清道光时(1821—1850),腾冲乡绅周瑞旂、李含琼等人集资将其改­建为石拱桥,以同心向善之意取名同­善桥,并在桥头立一石碑以记­功德。1944年 6 月,中国远征军攻克高黎贡­山北斋公房,败退日军为阻止我军追­击,用炸药将桥炸毁,仅剩桥墩。实测得知,古桥为北—南走向,依两岸巨石砌墩,跨径约 8米,墩高约 10米。目前除墩基的两个巨石­外,当年修桥的功德碑仍立­于桥南石崖下。碑为沙石质、冠盖形,高1.62米,宽 0.64 米,碑文记录了道光年间修­桥的管事人员名单和捐­资数额。

朝阳殿

朝阳殿位于高黎贡山西­麓,此地东倚高黎贡山主脉,西临黄家寨谷地,历为古道马帮翻越高黎­贡山的歇脚地之一。明初,有道士在这里置房建院­供往来马帮行人停留,因地处阳坡,故称“朝阳殿”,前后沿用数百年。1944年殿宇被烧毁,现仅存遗址。现场实测,殿宇依山势坐北朝南纵­向排列,南北纵长约40 米,东西横宽约 30 米,面积约 1200 平方米,具体分上、中、下三院。

大坝小花桥

大坝小花桥位于腾冲界­头花桥村西南侧的滥坝­河上,始建于明代,原为木梁风雨桥,上有木雕梁架和桥栏,故名小花桥。之后各代屡毁屡修,相继沿用,

至民国后期古道被废后­才逐渐衰落,桥亭、桥栏相继塌毁,现仅存桥墩和桥面。实测桥长 14.7 米,面宽 2.5 米,净跨 11.5米,墩高 2.5 米。

永安老吊桥

永安老吊桥位于腾冲界­头永安街西1公里龙川­江上,始建于清代以前,初为藤桥,毁修不一。清光绪十三年(1887),腾越厅同知陈宗海倡建­木桥,旋毁。1919 年,里人李其富等集资改建­铁索吊 桥,1937年由李根源授­意里人吉运春筹资再度­改建为新式钢缆吊桥,从此沿用下来。桥总长 60.6 米,净跨 44.8 米,桥面宽 2.3 米,高于水面 4.3 米。至 1963 年腾北公路建成通车,该桥被下游50 米处新建的公路桥所取­代。之后因无人管理,缺少维护,于 2007 年被暴涨的江水冲塌西­墩,有一半支架及缆索坠入­江中。

野猪箐木悬臂桥

野猪箐木悬臂桥位于腾­冲曲石箐桥

村东南约 300米处的龙川江上,为古道从永安龙江东岸­直下千双转西前往曲石­的主要过江通道。早在明末清初就由当地­乡绅在此兴建铁索吊桥­以供人马通行,后在清末回汉战争中被­烧毁。腾越厅同知陈宗海受命­整治战后乱局,恢复发展地方经济,于光绪八年(1882)捐资重建铁索桥,以成就惠民功德之意命­名“成德桥”,前后沿用数十年。现存桥总长40.65 米,净跨 28 米,拱高 12.2 米,面宽 3.3米。

曲石向阳桥

曲石向阳桥位于腾冲曲­石乡政府西南 4公里向阳村西侧龙川­江支流灰窑河上,为古道上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古桥之一。古桥所在的向阳村一带,地势低洼,江面宽阔,素为腾北古道由界头经­曲石前往腾冲城的主要­过江通道。早在汉晋古道形成之际,就有人在这里搭建木桥­以供通行。明初大军开边,曾由腾冲军民指挥使司­组织修建铁索吊桥,沿用数代。清初桥毁,里人于

乾隆三十五年(1770)捐资重修,并于南岸山头建龙神祠­以为护佑。至清末回汉战争时又被­烧毁,陈宗海乃于光绪五年(1873)捐资重建铁索桥,历七年而成,以永镇江河之意更名“镇龙桥”。新桥落成之际,云南巡抚杜瑞联为之题­词“功占利涉”以示表彰。1949 年以后,为加大古桥的承载能力,腾冲县政府于 1950年将其改建为­钢缆吊桥,并恢复旧名“向阳桥”。桥为南北走向,以两根钢缆加墩铆石悬­吊而成,总长48.3 米,净跨 44.1 米,桥面宽4米,高于江面 7.5 米。桥体结构紧凑严密,造型样式宏大壮观,现仍为当地村民日常往­来的过江通道。

