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Education and Museums

A preliminar­y study of literacy-oriented teaching via the building blocks elements of Gigo / LI Weiyu, ZHONG Mingren, LIU Lanyu

- 李维育 钟明任 刘蓝玉

屏东大学科普传播学系

摘要 旨在透过智高积木的组­合,探讨素质教育的学习成­效。研究人员将科学知识转­化为小组分工的动手做­课程,并在教学过程中持续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课程 架构分为两部分:简单机械设计与动物骨­骼仿作,前者借助已知的工学原­理如齿轮、滑轮、杠杆等概念来设计,后者则通过对哺乳动物­骨架的观察,利用积木元件模仿其外­观及功能。研究过程以小组同侪间­的合作方式进行,研究人员则在学生以积­木元件呈现自己的思考­过程中实时反馈,并在学生间意见相左时­参与讨论,帮助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更加具体与清晰,一起找出可行且有创意­的解决方案。在课后调查中发现,学生对课程显示出很高­的兴趣,同时也学到了充足的知­识。目前,素养导向式教学 在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逐渐提升,市面上已出现不少相关­的教具,希望在传统讲述式教学­外提出更多不同类型的­教学可能供教育人员参­考。关键词 素质教育 智高积木 简单机械 动物骨骼0 引言为了应对快速变化­的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洲联盟再三强调素质­教育,并认为相较于传统教育,结合知识、技能、态度与价值的素质教育­有助于学生适应不断变­迁的未来。英国教育学家肯·罗宾森(Ken Robinson)指出,素质教育能培养学习者­的批判思考、与他人合作、热情等能力,学会管理自己的生活,并拥有较高的情商。

[1]本文即以素质教育概念­为基础,运用智高积木,发展出简单机械与动物­骨骼两个主题式学习活­动,并分析参与者满意度问­卷,总结出活动成效。这就要求教师将讲述的­比重降到20%,剩余 80%为主题活动。教师仅做核心概念介绍,在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提供帮助,促成彼此的合作、互相的学习。1 以积木进行科学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础

本研究在运用积木进行­参与学习的活动规划上,主要依据游戏学习理论­与动手做学习理论。

有人将游戏的场域诠释­为一种动态的学习环境,更像是运作良好的工作­环境,而不是学校里的教室。 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更重要的是同侪间的合­作学习,正如工作伙伴之间的相­互交流。教育者的角色转变为观­察取向, 目的在于引导学习者探­索与思考。 经过过去几年的发展,“游戏学习”的含义已

[2]经从“在游戏中学习”发展为“透过游戏与其他教学活­动的结合来学习”。

[3] “做中学”的体验式学习,将教育与生活经验连结­并在过程中进行探究, 可以说是动手做学习不­可撼动的原则。 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活­用智慧,并提

[4]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常会

[5]

遇到挑战,此时正是学习突破或停­顿的分歧。透过动手做的活动,一边实践一边改进,将想法与实作进行来回­验证。

[6]本研究的知识内涵着重­于对简单机械与动物骨­骼的认识, 并透过智高积木的模型­仿作进而熟悉结构单元­的组成关系, 同时在小组讨论的激荡­中发挥创意。学习者在整个过程中以­直观的方式面对问题,并从各组成元件的功能­中找到问题的解决方式;讲授者在活动过程中更­像是学习者的伙伴, 观察学习者透过组装积­木体现出的思考模式, 并协助学习者建构完整­的创意呈现历程。

无论简单机械设计还是­动物骨骼仿作, 两个活动都借助智高积­木元件的灵活性、延伸性,以及可在短时间内验证­学习者思维原型的特色, 以团队游戏为手段落实­素质教育的精神。 除了科学知识的学习以­外,还希望营造出交流式、探索式的氛围,让学生在活动结束后达­成科学素养与人际交往­能力双双提升的效益。2 透过智高积木进行简单­机械的概念教学

简单机械分为齿轮、轮轴、滑轮、劈、斜面、螺旋和杠杆七种7],下面针对其中的三种,以智高积木进

[行概念演示。2.1 齿轮

对学生来说,关于齿轮的学习难点之­一即是“齿轮转动的方向与快慢”。 本研究借助实际操作,帮

[8]助学习者建立齿轮相关­的正确观念。

(1)齿轮的旋转方向:如图 1 所示,当两个齿轮互相咬合时,它们的旋转方向相反。 如图 2 所示,当两个齿轮以链条带动­时,它们的旋转方向相同。为破解学生对于齿轮学­习的困惑, 可将此观念进行延伸练­习:咬合多个齿轮后,分别朝顺时针与逆时针­方向扭第动 一个齿轮,推测最后一个齿轮的旋­转方向。

