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Education and Museums

“瓶瓶罐罐大变身”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 刁国斌

摘 要 组织科普活动是科技馆­工作的重要任务。 扬州科技馆的“瓶瓶罐罐大变身”活动既满足了青少年探­究科学的心理需求和学­习欲望,又培养了他们勤俭节约、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还有助于他们形成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理念。关键词 科技馆 科学实验 动手制作 教育活动

- 刁国斌扬州科技馆

0 引言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能源缺乏的发展中国家。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和­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生态环境也正受到不容­忽视的挑战。 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通过调查发现, 来扬州科技馆参观的观­众中每30人就会丢弃­一个饮料瓶或易拉罐,每年将近要扔掉 4万个瓶瓶罐罐。对此,扬州科技馆策划招募青­少年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在辅导员的指导下变废­为宝! 1 活动构想目前,对饮料瓶和易拉罐一般­采取分类收集,回炉再生产的处理方法。 扬州科技馆的教育人员­经过研究, 认为科技辅导员可以利­用这些身边的物品组织­青少年进行手工制作、科学实验等活动。

我们将观众丢弃的瓶瓶­罐罐进行搜集分类、清洗晾干作为活动材料, 每周六现场招募青少年­参与“瓶瓶罐罐大变身”科普活动。 围绕各类瓶瓶罐罐的特­点、用途和处理方法,开展“五小一想”活动———小 实验、小改进、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和奇思妙想。通过活动后的评价环节,激发青少年的参与意识,提高动手操作和发明创­新能力,并引导大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2 策划实施此次教育活动­由扬州科技馆联合扬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普及部­共同举办。 青少年在科技辅导员的­帮助下,进行科技实践和创新制­作,并通过活动,倡导低碳生活方式,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如图1 所示,活动分为前期准备、组织实施和活动成果三­个部分。2.1 前期准备2.1.1 设计活动方案

(1)确定活动主题 此次活动的主题为“变废为宝,共创美好家园”。

(2)设立回收箱 在扬州科技馆以及扬州­科技馆科普基地学校设­立“瓶瓶罐罐大变身”回收箱,回收保存较好的瓶罐用­作活动原料, 并将变形或压扁的瓶罐­回收至废品收购站, 所得经费捐给扬州市希­望程工。

(3)成立研究小组 在扬州科技馆网站、微信号以及相关学校橱­窗介绍瓶瓶罐罐的利用­方法。 根据

馆内辅导员的专业背景、 学生的爱好特长, 自愿组队,以“实验研究”、“我改我进”、“巧手制作”、“发明创新”“、奇思妙想”“、调查研究”为研究主题,成立研究共同体,确定研究目标,落实研究任务,撰写研究报告。2.1.2 调查研究活动

(1)工厂访查 组织青少年到扬州亲亲­集团访问,了解瓶罐的制作过程,调查相关资料,了解每年制作瓶瓶罐罐­需要多少原材料等, 加强青少年对瓶瓶罐罐­原材料的感性认识。

(2)馆内调查 每名辅导员、青少年都是“变废为宝”宣传员。 如图 1所示,宣传员通过调查问卷了­解了科技馆内观众对瓶­瓶罐罐的处理态度。共有 70人接受了调查。关于“您是怎样处理瓶瓶罐罐­的?”有40人表示会将其丢­弃,有6人表示会将其交给­回收站,还有 24人表示堆积在家中­不处理。关于“您知道的瓶瓶罐罐回收­站有几个?”,有33人表示不知道回­收站的位置,有 14 人表示知道1 处,有 8 人表示知道 2 处, 有 9人表示知道3 处, 有 3人表示知道4处,有 3人表示知道更多。 关于“您以前知道瓶瓶罐罐可­以做成工艺品吗? ”有 58 人表示知道,而剩余12 人表示不知道。 关于“您希望以何种方式回收­瓶瓶罐罐?”,有 25人表示愿意将瓶瓶­罐罐带至指定地点,按照一定比例获取小小­的纪念品,而有 20 人表示希望有专门人员­上门回收。关于“对于瓶瓶罐罐用于发明­方面的事例, 您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的?”有45 人表示从报刊、电台等媒体得知,有 7 人表示从亲朋好友处得­知,有7人表示从网络得知。

图 1 调查问卷样张

2.2 实施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2.2.1 创作科普实验秀

将废旧的瓶瓶罐罐进行­适当加工, 作为实验器材,并以青少年喜爱的表演­形式,围绕下列专题开展系列­小实验,创作科普实验秀。

(1)声学实验 通过不同材质的玻璃瓶、瓶中不

同的液体、瓶中水位高低,探究影响发声音量、音调和音色的因素。

(2)光学实验 用玻璃瓶演示光的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反射、折射、色散等现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等­实验。

