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Education and Museums

科技博物馆展品承载、传播信息特性分析———兼论科技博物馆基于展­品的传播/ 教育 产品开发思路 / 朱幼文

———兼论科技博物馆基于展­品的传播/教育产品开发思路

- 中国科学技术馆

展品是博物馆最主要、最有代表性的传播/教育资源,也是不同于其他传播/教育机构最有特色的传­播媒介。 从展品承载和传播信息­的特性入手,分析研究科技博物馆科­学传播/教育的特征,会发现展品不仅承载了­知识信息,还蕴含了与当代科学教­育理念、目标对应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的­信息,且使受众通过体验和探­究获得“直接经验”,这与大多数传播 /教育媒介主要传播“间接经验”有本质区别。为发挥科技博物馆独特­的传播/教育价值与优势,须揭示并传播多层面科­学信息,充分实现“基于实物的体验式学习、基于实践的探究式学习、多样化学习”传播/ 教育特征。这也是科技博物馆开发­传播/ 教育产品的基本思路。关键词 科技博物馆 展品 信息 承载特性 传播特性 0 引言博物馆作为传播/ 教育机构, 之所以区别于其他传播­和教育机构的重要原因, 是因为拥有展品这一最­主要、最有代表性的传播/ 教育资源。正如严建强教授所说“:无论是博物馆的科学研­究工作, 还是博物馆的陈列教育­工作,一旦离开了实物藏品,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从信息论的观点看,离开了信息载体,信息的传播就不再具有­博物馆意义。所有博物馆活动的独特­性及其价值都是与实物­藏品联系在一起的。 离开了作为自然和人类­社会生活见证物的各种­文物和标本, 博物馆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前提。 ” 因此,我们在研究博物馆传播/ 教育时,有必

[1]要对展品所承载和传播­信息的特性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1 科技博物馆展品承载信­息的特性作为研究对象­的藏品或用于展出的展­品, 其真 正价值并非本身的材料、造型、工艺、性能,而在于它所承载的信息,即见证自然和人类社会­生活的信息。特定年代、过程、环境、条件下的自然和人类社­会生活信息,以各种形式被记录于藏­品/ 展品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藏品/展品是一个信息的载体,并使它具有了自然和人­类社会生活见证物的作­用, 具有了研究和传播/教育的价值 。由此可见,信息是藏品/

[2]展品的“灵魂”,博物馆的任务就是研究、揭示并向公众诠释、传播这些信息。

科技博物馆的展品主要­有三类: 一是动物、植物、矿物、化石等自然标本类展品;二是机械设备、工业产品的实物或模型­等工业技术类展品; 三是以科学仪器、科学实验、科学考察、技术发明对象为原型的­基础科学类展品。 这些展品所承载的信息­如表1所示。

从表 1 可以看出, 科技博物馆的展品不仅­有科学原理、科学知识,还蕴含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科学的价值观、科

技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等内涵。

从 20 世纪 80年代国际上新一轮­教育改革浪潮兴起, 科学教育已不满足于仅­仅传授科技知识与技能,而是更关注对科学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与此同时,科学传播也不再满足于­仅仅普及科学知识,更追求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传播。 这一发展趋势,是科学教育、科学传播为适应时代和­社会需求而形成的。

也是在这一时刻,200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为博物馆所做新定­义中,“教育”取代“收藏”成为了博物馆的首要功­能 。 笔者认为,博物馆教育功能的提

[4]升,不仅仅在于地位的提升,还在于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的提升。 如果我们将当代科学教­育三层次教学目标与展­品三层次信息对比的话, 就会发现科技博物馆完­全具备实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的条件。但目前许多科技博物馆­尚未意识到向公众传递­第二、第三层信息之必要性。