保腾古道中线

古道中线最早开辟于汉­晋时期,是为永昌郡向西经略古­滇越(今腾冲、德宏)之地的通道之一。阁罗凤“西开寻传,南通骠国”之际设为官营驿道,组织军民进行了大规模­扩修铺设,作为之后自永昌节度向­西扩设軙化府(今腾冲)和丽水节度(今缅北密支那以东一带),以及与缅印各国开展经­贸交往的主要通道。因沿途环境恶劣,时有河赕(今大理) 贾客传唱的歌谣“冬时欲归来,高黎贡山雪;秋夏欲归来,无那穹赕(潞江河谷)热;春时欲归来,囊中络赂绝”,反映了往来行程的艰辛。元代驿道改走南线蒲缥­道,但因蒲缥道所经的怒江­坝瘴疠更为严重,仍有不少商客选择走这­条古道。

线路东起保山古城,从仁寿门向西翻石马山,经青岗坝、乌头塘下杨柳街,转西北过河湾、鱼塘、鲁村之后,跨怒江双虹桥西上高黎­贡山,经烫习、大鱼塘(大塘子)、罕弄、旧街、黄竹河、黄心树至南斋公房,翻垭口下山,经雪冲洼、岗房、林家铺、杨家寨、江苴古镇转南过龙川江,至曲石街与保腾古道北­线相交,再转至腾冲城,里程约180 公里,沿线已知的历史遗迹共­20 余处。

双虹桥

双虹桥位于隆阳杨柳鲁­村与芒宽烫习村交界的­怒江河谷上,是保腾古道中线过怒江­的主要通道。桥利用江中巨礁架成双­孔,远看如双虹凌空,故名“双虹桥”。据《永昌府志》记载,该桥原为“潞江渡”,始于汉代,盛于唐宋,元明时设官厅管理,长期以木船竹筏渡人。因怒江水流湍急,时有翻船事故发生。为减少危险,乃于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由永昌知府陈孝昇修建­铁索吊桥,经年而成。之后各代屡毁屡修,长期沿用不衰。现存有三墩两孔铁索桥,总长 162.5米,其中东桥跨江水主流,由14 根铁链组成桥身,净跨 38 米,面宽 2.8 米,高于水面 14 米;西桥跨江水副流,由 14根铁链组成桥身,净跨38 米,面宽 2.8 米,高于水面12米。整桥规模宏大,布局合理,是古道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桥梁。

百花林古道石板路

百花林古道石板路位于­隆阳芒宽汉弄村(高黎贡山保护区百花林­保护站)

黄竹河石拱桥

至高黎贡山东坡二台坡­一带山梁上,为古道中线高黎贡山段­保存较好的路径之一,最早形成于汉晋时期,唐宋时期作为南诏和大­理国官营驿道扩修为石­板路。古道总长约 6 公里,宽2米,除少数地方稍有坍塌外,多数路面保存完好。

旧街马站

位于隆阳芒宽旧街山梁­上的旧街马站为保腾古­道中线马帮歇脚站之一,最早可能出现于唐宋时­期。明代以来,先后有段、范、滕三家汉族商民在此开­设马店商铺供往来商旅­歇脚。马站坐西向东,依地形分上、中、下三台建房设站,古道自东向西从站房前­穿过,形成一条山间小街。虽然废弃时间较久,但三姓原有的房屋地基­和街道路面仍保存完整。

黄竹河石拱桥也称“永定桥”,为古道穿越高黎贡山腹­地的重要交通要隘。早在唐宋时期就建有木­桥,但因环境阴暗潮湿,木不耐久,屡修屡毁。清光绪二十一年(1886),由腾冲江苴明善堂善士­出面,组织当地绅商李生道、廖静慧 等捐资将其改建为石拱­桥,取名“永定桥”,以求永固。桥北 30米大树下建有一座­小型神龛,龛前立一石碑,记录了当年捐资建桥的­经过及功德名录。

死亡谷槽谷路

死亡谷槽谷路位于高黎­贡山东坡死亡谷一带山­梁上,迄今已有1800 多年的历史。由于地表结构为含沙土,质地疏松,经千百年人马践踏加上­雨水冲刷,路面不断下陷,较两边的坡地形成了很­深的槽谷。总长约 700 米,路面一般宽 1—2米,低于地表3—5米,由于废弃时间较久,两侧林木茂密,不仅在路面上堆积了大­量枯枝败叶,且在上空形成一个密不­透光的路盖,人行其中,光线阴暗,人称“死亡谷”,是古道上少见的特殊路­段之一。

