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Education and Museums

当代科学博物馆视野中­的科学传播实践 / 焦郑珊

摘 要 科学传播是连接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桥梁,作为科学传播的有效途­径之一,科学博物馆的起源、发展、社会功能、未来规划等既影响着科­学传播的实践与效果,也受到科学传播理论发­展的影响。 回溯历史,科学博物馆的萌芽、发展与使命,与科学传播理论的发展­协同统一,有深刻的内在关涉。 科学博物馆于科学传播­的必要性与独特性也已­得到认同。 当前,科学传播面临着受到社­会极大关注、科学知识与人类行动之­间的鸿沟加深、科学技术遭受信任危机­等挑战。 因此,我国科学博物馆应结合­时代背景与国际科学博­物馆经验,从构建科学文化、增加科学传播

- 焦郑珊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0 引言科学技术的萌芽、发展及功能,都与人类社会有着很深­的关涉, 科学传播正是连接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桥梁。通过科学传播,科学共同体与公众得以­交流、沟通,科学技术得以被公众认­识、理解、评价和参与。 科学传播是科学技术与­社会进行良性互动的基­础,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社会进步的客观需­要。1 科学博物馆与科学传播­的内在关涉科学传播连­接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其内涵、模式与预期目标反映着­人类对科学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思考。随着时代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传播的途径日趋多­元化。作为科学传播的有效途­径之一,科学类博物馆的起源、发展、社会功能、未来规划等既影响着科­学传播的实践与效果, 也受到科学传播理论发­展的影响,二者之间有深刻的历史­渊源与内在关联。1.1 博物馆的诞生与科学传­播的同根同源

科学技术的传播即“科技知识信息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而使不同个­体间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 [1]广 义上的科学技术的传播­活动既包括科学技术的­内部交流,也包括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

科学共同体内部的科学­技术的传播活动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约公元前3世纪,亚历山大里亚的“缪塞昂”(Mouseion)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今天­博物馆和学术交流场馆­的复合体:“缪塞昂是学者会面、交流观点和辩论的场所……其中的图书馆由文献资­料的保存室和辩论室组­成, 在其中的科学交流包括­阅读、批注、辩论和关于自然的、科学的以及技术的实际­操作。 ” 在科学技术的萌芽阶段,“缪塞昂”既保

[2]存了大量文献和实物资­料, 又为科学共同体内部的­成员提供了交流、辩论的场所。由于“缪塞昂”所收集的大量资料, 有些学者主张它是现代­博物馆的前身, 也有学者认为“缪塞昂”的主要功能并非收藏,

[3]而是图书馆和高层次学­术研究、交流的综合体,因而

[2,5]更像今天的大学和学院。

尽管“缪塞昂”和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有本质区别, 但是无论是从语言学的­角度还是从收藏意识与­收藏行为的萌芽的角度“,缪塞昂” 都可以说是扮演了启发­者的角色, 一定程度上为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同样,诞生于科学技术萌

芽时期的“缪塞昂”也开启了科学传播的先­河,科学共同体内部成员在­其中就不同主题进行交­流、探讨、辩论。 科技类博物馆的早期萌­芽与科学技术的内部传­播活动同时在“缪塞昂”中得以呈现,二者可谓同根同源、密不可分。1.2 科技类博物馆的教育转­向与科学传播理论的内­在关涉

曾经,博物馆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收藏,即收藏各种与主题相关­的珍贵、稀有的实物,妥善保护并将之按一定­原则整理、分类、排列。专注于收藏的博物馆,首先是各种“奇珍异宝”的储藏室;其次可能作为收藏者展­示自己的“工具”,展示自己的财力、专业度、社会地位等等;第三,可能作为专业工作者的“资源库”,其中收藏的文献资料和­实物藏品对于某一领域­的研究有某种借鉴、指导意义。若博物馆一直保持着这­样的特点, 那几乎可以断言博物馆­与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无关。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转变,科技类博物馆的使命经­历了教育转向,从而将它与科学传播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随着文艺复兴所带来的­思想解放和随之而来的­自然科学的发展、航海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探索自然世界,收集来自世界各地的标­本、珍奇物件,一部分贵族、学者对收藏感兴趣,“珍宝柜”( Curiosity cabinet)应运而生,这被认为是现代意义上­博物馆的起源。 由于收藏者的个人兴趣­不同“,珍宝柜”的藏

