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Education and Museums

The content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audio tour in Shanghai Natural History Museum / DENG Zhuo, CAO Yan m

- 邓卓曹艳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

摘要 儿童是博物馆观众的主­要群体,儿童版语音导览将有助­于改善儿童在博物馆中­的学习行为。 上海自然博物馆以激发­儿童兴趣为导向,以促进儿童学习为目标,历经前期调研、内容选择和试用反馈三­个阶段,开发了一套全新的儿童­版语音导览系统。关键词 语音导览 儿童学习 博物馆教育

0 引言

博物馆自创建之初, 教育功能就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进入 21世纪后,博物馆作为非正式学习­场所,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了更好地改善观众在­场馆中的参观体验和学­习行为, 博物馆推出了一系列辅­助性教育活动。其中,导览服务是一项重要的­手段, 包括讲解员导览和语音­导览两种方式。 所谓导览,是指把展品的信息以通­俗的语言介绍给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激发观众的兴趣,进而使其主动学习专业­知识。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语音导览系统已在博物­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观众可以便捷地使用语­音导览器,自由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聆听对藏品内涵的解读。与观看图文标签相比,语音导览可以提供更为­详尽的展览信息, 通过语言的阐释使得展­示内容更加生动。 此外,与传统的讲解员导览相­比,语音导览可以同时为更­多观众提供服务。现在, 国内大多数博物馆的语­音导览系统主要针对普­通成年观众,而由于来馆参观人群涵­盖了不同年龄段和知识­水平, 单一的导览内容显然不­能满足所有观众的需求。根据调查统计显示,在观众属性与参观频率­方面,学生是博物馆观众的主­要群体,其中

尤以儿童的人数为最多。因此,按照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开发专门的儿童版语音­导览是非常必要的。目前, 上海自然博物馆所提供­的导览服务包括导览手­册、讲解员导览、语音导览、App 导览等。其中,语音导览根据内容可分­为成人版和儿童版。成人版含包 283 条知识讲解, 并特别制作了中英文两­种语言。 而儿童版则包含 160 条知识讲解,难度不大,但充满趣味,重在寓教于乐。下面就具体谈谈上海自­然博物馆儿童版语音导­览的内容开发。

1 前期调研

1.1 调查方法

认知展发根据理论瑞士­心理, 可以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成学家让·皮亚杰( Jean Piaget)四个阶的段:感知运动阶段( 0~2 岁)、前运算阶段( 2~7 岁、)具体运算阶段( 7~12 岁)和形式运算阶段( 12~15岁)。 其中,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能­在头脑中运用意象、符号对体具 、真实的事物进行思维活­动,具备了独立使用导览器­以及理解讲解内容的能­力因。 此,我们决定把在处 7~12 岁的儿童作为博物馆儿­童版语音导览的目标群­体。为了解儿童的使用需求, 我们预先采取现场问

答的形式, 对来馆参观的 7~12 岁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5 份,回收 105 份,回收率为 100%, 其中有效问卷 101 份, 有效率为96.19%。

1.2 结果分析

( 1)使用情况。 超过半数( 77.28%)的儿童曾经向博物馆租­借过导览器, 可见语音导览的方式非­常受孩子们的欢迎。

( 2)内容选择。 将近半数( 49.32%)的儿童会自主挑选感兴­趣的讲解内容,34.25%的儿童在看到展品旁的­提示后会收听讲解,仅有 16.44%的儿童会逐条收听讲解。 可见,博物馆学习是自我选择、自我指导的,具有开放性和非线性的­特点。利用语音导览这一工具,博物馆可以实现特定的­教育目标。

( 3)表达方式。 将近半数( 48.51%)的儿童喜欢自问自答的­设问式, 26.73%的儿童喜欢平铺直叙的­陈述式, 24.75%的儿童则喜欢一问一答­的对话式。可见,互动性对儿童在博物馆­学习具有重要影响。

( 4)声音风格。 37.62%的儿童偏好女性播音员, 24.75%的儿童偏好儿童播音员, 19.81%的儿童偏好男性播音员, 另有 17.82%的儿童表示都可以接受。显然,女性播音员的声音对儿­童更具亲和力。

( 5)外观设计。观众普遍反映成人版导­览器的尺寸太大,不方便儿童使用。

2 内容选择

况和展品介绍两大部分。十大常设展区,共件,语音导览的内容难以涵­盖所有展品。根据观众调查的情况,选取了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儿童版语音导览分为­展区概11 000 多件展品。由于上海自然博物馆拥­有153 件受关注度高、所考虑到现实条因此,我们处位置醒目、富有教育意义的展品。鉴于儿童对事物的注意­力有限, 展品介绍的长度一般在 150~200 字之间。 除了动植物的生活习性、生存环境、分布范围等基本常识外,我们也对展品背后的故­事进行了深入的挖掘。 在儿童版语音导览的开­发过程中, 可以通过启发和提问的­方式唤起儿童的兴趣,并注重科学知识与日常­的生活 联系,尽量避免出现的艰深 专业术语。在确定内容框架的基础­上, 项目实施人员分工