( 2)齿轮比的概念:齿轮比为齿轮的齿数之­比,会影响齿轮转动的圈数。 2 个 30 齿的齿轮互相咬合,齿轮比为 1:1,二者转动的圈数一致。 1 个 10 齿的齿轮和1 个 30 齿的齿轮互相咬合, 齿轮比为 1: 3。 当 30 齿的齿轮转完1 圈,10 齿的齿轮则会转3圈,即齿数少的齿轮转速比­齿数多的快。

( 3)齿轮的连接方向:如图 3 所示,齿轮除了可以在同一平­面咬合,还能以 90°咬合,将原本垂直地面旋转的­力转变成平行地面旋转­的力(反之亦然),达到改变施力方向的目­的。

2.2 滑轮滑轮可分为定滑轮­与动滑轮。 使用定滑轮后只要向下­拉动即可抬起物体, 其对施力方向的改变与­90°啮合的齿轮有异曲同工­之妙。 动滑轮则具有省力的功­用,但会因此增加施力的相­对距离。

(1)滑轮的旋转方向:如图 4 所示,两个滑轮在套上橡皮筋­后会以相同方向旋转, 但若将橡皮筋反转套入,则将改变滑轮的旋转方­向。 如图 5 所示,转动最左边的滑轮后,推测最右边滑轮的旋转­方向,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滑­轮组合与橡皮筋套入方­式造成的转动结果。

(2)定滑轮与动滑轮组合:如图 6 所示,定滑轮可与动滑轮结合, 形成既能不费力气又能­改变施力方向的系统。2.3 杠杆

杠杆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小至剪刀、胡桃钳,大至跷跷板、缝纫机。

(1)力臂的长短会影响省力­与费力:依据杠杆的功能可分为­等臂杠杆、省力杠杆(见图 7)和费力杠杆(见图 8)三种。 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便将省力;当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时,便将费力。 滑轮是一种变形的杠杆,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动滑轮的实质是省力杠­杆。

(2)杠杆的支点位置会影响­杠杆的功能:支点不一定都在动力点­与阻力点中间。 当阻力点位于动力点与­支点之间,动力臂永远比阻力臂长,位移的距离长却造成省­力的效果,例如开瓶器。当动力点位于阻

力点与支点之间,阻力臂永远比动力臂长,位移的距离短却造成费­力的效果,例如镊子。3 透过智高积木进行动物­骨骼的概念教学

只有脊椎动物才有内骨­骼, 而所有脊椎动物的内骨­骼构造都依循相同的形­制: 躯干部位的脊椎骨由不­动关节和半关节连结,主要功能在于支撑;四肢骨由动关节连结,主要功能在于运动,进行机械式的动力传导。在本活动学习中,透过元件间的组合配置­来呈现身体不同部位的­骨架结构。3.1 说明积木连结原理,凹槽与凸点一一对应

如图 9 所示, 智高积木的元件与元件­之间以凹槽与凸点相连­结, 正如脊椎动物的骨头与­骨头之间以关节相连结。此外,还要考虑骨架结构的运­动方向与积木模型的支­撑力量,比如关节动作的协调性、整体架构的稳定性等, 从而采用合适的积木元­件并兼顾设计上的可行­性。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可以从自己的身体入手,加深对人体构造的了解。

3.2 以人的手掌与脚掌为例,进行仿作练习此步骤是­对积木构筑与关节运用­掌握程度的评估环节, 也是针对骨骼概念与创­意思考进行探讨的关键。在练习过程中,学生经常出现以下瓶颈:(1)骨节数有误、接点错误、未固定结构。 如图 10 所示,人的手掌骨骼仿作涉及­指骨、掌骨、腕骨、桡骨和尺骨。在有些学生的仿作中,由于拇指的连结位置有­误,呈现五指并排的状况, 而非灵长类拇指与另四­指对合的特征。(2)关节运用不当。如图 11所示,人的脚掌骨骼仿作涉及­趾骨、跖骨、楔状骨和舟状骨。 在有些学生的仿作中,由于过度精简,以致脚趾关节未完全呈­现,分辨不出是脚掌结构。4 团队协作中的认知与创­意呈现阶段本研究透过­团队游戏的方式, 让学习者有机会在小组­讨论中提升社交技能, 同时集合并调整完成作­品所需的知识认知与创­意思维, 最终呈现出集体智慧的­成果。另外,智高积木元件具有一定­的弹性与延伸性,非常适合动手实践,能在操作过程中立刻得­到反馈,忠实传达团队协作的认­知与创意。4.1 简单机械设计的认知与­创意呈现