(3)电学实验 用易拉罐进行演示摩擦­起电、电磁感应、短路放电等现象的实验。

(4)力学实验 用塑料瓶验证液体和气­体压强的存在; 探究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发现液体内部压力、压强的作用效果;找寻浮力的产生原因以­及物体沉浮的条件。

(5)热力学实验用玻璃瓶进­行演示固态液化、气体热膨胀、液体扩散等现象的实验,探究影响分子热运动快­慢的因素。

(6)化学实验 用玻璃瓶做过氧化氢溶­液与氯气化合产生鲜艳­的橘红色炫光, 通过沉在水底的冰块检­测重冰的密度,演示白磷剧烈燃烧等实­验。2.2.2 巧手制作展示

组织“变废为宝露一招”活动,通过展板介绍、现场教学和网络宣传等­方法, 传授常用变废为宝的方­法,激发受众的制作兴趣。 鼓励参与者发散思维,进行再加工、再创造,将废旧的瓶瓶罐罐制作­成更多更精巧的工艺品,如笔筒、烟缸、储蓄罐、保龄球、放大镜观察架、花篮等。 评选优秀作品,举办获奖作品展示活动。2.2.3 “奇思妙想”创意比拼

开展关于瓶瓶罐罐“奇思妙想,伴我成长”活动讲座,用生动有趣的内容吸引­听众,为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一个个“古怪”的想法在“不经意间”产生。辅导员对现场收集到的­作品进行评选, 让观众明白“奇思妙想”就在身边,鼓励观众用自己的慧眼­捕捉身边的每一个契机,挖掘自身的创新潜力。2.2.4 发明创新作品申报

时时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 通过“和田十二法”,瓶瓶罐罐会产生新的创­意,在玩中体验并学会这些­创新技法,保证“小发明”活动的长效性。 一项项发明随之“出炉”:科学调味罐、方便洗衣瓶、双头牙膏、感应奶瓶……这些优秀的小发明中的­部分作品还参与了省市­各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等竞赛活动。 2.2.5 撰写调查研究小论文

参与“瓶瓶罐罐大变身”交流活动的观众,通过扬州科技馆网页、微信号、微博交流创意和作品、制作技巧等,为撰写小论文准备好素­材。如研究可乐瓶对堤防的­保护作用, 将回收的塑料瓶去底后­整齐排列,利用合金框架予以固定。由于消浪单元迎浪面开­孔,尾部缩减呈圆锥形空腔­结构,当波浪穿入前部通孔在­后 消浪单元空腔内发生紊­动,受力基本抵消,从而探究出塑料瓶方阵­消浪效果、保护岸坡的作用。2.3 活动成果

本次活动形式多样、针对性强、参与面广、效果良好。通过此次“瓶瓶罐罐大变身”活动,观众的环保意识得到提­高,青少年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合作能力也­得到提升, 同时, 该活动也发展成为一个­系列,在多个方面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具体包括利用瓶瓶罐罐­的实验秀35 个,优秀“小改进”145 个,“小制作”300 多件,“奇思妙想”创意 262 件并最终转化成小发明­达 58件。我们还收到围绕瓶瓶罐­罐撰写的调查报告或课­题研究小论文 40 多篇,评出 12 名“环保之星”,并进行了表彰。3 总结与思考“瓶瓶罐罐大变身”活动具有普及性、层次性、创新性等特点。 本次活动围绕随处可见­的“瓶瓶罐罐”展开, 取材较为容易, 创作的作品深受青少年­的喜爱。 活动实施过程中,青少年互相合作,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成果丰硕。 从开展系列实验秀、改进创意,再到巧手制作、奇思妙想,人人都有体验的机会;到发明作品申报、撰写调查研究小论文,按“五小一想”活动逐步实施,活动环环紧扣,成螺旋式地逐步提升。 这些都需要发挥参与者­的聪明才智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其中小发明活动是点重 、难点,培养了青少年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丰富多彩的活动、造型各异的作品、创作成功的喜悦影响着­众多观众, 无声地渗透、 贯彻着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理念。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行走在“变废为宝”的道路上,继续去保护我们的环境,美化我们的生活, 共同寻找解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双之赢 路。

参考文献

[1]刘鹤,王维博.小塑料瓶大世界[M].第二届科技场馆科学教

育项目展评优秀案例选­编,2014:102-104. [2]周斌.基于身边材料开展小学­科学教学的实践策略[C]// 责

任·创新·发展———上海第十六届青少年科­技辅导论文征

集论文汇编,2008:62-65. [3]徐青芳.瓶瓶罐罐大创意之动物­立体造型[N].中国教育报,

2015-10-11(03). [4]李继香,陈前程.和田创新十二法在创意­新产品上的应用

[J].安徽科技, 2016(2):30-33.

 ??  ?? 图 1 “瓶瓶罐罐大变身”活动流程
图 1 “瓶瓶罐罐大变身”活动流程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