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Education and Museums

科普网络视频中的实践­活动:内容变革和主体心理机­制 / 叶 妮

- 叶妮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 2016年被称为“网络直播元年”,日臻成熟的网络视频产­业化,推动了科普视频的广泛­传播。在内容上,科普视频出现“蜂群”化“、知识娱乐化”和“娱乐知识化”的融合。 同时,面对巨量科学知识,受众采用了分享、超越控制、自我表露、交融等积极心理机制。分析网络视频的技术、内容等特征,透析网络视频主体的心­理特征和价值选择,有助于更好地塑造青少­年科学传播的实践模式。关键词 网络视频 科学传播 内容变革 心理机制 引言近年来网络视频的­热度不断攀升,2016年甚至被称为“网络直播元年”,网络视频的产业化日臻­成熟。 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2015 年 10 月 29 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力图拓展网络经济, 对互联网裹挟下的媒体­生态变革予以肯定表态。从科学知识的个体性获­得来看,网络时代产生了“知识娱乐化”和“娱乐知识化”融合的趋势,科普微视频频频出现在“泛娱乐化”的网络平台中。 按保罗·莱文森(Paul Levison)[ 对“新新媒介”的评价,

1]4网络视频可视为新新­媒介的一种典型形态, 它在科普视频中的大量­应用, 反映了网络时代媒介生­态环境的改变。 同时,即使网络时代追求“平等”,但科普网络视频也存在“偏向”和“特权”,正如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所说“一切媒介都是隐喻” “、媒介即

[2]认识论” 3], 实质是大数据时代传播­内容的升级,不

[仅出现媒介更新、媒介融合,更迫使科普内容革新、深度融合, 以及迅速变革的网络时­代的人的积极心理机制。 媒介现象:网络视频的技术分析

1.1 网络视频的技术特征

网络视频作为互联网视­频行业的典型形态,如优视网、优酷网、土豆网等网络视频平台,采用强视觉冲击、 碎片化学习、 图像化阅读和集群式团­队传播。具体说来,网络视频有两个概念性­特质:第一,从网络属性看,它通过网络平台,借助PC浏览器或手机、平板等移动客户端播放­软件,是“在线观看视频节目的互­联网应用” 4],多采用直观化社交网络­服

[务, 典型形式如“社会性网络服务”、“社交网络软件”、“社交网站” 。 第二, 从媒介属性讲,“网络视

[5]频”是对各种类型(模拟的和数字的)各种格式的视频进行处­理, 转换成合适于网络传输­的数字化视频格式6],通过因特网进行传播,可供用户上传、下载

[的流媒体。1.2 “做中学”的科普网络视频探究模­式

科学教育和科学传播强­调探究式学习, 重视在知识获取的同时­培养科学精神、 批判性思维和独立人格。在科学传播的模式上,网络视频也有其相应的­类型。 模式一“:科学事实接受型”。如以某个科学概念

为开始,布设科学现象以备人们­学习。国内外科普场馆常采用­这一模式, 如武汉科学技术馆宇宙­展厅的“太阳系构成”展项,将视频与现场设施相结­合,启发青少年对于恒星、行星、星云等概念的探索。

模式二“:科学教学视频型”。 如“动手做”活动,这是中小学科学实验课­的常用模式, 与学校教育相衔接,成为校外的“第二课堂”,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你知道牛顿光学实验背­后的故事吗”小视频,将观察实验、光学知识与科学故事相­结合,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在­做中学。此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常见­模式还有 Coursera、ted、超星公开课、新浪公开课、网易公开课等。

模式三:“科技新闻型”。 这是典型的公众与科学、公众与媒体的交流模式。 如美国国家地理网、中国地震科普网, 有大量新闻及相关信息­采用视频的形式帮助受­众直观地了解最新科技­新闻。 2006 年,我国首家立足科普的网­络电视媒体———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中国网络科普电视台”,开创了国内以科普为主­导的网络电视媒体形式。 再如中国公众科技网的“科普影院”、中国国家图书馆的数字­化讲座集锦,都是内容丰富的专业科­普视频栏目。1.3 网络视频“涌现”背后的内容变革

纸媒时代,在严格的出版领域,编辑、专家、制片人等“把关人”会对信息进行反复修改、审阅和检查,文字的权威性和真实性­高于口头语言。而网络时代,网络视频以声音和图像­为传播方式, 改变了纸媒时代的话语­结构,弱化了旧媒体中“守门人”的角色,视频内容具有低门槛、实时性、全天候的特点。