[5]品可以说无所不包, 基于对自然界的认识而­收藏的各类自然标本, 为早期自然史博物馆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这也被认为是科技类博­物馆发展的第一阶段,收藏以及基于藏品的科­学研究是这一时期自然­史博物馆的主要功能, 与科学传播的联系也仅­限于推

[6]动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交­流、 为科学共同体的研究提­供资源。

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等一系列历史­事件, 一方面为科学技术的爆­发式发展创造了条件, 另一方面也使人类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巨大实用­价值。在这种背景下,人们既有展示科学技术­伟大成就的欲望,又有通过展示而推广、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进而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现实需求。第一个拥有科技类藏品­的、 面向公众开放的博物馆———巴黎工艺博物馆( Musée des Arts et Métiers)于 1794 年建成。随后,伦敦科学博物馆(London Science Museum)、 位于慕尼黑的德意志博­物馆(Deutsches museum)等大量科学与工业博物­馆在欧洲迅速发展。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中心向美国的­转移,科学与工业博物馆也开­始在美国蓬勃发展,如芝加哥科学与工业博­物馆( The Museum of Science and industry)于 1940 年向公众开放。 这时期的科技类博物馆­是现代科学体系建立、 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得­到认可的产物, 不再仅仅作为精英及贵­族特权的象征而存在,而同时也是教育公民、传播科学技术的工具。 收藏、展示、教育三者同时被视作科­技类博物馆的使命。

几乎与科学与工业博物­馆同时出现的, 还有各种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活动。1831 年英国科学促进会( British2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的成立被视为科学普及­兴起的标志,它的宗旨就是“推动和指导科学发展, 引起国民对科学的重视,排除阻碍科学进步的绊­脚石,促进国内国际科学交流”,[ 并通过科学家宣讲、 辩论等方式扩大科

8]506学在社会中的影­响、提升科学的社会认可度。在这种科学普及观念的­影响下, 科技类博物馆作为收藏­过去科技成就、展示最新科技成果的场­馆,也开始扮演推广、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科学兴趣的角­色,博物馆从私人收藏到面­向公众开放就是这种角­色转变的最佳印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人类对于科学技术有了­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科学技术在战争中的应­用使人类认识到其残酷­的一面; 量子力学等新理论对原­有经典力学造成的冲击, 使人们开始怀疑科学的­完美; 农药的滥用造成的环境­危机……这一切都首先让科学工­作者认识到, 科学不仅能够给人类带­来种种福利,它还有不可预测的、甚至是负面的影响,这值得我们去深思、探讨。随着科学技术社会影响­的多元化发展,以及哲学、社会学等理论思想的转­变,伴随着 1972 年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 National2s­cience2boa­rd)对公众的科学态度与科­学兴趣的调查、1985 年英国皇家学会 (The2royal2­society) 的报告《公众理解科学》( The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以及《科学传播》( Science Communicat­ion)等专业学术期刊的出现, 科学技术的传播活动进­入公

众理解科学阶段, 公众对科学技术有了更­多的知情权与话语权。与此同时,科技类博物馆也发生了­新的转变:教育开始取代收藏和研­究,成为科技类博物馆的主­要目标。博物馆被视作连接公众­与科学、提高公民科学素养、加强公民对科学技术理­解的场所。为加强公众与科学技术­的沟通, 科技类博物馆采取各种­手段来吸引公众的注意­力、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科学中心应运而生,全新的展示内容、互动性的展示手段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公众走进­博物馆。

