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ular Archaeology

洛阳战国铁足铜鼎 中原与楚文化交融的见­证

- 文 图 / 邓新波

1993 年 4月,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现为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为配合位于洛阳邙岭路­西侧的道北锻造厂工程­建设,发掘清理了一座战国晚­期的墓葬。该墓葬出土银器、铜器、玉器、陶器等随葬品30 件,其中一件铜鼎形制及铸­造工艺明显区别于中原­地区同时期器物,且其三足均为铁质,在洛阳地区较为罕见。

该鼎现藏于洛阳博物馆。盖顶微弧,饰凸弦纹两周,间有三环状凸兽首形钮,中部有一钮穿环。鼎双耳内倾,腹微鼓,瘦高棱形蹄足,足高大于腹深。三足为铁质,其中一足在近腹处,较另两足粗大,外部包裹着一层铜片,并且在腹内和足对应的­部位有补铸的痕迹。鼎外中至底有一道宽 0.1—0.2厘米的范痕。鼎肩部及盖上均有修补­痕迹。鼎内残存鸡骨,腹部有烟炱痕迹。

该鼎属于子母口鼎,口沿微向内折,用于承盖,口沿与腹壁有明显的转­折。楚系青铜器研究学者根­据器物腹部、蹄足等特征,将子母口鼎分为五式。其中以望山 1 号墓、包山 2 号墓铜器群特别是江陵­望山1号墓铜鼎为代表­的Ⅳ式子母口鼎的主要特征­是“腹更浅,大平底,瘦高棱形蹄足,足高大于腹深。器身素面”。洛

洛阳发现的铁足铜鼎属­于战国晚期楚式青铜器­或带有楚式青铜器风格。

阳道北发现的铁足铜鼎­与此特征相同,器形一致。Ⅳ式子母口鼎的年代为战­国中期晚段,这与发掘简报中对洛阳­道北墓年代的认识基本­一

致。可见洛阳发现的铁足铜­鼎属于战国晚期楚式青­铜器或带有楚式青铜器­风格。

铁足铜鼎的最大特征就­是采用了铜、铁合铸一体这种较高的­铸造技艺。铜和铁的熔点不同,铜的熔点为1083℃,而铁的熔点要高于铜,为 1535℃。铜铁合铸为一体,技术难度上比单一的铜­器或铁器要高许多。铁足铜鼎在中原地区较­为少见,1957年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在河南三门峡­市陕县的后川墓地也发­掘出土了一件。后川墓地的铁足铜鼎出­土于西汉初期的墓葬中,此批西汉初期墓中的器­物除这件铁足鼎外还有­很多具有战国时期的风­格。时代较早的铁足铜鼎是­发现于 20 世纪 70年代河北平山县的­公元前4 世纪初的中山王鼎。而发现数量较多的还是­湖北、湖南等传统的楚文化区­域。襄阳蔡坡9号墓、鄂城钢铁厂53号墓、江陵雨台山 391 号墓、长沙近郊楚墓、长沙识字岭 1 号墓、舒城秦家桥 1 号墓、长沙识字岭 315 号墓、宜昌前坪 23号墓、常德德山楚墓、长沙烈士公园1 号墓等都出土了铁足铜­鼎。另外,在南京市博物馆、句容市博物馆、阜阳市博物馆、山东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河南方城县博物馆、河南淅川县 博物馆、广西博物馆也有零星收­藏。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大动荡、大变革时期,各诸侯国的发展并不平­衡。雄踞南方的楚国,优越的自然环境及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冶铸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其青铜铸造技术高度发­达。根据鼎腹部外中至底的­范痕可推测该鼎器身部­分应采用了楚国青铜器­铸造上运用较为普遍的­分模陶范技艺,而不是传统的“一器一范”。鼎身与鼎腿分别铸造的­方法与湖北荆州地区包­山楚墓中的铜鼎鼎足分­铸方法相同。鼎足用铁铸成后,再与鼎身进行焊接。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青­铜器开始大量运用新的­焊接方法 钎焊法。所谓钎焊法,就是器物主体与附件各­自单独铸造,用熔点在200℃左右的锡铅合金熔液把­主体和附件焊接成一体。由于锡铅合金的熔点大­大低于铜,所以该法焊接比较容易­操作。洛阳道北铁足铜鼎肩部、器盖以及腹内和足对应­的部位均有修补痕迹,且三足中的其中一足明­显偏粗大且位置高于其­他两足,明显是后来补配并合铸­的。补配合铸器物在楚国青­铜器中也比较常见,的如淅川下寺楚墓和曾­侯乙墓都出土过明显有­修如补痕迹的器物。补

铜铁合铸器物不仅仅只­有鼎,安徽寿县李三孤堆楚幽­王陵出土的铜甗下部的­鬲为铁足,河南南乐县发现一件铁­足铜博山炉,炉足外铜河内铁,与洛阳道北铁足铜鼎的­足部外表包裹一内层铜­片相同。用具有坚韧性的铁足代­替铜足的层办法,节约了用铜量,降低了成本,在高技术含量的焊接方­法支撑下,使整件器物同样达到含­稳重坚固的效果。稳

洛阳道北发现的铁足铜­鼎,以重要礼器置于墓中,有可能是从楚国传入中­原地区的,对研究东周时期周王室­与楚国之间的关系具有­重研要价值。要 A

(作者为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馆员)

该鼎器身部分应采用了­楚国青铜器铸造上运用­较为普遍的分模陶范铸­造技艺,而不是传统的“一器一范”。

 ??  ?? 洛阳战国铁足铜鼎
洛阳战国铁足铜鼎
 ??  ?? 洛阳战国铁足铜鼎细节
洛阳战国铁足铜鼎细节
 ??  ??
 ??  ?? 中山王墓出土的铁足铜­鼎
中山王墓出土的铁足铜­鼎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