南斋公房

南斋公房位于高黎贡山­南斋公房垭口东侧台地­上,台地海拔 3160 米,地扼保腾古道中线翻越­高黎贡山的交通要隘。阁罗凤“西开寻传”时,就在这里设站控制交通。又据调查得知,明初,腾冲江苴明善堂僧人在­此建庙救助古道过往行­人,与古道北线的北斋公房­相对,取名“南斋公房”。遗址坐西向东,南北长23.5 米,东西宽6米,面积为 140 平方米,基址上可见墙脚基石等­物。后侧土坎下有一石块镶­砌的水井,有水自井中溢成一条小­溪向路边流去。

南斋公房西坡古道石板­路

南斋公房西坡古道石板­路位于雪冲洼山谷中,山谷东高西低,丛林蔽日,极为险要。此段古道最早开辟于汉­晋时期,唐宋时扩修铺筑为石板­路,成为南诏和大理国统治­者经略腾冲及以西地区­官营驿道主线路。由于山势陡峻,多数路段在山崖间曲折­蜿蜒而行,留下了雪

冲洼、高脚崖、大理仔撑腰石等多处险­要景观,被认为是古道上最能考­验旅人意志和耐力的代­表性路段。

五道河风雨桥

五道河风雨桥位于腾冲­曲石山脚村东边山麓的­五道河上,为南斋公房古道下山进­入江苴坝子的主要桥梁。桥最早修建于明代,此后各代均有复建,1943年因山洪暴发­被冲走。1946年为继续沟通­古道交通,由当地合力重建为风雨­桥,沿用数十年,下侧的公路桥建成通车­后废弃。桥利用河堤巨石支砌桥­墩,上搭6根粗大秋木为梁,横钉方板形成桥面。桥上架5排梁柱形成桥­亭。桥总长13 米,桥面宽 1.92 米,高于水面 2.8 米。因长期无人管理,现已部分朽坏并整体向­西北倾斜,亟待予以维修保护。

江苴驿古街

江苴驿古街位于腾冲曲­石江苴主村落内,为保腾古道中线南斋公­房西坡主要驿站所在地。据史载,驿站最早由阁罗凤“西开寻传”时所设,此后长期为南诏和大理­国统治者经营永腾驿道­的重 要基地。元代以后,虽然驿道改行南线,但从此线往返马帮行人­并未减少,由此带动驿站商贸活动­的长期繁荣,逐渐发展成为古道上一­个重要的商业集镇。村子依地形坐东向西,古道自北向南横穿寨心,路面均以石块铺筑,中设路轴以利通行。街道两侧共有店铺31 幢,均为传统中式瓦屋。过去曾有专门的马店客­栈 6 家,各类百货、餐饮、土杂、粮油店 20余家,常年人流不断,生意兴隆。

保腾古道南线

保腾古道南线最早可能­形成于汉晋时期,为诸葛亮南征的行军线­路,中途海拔最高的高黎贡­山城门洞分水岭建有“诸葛亮城”,作为西出腾冲、南控龙陵的主要交通要­塞。之后,因古道途经的潞江坝气­候炎热,瘴疠肆虐,少有人从此路通行。元代云南行省纳速剌丁­征缅定边后,考虑到该线路沿途地势­较怒江上游的北、中两线平缓且里程较短,乃将其列为通缅驿道主­线路进行了大规模扩修­开发,并于沿途设置蒲缥、八湾(今坝湾)、橄榄寨几大驿站予以管­理。此后,历经明清两代不断扩修­改建,成为中央王朝经略滇缅,控制边地的主要战略通­道,至 1952年保腾公路建­成通车才最终被废弃。

线路东起保山古城,向西南经汉庄盈水上蒿­子铺,翻冷水箐下蒲缥、马街、打板箐、盘蛇谷、马料铺,至道街分早晚两线过怒­江。其中清道光以前的线路­从道街向西南经老渡口­过江,转西经金堂寨、小平田、坝湾上高黎贡山,经磨盘石、石梯寨、蒲蛮哨,至山顶城门洞分水关转­西北风吹坝下山,经太平铺、竹笆铺,至芒棒桥街村止;道光以后从道街往西北­从惠人桥过江,向西经潞江摹卡、香树村上高黎贡山,经禾木

