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Education and Museums

Reviews & Comments A review on the exhibition "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0 Objects" of the British Museum / WANG Chao

———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巡展评论

- 王超中国文物报社

摘要 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巡展,反映了人类历史发展历­程中的文化交流,展现全球化与世界性的­趋势。 透过对展品的选择、解读以及展览内容的对­比等方面的观察,从中可以发现尽管仍残­余西方中心主义和冷战­思维的影响,但全球化与世界性作为­历史发展趋势的主流,不可阻挡。关键词 大英博物馆 全球化 世界性 文物

0 引言

2010年,大英博物馆与英国广播­公司联合制作了系列广­播节目《100 件文物中的世界史》,以令人耳目一新的视角, 用 100件馆藏文物共同­讲述了一个别样的世界­历史。后来,大英博物馆在此基础上­推出了同名图书和展览。 2014 年“,100 件文物中的世界史” 全球巡展正式启动。 今年, 巡展将分别于3月—5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和6 月—9月在上海博物馆展出。

展览跨越了 200 万年的历史, 涵盖了世界所有地区的­文明, 平等地看待人类曾经存­在和当代仍然存在的各­个文明, 力图发现每个文明自身­的价值及其对人类历史­的贡献。 这些文物(见表1)能带来欢欣和愉悦、好奇和挑战,能提出问题,也能解答疑惑。最重要的是,它们聚集一处,全面而生动地展现了世­界历史的发展变迁, 让观众在领略人类文明­精华的同时,更加真切地感知不同文­明之间的互动。

1 从展览题目所想到的重­要观念由题目“100 件文物中的世界史”,我们可以解 读出展览的初衷———文物与历史的关系, 并且历史是“蕴含”在文物中的。 狭义的历史,是指以文本、文献、史料为研究对象和基础­材料的历史。在不同情境下文物与历­史的关系, 以及如何处理和诠释二­者的关系,则成为本次展览面对的­主要问题。

从中方策展人闫志博士­推荐的延伸阅读来看,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关于人类历史整体­发展的书籍, 二是关于具体一段时间­内世界某个地域历史的­书籍, 三是关于某类物质或者­器物社会功能的书籍。这充分反映了策划人的“全球史观”,同时也是整个展览的骨­架和脉络。但是关于非洲、阿拉伯和近现代的内容­却相对不足, 这个现象也在警醒我们: “世界史”其实是人为建构的,世界性文物搜集、博物馆展览存在的固有­缺陷阻碍了“世界”这一宏大概念的实现。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以物述史”的观念。本次展览主要从两个角­度来诠释事物:一方面,器物的制造是所在文明­和所知“世界体系”的产物,物的各种原料产地以及­制造者、 运输者和销售者的籍贯、用使地、处置地,可以形成一个地理图谱,用以说明不同时期、不同文明的世界观念;另一方面器物的装饰元

素、制作工艺等并非是制造­文明原生的,往往受到其他文明的启­发或正是文化交融的产­物。可见,这个展览的出发点不是­历史学的经典文本,而是人类学的跨文化比­较。 换言之,“以物述史”可以转述为“符号指代”,通过器物在社会中的关­系来体现展览的主题。

2 观展体验及分析从展览­的章节单元来看, 描述对象的基础在于“文明”层面。 具体来说,章节标题为动词的,其主语都是“文明”;章节标题为名词的,其定语也都是“文明”。 而第一、第二单元“开端”和“最初的城市”寓意了“文明起源有大致标准”;最后一个单元“我们创造

的世界”则在暗示近现代社会的“世界性”。 首尾的“世界性”也反映出本次展览的宗­旨:立足全球视野来审视历­史发展中的多元化, 引导观众思考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同时可以看出, 展览的结构是矩阵式的———内容和时间分别为矩阵­的横纵坐标。其中,内容是指文明的共性———各个文明思考的问题有­一定共性,然而在物的表现上则大­异其趣。 这相比传统世界史的写­作范式来说(一个文明阐述完成之后­再阐述另一个文明,注重文明的特性而非共­性),对人类发展共性的理解­和阐发是非常有利的, 这实际上也是各个文明­平等性观念的表现。不过需要提醒的是,这一展

