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Education and Museums

Exploring the idea of the integratio­n of science, art and humanities / XU Shanyan

- 徐善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清华大学科技传播与普­及研究中心

摘要 追求科学、艺术与人文的融合,既源自博物馆自身发展­的历史规律,也是博物馆未来发展的­内在追求。关键词 科学 艺术 人文 博物馆

* 本文为作者在 2016年《科学教育与博物馆》理事大会暨学术论坛上­的讲话。

很高兴看到,在过去的十五年中,上海科技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彩, 首先,衷心祝贺上海科技馆开­馆十五周年!我们并成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最具代表­性的给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增光添科普场馆­之一。前后开始进入大发展时­期,的时间,正面临着重大的转型,必须逐步摆脱单纯复孔­子曰:三十而立。 中国科技馆事业从至今­经历了整整三十年19­85 年制的建馆模式,走上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在这个过程中,馆要发挥应有的带动辐­射作用。以上海科技馆为代表的­特大型科技期任务,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其中牵涉多种因素。将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长正如本次会议的主题“科学与艺术的融合”, 它触及了当代科学文化­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为什么要把科学与艺术­相融合,这是问题的核心所在,也是相关行为的灵魂。 亚里士多德曾说,完成任何项目都有“四因”———“目的因”“、形式因”“、质料因”和“动力因”。科技馆的创新发展也离­不开“四因”,其中“目的因”就是我所强调的理念,即为人处世的信念和追­求的价值。那么, 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所要­信守的理念究竟是什么­呢? 我认为是“人文”,抑或说,是为了人类的文明发展­和社进会 步, 这也是科学与艺术相融­合的

最事终物目的。一就都失去了旦没意义­有“科学。当然求真,何谓”和“艺术之“人文”也是个重要美”,任何的问题。《易经》中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卦辞。意思是,观察天道的行运 规律,以认知时节的变化;注重人事的伦道理 德,用教化推广于天下。可见,我们的祖先把“人文”视成为 就人类明文 的最高尺度。 2010 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上,有个外国展馆令人印象­深刻, 其在展览序言中写道“在千变万化的世界里,总有一个不变的东西,其通过引导和呈现, 让我们明白真善美的融­合才是人类永远不的变 追求”。其中“,真指”是 科学技术“,善”是指对人类命运的关怀“,美”是指精神愉悦的享受。但“美”并不等同于艺术,因为艺术只是人类造美­创 之 ,此外还有自然之美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美之 。人文是科学与艺术相融­合的纽带, 同时三者又相辅相成缺, 一不可下。 面就从三个方面来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 1)纵观历史上的各个阶段,科学、艺术和人文始终贯穿在­人类明进文 的 程中, 并呈出现 令人深思的变化。公前元 800 年至公元前 200 年间, 尤其是从公元前 600 年到公元前 300 年, 史学家称之为人类文明­轴的“心时代”。何谓“轴心”,意指当时人们理性思

维的泉涌和迸发,的现象,其中的代表性人物有“希腊三贤”———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以及老子、孔子、墨子等先秦诸子。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古希腊文明中产生了­科学思想的萌芽。然而,由于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所限,或者说因为人文底蕴的­制约,尚且不足以为科学发展­提供平台。条大道通罗马”的盛世,王公贵族不再停留在物­质上同时在世界各地出­现了文化突破继希腊之­后,罗马帝国出现了“条的享受,更上升到精神领域,开始对艺术产生强烈的­追求,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如果有机会站在罗马街­头,筑艺术博物馆。会发现整座城市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古典建奢­华风尚,以及中世纪的宗教统治,进入了文艺复兴欧洲文­明经历古希腊的城邦文­化和罗马帝国的时期。义、宗教改革和实验科学,继而又掀起了启蒙运动、在这一背景下,西方涌现了三股浪潮:人文主法国大革命以及­工业革命,开启了一个科学、艺术和人文相融合的全­新时代。 如果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博物馆领域, 从世界最早的博物馆雏­形———埃历及亚山大缪斯神庙,到近代第一个公共博物­馆———英国阿什莫林艺术和考­古博物馆, 再到最早的工业技术博­物馆之一———德意志博物馆和第一个­科学中心———法国发现宫, 就会发现博物馆史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时代­的变迁。综上所述,在科学、艺术和人文的关系中,我们既要看到相得益彰­的一面, 又要看到互相制约的另­一面,三者融合的最终目的,在于解决社会整体的环 也境、条件和播种要体一( 2)现出文化。从某种我们自身素它特­博物馆在意义上说,有的时代性、科学性和艺术性。质的面向任何问题大、一座博物馆众。 服务社会的同时,都传是在标———在古21迹丰富世纪艺­术博物馆的罗马城中有­个( Museum 独特of 的文化Art for 新the 地Ⅹ Ⅺ Century),这是一座由铁架、玻璃和混凝土建造的现­代建筑(见图 1)。 几乎所有参观过该馆的­人都认为,其无疑是建筑师扎哈·哈迪德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21 世纪艺术博物馆包括艺­术和建筑两部个分,通过举办各式各样的展­览活和 动,为不同的当代创意语言­提供表达的机会。走近博物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博物­馆入口处的一句谚语“:超越视觉的受感 ( More than meets the eye)”。 进入展厅,摆满了各种关于时事政­治经与 济动的向 剪报材料, 借助文字和照片展现生­活在不同阶级的众生相,既光有 明的,也不乏阴暗的。 这使人们想到艺术的定­义: 它是人们心情感受和精­神世界的象形 反映。另一个展区中,一位日本建筑师通过案­例分析, 讲述了现代人对住宅与­环境之间和谐共存的认­识,呈现了 2000—2015 年人们日常生的活 细微变化。 尾声部分, 有一件寓意深刻的大型­装置艺术品:一个三维球体被分为三­个部分,其中红色代表建筑,白色代表人类,绿色代表自然,恰好与意大利国旗上的­三种颜色相呼应。这展些 示让我们看到, 现代艺术馆紧密围绕着­当活代生 这个主题,将过去与现在融为一体,试分图

 ??  ?? 图 1 21世纪艺术博物馆
图 1 21世纪艺术博物馆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