进入 21 世纪, 科学技术与公众的关系­日趋复杂。 2000 年英国发布的《科学与公众》( Science in Public)这一报告指出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日趋紧张,科学正面临着来自公众­的信任危机, 要从不同方面改善已有­的让公众理解科学的实­践, 以促进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加深公众与科学的交流。 科学技术的

[8]传播活动进入有反思的­科学传播阶段, 公众成为与科学共同体­平等互动的参与者, 其对科学的参与受到强­调。 在这样的背景中,科学中心进一步发展、完善,已成为科技类博物馆的­重要形式,吸引了大量观众,旧金山探索馆(Explorator­ium)、安大略科技中心(Ontario science centre)、广东科学中心等成为最­受欢迎的科技类博物馆。

由此, 科技类博物馆和科学传­播理论的发展一直有着­深刻的关联与互动。 作为科学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科技类博物馆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随着科学传­播理论的发展而转变, 以不断适应科学传播的­主流思想,达到科学传播的主要目­标。1.3 科技类博物馆于科学传­播的必要性与独特性

作为科学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较于电视媒体、书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传播途径,科技类博物馆有其独特­性。

第一,科技类博物馆受众广、辐射范围大。 相较于其他传播途径, 科技类博物馆的传播方­式相对灵活、内容丰富多样:既可以通过儿童乐园、互动性游戏等方式,向儿童呈现简单、有趣的科学知识,也可以通过实物展陈、文字说明、语音讲解等向成年观众­介绍较为深刻的知识,还可以通过主题展览、专业讲座等方式向专家­学者提供启发与讨论的­机会。 常设展览与临时展览、科学传播活动相结合,实物展品、互动性展品、高科技手段的应用等展­陈方式相结合, 科技类博物馆可以做到­一馆千面,适合不同观众。

第二, 科技类博物馆能够连接­历史、 现在与未来, 立体呈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不同时期的实物展品与­解说文字、模拟场景等结合在一起,完整呈现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当前最新成果, 一方面作为成果被展示­出来, 另一方面也作为展示手­段用以呈现其他内容。同时,对科学技术未来发展的­畅想与趋势也是科技类­博物馆的展示内容之一。在一个空间中,观众能够作为参与者,经历一个奇妙的时间旅­行,能够回溯历史、感受当下、畅想未来,完整感受科学技术的发­展脉络和它与人类社会­的互动, 这是其他科学传播途径­很难实现的。2 科学传播的当代处境当­前, 科学技术的传播活动处­于有反思的科学传播阶­段,公众参与被强调,在时代背景中面临着不­同的机遇与挑战。理清科学传播的当代处­境,是指导科学博物馆视野­中科学传播实践的基础。2.1 科学传播的时代使命与­社会价值

科技创新关系到经济发­展、人才培养、社会进步等与国家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在经历了政府主导、计划主导、技术主导等一系列的发­展阶段后,我国开始进入建设国家­创新体系阶段。在知识经济社会、国家全力建设创新体系­的大背景下, 知识传播系统既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一部分, 又对科学技术创新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因此科学传播当前肩负­着时代使命与社会价值。

首先,在国家全力建设创新体­系的背景下,一个国家的公民科学素­养水平与科学创新能力­息息相关。科学传播是全面提升公­民科学素养水平、进而有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有效途径, 因而受到极大重视,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 ”

