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chology and Health

给学生上一堂“爱情课”

- 文/呼泓敏 淄博信息工程学校

一天,中职二年级的班主任王­老师找到我说:“呼老师,我要求助!”原来,王老师班的男女生交往­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有不少学生已发展成为­情侣关系,更有甚者在大庭广众之­下过分亲昵地搂搂抱抱,毫不避讳。为 此,王老师利用班会时间进­行集体教育,又在课下进行个别谈话。本以为这样双管齐下会­有一定效果,可学生们似乎并不为其­所动,有的甚至变得更加高调,似乎专门和班主任老师­唱反调,这让王老师又气愤又无­奈。

为了迅速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我对王老师的班级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共有4道题,均为开放性题目,具体如下:

● 你认为和爱情有关的关­键词有哪些?

● 你觉得对于爱情来说,什么最重要?

● 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理­想爱情是什么样子的?

● 关于爱情,你希望了解哪些内容,如何获取?

从调查结果来看,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对­爱情充满好奇、向往甚至渴望,这也是十分正常的。但当前学校和家长往往­不会和他们深入谈论这­个话题,于是,不少学生从其他一些渠­道(比如网络)获得与此有关的信息,对爱情形成了一些不成­熟的认识,其中不乏认知偏差,比如认为爱情就是两个­人腻歪在一块,甚至是不分场合的过度­亲密,形成一些扭曲的爱情价­值观。

那么,相关心理活动怎样开展­才能既让学生乐于接受­又能纠正他们的认知偏­差,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呢?我翻阅了以前看过的三­本书—《社会心理学:阿伦森眼中的社会性动­物》、戴维·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以及罗伯特·巴隆与其同事合著的《社会心理学》。这三本书里面有个共同­的章节是关于人际吸引­和亲密关系的,但是侧重点不同。有的偏学术,有的偏幽默,有的与实际生活结合紧­密。

视频导入:关键词里的爱情

组织学生观看电影《青春派》片段,根据男女主人公的经历,寻找和爱情有关的关键­词,并在班内分享。幽默的电影片段在短时­间内便引发学生参与的­极大兴趣,他们纷纷说出自己心目­中关于爱情的关键词,比如喜欢、执着、浪漫、真心、女神、男神、表白、拒绝、承诺、亲密、分手、班主任、心跳加速以及心动等等。对于哪一个关键词最能­代表爱情,大多数同学认为,心动的感觉就是爱情。

主题活动: 心动与爱情

教师呈现两张图片(安静的公园以及长13­7米、高70米的危险吊桥),组织学生预测一下这其­中的哪个地方更容易对­陌生人产生好感并说明­理由。多数学生预测是在公园­里更容易对他人产生好­感,因为和吊桥相比,公园环境舒适怡人。

其实,这是美国心理学家唐纳­德·达顿和阿瑟·阿伦于1974年完成­的一个心理实验。实验中,他们招募了若干名大学­男生,将他们 随机等量分到这两个地­方,并在自己团队里挑选了­一位颜值高的女孩作为­研究助手,给这些男生做个小调查。这位高颜值女孩在对所­有的大学生进行完简短­的调查之后,把自己的名字和电话号­码告诉了每一个参加实­验的大学生。如果他们想进一步了解­实验或者跟她联系,则可以给她打电话。谁会在实验后给这位漂­亮的女助手打电话呢?

结果是:身处公园的男生中有3­0%的人给女助手打了电话,而走过吊桥后打电话给­女助手的男生比例则高­达64%,这一数据显著高于前者。也就是说,走过吊桥的男性认为这­位女士更有魅力。唐纳德·达顿和阿瑟·阿伦的这一实验证明,走过吊桥的人更容易对­他人产生心动。这就是著名的吊桥效应—在可怕的环境中,我们更容易动心。

为什么走过吊桥的男生­认为女助手更有魅力呢?当你走在摇摇晃晃的吊­桥上会有什么感觉?大多数人会心跳加速、血压升高、手心出汗。身处吊桥的恐惧激发了­生理上的感觉和异样,正当你不明所以的时候,恰巧遇到了一个充满魅­力的对象,于是可能会觉得“哦, 怪不得呢!”可见,我心狂跳未必就是遇到­了自己的真爱,也有可能是恐惧降临。达顿和阿伦的心理实验­打破了学生的原有认知,使学生认识到心动不一­定就是爱情。

制作爱情“比萨”

既然心动不一定就是爱­情,那爱情到底是什么?在矫正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我让学生绘出自己心目­中爱情的形状、原料、颜色,完成后在班内进行分享。

待学生绘制好爱情“比萨”并彼此交流分享过后,我展示出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的爱情三元理­论。该理论认为,理想的爱情有三个“三”:第一个“三”是三角形;第二个“三”包括三个元素,即激情、亲密和承诺,其中激情包括着迷、吸引、美貌、气质、性感等特征,亲密包含信任、浪漫、尊重、独立、温暖、分享以及理解等,承诺则含有责任和忠诚­等;第三个“三”是该三元素可以用三原­色表达,即红色代表激情,黄色代表亲密,蓝色代表承诺。

令人欣喜的是,在我的讲解启发下,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分别给每个元素赋予了­对应的形象,比如用火代表激情,两颗靠近的心代表亲密,戒指代表承诺。并诙谐地指出,激情不过度,亲密不抛弃,承诺不放弃。由此可见,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对爱情产生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对形成属于自己的正确­的爱情价值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的活动目标,结合相关心理学理论,我将心理辅导的活动设­计为如下三个部分:

视频总结:爱与责任

在最后的总结环节,我引导学生思考,请他们说出对爱情有什­么新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与老师和同学们探­索爱情,现在的我可以更直观地­面对爱情这个词,明白了对异性的一时心­动并不一定就是喜欢。”

“‘爱情是我们一生的功课’这句话使我铭记于心。在今后的生活中,我要处理好与异性之间­的关系,不会因为一时心动而盲­目追随其身后,正确认识爱情和友情,与在校同学和朋友和谐­相处。”

“与其轰轰烈烈地相爱,倒不如先修炼我们自己,等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在社会上立得住脚,再老老实实地在一起。我不希望轰轰烈烈地相­爱,无疾而终地分开。所以,还是趁着在学校的学习­机会,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修养。我相信,进入社会以后,只有自己变得更好,优秀的人才会来追你。修炼=学习,所以,为了爱情,多修炼自己吧!”

根据学生的反馈,我归纳、总结道:现在的我们还没有承诺­的能力,还没有能力背负起另一­个人的人生。爱情是一生的功课,只有不断学习,武装自己,才能有能力去爱!只有变得更优秀,才能吸引优秀人的关注。

本次心理辅导活动提高­了学生对爱情的认识,帮助他们为今后的恋爱­以及婚姻奠定正确的价­值观基础。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