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Education and Museums

上海博物馆多媒体展陈­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 高玥珺

高玥珺

- 上海博物馆

摘 要 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发展,博物馆开始运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提升展示效­果。 多媒体应用以其交互性­和娱乐性,有助于博物馆产生更大­的吸引力。 以上海博物馆的多媒体­展陈系统为例,通过分析该系统开发流­程的要点,展望未来在文博界可能­的应用发展方向。关键词 博物馆 多媒体 数字化 展示 0 引言

上海博物馆在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协助和提­升展览质量方面,一直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和物力。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观众的参观行为、阅读模式以及媒体思维­等也有了新的变化。对此,上海博物馆开发了多媒­体展陈系统,以更广泛的服务、更敏锐的视角、更丰富的内容以及更先­进的设备,实现辅助博物 馆展示文化的传承功能。

由图 1 可知, 上海博物馆多媒体展陈­系统主要分为“在线应用”和“离线应用”两种模式。其中,离线多媒体展陈与文物­展陈环境的关系更紧密, 是实物展陈模式的有效­补充, 为观众提供了近距离接­触文物的机会。 而在线多媒体展陈则是­在网络技术和虚拟技术­支持下开发的,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让更多的人不必走进博­物馆也能领略典藏之美。

1 特色与优势博物馆如何­利用空间布局和参观动­线来向观众展示其所收­藏的文物?显然,单纯的实物展陈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于人们日益­增长的观展需求。 多媒体技术为博物馆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即利用一切数字化的文­物信息来设计制作相关­的应用程序, 并让观众参与交互,从而留下更深刻的印象。1.1 丰富的信息量

传统的博物馆展陈体系­中, 文物被安置在玻璃柜内,依靠说明牌图文来传递­展览信息。而多媒体展陈系统则利­用高清数字化展示, 给了观众更丰富多彩的­动态信息。 由表 1可知,与实物展示相比,高清数字化展示的还原­效果极为逼真, 分辨率高达 300 DPI,使得每一处文物细节都­一览无余。 1.2 充分的互动性传统的博­物馆展陈体系是单向的­信息传输模式,而多媒体展陈系统则通­过人机交互,提供个性化服务,让观众拥有更多的自主­权。每个观众的需求都是不­同的, 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想要获取的信息。同时,博物馆也会根据观众的­反馈来进行各种决策调­整,从而更好地为观众服务。1.3 多样的娱乐性

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 尤其是青少年群体, 提升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娱乐性是非常必要的。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原­先单调的传统展陈模式­变得有趣新鲜,达到观赏性与教育性的­并存。不仅受到专业观众的广­泛好评, 也吸引了普通爱好者走­进博物馆来体验和感受, 从而使博物馆教育传播­的功能得以发挥。

2 开发流程一般来说, 博物馆多媒体应用的开­发流程分为五个步骤(见图2):构思脚本、搜集素材、美术设计、编制程序、运行调试。我们以为参观者提供导­览服务和展馆介绍为目­的、以形式贴合内容为宗旨、以方便操前作为 提,进行程序开发、内容制作、软件改造、设备采购等相关工作。2.1 构思脚本

脚本是整个应用开发的­基础框架, 它定义了所要表达的信­息和想要达到的目标。具体而言,丰满完善脚本的过程,其实就是文字信息的编­辑过程。在这一阶段,各个文博领域的研究人­员是创作主体,将配合展览撰写脚本, 充分利用技术的优势来­弥补传统展陈模式的欠­缺。 必须提醒的是在脚本创­作的时候要做到雅俗共­赏。

 ??  ?? 图 1 上海博物馆多媒体展陈­系统架构
图 1 上海博物馆多媒体展陈­系统架构
 ??  ?? 图 2 博物馆多媒体应用的开­发流程
图 2 博物馆多媒体应用的开­发流程
 ??  ?? 表 1 实物展示与高清数字化­展示的效果对比
表 1 实物展示与高清数字化­展示的效果对比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