树、魏家寨、象脖子,至山顶大风口向西过黄­竹园铺分水关,下山至太平铺与早期段­相交,或由大风口转西北石门­坎下山,经小平河、三岔洼、二台坪、大蒿坪、崖子脚、中寨至桥街村与早期段­相交。两线相交后往西过龙江­桥,经橄榄寨、黄草坝、甘露寺(赤土铺)、芹菜塘、玉璧铺至腾冲城止。单线里程约160公里,复线里程约 220 公里,沿线已知的历史遗迹共 40 余处。

免除蒿子铺额外杂派徭­役告示碑

碑存隆阳汉庄蒿子铺一­赵姓村民家中,为古道上现存重要的驿­站业务管理碑记,清光绪十六年(1890)四月保山知县史建中颁­布,蒿子铺铺头杨逢田,铺夫赵文海、杨早等人刻立。碑为青石质,长方形,高 93 厘米,宽 60 厘米,由于保管不善,现已破为三块。碑正文直书阴刻 17 行,计 700 余字,主要记述县府同意废除­蒿子铺额外杂派徭役,专职从事公件驿递业务­的理由及对铺户的职责­要求等。

冷水箐西坡古道石板路

冷水箐西坡古道石板路­为保腾古道南线保存较­好的路段之一,东起冷水箐西山垭口,向西沿蒲缥东山曲折而­下,至坡脚黑山门大花桥止,全长约6 公里。路面均以石块铺筑,宽2—3 米,缘山势左折右转,蜿蜒而下,气势颇为壮观。由于长期人马践踏和雨­水冲刷,多数路石光滑发亮,有成串的马蹄印痕存留­其间。

黑山门古道石拱桥

黑山门古道石拱桥位于­隆阳蒲缥东山黑山门山­洼中,东接冷水箐古道石板路,西去蒲缥古镇 6 公里,为古道上保存较好的古­桥梁之一。桥始建于明代, 初为木架桥,其上建雨棚护栏,时称“大花桥”。清中期扩修古道时改为­石拱桥,仍用原名,总长 17.1米(含引桥),面宽2.5 米,桥涵高 6.4 米,净跨 6 米。

哑泉石刻

哑泉石刻位于隆阳蒲缥­打板箐村西约1公里的­盘蛇谷上端,系提醒行人勿饮哑泉的­警示石刻。盘蛇谷

两山夹峙、谷窄箐深,相传为诸葛亮南

征火烧藤甲军之地。

谷地路边原有一泉,水色青黑,草虫不生,据说当年诸葛兵丁过此,不慎饮用,即变哑致死。清嘉庆年间(1796—1820),腾越厅同知尹里布扩修­古道,曾于泉边立碑,称“此为哑泉”以警世人。光绪年间,又有永昌乡贤李实仁在­此添刻警语“此名哑泉,不可饮也”。历经百年变迁,哑泉已经干涸,尹里布刻碑也不知去向,仅有李实仁石刻尚存崖­间。

泡石灶马帮歇脚站

泡石灶马帮歇脚站位于­隆阳道街马料铺以东约­4公里盘蛇谷古道边一­台地上。东侧有一质地疏松的巨­石,前人在石上凿一大型灶­洞,可供烧火做饭。石下有一平台,可置放炊具。因地处道街和马街之间,早在元明时期,就被往来马帮用作中途­歇脚午炊之地,并长期沿用下来,直至古道被废。由于地处深谷,鲜有人迹,原有的歇脚场、栓马石、灶洞和置物台均保存完­好,是古道上难得一见的马­帮生活遗迹。

磨盘石古战场

磨盘石古战场遗址位于­高黎贡山东坡磨盘石斜­坡上,为李定国与吴三桂决战­之地。古道从东北向西南斜绕­而上,穿越山腰三级台地而达­山顶,素为保腾古道交通的天­险之地。1659年 1 月,永历帝在李定国的护卫­下西逃腾冲,吴三桂率数万清兵一路­穷追不舍。为了挫败追兵的锋芒,李定国决定利用磨盘石­的天险设兵伏击,但因手下谋士卢桂生投­敌告密,反遭吴三桂利用优势兵­力实施反包围,使得李定国手下骁勇善­战的窦名望等数千精锐­在一天内就被消灭,由此导致南明永历政权­迅速走向覆亡。至今在该山的多级陡坡­台地上,仍可见到一些当年残留­的战场遗迹及部分阵亡­将士的土堆墓冢。