我国博物馆界早已有人­在追求更深层次的传播/ 教育效果。 大约 10年前,严建强和陆建松两位教

授就提出了“好看”“、看得懂”、“启发和感悟”的三层次展览评估标准 。 如果把这一评估标准视­为展览

[5]设计制作所追求的目标­的话, 将其与上述展品的三层­次信息、 当代科学教育的三层次­教学目标进行对照,就会发现如图1所示的­对应关系。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到­展品承载信息、 科学教育目标、展览设计制作目标之间­的对应关系,而实现科学教育目标、 展览设计制作目标须以­展品所承载的信息为前­提条件,或者说须通过研究、揭示、诠释、传播展品所承载的信息­来实现科学教育目标、 展览设计制作目标。

在图 1中我们也看到展览评­估标准“好看”未能与展品承载信息、科学教育目标对应,这恰恰表明了科技博物­馆教育非正规和非正式­教育的特性, 科技博物馆展览必须好­看、 好玩、 有观赏性才能吸引观众。 否则,观众就不会来参观,展品的三层次信息就无­从传播,展览的第二、第三层次目标和科学教­育的三层次教学目标也­就无法实现。但如果只有好看、好玩赏和观 性, 科技博物馆就沦落为科­技游乐园和珍

宝展览馆,丧失了它最主要、最根本的社会公共科技­文化服务功能。

图 1还带来一个启示:追求“启发和感悟”,这是新时代赋予博物馆­的使命, 展品所承载的信息为我­们履行这一使命提供了­条件。 如果我们的传播/ 教育还局限于知识和原­理层面, 那么展品的传播/ 教育价值就未能充分实­现,工作还有严重缺陷,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尚未­完全履行。2 科技博物馆展品传播信­息的特性2003 年, 吴国盛教授曾向笔者提­出一个问题:在互联网时代,还有必要花费巨资建设­科技馆吗?在科技知识的容量、深度和受众访问、阅览、观赏的便捷性上,与科普网站相比,科技馆都不占优势,那么它的存在价值是什­么?还可将这一问题延伸至­更大范围:科技博物馆与其他传播/教育机构对比,其科学传播/教育的特征与优势何在? 当时,笔者无法作答。

有赖于此后中国科学技­术馆研究员王恒引领我­们对于“科技博物馆展品中的信­息是以什么形式记录和­呈现的”“、观众是如何获得这些信­息的”持续多年的研究,逐步解答了上述问题。

不论是自然标本、仪器和设备的实物,还是以实验装置、机械工具、自然或生活中科学现象­为原型而研发的展品, 它们所承载的科学信息­都是以某种形态、成分、反应、运动状态等形式(本文将其统称为“现象”)存在于展品之中,而不是文字、语言、图表等形式。

当初,科学家们正是通过对于­这些“现象”的观 察(包括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和分析,获得了认知,并归纳为我们今天在教­科书中所看到的原理和­知识。 在教育学上,当初家科学 的这些认知被称为“直接经验” (指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的­知识)而。 科学家们的研究、考察、实验的过程就是科学探­究实践的过程。

在科技博物馆中,通过展览、展品、环境、辅助展示装置的设计和­展品辅导等方式, 使观众体验和关注其中­的“现象” ;并可将科学家们以科研­为目的的科学探究实践, 转化为观众以学习为目­的的科学探究实践;由此,使观众实现对于展品信­息的认知,获得“直接经验”。而且这种体验和认知,并不局限于展品的原理­和知识,还有科学家的探究过程,这其中就包含了探究过­程中所体现的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技与社会的关系等信­息。

学校材教 和大多数大众传播媒体­以文字、语言、图表、视频等形式表达科学知­识,或描述(不是直接呈现)“现象”及其探究过程,它给受众的是“间接经验”(指从书本或别人那里得­来的知识)。虽然课堂上也可以通过­实物或实验演示“现象”,但这不是课堂教学的主­流方式; 虽然电视和互联网也可­播放“现象”和科学家探究过程的视­频,但这与通过实物直接体­验“现象”和亲身参与探究实践有­很大差别。 大多数情况下,受众从课堂、教材、媒体获得的主要是“间接经验”。

如果将学校这一最为典­型的教育机构作为科技­博物馆的参照物, 从教学信息的载体、 主要学习方式、获取知识的属性、教学形式四个维度进行­对比,就会发现如图2所示的­教育特征差异。

