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Education and Museums

“虚“”实”之间———以科技为传播手段的互­动装置艺术 / 樊欢

———以科技为传播手段的互­动装置艺术

- 四川美术学院

摘 要 “虚”与“实”的美学语言关系问题在­传统架上艺术时期,主要依靠对二维平面符­号进行赋形、着色和构图,从而达到相生融合的统­一意境。 而在历经了现成品到装­置艺术的材料拓展后, 当代艺术裹挟在数字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浪潮中,转向对数字装置艺术交­互体验的探索。 现今,以电子数码、信息科技和生物化学等­为主导的新媒介艺术展­鳞次栉比,其科技手段在运用和传­播过程中,为观众建构出基于互动­体验的艺术虚实。这种虚实关系的转变极­大地拓展了当代艺术物­质材料的探索边界,并在新的互动关系中推­进了跨学科、跨媒介实验艺术的多种­可能性。关键词 当代艺术 科学 互动装置 虚实关系 0 引言数百年来,科学与艺术,竞相纷争演绎。 终在文思美育雅集之地, 汇通虚拟的知识海洋和­现实的物质世界,彼此辉映交合。 二十世纪中叶起,艺术渐渐褪去现代主义­二元对立的精英视角,倒戈转向“人人都可成为艺术家”的大众化日常。艺术与生活的既定界限­由此模糊消散, 物质媒材的表现可能也­极大拓宽:现场性静态装置、动态机械装置、数字互动装置等接连纷­繁出现。 其趋进延伸之路, 意在“互”与“动”, 即调动大众在陌生展场­空间内的直接性交互体­验感。以“美术化”的虚壳嫁接现代科技实­核,为观者带来艺术与人文­的双重体验。 作为数字互动装置艺术­终端的虚拟现实技术, 能营造出创作者预期的­沉浸式虚拟感观世界,其新颖、开放、仿真的特点,能在短时间内“引起观众之美感,给与深刻之印象” 。

[1]装置艺术的空间特性, 易于在展场中营造多感­官共存的虚实感, 尝试转变传统美学语言­的单项设定,激发待探讨、摸索、解决的新问题。本文拟以数字 互动装置为切入点, 浅析虚拟现实艺术中虚­实间所关注的艺术与科­学问题、 观者心理感观问题和其­揭示的存在性真实问题, 反思日常生活中科技质­感艺术所蕴含的人文精­神。1 虚实间的艺术与科学艺­术与科学, 分属感性知觉和理性知­识这两个截然相对的范­畴, 却都痴迷于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本真原貌。取自然之精髓,假人之灵智,兼容并造,方以可观可赏的艺术载­体或实用适用的科技产­品进入寻常生活。 二者的关系,诚如李政道先生所言,智慧和情感可以携手并­进。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当代艺术“互动”倾向潮起潮涌;二是科技迈入智能人性­化探索阶段。

就前者而言, 在杜尚戏谑地把男士小­便池推入美术馆展览机­制后, 古典精英的高雅趣味受­到了前所的未有 冲击, 现世可用任的 意实物媒材都获得了“选择即艺术”的合理性代言。 而后,兴起的激浪派、偶发艺术、行为艺术等新类别纷纷­不期而合,多少带

有强调观众参与配合的­意味, 反映社会差异化所牵引­而出的个人性与个体性­问题。 个体创作意识的多样化、大众参与的互动化,于此延展了美术馆单一­固化的参选、参评、参展系统,进一步模糊了艺术与生­活的边界,让创作者与观者的参与­互动、交往互涉成为可能。 同时,在互联网、多媒体等数字科技的推­动下,在美术馆的展览空间陈­设内,艺术的互动形式也从动­态机械装置过渡到数字­互动装置, 从简单机械的能动进入­人文精神的反思。

就后者而言, 智能人性化时代设计的­科技产品在技术上以虚­拟精神的舒适度为首, 在外观设计上更具备现­代视觉美感。而“多媒体技术的终极应用­形式”,乃是虚拟现实技术。 即借助“头戴立体眼镜、数据手套等传感设备”, 让观众置身于一个具有­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嗅觉的三维模­拟感观世界 。 世界上

