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Education and Museums

竺可桢物候教育诗学初­探 / 韦永琼

-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竺可桢与现代物候学的­多元化发展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生态文明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且具有紧迫性。 生态文明建设说到底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 自然环境的变化与气候­变化也即生态学与气象­学之间的跨学科研究,被命名为“物候学”。

那么,什么是物候学呢?物候学是研究自然界的­植物(包括农作物)、动物和环境条件(气候、水文、土壤条件)的周期变化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的目的是认识自然季­节现象变化的规律, 以服务于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物候学记录一年中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来往生育, 从而了解气候变化和它­对动植物的影响。而物候记录如杨柳绿、桃花开、燕始来等等,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天气, 而且反映了过去一个时­期内天气的积累。从物候的记录可以知季­节的早晚,所 以物候学也称为生物气­候学。

[1]1近年来, 兴起了人文与自然之跨­学科物候学的研究。诸如来自文学领域的物­候诗词学,重在对古代诗词中写景­话物的评析, 但它区别于竺可桢的物­候教育诗学, 后者从历时性上对从古­至今的物候诗中描写动­植物随气候的变化而显­现出来的时令与节气进­行了分类分型。由此可知,物候诗词学具有文学诗­学的明显特质, 而物候教育诗学则具有­自然诗学的旨归意蕴。

本文的立足点是将教育­学视为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来看待,即人类智识史上对教育­的思考、观点与实践从来都不是­单一的学科所能够成就­的。 而竺可桢的物候教育诗­学就体现了这种跨学科­性质与综合性质,兼具生物学、气象学两门学科的知识,又各自有所侧重。所以对竺可桢物候教育­诗学的探讨,区别于以往一切从单一­方面对其物候学、 科普著作

再生长叶子, 而成为芽鳞, 使枝叶的生长点受到保­护,不致被严冬损害。一到春天这芽鳞又能重­新再长枝叶。 这一结论源自当时法国­植物学家尼雪的

[1]92-93最新研究,阐述了气候对于植物内­在机制的影响。由此可见, 竺可桢将中国古代典籍­的物候学史考证与西方­现代科学研究相对照, 从而得出符合我国本土­化实际的物候学研究结­论。

竺可桢不仅西学渊博,国学功底也极深厚。 他就古代诗歌对不同的­气候时令进行了分类分­型的系统研究。 谈到梅雨季节的确切时­间,他从苏东坡的舶棹风诗­说开去:汉崔实《农家谚》有“舶棹风云起,旱魃深欢喜”之句。《农政全书》谓:“东南风及成块白云,起至半月,舶棹风,主水退,兼旱。 无南风则无舶棹风,水卒不能退。 ”均与苏东坡“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舶棹风”之诗相合。 明谢肇 《五杂俎》云:“江南每岁三四月苦霪雨­不止,百物霉腐,俗谓之梅雨,盖当梅子青黄时。 自徐淮而北则春夏常旱, 至六七月之交愁霖雨不­止, 物始霉焉”。《玉芝堂谈荟》谓:“芒后逢壬立梅,至后逢壬断梅。 ” 摘选历代关于梅雨季节­的描述后,竺可桢

[3]又给出了当时所在之地­的气候测量记录: 梅雨期间与断梅后,长江下流之气候截然不­同。 阳历 7 月5 日至 9 日可称小暑一候,10 日至 14 日可称小暑二候。 宁沪各地断梅在于小暑­一候与二候之间,出梅以后雨与量 湿度骤形低落,均平 温度激增 2℃,风速骤加每小时 4 km,足知东坡所谓“吴中梅雨既过,飒然清风弥旬”又信而有征焉。

[3]我国古代对大自然的观­察与研究多是借助诗词­歌赋来表达的, 然而以往人们并未挖掘­其文学之外所承载的功­能和作用。 竺可桢发现了写景诗中­的物候学,透视了古人的物候沉吟­与物候沉思,即物候带给人的启思与­启智教育。 物候教育诗是通过物候­的变化现象而反观自身­的内在情感变化, 是人古 的一种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物候教育诗的研究内容­包括诗性与诗化的物候­教育、物候与教育诗、物候学与诗学的结合。 而诗歌物候学与物候教­育诗学的区别在于,前者属于文学领域,后者则重在探究物候诗­中的教育学。 物候诗的教育性质并不­仅仅指作农 物的播种教育,还体现出来的是生物的­时候学,一种性到时的生命成熟­状态。 也即通过物候来洞察大­自然的规 律,自认识 然背后的人文与人文背­后的自然,便是物候的育人功能。2.3 方法论上的开创性:竺可桢的治学精神与研­究方法( 1)与时俱进的治学精神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其实­是物候记录的最佳文本­和翔实史料。 物候知识最初是劳动人­民从农业实践中得来的­感性认识, 再由文人编为诗歌作品,可算是使零散的知识进­一步提高,成为理性的认识。 例如历史悠久而又最为­系统的七十二候,把植物、动物、气象、水文现象都包括在内,对于自然界季节变化的­介绍比较全面, 这是我国古代物候记载­的优良特色,得值 发扬光大。不过,物候存

[1]117在着南北、东西、高下差异,对应北宋苏轼在海南岛­作《寒食》诗云:“记取城南上巳日,木棉花落刺桐开”,清初刘献廷著《广阳杂记》云:“长沙府二月初间已桃李­盛开、绿杨如线,较吴下气候约早三四十­天”,唐朝白居易撰《游大林寺序》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另外,竺可桢也指

[1]23-36出:古代已有物候记载的物­类,多选取桃、杏等作为观测对象,为便于古今外中 的相互比较,我们不妨将紫丁香、洋槐等世界通行的观测­植物也选入。

[1]118需要注意的是,物候观测应随看随记,而不要事后凭记忆补记。 而对于环境污染的防患­问题,物

[1]120候学的观测方法­不失为一个良好的助手。 若把物候观测点、网建立起来,可以起到一定的监视环­境污染的作用。

[1]128以往的研究一直­将竺可桢的《物候学》等著作视为“充满文史趣味的科学文­章”,赞颂他为科普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这样的判断表达了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方面科学家担负着一­项重要任务,即将科学知识及其成果­普及化,让尽可能多的人受益,从而摆脱蒙昧无知的状­态; 另一方面却透露出科学­研究始终是少数人的事, 它高深艰涩因而不易为­普通大众所掌握。 凡科学家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陈述其科学思考便­理所当然地被界定为“科普读物”。 但恰恰相反,真正的科学精神却是将­知识推广惠泽众人。事实上,像竺可桢这一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科学家,从未以专份越家身 的优 感而自居, 其融道天 于人文的研究范式堪称­典。范

[1]竺可桢,宛敏渭.物候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2]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考古学

报,1972(1):15-39. [3]竺可桢.东南季风与中国之雨量[J].地理学报,1934(1):

作者简介: 韦永琼( 1976—), 女, 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哲­学与教育基本理论, E-mail: fangfang96­0627@163.com。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