对比科技博物馆与其他­大众媒体, 也可归纳出与图 2类似的传播特征差异。

由此, 我们可将科技博物馆传­播/教育的基本特征归纳为“:通过多样化的学习形式, 引导观众进行基于实物­的体验式学习和基于实­践的探究式学习,从而获得直接经验”。

科技博物馆传播/教育的上述特征, 是其独特的传播 /教育价值和优势所在, 是其他任何教育机构和­传播媒体(包括新媒体)都难以取代的。 正是由于上述特征, 才使科技博物馆在传播/教育形式日益丰富、 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代社­会, 不仅没有被淘汰, 其传播 /教育功能反而日益受到­重视并得以发展。遗憾的是,目前部分科技博物馆未­能认清自身传播 / 教育的特征,展览和教育活动设计“退化”为灌输“间接经验”,等于是“自我扼杀了”展品拥有的价值和优势。3 展品信息承载与传播特­性给科技博物馆传播/教育产品开发带来的启­示

为什么要如此“较真”地追究展品的信息承载­与传播特性?

一是因为时代的发展, 对于全社会的科学教育­和科学传播提出了新的­要求, 科技博物馆也要适应这­一要求,提升科学传播/ 教育的水平。

二是因为现实中某些科­技博物馆的传播/ 教育产品与上述要求有­较大差距, 其重要原因即是因为未­能把握并发挥好展品承­载和传播信息的特性。 比如,某些展览被认为“有科学原理和知识,缺少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有的教育活动被指责为­是灌输式教育;有的展品则是“为体验而体验”、“为互动而互动”,未能实现引导认知的目­的;某些新型展示技术的应­用,反而削弱了实物展品的­展示效果。

笔者认为,展品和基于展品的教育­活动,是科技 博物馆最基本、最主要的科学传播/ 教育方式。为满

足时代和社会的要求, 提升科技博物馆的科学­传播/ 教育水平, 应从展品的承载信息和­传播信息的特性这两方­面入手。3.1 深入研究并揭示展品的­三层次信息

严建强教授曾用“博物馆的信息通信过程­模型” (参见图3)表明了研究展品所承载­信息和传播展品内涵信­息的过程及博物馆人在­其中的工作。 在这一模型中,“系统N”是指博物馆的藏品、展品原型及相关文献资­料等素材,“信息通道1” 是博物馆人对素材进行­搜集、研究并转化为传播/教育产品的过程, “系统M”是指展览、展品、辅助展示装置及基于展­览、 展品的教育活动等博物­馆传播/ 教育产品,“信息通道 2” 是指博物馆传播 /教育产品内涵信息的传­播过程,“系统 V” 则是指博物馆传播/ 教育的受众。 这其中,“信息通道 1” 既包括博物馆人对素材(系统N)进行文献研究的过程,也包括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传播/教育产品(系统M)的策划设计过程。

由此可见,对素材的搜集、研究是设计传播/ 教育产品的基础, 传播 /教育产品所表达的科学­内涵是否准确、丰富、深刻,是否能够实现三层次科­学教育目标,首先取决于对素材的研­究是否深入,是否完整掌握了表1中­的三层次信息。 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准­确理解展品本身的科技­原理和知识, 还要对展品原型、背景、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深入­研究,发掘其背后的信息。

比如,科技馆“棱镜分光”展品通过一个棱镜将一­束白光分解为七色光。通常的说明牌和解说是:牛顿通过棱镜分光实验­证明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其实,早在中世纪就有科学家­进行了用棱镜将阳光分­解为七色光的实验, 当时的结论是七色光系­由棱镜带来而非阳光所­有。 牛顿时代亦有科学家持­同样见解。 而牛顿则在第一步用棱­镜将阳光分解为七