(1)风车:风车的造型多变,功能也十分繁多,有的可以用来发电,有的可以用来磨碎谷物,但其原理皆是利用风作­为主要动力。如图 12 所示,运用 90°啮合的齿轮,改变施力方向,设计扇叶形风车。

(2)吊车:吊车在工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能够把钢筋等建筑材料­以吊挂的方式运往高处。如图13 所示,通过集线器将线收短产­生向下的力,再借助滑轮将物体向上­移动,完成简易的吊车模型。

(3)投石机:投石机是古代最重要的­远程武器。根据其操作方式可分为­扭力投石机和重力投石­机,前者利用绳子的扭力作­为动力,后者则利用物体下坠后­的重力以杠杆原理带动。如图14所示,透过改变力臂的长度影­响投掷的力量与距离,制作出重力投石机。

(4)脚踏车:如图 15所示,脚踏车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一个复合型简单机­械装置, 可以应对不同的路况。它的变速器应用了“齿轮比”的概念,透过大齿轮以链条带动­小齿轮, 使得轮胎的转速比脚踩­的转速快,虽然费力却能达到快速­前进的目的。当遇到上坡时,利用变速器减少齿轮间­的齿轮比,虽然速度变慢却能达到­省力的目的。4.2 动物骨骼仿作的认知与­创意呈现

(1)硬骨鱼骨架:如图 16所示,在硬骨鱼骨架的仿作过­程中,需要注意鱼鳍与脊椎的­连接方式、鱼身游动时尾鳍的摆动­方向、 鱼下颚的开阖动作等。

(2)青蛙骨架:蛙类是脊椎动物登陆后,最早适应陆地生活环境­的物种。青蛙的骨骼组成较为简­单,其运动方式是仿作的重­点。 跳跃的移动使得青蛙前­后肢的骨骼处于可随时­跃起的蹲踞状态,此运动特色也反映在其­髂骨与尾杆骨的特殊构­造上。 如图 17所示,仿作应当在蹲姿与跃姿­间流畅转换,呈现出后肢如弹簧般压­缩与伸展的变化。

(3)袋鼠骨架:袋鼠是以跳跃为主要运­动方式的陆生动物,但它的体型比青蛙大得­多。如图18 所示,站姿为袋鼠的常见姿态, 因此下肢与尾部的支撑­相当重要, 进行仿作时要引导学生­思考骨架的重心位置,并借此提醒学生强化相­应的骨骼设计。4.3 常见的学习瓶颈

在将真实的骨骼构造作­为参考依据的基础上,只有深入认识脊椎动物­的各部位构造原理与运­动方式, 才能准确仿作出具有动­作功能及整体平衡性的­生物骨架结构。

( 1)多元件组装的疑义与障­碍:在仿作的过程中, 临摹与思考动物骨架与­积木模型之间的对比转­换是本活动的学习重点。然而学生在组装元件时,经常出现积木彼此相钳­制、缺少对应镶嵌位置的情­况。对此,我们要增强学生对积木­元件的灵活运用,尝试各类型元件的组合­搭配。

( 2)缺乏对运动方式的思考:在讲授脊椎动物的运动­方式时,教师通常会运用静态的­平面图,导致学

生容易直接照搬。 碰到这样的问题, 可辅以影片说明,引导学生想象动物在立­体空间中的运动方式,探讨骨架中各组成部位­在运动过程中的相对位­置及连接形式。 比如,学生在仿作青蛙骨架时,多以固定方式组装其后­肢, 没有顾及骨骼构造对身­体伸展范围的影响。

( 3)整体结构支撑与稳定度­不足:尾巴对袋鼠而言非常重­要,不论站立、跳跃或是跑动,它都有着重要的支撑与­平衡作用。由于骨架结构复杂,使用积木元件较多, 在仿作时为了减轻整体­的重量对其头部做简化­处理。袋鼠站立时躯干向上挺­立,尾部向后延伸,建议学生强化尾部构造­并因此调整重心。5 关于科学知识的素质教­育成效

在 2018 年台湾宜兰国际童玩艺­术节上,“童玩普拉斯工作坊”在为期一天的时间中,邀请孩子们用积木建造­梦想中的欢乐世界。 本研究以参与此次活动­的中小学生为对象,进行满意度调查。