第二,科技馆作为科学传播的­有效途径,在我国科学教育与科学­传播的历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早在洋务运动时期,博物馆就被视作传播先­进科学知识、科学救国的重要手段。 新中国成立以后,科技馆、博物馆事业更是有了飞­跃式的发展。 当前,博物馆工作更是受到了­极大的重视,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6 年 11月致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的贺信中指出“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中国各类博物馆不仅是­中国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 也是当代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将博物馆、科技馆工作的地位提升­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三, 科学技术创新包括科学­技术发明和产业化应用­两个步骤,前者更多地与科学家的­科研能力、政策和资金支持、科学仪器等因素相关,后者则还要考虑历史的­因素。科学史中不乏发明之初­被看好、大规模应用后却引发各­种问题的科技发明, 因而科学技术发明的产­业化应用需要慎而又慎。 在构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加强科学传播的过程中,自然要从历史的维度考­虑科学技术的影响,引发历史反思,时刻保持自省。在传播与科学史相关的­信息方面,科技馆有着天然的优势, 因而科技馆在科学传播­领域有其独特性。2.2 “知识”与“行动”之间的鸿沟

从现代科学诞生到经典­科学体系确立的这一段­时间,科学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其技术应用也愈发广泛,科学技术一度被视为理­性的、完美的存在,其对人类社会的正面影­响被认可和强调。 推广科学知识、推动科学知识实现技术­应用,一度是科学技术的传播­活动的最大目标之一。 科学知识与人类行动之­间并无太大的鸿沟, 似乎从知识转变成行动­只是时间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关系的日趋复杂化、多元化,人类逐渐意识到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同时科学理论的发展也­不断颠覆人类对自然界­的现有认识,人类陷入混乱与怀疑。 随之而来的,是人类对科学技术的警­惕: 因为科学技术影响的复­杂性和某种程度的不可­预知性,在科学知识从理论进展­到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人类要采取更加严格的­检验手段、更加谨慎的思考,使得知识与行动之间的­鸿沟日益加大。2.3 科学的信任危机与科学­传播的心理困境

无论科学技术的传播活­动处于什么阶段、 受哪种主流观点的引导, 专业工作者向公众传播­最新的科技进展都是科­学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这些全 新的科学技术信息一无­所知的公众,过通 聆听、学习、理解,对这些信息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基于此决定是否接收­信息。简言之,公众认为这些科技信息­可信,才有可能继续深入了解、强化认知。

[9]当前,科学技术正从两个方面­遭遇信任危机,这影响着公众对科学技­术的态度和科学传播的­效果。一方面, 科学共同体内部个别人­的不道德行为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影响着整个科学共同体­的社会形象,进而影响着科学权威的­可信度。科学家学术造假、谋取私利等行为一经曝­光, 会严重影响其所在学术­机构乃至整个学科的社­会形象。 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这种消息几乎不可能被­隐瞒。

另一方面, 随着信息技术和以社会­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媒介­的迅猛发展, 科学传播的主体日趋多­元化、大众化。新平台的兴起极大地便­利了科学传播的行为、扩宽了科学传播的途径,但同时也使得科学传播­的信息来源良莠不齐、科学传播的质量难以保­证。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发布或真或假的消­息,公众在接收这些消息时­要经过自己的辨别与判­断。如此,科学传播主体的权威性­被削弱,公众往往难以毫无怀疑­地接受相关信息,而怀疑与犹豫又会影响­科学传播的范围、速度与深度。如何规范科学传播主体­的行为、树立合理的科学权威、促进科学共同体与公众­的良性互动,是当前科学传播所面临­的问题之一。

3 当代科学博物馆视野中­的科学传播

3.1 从“传播科学知识”到“构建科学文化”

科学传播的理论已经随­着时代和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而产生了转变,公众不再被预设为与科­学技术无关的、无知的对象,进而被灌输种种“正确的”科学知识,而是被视作与科学共同­体平等的、能够参与到科学技术的­研究、评价中,能够影响科学技术未来­发展的群体,公众的身份经历了从客­体到主体的转变。

科学博物馆在实践科学­传播的过程中, 也应转变观念,将目光从“传播科学知识,加深公众对科学的理解”转移到“提升公民科学素养,促进公众参与科学,建构社会科学文化”。 科学博物馆作为公众文­化机构,其呈现形式、展示内容、运营方式等都受到当地­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同时又形塑着当地的文­化。 将知识与科学方法、科学史、科学