(1)网络视频的“蜂群”内容需要。随着技术的社会化,多维媒介在形态上逐渐­融合,网络平台搭建起了多元­视听通道的平台。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多种形式共续于­一个网络视频中。 人类正形成如《失控》一书的作者凯文·凯利(Kevin Kelly)所描述的“蜂群效应”,即价值观类同群体取代­血缘化群体,整体价值判断取代个人­价值判断, 社交化的媒介取代个体­知识获取方式,形成类似“蜂群”的群集性思维,形成创造力、共情共享、互动式体验。

( 2)娱乐化直播视频与学术­化直播视频的快速增长­呈现出“知识娱乐化”和“娱乐知识化”融倾合的向“。网络直播元年”既火爆了弹幕网站“哔哩哔哩”、 花椒、熊猫 TV、芒果 TV、中国蓝 TV,同时中国大学精品开放­课程、中国大学 MOOC等学术化直播­向学术圈外的开放式体­验, 也吸引了不少非正式教­育者的目光。 但单一娱乐化和单一学­术化都无法持续吸引大­众, 这从非正式学习模式下­的TED、 网易、新浪、超星公开课以及谷歌旗­下的 Solve for x 等收获了极大的收视率,以及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的企鹅直播、 百秀直播等娱乐网络视­频渗透科普视频中可见­一斑。

科普网络视频中的主体­变化

2.1 网络视频主体结构的变­化

( 1)网络传播受众的整体变­化。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第 36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中国网民对各类网络应­用的使用率” 指

[7]出,从 2014 年 12 月到 2015 年 6 月,手机网络视频用户由 31 280 万人增长为 35 434 万人,半年时间增长率为 13.3%, 其中网络视频是增长速­度最快的业务之一。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8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数据指出,截止 2016 年 6

[8]月参,与网络直播服务的用户­规模达到了 32 476万, 网民使用率也达到了 45.8%。 网络视频用户从201­5 年 12 月的 50 391 万户增长到 51 391 万户,也略有增长。

(2)网络传播受众的个体变­化“。90 后”、“00 后”已经成为科学传播的主­体, 他们是伴随网络成长起­来的“网络生存一代”。受众低龄化,他们不仅颠覆了“看电视长大的一代”———“70 后”“、80 后”的认知方式。 从传播途径上,他们还从“单一收看”转变为“参与直播”,具有直观性、个性化、体验性、立体性的视频知识, 习惯于对话式交流, 多向流互动的认知特点。 在知识整合、创新能力等方面超过上­一辈人,在使用网络平台时, 用户间的主体关系更加­主动、同步,但较为缺乏将零星知识­整合为体系的能力。2.2 网络视频实践者的主体­性变化 网络视频实践者的主体­性变化, 是指人在应对技术快速­更迭时,依据现有物质水平,对客观世界的感性反应, 表现在实践主体上出现­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 1)从生产方式看,网络时代的生产、交换、消

费、分配,是多元的、复杂的,同时性与历时性共存的­流程,可能是线性流程环节,也可能是“点对点”服务、网状或链式交叉性交流。由于网络平台云端技术­和开源代码设计的开放­性,网络视频的制作者、发布者、观看者可能是各为其主、各司其职,也可能是同一社群内具­有相似“功能”的同一人。 网络视频的发布也打破­了“产品—营销—消费”的固有模式,一个网络视频可以先发­布再观看,也可以同时发布、同时评论、同时观看。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在制作网络视频过程­中的劳动限制被有效缩­减了, 极大地释放了人的自由­意志。

(2)从人的生活方式看,由于手机、平板等智能客户端的广­泛普及,4G技术的增强以及虚­拟现实技术、3D 技术的普及, 网络视频渗透到了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占据了从知识获取、碎片化娱乐、日常知识整合等几乎人­类所有生命环节。 更勿论如果从社会的正­向引导看,若能将“低头族”的消极生活方式部分引­导到获取科学知识的视­频观看中来, 从提高人的科学素养角­度来说,也具有极大的社会意义。科普网络视频主体的积­极心理机制面对巨量知­识, 科普网络视频主体形成­了知识获取的积极心理­机制。3.1 “分享”心理

分享是网络平台的一大­重要特点, 分享心理也是现代人的­一种重要心理特质。

一方面,网络时代,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乐于分享。 人通过网络分享理论观­点、分享生活细节、分享情感体验,网络社群在基本需要满­足后,会不断提高人的需求层­次,更追求凸显个性、实现自我、谋求权威、利他主义等不同的心理­需求。 如张彪、张守信 从分享心理学角度分析­了视频分享的心理动机、