[2]被广泛认可的第一个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器系­统于1968 年,由伊万·萨瑟兰(Ivan Sutherland)创造出来。 随后,大卫·艾默(David em)首创了可视化虚拟世界,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美术方面。

当下与科技结合的艺术­装置作品在各大美术馆­均可见其身影。 钱学森先生曾推断在信­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 在大成智慧的人群中创­造力将大大提升, 继而产生灵境技术, 即虚拟现实技术,并预言“灵境技术是继计算机技­术革命以后的又一项技­术革命”(见图 1)[ 。正如他所预言,虚拟现实

3]技术蔓延了知识学科的­各个方面, 同样也在艺术领域,出开 娇艳美丽之花。 2 虚实间的他者心理感观­他者,乃较“自我”之谓。言及他者心理感观,史上有“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濠梁辩争。确如此“,我非子,固不知子矣”,他者的感受虽可察于其­言辞表达间、眉宇流露处,然始终无法完全真切地­直接感应到。艺术所涉架上绘画同样­如此,虽已运用笔法、色调、留白等技法表现三维空­间境像虚实,填补想象上的理解空,隙但依旧宛如纱幔遮掩。而启用虚拟现实技术创­作,其“互动”可直达个体私人意识领­域:预设的感知场景,幻如海市蜃楼,以可视化景象,阐释渴望被理解的期许;当空旷展厅内所陈设的­展品,不再能一望然了,观者对创作者“互动”的原设定便,默然接受了。同时,戴上虚拟现实头显,观者的欣赏时间等量替­换为作品的体验时间,情绪和感受也随之延长­他。者视角的世界,透过三维虚拟空间,在时间里发酵直,至感觉记忆,深刻难忘。

为还原他者视角,营造完全式心理体验,创作者在技术上进行了­延展性探索,扩展了听觉和触觉的沉­浸式互动,如英国MLF工作室的­虚拟现实艺术装置“动物中眼的世界( In the eyes of the animal)”,便加入类似蝙蝠接受音­频系统的声音设备,音频可直接传播到人体­的骨骼和肌肉系统。参与者可在森林里,选择蚊子、蜻蜓、蛙和猫头鹰四种不同动­物的观看视角。每一种动物视角都有其­特点,如蛙的视角折射出黑白­灰高级硬调,细部呈现出从紫罗兰色­到水墨色的颜色渐变,所有轮廓都宛如铅笔线­刻,自带高

冷美感;蜻蜓复眼则折射出斑点­重影,事物轮廓以简约的形状­重合,聚散不一。在视觉、听觉、错觉的同时复合下,能感觉到动物飞翔时身­体的振动,感受到大自然的变化过­程,重新审视和思考现实世­界。

新媒体艺术家刘彧文创­作了“Family video”这件作品,其将手稿绘画与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借助电子显示器显现。 整个创作以作者自身家­庭的迁徙经历为背景,展现了四川一个工业小­镇从1969 年三线建设入川, 到 2008年汶川大地震­其间的土地变化。参观者可根据自身所处­地点, 观看这片土地过去与现­实的对比,提醒人们时间和岁月中­的改变,展示人们城镇原本的历­史面貌。 虚拟现实装置艺术,以“互动”为存在,降低公众品赏的难度,改变观者的欣赏和体验­时间,以多元、轻松、易感知的形态在公共场­域中传播,正为公众所广为接受。3 虚实间的存在性真实虚­拟现实技术的英文为 Virtual Reality, 其中“Virtual”一词除计算机用语“虚拟的”释义外,还可译为“实质上的,实际上的”———几乎很接近描述的事物,以至于有细微的差异也­不再重要。 既有虚拟,又为实质,可以假乱真,在虚拟中复刻实景。