协作,共同撰写相关内容,并邀请生物学家和教育­学家对编写的条目进行­审核和修改, 以保证导览内容的科学­性与适切性。

3 试馈用反

上海自然博物馆儿童版­语音导览现已投入使用,帮助儿童在参观中带着­问题找寻答案,得到了家长和孩子的一­致好评。与版成人 导览内容相比, 儿童版以截然不同的方­式予以呈现。例如,在介绍“演化之道”展区的猛犸象化石时, 就引入了行流 文化的元素, 从美国电影《冰川时代》( Ice Age)中的人物形象入手,拉近展品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让孩子们产生心灵的共­鸣,积极探索自然的奥秘。

猛犸象(成人版语音导览内容词­条) :

地区,动物。猛犸象的头骨短高,象牙刚刚长出时紧挨在­一猛犸象曾在近几十万­年来分布于北半球的广­大这些披着浓厚皮毛的­象类是冰河时期的典型­起,然后逐渐发展成新月形,接着向外开始强烈扭曲­并向上方和内部旋转, 以至于一些雄性个体到­老年时,两个象牙的尖端都重叠­在了一起,最长者甚至超过 5 米。 它们的象牙可能是用来­铲除积雪从而获取植物,或是将迁徙途中遇到的­石块挪开。有人认为是人类的过度­捕杀造成了猛犸象的灭­绝,也有人说是急速回暖的­气候导致了它们的消亡。目前, 科学家试图通过保存下­来的猛犸象冻尸复原出­活的猛犸象, 但发现它们遗骸中的D­NA 大多非常破碎,现有技术尚且无法将其­用于克隆,因此就现在看来这还是­一个比较遥远的梦。

猛犸象(儿童版语音导览内容词­条) :

就是一只勇敢的猛犸象。生活在地球上了,你看过动画片《冰川时代》吗?直到几千年前最近一次­冰川时期猛犸象早在几­百万年前就里面的主角­曼尼的结束才完全灭绝。猛犸象生活在寒冷的冰­川时期, 它们身上的毛特别长,可以达到 50 厘米,这样才能抵御严寒。猛犸象的象牙很特别,可以用来铲除冰雪寻找­植物,或者撬起大石块开辟前­进的道路,当然也可以用来防御敌­人的进攻。 小猛犸象刚刚长牙的时­候,两根象牙是并拢在一起­生长的, 之后才慢慢弯曲起来,还

会向内旋转扭曲,当它们年老之后,象牙就会重叠在一起。

4 启示与思考

4.1 以激发儿童兴趣为导向

博物馆的学习活动处于­非正式环境当中, 并不具有强制性。 儿童在博物馆的参观与­学习是自发的行为,由好奇心、求知欲等内部动机而驱­动,根据自己的兴趣有所取­舍,自行决定“看什么”和“怎么看”的问题。学习心理学认为,个体获得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并用于解决问题的满足­感是一种内在的奖励,激励个体进一步探索, 它能够形成自我导向的­良性循环,甚至可以帮助学习者成­为某一知识领域的“业余专家”。因此, 博物馆儿童版语音导览­的内容设计和语言风格­必须激发儿童的兴趣, 才能吸引其倾听讲解内­容。通过博物馆提供的导览­服务,更好地引起儿童的参观­热情,让科学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萌芽。

4.2 以促进儿童学习为目标

可以称为学习。从广义上讲,虽然人们抱着不同的目­的来到博物能够促进个­体有效成长的过程都馆,或是休闲娱乐,或是社会交往,或是自我实现,但他们在这个过程当中­都会与展览、 活动产生各种交互作用,引起认知或情感上的变­化,也就发生了广义上的学­习。博物馆情境中的学习是­一种基于实物、 真实问

题和具体经验的学习。在儿童的参观过程中,如果有导览系统的辅助,将有助于他们获取更多­的信息。因此, 儿童版语音导览应当以­儿童在参观体验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作为其设计­的目标和依据, 适当增加互动和对话环­节,提升儿童在博物馆中的­学习效果。

致谢:

特别感谢上海自然博物­馆展教服务处的顾洁燕、徐蕾、王瑜、金雯俐、毛红玮、高洁、陆怡菁、于蓬泽、饶琳莉、李熠、朱罗罗、余一鸣等同志给予的帮­助和支持!

参考文献

[1]高炯琪,朱文增.台北县县立莺歌陶瓷博­物馆语音导览解说果讨­效探 [C].台中:第四届管理学域学术研­讨会, 2004.

[2]吴玲.讲解工作中的电脑与人­脑[J].博物馆研究,2008( 2): 89-91.

[3]邬红梅.博物馆针对儿童群体讲­解方式的探索[J].博物馆研究,2010( 2):40-42.

[4]周婧景.博物馆儿童教育心理学­初探[J].博物馆研究,2014 ( 3):12-16.

[5]丁卫泽.教育技术博物馆建设与­场馆学习[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6.

[6] NAISMITH L, SMITH M P. Using mobile technologi­es for multimedia tours in a traditiona­l museum setting [C]. Germany: Across Generation­s and Cultures, 2006.

[7]TEMPEL M, THIJE J D T. The appreciati­on of cultural and linguistic adjustment­s in multilingu­al museum audio tours by internatio­nal tourists[j]. 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 2012, 33(7): 1-22.

( 2016-12-15 收稿; 2016-12-25 修回)

作者简介:邓卓( 1990—),女,硕士,从事博物馆教育工作, E-mail: dengzh@sstm.org.cn。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