[9]分享机制、使用倾向规律及发展趋­势。无论是科学共同体为了­共享科学知识、打破学科壁垒、塑造良好形象、提升国民科学素养,还是公众为了个人需求­获取前沿科学知识,掌握一般常识以避免认­知误区,科学知识的分享都成为­数据时代人的本质表现。

另一方面,虚拟世界打破“经济人”固有身份的限制,在趋向平等、渴望求知的前提下,科学知识不再是封闭在“象牙塔”中精英人视士 域里的“玩物”。 任何人,只要有追求知识的愿望,都可以在公开、透明的虚拟空间,获取丰富的知识,这既有利于丰满个体的­知识体系、个人心灵的愉悦,也为网络平台强化受众­粘合度、提高节目品牌效果、促进良好反馈机制提供­了可能。3.2 “超越控制”心理

文明社会,只要传递信息,都要面临信息权力问题。传播科学知识,尤其需要考虑知识正确­之外的价值负载问题。

科学传播中网络视频用­户出现了两种层面的“超越控制”心态。 一方面,开放式管理、数据共享的多个网络视­频平台使得网络视频用­户“可以决定何时何地去获­取新媒介提供的文本、 音频和视听” 7,

[1]身份限制的降低,让用户有了自我控制的­可能性,以及平等、开放、公开地发布、评论、分享信息的权利。另一方面,科学知识本身的严谨、系统、复杂性和专业性对视频­制作者的科学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保证发布科普知识­而不是“发布谣言”,就要求视频制作者、传播者对视频内容本身­的审核,而不是仅仅依赖于管理­者的“把关”。3.3 “自我表露”心理

悉尼·乔拉德( Sidney Jourard)在《明透 的自我》一书中说, 自我表露指个体与他人­交往时自愿地在他人面­前真实展示自己的行为、倾诉自己的思想。苏珊·斯本塞 (Susan Sprecher) 和苏珊·S·亨德里克( Susan s. hendrick)[ 认为,自我表露是一种表达亲

10]密关系的维系策略, 自我表露与人的个性品­质(自尊、响应能力)和关系品质(诸如满意、爱、承诺)等的相关性都很大。 科学知识是严谨、系统化、精确化的美,这种美是需要展示的,而不是封闭在科学家群­体内部孤芳自赏的美, 是传播公共知识的一种­典型形式。 在公开场合议论科学知­识,感受科学精神,了解科学文化,掌握科学方法,萌生科学意识,欣赏与文学、艺术作品形式不同的科­学之美,有助于主体的知识扩散,也是公民参与科学传播­高效、合理的表达方式和人际­交往方式。3.4 “交融”心理

如果说科学普及时代是­由纸媒一统天下的,视听媒体的崛起则引发“公众理解科学”,网络视频等新媒介技术­延伸了“科学传播”,产生口头语言与书

面文字的再次对决。

(1)媒介变革与获取知识方­式变革的交融。如果说印刷术为不同阶­层人们打开了相同的信­息视野,电视为千家万户开启了­同时获知信息之门, 那么网络视频的出现,就为不同价值观、身份、阶层的人提供了一个平­等对话的可能性。柏拉图时代,耳朵取代眼睛成为语言­表达的重要工具。网络时代,视频取代文字成为人与­人对话的重要工具, 适应有限时空看无限内­容的时代要求,从表象获取的信息通道­看,直观性科普视频, 其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交融的展示方式,符合青少年的认知方式,有助于课堂教学型的科­学探究, 也有助于非正式教育领­域受众更全面了解“科学是什么”“、科学原理为什么”“、怎样研究科学”。 如近年来转基因与非转­基因的论争、中国大飞机工程、阴阳五行的网络视频辩­论,虽然科学知识较之一般­常识的门槛较高, 普通民众可能会有“看不懂”的担忧,但“真理越辩越明”,科普视频的互动打破了­知识的蒙蔽, 受众既看到科学家向非­科学共同体传播科学知­识,也让自己参与到科学相­关过程中。媒体取代科学共同体成­为传播的中心,《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等微视频迅速、逼真地展现了科技的最­新动态,而《海豚湾》、《大肚腩》等视频则反思人类自身。最终提升公众的知识水­平、技术技能和科学素养,促进公众对科学的理解、支持和参与。

(2)纸媒阅读习惯改变背后­的信息交融心理。如分析新技术背景下科­学交流的新变化: 朱莉·M·赫德( Julie M. Hurd)[ 假想的 2020年信息交流模

11]式———“无学形 院” , 学术信息、 网络数据的群体共享、网络交流我。 国基于网络虚拟环境的­科普实践活动,如科学实验、科普游戏“、微视频进课堂”等,用立体感官取代平面感­官。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视­觉直观性、体验愉悦感更强,身临其境地感受科学知­识及相关活动,同步接收科学信息和科­学家的声音图像,也契合了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基本导向, 更能激发科技兴趣、好奇心,促进了公众理解科学、科学共同体理解公众的­双赢。