城门洞分水关

城门洞分水关位于高黎­贡山分水岭东侧一带,为南线早期翻越高黎贡­山的主要关隘设施。据《新唐书》载,古关最早形成于诸葛亮­南征之际,时因战事需要,曾于高黎贡山山顶筑城­镇守,一夜而成,史称“诸葛亮城”。又因将关卡按城门样式­筑在古道必经的分水岭­垭口上,形成一个门洞孔道,故后人也称之为“城门洞”。元初征缅,曾组织人力进行过大规­模扩修。明初平边,为加强对驿道的管控,再度于其地扩修关卡驿­站,改称“全胜关”,长期驻兵把守。此后至清道光年间,驿道改走大风口后,才被最终废弃。

古关遗存包括主关卡、兵房、烽火台和马站四部分。其中主关卡横跨于分水­岭垭口两山之间,原建筑为城门样式,现楼已坍塌,仅存门洞两侧用石块和­城砖支砌的基座,门洞附近有大量散落的­城砖、瓦片等遗物。兵房位于关卡东下侧山­洼间,分山下两台,上为房基,下为天井,现房屋已不存,仅见部分石脚和柱础。烽火台位于兵房东50­米处,为单体圆锥形,直径 3 米,现炉膛已坍塌,仅存石脚。马站位于烽火台东 60 米处,有房屋6间,横向排列为三个院落,因年久月深,房屋已不存,但台基石 墙仍清晰可辨,尚可窥见当年马站的布­局和规模。

竹笆铺

竹笆铺遗址位于腾冲芒­棒竹笆铺村内,为南线早期段翻越高黎­贡山的重要驿铺之一。驿铺始设于明代,时以李、杨两姓军户驻守,原建有塘房、哨楼和烽火台等设施,民国初年驿道改走大风­口北线后,驿务被废,守铺军户落籍为民。今存哨楼和烽火台的部­分遗迹,其中哨楼位于村头一居­民院中,上部建筑已毁,现存一石砌基座;烽火台位于村中一圆形­土丘上,以毛石筑台上支砌而成,形状规格均与太平铺烽­火台相似。

裁革云南全省驿站夫马­差役告示碑

裁革云南全省驿站夫马­差役告示碑位于高黎贡­山东坡蛮猛寺内,清光绪九年(1883)由云贵总督岑毓英、云南巡抚杜瑞联颁发,潞江土司线永福刻立。碑为青石质,圆顶长方形,高 1.26 米,宽 0.8 米,现上部稍有残损。碑文共 300 余字,包括告示全文及云南布­政使唐炯的刻立通知两­部分,主要记述关于裁革云南­全省驿站夫马差役、减轻古道沿途人民负担­的理由及相关裁革规定­等内容。

龙川江铁索桥

龙川江铁索桥位于腾冲­芒棒桥街村西侧龙川江­上,为南线过龙川江的主要­通道。据史载,其地原为渡口,最早开辟于诸葛亮南征­之际。元代云南行省设置通缅­驿道后,为提高驿道通行能力,于至正年间(1341—1368)在此搭建木桥,几经兴废,于明弘治年间(1488—1505)改在上游 500米处新建铁索吊­桥。明末桥毁,腾越知州李之仁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将其迁至元代旧址重建。清代以后,历经天灾人祸,先后五次重修。1926 年,为适应驿道人流物流迅­速加大的需求,又由腾冲绅商捐资从国­外购进缆索,将其改建为铁链与钢缆­混装吊桥,延用至今。桥总长 70 米,净宽 50 米,面宽 2.3 米,

高于江面约 15米,目前基本保存完好,仍为当地村民往来过江­的重要通道。

橄榄驿古街

橄榄驿古街位于腾冲芒­棒橄榄寨内,东距龙川江铁索桥 3 公里,为保腾古道南线上与蒲­缥、坝湾并列的 3 个主要驿站之一。最早开建于元代设立通­缅驿道之际,明代前期扩修驿道时做­了进一步扩充。之后,随着古道往来马帮人流­的不断增加,先后有大批汉回军民奉­命前来屯守驻扎或设栈­开店,渐成古道上一个较为热­闹的山间集市。至明崇祯十二年(1639)徐霞客游滇时,已有居民“百家当坡而居,夹路成街”。直到 1952年保腾公路通­车,驿道被废后,才逐渐冷落下来。古街长 100 余米,路面均以石块铺筑,宽4—6米,两边老宅店铺一字排开,古驿风貌至今犹存。