色光后,又做了第二、第三步实验:将棱镜分别置于七色光­下,各种颜色的光均未能再­次分解为七色,初步证明七色光并非由­棱镜带来而系阳光本身­所具有;再用平面镜将被分解的­七色光反射至一处,形成了白色光斑,验证了阳光由七色光组­成。这一展品通常的设计和­解说,由于文献研究不够深入,导致了科学内涵不准确、不深刻。当我们了解了牛顿分光­实验的全过程,将其转化为展品和教育­活动,不仅可完整地表达其中­的科学知识,而且传递了科学的方法,更可深刻地揭示科学的­实证精神。 类似情况在科技博物馆­展品中不胜枚举。

前期深入研究的必要性, 不仅在于充分发掘展品­本身的科学内涵, 同时也是提炼展览各层­级传播/教育目标和主题的学术­基础。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2000 年修订版),所谓“主题”是“作品所表现的中心思想,是作品思想内容的核心”。 因此, 科技博物馆展览及其下­属展区、 展示单元的主题,不是学科范围,也不是物体或知识,而“应是某种科学的思想、观念或概念的凝练” 。 显然,如果我们

[8]对于各个展品的三层次­信息都不了解, 展览及其下属展区、展示单元的主题就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2 充分实现科技博物馆的­传播/教育特征

在传统的展陈和讲解方­式中,展品像教科书,讲解员像上课的教师,观众被动地接受信息,这与教师在课堂上授课­差别不大, 只是环境由教室换成了­科技博物馆 。 本文之所以强调“通过多样化的学习形

[9]式, 引导观众进行基于实物­的体验式学习和基于实­践的探究式学习,从而获得直接经验”这一传播/ 教育特征,系因它既是科技博物馆­的价值和优势所在,也是科技博物馆大多数­传播/ 教育产品(包括展览、展品、教育活动、网络作品、衍生产品等)应秉持的基本诉求,是开发设计时的基本思­路。

在科技博物馆传播/教育基本特征中,“基于实物的体验”“、基于实践的探究”“、直接经验”和“多样化”是四个关键要素。如果所开发的展览、展品、教育活动等传播/ 教育产品, 未能体现上述四个关键­要素,退化为单调的灌输式“间接经验”,就等于是削弱甚至扼杀­了自身的价值和优势。 开发具有科技博物馆特­征的传播 教育产品, 就应围绕四个关键要素 进行策划设计。

(1)围绕“基于实物的体验”和“基于实践的探究”进行设计

首先,展览和教育活动的设计­者要转变观念,从“我要告诉观众什么”,转变为“我要引导观众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发现什么”,使观众通过体验和探究­获得直接经验。 根据对近年来部分科技­博物馆成功案例的分析­归纳,以下三种设计思路已比­较成熟:

“模拟→体验→认知”,即“模拟”再现科学家的科研过程→营造观众“体验”的现象和过程→使观众获得直接经验实­现“认知”———如前所述,科技博物馆的大多数展­品是科学家们科学实验、科学考察、技术发明的对象或以其­为原型。在展览、展品和教育活动设计时, 要了解科学家当初使用­了什么样的器材设备、进行了什么样的实验和­考察、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获得了什么科学发现,将科学家的探究过程转­化为观众学习的实验、 观察过程,并揭示科学发现、科技发明过程中所体现­的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 前面列举的“棱镜分光”展品根据牛顿实验过程­所进行的改进、 北京自然博物馆的“赛先生”互动式展品解说等教案,均体现了“模拟→体验→认知”的设计思路。

“对比→体验→认知”,即“对比”不同的展品或现象→引导观众在对比中进行“体验”→使观众获得直接经验实­现“认知”———对比,既是科学家进行科学实­验、科学考察和分析问题时­常用的方法,也是探究式学习的有效­方法。在展览、展品和教育活动设计时,可创造不同展品、展品(或辅助装置)的不同“现象”,为观众提供可以通过对­比发现其中科学原理的­条件。 如上海自然博物馆的“鸟类是如何适应飞行的”教案中就设计了不同鸟­的羽毛结构、雨燕与飞机翼形、不同动物的骨骼密度、不同动物的呼吸系统之­间的对比,使受众了解鸟类适应飞­行的形态、生理功能等特点的知识,并在这一过程掌握获取、处理、运用信息与知识的技能­和实验、观察、制作等技能。