览结构的范式只能用来­探讨“全球性”,而无法套用到某个文明­的发展脉络上“,世界性” 仍然是一种事后归因的­建构。

具体到展品的选择,本次展览中43 件(套)展品与《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一书中提及的文物相同;另有 10件(套)是同类代替,即以同一文明同一类别­的相似展品来代替;其余则是同时代替,即以同一文明同一时间­段的其他展品来代替; 此外还加入了1件(套)举办地博物馆收藏的文­物,使展品的总数达到了 101 件(套)。 结合展览本身的特点和­世界史的书写范式来看,展览无疑受到了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在展览语境下将展品看­作历史研究中破碎的“史料”,而把历史视为碎片化的;为了克服碎片化则需要­用其他方式把碎片连缀­起来, 尽可能通过文本来展现­碎片的整体意义。但不得不说,展览能够容纳的文本是­有限的, 对整体性的构建要通过­博物馆化的手段———置展品于同一空间,创造出展厅的“参观路线”,体现展品之间的关联。

但以本次展览的实际体­验来说, 寻找参观路线成了一大­难题。虽然展品本身具备序号,但是相邻序号展品所处­的位置并不相邻, 以此观展会造成为数不­少的路线交叉,使得观众迷失在展厅之­中;而由于展品信息的碎片­化, 相邻展品未必能形成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组合,也导致参观体验会被随­时打断。如果观众在参观前已经­对世界历史有了清晰的­感性认识,那么一切就变得游刃有­余,熟悉的国家、文明归属将在头脑中迅­速定位。从本质上来说,这个展览是对时间和空­间的压缩。如前所述,观众对空间的确定相对­容易, 但很少有人能把展品的­时代与所在文明的社会­发展状况一一对应。可见,“世界性”并非只是罗列足够多的­证物,还需要大量的诠释工作。

本次展览一反常规,提供了大量的说明文本,甚至在某些展柜中使用­了连续说明牌用来交代­比较重要的知识背景, 这与国内一些博物馆的­惜墨如金形成了鲜明对­比。然而,鉴于展览选择了“黑盒子”式设计,境环 照度较低,展品照度较高,虽然凸显了展品的存在­感营, 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但说明牌处于展品照明­的边缘,其照度不能满足阅读的­下限(60 lux),对观众的阅读造成了一­定障碍。 由于观众大多不具备背­景知识, 而展品在缺乏说明的情­况下又难以理 解,这些都使得本次展览的­参观体验并不十分舒适。

展品不能与原书完全一­致也是一大遗憾, 毕竟所涉及的文物已经­形成了一个松散的而半­成体系的知识团。例如《女史箴图》等明星藏品的缺席,势必将对展览的号召力­带来不小的影响。 但在“世界性”这一观念中,作为碎片的文物,其符号性意义显得更为­重要。即在展览中,展品的主要属性体现为­对所处时间、所在文明的指代,而其本身具备的意义———功能结构、物质构成,则退居次要地位。 譬如佘盆梅海特内棺(见图 1),这是一件来自埃及的女­性木乃伊内棺。 在这里,内棺本身的功能已经不­再重要,而其材料的意义则上升­为展览首要传播的信息, 这些源于黎巴嫩的木材、努比亚的黄金、阿富汗的青金石和两河­流域的沥青, 都说明了即使是古埃及­这样伟大的文明, 也与周边地区的其他文­明产生着交流。 事实上, 这非并 是特定展品才能实现的———同类替代和同时替代对­这类信息传播的损耗非­常小。

如图 2 所示,本次展览以灰色为主色­调,整体突出了历史感和工­业化。而工业化正是最后一个­单元的时代特质,在多元化意义建构出来­的展览中,实属需要批判的观念这。而 一观念用作形式设计的­指导,可以营造出一种“疏离感”,用以告诫观众不可过分

沉迷于单一展品和单一­文明的叙事, 要从物的层次上抽身出­来反思展览的核心———世界性。而这种以今看古的形式­也在诱导观众站在多个­维度———全球化、所在文明、历时性、现世性,避免沦入单一价值观中。

3 参观中值得思考的一些­问题世界性的多意义。通过对世界史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存在两种­模式的世界性。 第一种世界性是传统社­会的———事实上各个早期文明都­未能完整认知地球,虽然这些文明形成了各­自的世界观念,但是所认知的世界仅仅­是地球的一部分。 直到麦哲伦环球航行之­后,人类才证实地球是圆的,西方社会真正开始构建­全球层次的世界观念,这就是第二种世界性,也是我们目前所使用的­世界性, 而踏遍地球的每个角落­则是相当晚近的事情。 第二种世界性在构建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摧毁第一种­世界性,对于这一观念冲突,展览的阐述显然是不充­足的。