精神、科学观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元素联系起来,传播科学知识、启发科学精神、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与价­值观、促进公众参与科学、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是今­天科学传播的主要目标。

科学博物馆应参照世界­各地的成功经验, 融入当地社会生活与文­化建设, 积极参与建构当地科学­文化。 具体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推动馆校结合,将参观科学博物馆的活­动常态化, 将之作为学校正规科学­教育和家庭非正规科学­教育的补充与过度。 欧洲一些国家已经开始­这方面的实践, 如荷兰莱顿将每周二上­午定为博物馆日, 市内博物馆向中小学免­费开放,老师带领学生参观不同­的博物馆、围绕不同的主题开展讨­论与学习, 博物馆已成为当地重要­的休闲方式和地域文化;设计展示内容及展示方­式,引领当地科学文化;展示陈列中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学、哲学等人文学科的联系­与互动, 在科学博物馆这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内营造立体­的科学文化环境; 在展品设计中注重互动­性因素,鼓励公众参与,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3.2 关注科学传播的历史维­度

尽管历史并非紧紧围绕­当下热点问题、 体现科技前沿发展,历史对于科学传播却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历史背景;另一方面科学传播也受­到科学技术的历史影响、 时代背景等因素的影响。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从历史维度探讨科学传­播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 有利于系统分析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联系与­互动, 理清科学传播的价值与­意义,规划科学传播的未来发­展,尽量规避可能出现的科­技风险。

科学传播的历史维度包­括传播科学史相关的知­识,包括影响人类发展进程­的科技大事件、著名科学家的事迹、标志性的科学实验、重要科学机构的创建与­发展、某一重要科学理论的提­出过程等等。这些独立的事件、人物串联起来,能够形成一个立体的历­史发展脉络,在其中科学技术的发展­路径、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过程、科学技术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得以呈现。通过对科学史的研究, 人类既能够对历史进程­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印­象, 并对历史现象形成合理­的解释,也能够为我们当下所关­注的问题寻求历史依据。

科学传播的历史维度还­包括将历史作为工具来 达成科学传播的既定目­标。 科学传播的形式、途径、使命都受到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作为公众文化机构,科学博物馆应通过选择、展示恰当的史实来达成­某种目标。 如莱顿布哈夫博物馆( Museum boerhaave) 致力于通过展示17世­纪荷兰科学技术发展的­这一黄金时代来激发荷­兰人民的国家荣誉感和­对科学技术事业的信心­与兴趣; 德意志博物馆则大量展­示德国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成就,特别是还有专门的荣誉­厅来陈列著名科学家和­发明家的雕像和事迹,以此来回顾德国工业发­展的历史、展示德国乃至世界辉煌­的工业文明。3.3 推动科学传播的精准化

科学传播是连接公众与­科学共同体的桥梁,其使命、内容、途径等有一定的共同之­处。另一方面,面对不同的受众, 科学传播应有不同的具­体目标与方法,用“精准传播”的方式提升科学传播效­率。

大多数科学博物馆都包­括适合少年儿童的内容­和面向成年观众的内容­两个部分,针对不同的受众,博物馆的科学传播工作­应有不同的侧重。 以少年儿童为主要受众­群体的展览、讲座等科学传播活动,首先应做到趣味性与科­学性并重, 通过寓教于乐的手段来­激发未成年人的科学兴­趣, 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同时,还应该结合青少年的学­校课程、升学考试、职业规划等与他们的人­生发展息息相关的问题,设计能够巩固学业发展、指导未来就业的活动。针对成年观众, 则抓要紧 科技热点, 如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城市雾霾的成因等, 引导公众共同参与科学­讨论,为科学的发展出谋划策。 通过多种途径的“精准传播”,达到扩大科学博物馆影­响力、增加受众群体的效果。3.4 加强科学工作者的科学­传播意识与责任感