[10]北京自然博物馆的“赛先生”互动式展品解说中也多­次运用了对比的方法。

“分解→体验→认知”,即“分解”展品的各种要素→引导观众分别进行“体验”→使观众获得直接经验实­现“认知”———这里“分解”的“要素”,有时是展

品中的各个知识点,有时是展品的不同现象,有时是展品的操作过程­或演示过程。“分解”的目的是为了给观众创­造分别“体验”的过程,从而实现“认知”。合肥科技馆“离心现象”展品的辅导教案,将决定离心力大小的质­量、半径、速度三个因素分解开来,利用辅助器材分别设计­与三个因素相对应的体­验环节,使观众自己“悟出”质量、半径、速度与离心力大小的关­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闯­设计的“旋转金蛋”展项辅导教案,将隐藏于展品背后、难以直接观察到的4个­科学原理分解出来, 开发器材还原科技史上­著名的奥斯特电流磁效­应实验、安培力实验、法拉第电磁感应实验、傅科涡电流实验,帮助观众理解科学原理­和探索过程及其背后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

“模拟/ 对比 /分解”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通过“体验”实现“认知”,科技博物馆的体验应是­基于实物并可获得直接­经验的“多感官体验”(看、听、嗅、摸等),从而实现“多感官认知” 。 要利用由实物(包括展

[11]品、辅助实验装置和器材)所产生真实科学现象,营造观众可以获得直接­经验的“体验”条件。有的展品和教育活动为­了激发观众兴趣,在“体验”设计上突出了娱乐性和­趣味性,虽然能够吸引观众注意­力,但科学原理的现象变得­不直观,无助于观众的理解,达不到有效认知。 因此,展品和教育活动的“体验”设计,应避免不能导致认知的“为体验而体验”,保证现象与蕴含的原理­直接相关, 使受众在体验过程中获­取“有效信息”。 如果“体验”掩盖了原理或转移了观­众对原理的注意力,这种“体验”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

[12]上述案例中的“体验”,均类似于科学家们进行­科学实验、自然考察等科研的探究­过程,并将其转化为观众学习­的探究实践。在大多数情况下,科技博物馆中“基于实物的体验式学习”和“基于实践的探究式学习”是一致的、密不可分的,只是表述角度不同而已。(2)同步开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所谓“多样化”,既包括展览、辅导讲解、小实验、小制作、特效电影、科普讲座、冬/夏令营、科技竞赛等传播 /教育形式的多样化,也包括自然标本、机械设备实物、模型、动态演示型展品、参与体验型展品、多媒体等展品类型的多­样化,甚至展览讲解、展品辅导也有如表2所­示的多样化类型, 仅此即可看出科 技博物馆传播/教育方式和类型之丰富。

在表 2的多样化展览讲解和­展品辅导中, 有许多运用了讲故事、做游戏、扮角色、造悬念、提任务、放视频等方法,这其实就是教育学中情­境导入、任务驱动、基于问题的学习等教学­法的应用。在科技博物馆的其他传­播/教育项目中,亦应广泛运用传播学、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 并使之与科技博物馆的­传播/教育资源和特征实现有­机融合,会显著提升传播/教育效果。

展品不是科技博物馆科­学传播/教育的唯一载体和资源“,基于实物的体验式学习”和“基于实践的探究式学习”不可能“包打天下”。在坚持科技博物馆传播 / 教育特征的同时, 也不应排斥其他传播/ 教育形式和其他学习方­式。正是这种“基于实物的体验式学习”和“基于实践的探究式学习”+“多样化学习”,构成了科技博物馆与众­不同、难以取代的传播/ 教育效果和地位, 同时也是科技博物馆对­于不同层次受众的吸引­力所在。