其在展厅内所营造的短­暂性空间体验, 可溯源到佛教长久性石­窟艺术。 佛教利用石窟特殊的地­形位置,具体泥塑的故事刻画以­及信众的虔诚向善,营造出符合传教者和受­教者接受心理的神秘空­间,产生沐浴佛光的逼真感­受。若置身其间,庞大庄重的佛像雕塑、 色彩绚丽的佛经故事和­长年不断的烛台香薰,视觉、嗅觉、听觉等都被有效地调动­起来,仿佛真的和佛祖有了虚­拟和现实的连接桥梁。

而现世的虚拟现实装置, 在没有佛教信者坚定虔­诚的信仰慰藉下, 主要成为了创作思想直­接陈设展示、交流互动的私人场域。一种依赖空间特性和科­技手段进行创作的艺术­表式现形 , 与传统平面绘画相比,艺术品鉴者不再需要美­术史、美学背景等宏观理解的­框架,间空 内无限放大的直觉、感观和感受成为深刻体­悟的直接源头。

以非裔女艺术家的虚拟­现实装置“树”为例,观 众能在互动体验中完整­感悟到创作者的思想预­期,而不再被束缚于专业品­鉴的条例。进入装置前,观众会得到一个装有土­和树种的小盒子。 然后戴上头显等设备进­入,观众随即将看到并感受­种子如何萌芽,成长为雨林中一棵树的­完整过程。其间,当树种破土而出时,迎面会吹来清风(模拟雨林中的空气);而当森林被砍伐时,观众能听到电锯的噪音,感受到火焰的炽热以及­树木倒下的震动。摘下头显时,将看到自己刚刚栽下树­种的位置,出现了一棵树的投影。之后观众还会获得另一­棵可带回家的树种, 小小的树种能随时提醒­观众这个艺术体验。

[5]此装置将平时忽视的大­自然生长现象和人为破­坏自然情形等展示出来, 给个人心灵带来强大的­摄动。树的成长过程,浓缩了时间;人的破坏行为,强化了个体的欲念———虽非自己所为,但感受依旧强烈。个体行为同自然、人类集体融合起来,关注并放大个体感受,揭示人对真实现状的诉­求,叩问当下人存于现世对­问题的反省和反思。其反应的真实性,正如虚拟现实本身一样,在虚中有实,以实辅即虚, 自然与个体、永恒与刹那,都完全诠释于虚晃之间。4 结论以科技为传播手段­的数字互动装置艺术, 拓展了公共领域艺术材­质使用的边界, 在艺术的互动形式上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其虚实关系的转变,为观众理解公共场合装­置艺术作品提供了更简­单方便的可能性。同时,数字装置艺术包含科学­和艺术两种不同学科知­识,在其中间的临界点上,既有科学提供的养分,又有艺术细心的浇灌。而艺术所具有的启迪作­用,正如美国学者奥尔德斯·赫胥黎( Aldous Huxley)所言,可将描写城市混沌的话­语经过诗意般净化成为­教科书里的字字珠玑;而人类自私的、不肯与人分享的经验也­能用“假设—解释”范式达到统一同化 。 科学可在艺术的熏陶下,追求灵活多变的形

[6]式和反思当下的诉求。 在电子信息化的大时代­背景下,艺术跨学科的融合发展,必将成为一个更为重要­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1]李万万.美术馆的历史[ 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 2016. [2]张燕翔.当代科技艺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王雷.科学和艺术:同源与互动[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2,4. [4]钱学敏.钱学森关于科学与艺术­的新见地[J].民主与科学,

1998,3(3):3-9. [5]圣丹斯 2017:AR、震动套装、装置艺术让 VR 进入 3.0 时代[Eb/ol][2017-01-21].http://www.sohu.com/a/124887834_ 505777 [6]HUXLEY. A.. Literature. and. science[m].. New. York:. Harper.

&. Row,. 1963. ( 2017-06-26 收稿, 2017-10-11 修回)

 ??  ?? 图 1 未来科技与艺术的关系­图[4]
图 1 未来科技与艺术的关系­图[4]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