世界性与全球化的差异。世界性是一种观念,即认为各个文明都有自­己的世界观念, 且可以构建出共同叙事,而全球化则是人类社会­建构的社会态势,这一建构过程可能是共­性的(如人类文明的多地起源),也可能是一方强加给另­一方的(如近现代西方对世界的­殖民和控制)。

被建构的世界性存在局­限性。 拥有世界性收藏的博物­馆并非大英博物馆一家,法国的卢浮宫、俄罗斯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美国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都被认为拥有足以反­映世界性的收藏, 然而这三座博物馆所构­建出的世界与本次展览­的关联性和差异 性在何?这足以使我们反思世界­史、世界性和全球化等诸多­概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但就世界史问题来说,近来日本历史学者杉山­正明对其批判甚烈,甚至提出“:当然,思索人类普遍历史的学­者自古便有,例如德国称为‘一般史、整’‘ 体史,英’ 美称作‘普遍史,’ 战前日本称为‘万国史’等,用的都是类似概的念。 不过,那完全只是少数派,在欧洲内部有只 欧洲史才是历史,其余皆属‘附加’状的 态,实际上一直持续到最近。 ”如果说各个文明的文明­史都是“自然而然”的话,那么把各个文明的文明­史梳理为世界史的方法­论,就是一个相当有意思的­话题。 具体到本次展览,除了文本诠释外,空间关系也可以作为梳­理世界史的方法之一,但是其效果如何还有待­观众的检验。

不可避免的意识形态话­语。 本次展览并未回避对全­球化中殖民、掠夺等负面信息的传播,甚至颇有批判的意味。如譬 将“贝宁饰板:奥巴与欧洲人和” “马尼拉”钱币置于同一展柜,比照殖民地国家如何看­待欧洲殖民者与自己的­关系、 殖民国家如何看待殖民­地国家与自己的关系这­两个概念, 辅以对奴隶制度、奴隶贸易、废奴运动的解读,实现了对这一历史时期­的批判,但是并未对其原因做深­入反思。在最后一个单元中, 也没回有 避现代性并非是完全的­公平正义,其中也带有暴力等负面­因素。 尽管如此,但仍充满了浓厚的冷战­表述残余, 而对其他世界的负面现­象———诸如世界大战、 世界性经济危机等并未­涉及。 这一现象说明,被构建的世界史和全球­化,在暗中仍有其主体(举办者以及其所在的国­度,甚至是这一国度所遵行­的意识形态),导致展览必然带有符合­主体意志的主观性存在。

藏品来源的争议。 大英博物馆是一个在殖­民时代迅速发展起来的­博物馆,其藏品大从多 世界各地、特别是英帝国的殖民地­掠夺和采集而来。 虽说荟萃了世界各个文­化圈大的 英博物馆, 的确具备诠释世界文化­体系的能力。但是由于殖民体系已经­解体,世界处于后殖民时代, 所以大英博物馆在殖民­时代获取藏品的正义性­屡遭争议, 面临着藏品原生国家追­讨索回的压力。 2002 年,7 国 18家举足轻重的博物­馆馆长在德国慕尼黑联­合发表了一项《关于普世性博物馆的价­值及重要性的宣言》,强调普世性博物馆

(意指具备世界性收藏的­博物馆)对来源于其他国家藏品­的权属以及为“每一个国家的公民服务” 的责任。 或许这一展览可以看做­是大英博物馆对宣言和­对世界性的回应。 尹凯在《博物馆研究:跨学科的多重路径》 一文中曾指出,“物的流动性带来的两种­文化的相遇与碰撞……是两种不同文化语境或­社会组织规范的协商与­妥协”,因此上一个历史时期形­成的协商与妥协,在当前历史时期遭到挑­战并不足为奇,解决的方法就是新的协­商与妥协。 但是我们在享受世界性­所带来的文化成就的同­时, 也不能忘记其形成过程­中的黑暗和罪恶一面。不妨引用杜辉在《帝国主义与文物返还叙­事》一文中的观点来启发思­路:所谓的“普世性”不过是现代西方博物馆­为据有文物拒绝归还的­又一说辞, 并且与过去的普世性人­文主义理想、扩大民众对艺术的了解­几乎没有关系。这一术语与 19 世纪发明的“代为管理”等词一样,是试图掩盖殖民掠夺及­为帝国主义辩护的话语。 事实上与博物馆声称的“文物挽救”恰恰相反,文物常常会在“管理”中遭到破坏。以大英博物馆的“埃尔金大理石雕”为例:埃尔金勋爵及其后继者­对考古遗址的破坏性发­掘,使它失去了完整性;西方长久以来的古典主­义艺术实践及意义阐释­又让它脱离原意, 并误导了观众。不仅如此,被杜撰的意义常为政治­及意识形态所利用。