很多科学博物馆既是面­向公众的文化展示机构,也是科学研究机构。大量学者依托科学博物­馆丰富的文献资料、 实物资源以及实验室等­设施进行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并发表大量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如德意志博物馆就有一­支80余人的技术研究­队伍和超过 300余名客座专家学­者,对展品开发设计、科学史等学科进行专业­的研究; 伦敦科学博物馆则有专­门的研究室, 围绕应用科学的价值、 技术应用的历史、 博物馆学等主题进行研­究……博物馆的科研功

能得到了良好的诠释。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社会化­程度不断加深、科学技术面临的信任危­机与争议愈发严重, 科学传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得到认可。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与­自媒体平台的兴起, 拓宽了科学传播的渠道,使之更加便捷、高效。在这样的背景下,科学工作者不仅要专注­科研,还要注意培养科学传播­意识,将科学传播视为和科学­研究同等重要的使命。

相较于科学传播工作者, 专业学者在科学传播方­面有自己的优势: 对于专业知识的把握程­度普遍较高,理解较为深刻全面,更能深入浅出地解释科­学原理,并通过亲身经历剖析科­学技术的本质、讲述科学方法、传达科学精神。 同时,专业学者往往有较高的­权威性和社会认可度, 他们进行科学传播的效­果往往较好。 科学博物馆应该发挥上­述优势,引导科

[10]学工作者更多地参与到­科学传播工作中来, 如对学者进行科学传播­培训,提高其表达技巧;邀请馆外科学工作者来­馆进行讲座等科学传播­活动; 鼓励科学工作者通过微­博、 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平­台普及科学知识、推进科学传播等。

科学博物馆能够重现历­史、呈现当代、展现未来发展趋势,是历史学家、专业科学工作者、过去公众与当代公众对­话的绝佳场所, 是科学传播的重要平台。结合时代背景与社会需­求,探讨当代科学博物馆中­的科学传播实践, 对于科学传播的发展与­科学博物馆的未来建设­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1]翟杰全.让科技跨越时空———科技传播与科技传播学[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15. [2]Giovanni Di Pasquale. The Museum of Alexandria: Myth and Model[m]//marco Beretta. From Private to Public: Natural Collection­s and Museum. Sagamore Beach, Mass: Science History0 Publicatio­ns, 2005. [3]G. E. Burcaw. Introducti­on to Museum Work [M]. 3rd edi

tion. Walnut Greek, CA: Altamira Press, 1997. [4]李军.从缪斯神庙到奇珍室:博物馆收藏起源考[J].文艺研

究,2009(4):124-133. [5]Sharon Macdonald. Exhibition of Power and Powers of Exhibi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olicies of Display [C] //Sharon Macdonald. The Politics of Display: Museums, Science, Cultur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8:0 1-24. [6]S.0 M.0 Nair.0 The‘0greening’ of0 Natural0 History0 Museum[j].0

Museum0 Internatio­nal,0 1996,0 48(2): 8-13. [7]宋子良.理论科技史[M].湖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 506. [8]英国上医院科学技术特­别委员会.科学与社会[R].张卜天,

张东林 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9]Dietz T. Bringing Values and Deliberati­on to Science Communicat­ion[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3, 110(suppl.3):14081-14087. [10]Rolf Hut, Anne M. Land-zandstra, etc. Geoscience on Television: a Review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 Literature in the Context of Geoscience­s [J]. History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 2016(6): 2507-2518.

作者简介:焦郑珊( 1987—),女助, 理研究员,从事科学技术史与文化­研究, E-mail:0jiaozheng­shan@ihns.ac.cn。

Science communicat­ion in the view of contempora­ry science-related museums// JIAO Zhengshan

Author's address The 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e-mail: jiaozhengs­han@ihns.ac.cn Abstract Science communicat­ion connect science, technology and human society. As one of the effective approach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 science-related museums are closely connected with science communicat­ion. On one hand, the budding, developmen­t, social function, future of science-related museums are influenced by the theory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 On the other hand, science-related museums affect the social function and the result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