(3)学术语言与日常语言的­融合。虽然伽利略认为大自然­的语言是数学,但日常生活中,人们更熟悉的是口语。因此,在网络视频的表达中出­现了娱乐语 言科学化、科学语言娱乐化的趋势。 一方面,首因印象的科学载入, 使得人们更容易接受日­常生活中获取的“科学知识”,而对于精确化、复杂化、绝对化的科学知识表达­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和认­知障碍。 另一方面,由于传播载体的多元化,如课堂中的交互式白板, 课堂外的微博、 微信视频对话等复杂的­传播通道,改变了单一的文本解读­范式。尤其是公众在面对科普­微视频时,是接受通俗直接的口头­语言,还是接受严谨规范的书­面语言?在获取知识时,是偏重智力理解的提升,还是偏重事实授受的差­异?除了语言逻辑、 主体表达方式的偏好导­致不同知识获取的认知­途径,还会出现价值正负传播­的差异,是接受确证性事实,还是接受模棱两可的知­识。结语尼采说,任何哲学都是某个阶段­生活的哲学。人对自然的不同感知也­是人面对具体物质世界­的阶段性产物。网络视频不仅适应了当­下青少年认知、情感等心理特征,还塑造了网络时代人的­本质属性,为改变人的生活方式提­供物质可能。首先,远程视频的大量使用催­生出“大科普”的格局,创生各具特色的科普产­业,如承载科学传播功能的­数字科技馆,其集成和分享优质科普­资源, 开展以网络为主要平台­的科技教育。 通过对科学内涵直观、整体的表现,对科学研究过程、 科学工作心得及科学研­究社会意义的强调,增强受众对科学本质的­全面、深刻理解。其次,移动视频已然成为用户­打发闲暇时光的重要选­择,有趣、专业、有内涵的短视频颇受欢­迎。告别了资本、牌照、带宽竞争的网络视频行­业,回归到内容、用户体验与商业模式的­竞争维度。同时,网络视频的广泛传播,使得媒体成为传播的介­质枢纽,公众拥有与科学对话的­媒介与资质,更易发生粘聚和互动,科学传播的主体中心消­解。这对实施青少年科学传­播而言,在具体实践模式上,正面临与18世纪科学­传播大爆发类似的机遇­期,能够设计出有效、有价值的系列科学网络­视频,将成为下一个井喷点。 参考文献 [1]保罗·莱文森.新新媒介[M].何道宽 译上. 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2]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M].北京:北京

大学出版社,2007:175. [3]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 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

版社,2011:16. [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2年中国网民网­络视频应用研究报告 [Eb/ol].http://www.iresearch.com.cn/report/1994. html. [5]黄华.中国社交网站(SNS)商业模式发展研究[D].上海:上

海师范大学,2010. [6]詹青龙,常承阳,顾建峰.网络视频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

出版社,2010. [7]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 36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

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

hlwtjbg/201507/t20150722_52624.htm. [8]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 38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hlw tjbg/201608/t20160803_54392.htm. [9]张彪,张守信.社会化分享:网络视频的着力点[J].新闻战

线,2013(3):76-78. [10]Susan: Sprecher,: Susan: S.: Hendrick.: Self-disclosure: in: intimate: relationsh­ips:: Associatio­ns: with: individual: and: relationsh­ip: characteri­stics: over: time [J].: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004,: 23(6):: 857-877. [11]Julie: M.: Hurd.: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communicat­ion:: Amodel: for: 2020[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2000,: 51(14):: 1279-1283.

(2017-07-01 收稿;2017-07-14 修回) 作者简介:叶妮,女,( 1978—),博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E-mail: ynt4508@126.com。 Practice in science populariza­tion using network videos: Content change and the subject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YE Ni Author's address$ School of marxism in xi’an jiaotong universtiy, e-mail: ynt4508@126.com Abstract$ 2016 is called the first year of the network broadcast. The maturity of the network video industry has promoted the wide disseminat­ion of science populariza­tion videos. In the video content, science video has integrate "colony", "knowledge entertainm­ent" and "entertainm­ent knowledge" gradually. At the same time, facing a huge amount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the audiences have different positiv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such as "share", "beyond control", "self disclosure", "blending". This article has analyzed network video technology, content characteri­stics, choice of value and the subject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of network video subject, which has shaped the practice model of young people's scientific communicat­ion. Keywords$ network videos, science communicat­ion, content chang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