展览的本土化。 按照规则,“100 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巡展每到一馆举办,会选择一件当地的收藏­和来自大英博物馆的其­他藏品一同展出。 一方面可以暗喻展览举­办国以这种方式参与了­大英博物馆世界性的构­建, 另一方面也体出现 大英博物馆希从图 世界性入手重新梳理新­的秩序。此次,中国国家博物馆选择了“宣布中国重返世贸组织­的木槌和中国重返世贸­组织的签字笔” (见图 3),显示了当代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努力,以及始终对世界敞开大­门,为社会做稳定 出贡献的意愿。 而联想到前不久英国脱­离欧盟的全民公决, 这种文化对比似乎带有­一种时空扭转的意味。4 结语“100 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巡展并非只是回顾历史, 而是同样肩负着通过解­读过去而创造未来的使 命。如果要为本次展览作个­简单的评价,我认为它是中国观众距­离世界最近的一次文化­机遇, 但是在宴飨的同时,我们有必要保持独立思­和考 批判精神。

在这个包罗万象的展览­中, 每一件展品背后都有引­人入胜的故事,而这 100 件(套)展品的组合则,构成了一部绚烂多彩的­世界历史。 与观众熟知的历史叙事­模式不同, 展览并非旨在展现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或者各个文明自身的特­殊性,而是通过两条线索突出­不同文明之间的共性以­及相互交融、 彼此影响的事实。 其一,资技源、 术、思想、文化的传播与共享, 自古以来这种交流从未­中断, 造就了人类文明,塑造着文明的轨迹;其二,尽管不同文明拥有风格­各异的面貌,但其共同关心尝、 试解决的问题却是一致­的,因此文明的差异并不是­产生分歧的理由,而是可供借鉴的契机。 虽然展览的主线仍然是­纵向的时间线索,但是在每一部分的阐释­中,上述两条线索都隐含其­中, 并带领观众探索社会的­多样性和历史中的全球­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尼尔格·麦 雷戈.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M].余燕 译.北京:新

星版出 社, 2014. [2]杉山正明.蒙古颠覆世界史[M].周俊宇 译.北京:三联书店,

2016. [3]林德尔·V·普罗特.历史的见证:有关文物返还问题的文­献作选品 编[M].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技科 司)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10.

[4]尹凯.博物馆研究:跨学科的多重路径[J].科学教育与博物

馆,2017(1):67-69. [5]杜辉.帝国主义与文物返还叙­事[J].东南文化,2013( 4):

11-16. [6]中国国家博物馆.100 件文物中的世界史[ EB/OL]. http:// www.chnmuseum.cn/portals/0/web/zt/20170301ah­ow/index. html [7]British0 Broadcasti­ng0 Corporatio­n.0 A0 History0 of0 the0 World0 in0 1000 Objects [EB/OL].0 http://www.bbc.co.uk/ahistoryof­theworld ( 2017-03-02 收稿; 2017-03-15 修回) 作者简介:王超( 1982—),男,从事博物馆新媒体工作, E-mail:%luoxuanzhe­nli@sina.com。 A review on the exhibition "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0 Objects" of the British Museum// WANG Chao Author's address China relics newspaper, e-mail: luoxuanzhe­nli@sina.com Abstract The tour of "a%history%of%the%world%in%100%objects" of the british0mu­seum reflects the cultural exchanges in the cour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history. through the observatio­n of the exhibits selection, interpreta­tion and exhibition content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comparison, it can be found that although the impact is still residual Western Centrism and thinking% of% the% cold% war,% but% the% globalizat­ion%and%cosmopolit­ism%are%the%mainstream%trend%of%historical%developmen­t. Keywords The%british%museum,%globalizat­ion,%cosmopolit­ism,%cultural%relic

 ??  ??
 ??  ?? 图 1 佘盆梅海特内棺
图 1 佘盆梅海特内棺
 ??  ?? 图 2 展厅实景
图 2 展厅实景
 ??  ?? 图 3 宣布中国重返世贸组织­的木槌和中国重返世贸­组织的签字笔
图 3 宣布中国重返世贸组织­的木槌和中国重返世贸­组织的签字笔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