玉璧坡古道石板路

玉璧坡古道石板路位于­腾冲玉璧村东玉璧坡(也称巅峻山)上,为保山至腾冲古道南线­进入腾冲县城的主要通­行路段。据记载,此段道路最早可能开辟­于诸葛亮南征之时,元代置云南通缅驿道后­纳入官方经营,明代中期曾局部改线扩­修并在下段玉璧铺设官­厅迎送往来官员和缅甸­使臣。清乾隆征缅战争胜利后,为进一步加强驿道的通­行能力,由腾越厅同知伊里布于­嘉庆初年进行了全面的­扩修整治,长期沿用下来,现仍为当地村民上山砍­柴放牧的主要通道。

现存石板路长约 6 公里,除有山溪从路边潺潺流­过外,道路两旁还广种龙竹、香果、香樟等绿化竹木,使之成为保腾驿道上铺­设标准最高、路面保存最好,且自然风光最美的景观­通道。

 ??  ?? 漾濞云龙桥
漾濞云龙桥
 ??  ?? 李定国是明末清初最杰­出的抗清将领之一。少时被张献忠收为养子。张献忠死后归顺南明政­权,用兵如神,有“小诸葛”之称。1652年初,李定国在经过充分准备­之后,出兵八万,取得桂林、衡阳两大战役胜利,逼死清廷孔有德、尼堪两大亲王,使南明的抗清斗争打开­了一个新局面。后期,因为南明政权内部各势­力的倾轧纠纷,实力逐渐衰弱。1661年,清军吴三桂部十万大军­进入缅甸,逼缅王交出永历帝,未果。次年,吴三桂在昆明将永历帝­缢杀,南明至此灭亡。李定国闻讯,悲愤成疾, 1662年6月在勐腊(澜沧江以西)病逝,时年42岁。李定国镇守云贵之时,爱民如子,云南人视其为“滇中脊梁”,晚清革命党人起义,蔡锷以李定国为榜样,章太炎说:“愿吾滇人,毋忘李定国!”
李定国是明末清初最杰­出的抗清将领之一。少时被张献忠收为养子。张献忠死后归顺南明政­权,用兵如神,有“小诸葛”之称。1652年初,李定国在经过充分准备­之后,出兵八万,取得桂林、衡阳两大战役胜利,逼死清廷孔有德、尼堪两大亲王,使南明的抗清斗争打开­了一个新局面。后期,因为南明政权内部各势­力的倾轧纠纷,实力逐渐衰弱。1661年,清军吴三桂部十万大军­进入缅甸,逼缅王交出永历帝,未果。次年,吴三桂在昆明将永历帝­缢杀,南明至此灭亡。李定国闻讯,悲愤成疾, 1662年6月在勐腊(澜沧江以西)病逝,时年42岁。李定国镇守云贵之时,爱民如子,云南人视其为“滇中脊梁”,晚清革命党人起义,蔡锷以李定国为榜样,章太炎说:“愿吾滇人,毋忘李定国!”
 ??  ?? 南明永历帝题、民国赵藩书永国寺门匾
南明永历帝题、民国赵藩书永国寺门匾
 ??  ?? 兰津古渡霁虹桥石刻
兰津古渡霁虹桥石刻
 ??  ?? 兰津古渡霁虹桥原状(1983年摄)
兰津古渡霁虹桥原状(1983年摄)
 ??  ??
 ??  ?? 图①水石坎古道梯云路图②水石坎头道桥图③水寨铺古街道
图①水石坎古道梯云路图②水石坎头道桥图③水寨铺古街道
 ??  ??
 ??  ?? 栗柴坝渡口及抗日遇难­同胞纪念碑
栗柴坝渡口及抗日遇难­同胞纪念碑
 ??  ?? 茶罐口古道槽谷路
茶罐口古道槽谷路
 ??  ?? 北斋公房古道上的望乡­台遗址
北斋公房古道上的望乡­台遗址
 ??  ?? 小花桥遗址
小花桥遗址
 ??  ?? 图①野猪箐木悬臂桥 图②曲石向阳桥 图③永安老吊桥
图①野猪箐木悬臂桥 图②曲石向阳桥 图③永安老吊桥
 ??  ??
 ??  ?? 双虹桥
双虹桥
 ??  ?? 南斋公房古道上的高脚­崖石板路
南斋公房古道上的高脚­崖石板路
 ??  ?? 死亡谷古道槽谷路
死亡谷古道槽谷路
 ??  ?? 南斋公房古道上的五道­河风雨桥
南斋公房古道上的五道­河风雨桥
 ??  ??
 ??  ??
 ?? 橄榄寨古街道 ??
橄榄寨古街道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