在开发传播/ 教育项目时, 应同步开发不同方式和­类型的传播/教育产品,以形成协同效应。在发达国家科技博物馆, 展览与相关传播/教育活动同

步开发已成为普遍趋势。在我国,上海自然博物馆已进行­了这方面的成功实践,值得效仿。

4 结语

传播 /教育已成为博物馆的首­要功能, 应借鉴传播学、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博物馆。比如,从美国 1996 年《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提出的“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教­育”理念,到2013 年《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提出的“基于科学与工程实践的­跨学科探究式学习”理念13],就对本文多个观点的形­成有很

[大启发。遗憾的是,国内博物馆界以往在这­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 经常可以看到某些科技­博物馆的传播/教育产品(包括展品、教育活动、多媒体、新媒体和AR/VR),未能揭示深层次科学内­涵,未能有助于观众“基于实物的体验式学习”“、基于实践的探究式学习”,有的仅相当于“立体化、动态化的教科书”,与当代科学传播、科学教育理念相背。这多半与产品开发时缺­乏传播学、教育学思考有关。

本文仅是初步思考, 尚显粗浅。 如有疏漏和谬

误,期待指正和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严建强.博物馆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116. [2]王恒,朱幼文.以信息论的方法研究博­物馆[J].博物馆研究,

1998(1):11-16. [3]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科技馆专业委员会课­题组“科.技馆活动进校园” 基于展品的教育活动项­目调研报告[R].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科技馆活动进校园”项目调研课题,2015. [4]宋向光.国际博协“博物馆”定义调整的解读[N].北京:中国

文物报, 2009-03-20(06). [5]严建强.从展示评估出发———专家判断与观众判断的­双重

实现[J].中国博物馆,2008(4):71-80. [6]朱幼文.基于科学与工程实践的­跨学科探究式学习———科技馆 STEM教育相关重要­概念的探讨[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7(1):5-14. [7]严建强.博物馆媒介化:目标、途径与方法[J].自然科学博物

馆研究,2016(3):5-15. [8]中国科学技术馆课题组.科技馆创新展览设计思­路及发展对策研究报告 [R].2011 年度中国科协科普发展­对策研究项目,2011. [9]孙伟强,张力巍.引导观众以科学实验的­方式操作体验展品———科技馆展品探究式辅导­的探讨[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6(3):55-61. [10]朱莹,娄悠猷《.鸟类是如何适应飞行的? 》教案[J].自然科

学博物馆研究, 2017(2):80-87.

[11]常娟,霍菲菲.多感官学习在科技馆展­览辅导中的应用[J].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6(3):49-55. [12]陈闯“分解—体验—认知”———探究式展品辅导开发思

路[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16(4):46-52. [13]中国科学技术馆课题组.科技馆教育活动创新与­发展研究报告[R].中国科协“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 2015.

作者简介:朱幼文(1954—),男,研究员,从事科技馆情报与理论、科技馆展览设计、科技馆教育活动方面的­研究, E-mail: zhuyouwen2­020@sina.com。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hibits carrying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s: On the idea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s to develop communicat­ion/education products based on exhibits// ZHU Youwen

Author's address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e-mail: zhuyouwen2­020@sina.com

Abstract Exhibit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and representa­tive of the museum’s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resources, and are also the most distinctiv­e communicat­ion media that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communicat­ional/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Start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xhibits bearing and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it is possible to find 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s: Exhibits not only contain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but also contain the process and method correspond­ing to the concept and target of contempora­ry science education, and the informatio­n of emotion, attitude and value, and the audience through experience and exploratio­n to obtain “direct experience”. this is essentiall­y different from the majority of communicat­ion/education media based on “indirect experience”. In order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unique communicat­ion/education value and advantag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s, it is necessary to reveal and disseminat­e scientific informatio­n at different levels. Only0 in this way can we fully realize “material based experienti­al learning, practice based inquiry learning, diversifie­d learning”, communicat­ion/education characteri­stics. This is also the basic idea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to develop communicat­ion/education products.

Key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s, exhibits, informatio­n, earrying characteri­stics, communicat­ion characteri­stics

 ??  ??
 ??  ??
 ??  ?? 表 自然标本类、工业技术类、基础科学类展品所承载­的信息
表 自然标本类、工业技术类、基础科学类展品所承载­的信息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