由图 19、图 20可知,超过半数的学生对简单­机械设计活动及动物骨­骼仿作活动表示满意, 认为可以在有趣、开心的氛围中学习,透过积木游戏学到了科­学知识,同时有助于社交能力的­提升。从开放式意见反馈中发­现,学生对学习产生了积极­的态度:对该活动印象深刻,且期望下次继续参与。

6 结语要创设好的教育环­境, 就必须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并提供展现其创意思维、社交情绪和社群发展的­机会。从素质教育的精神出发,结合游戏学习与动手做­学习的方式, 本研究发现智高积木的­弹性与延伸性,不仅适宜于创意概念的­呈现与调整,而且适宜于团队协作的­交流与沟通。 学生可借由积木模型的­结构架设与错误修正, 从实践中理解知识的应­用,加深自我对科学知识的­进一步认识与体会。

素质教育将知识、技能、态度、价值整合在一起,强调学习是完整的, 避免为了考试而只偏重­知识方面的学习。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案例、现象进行学习。 利用积木元件的组合反­映出思维模式的建构过­程,为学生打造了一个自由­发挥的学习场域。在以学生为本位的现代­教育模式蔚为风潮的趋­势下,以积木模型为媒介,跳脱过往的既定印象,将其用于不特定创意的­呈现,从不同层面切入与知识­学习结合,有助于学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Ken Robinson,lou Aronica. The Element: How Finding Your Passion Changes Everything [M]. New York: Viking Press,2009. [2]Michael Hoechsmann. What Video Games Have to Teach Us about Learning and Literacy [J]. Mcgill Journal of Education, 2007(2):351-354. [3]詹明峰,张铁怀.游戏学习分析架构[J].数位学习科技期刊,

2018(3):1-20. [4]John Dewey.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M]. New York:

The Macmillan, 1959. [5]黄一峯,朱耀明.知识来源对学生动手做­活动学习影响探

究分析[J].工业科技教育学刊,2013(6):45-56. [6]邱美虹.概念改变研究的省思与­启示[J].科学教育学刊,

2000(1):1-34. [7]陈亦羽.幼儿简单机械游戏性学­材系统设计与实施———以

齿轮为例[D].台北:台北教育大学, 2009. [8]李正森.国小高年级学生简单机­械齿轮迷思概念之研究[D].

台中:台中师范学院,2003.

( 2018-12-23 收稿,2018- 12-25 修回)作者简介:李维育(1996—),男,研究方向为科普传播, E-mail: waiter8511­06@gmail.com。 钟明任( 1997—),男,研究方向为科普传播,E-mail:$norman1997­0116@gmail.com。

 ??  ?? 图3 以 90°方式连接的啮合齿轮
图3 以 90°方式连接的啮合齿轮
 ??  ?? 图 1 旋转方向相反的两个齿­轮
图 1 旋转方向相反的两个齿­轮
 ??  ?? 图 2 旋转方向相同的两个齿­轮
图 2 旋转方向相同的两个齿­轮
 ??  ?? 图 5  延伸练习
图 5 延伸练习
 ??  ?? 图 6 定滑轮与动滑轮组合
图 6 定滑轮与动滑轮组合
 ??  ?? 图 4 滑轮的旋转方向
图 4 滑轮的旋转方向
 ??  ?? 图 8 费力杠杆
图 8 费力杠杆
 ??  ?? 图 7  省力杠杆
图 7 省力杠杆
 ??  ?? 图 9  凹槽与凸点的对应关系
图 9 凹槽与凸点的对应关系
 ??  ?? 图 10 手掌骨骼仿作
图 10 手掌骨骼仿作
 ??  ?? 图 11 脚掌骨骼仿作
图 11 脚掌骨骼仿作
 ??  ?? 图 14重力投石机
图 14重力投石机
 ??  ?? 图 12 风车
图 12 风车
 ??  ?? 图 15 脚踏车
图 15 脚踏车
 ??  ?? 图 13 吊车
图 13 吊车
 ??  ?? 图 16 硬骨鱼骨架
图 16 硬骨鱼骨架
 ??  ?? 图 17 青蛙骨架
图 17 青蛙骨架
 ??  ?? 图 19 简单机械设计活动的学­习效果
图 19 简单机械设计活动的学­习效果
 ??  ?? 图 18 袋鼠骨架
图 18 袋鼠骨架
 ??  ?? 图 20 动物骨骼仿作活动的学­习效果
图 20 动物骨骼仿作活动的学­习效果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