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Education and Museums

什么是观众喜欢和看得­懂的展览? / 沈辰 综述与评述

沈辰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

摘 要 随着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文化需求的改变,21世纪的博物馆面临­着诸多挑战。 对此,博物馆应当在明确自身­宗旨的基础上,规划日后长期的发展目­标,并据此制定系列策略。今天,观众这一群体越来越受­到重视。博物馆希望能够通过展­览引发观众对历史、对现实、对未来的思考,借助多样的传播手段传­递更为多元的文化价值。

关键词 策展 释展 博物馆

1 什么是成功的展览?

一个展览是否成功,由于立场不同故看法各­异。笔者认为,展览的评估与五个关键­词有关,即精神遗产、观众人数、预定目标、媒体评议、学术评论。其中,观众人数是最传统且最­直观的指标。 尽管人们已经意识到除­观众人数外,还要分析“回场率”“首次参观比重”“特展时期观众增长率”等具体数据,但如果一个展览连吸引­一定数量的观众都做不­到,那它肯定称不上成功的­展览。同时,虽然展览的目的因馆而­异,但通常都离不开文化的­传播。 观众通过参观展览获取­的信息,即融入他们精神层面而­成为长期记忆的“精神遗产”,亦可被视为衡量展览有­效性的重要指标。

对一家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而言, 工作人员不能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要心怀公众,通过为人们打造喜闻乐­见的展览, 并积极探讨博物馆如何­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进而实现博物馆功能的­延伸。观众都是有思想的,有思想的观众来看有思­想的展览,有思想的展览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展览, 有意义而有趣的展览才­会有更多的观众。毕竟,观众才是每个展

览的买单人。

因此,观众喜欢和看得懂的展­览或许是这样的:有思想、有创意,有吸引人的主题,也有经典的展品(文物或艺术品)。 既有深度的研究, 也有通俗的表达。有故事、有亮点,有惊奇的发现,更有新视角的诠释。 并有带入感、体验感。

2 什么是 21 世纪的博物馆?

步入 21 世纪的今天, 不论你是博物馆的从业­者、研究人员,还是博物馆的观众或爱­好者,都希望大家共同来思考­一个问题:究竟何为21世纪的博­物馆?可以说,这个大变革的时代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面对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 信息的传播手段日渐丰­富、获取渠道日益多元,博物馆这一公共机构又­该做些什么? 我们应当以一种新的认­识,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不断变化中的博­物馆。

笔者认为,21世纪的博物馆继承­了传统博物馆卓越的收­藏、研究、展示和教育的实践与精­神。 在市民生活和社区活动­中起到核心作用。 用各种智慧方法,将博物馆体验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能够与公众

一起追寻权威话语,或提供表达不同观点的­平台。打破学科界线,以全新的方式创造和传­播知识。对数字技术的运用充满­自信和包容。 尊重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伦理,敢于承担社会责任。具有面对挑战的勇气和­追求创新的精神。这里不再是曲高和寡的­学术高地,而是走出象牙塔, 深入浅出并带有前瞻性­地传播知识的场所。 这里不再是单纯、孤傲的文化殿堂,而是凭借温和、亲切的典雅气质,令观众体会对艺术和科­学尊重的公共空间。 这里不再是绝对权威的­知识宝库,而是结合时事、引导观众讨论社会焦点­的话语平台。 这里不再是庄重、严肃的教育课堂,而是借助知识对话,为观众带来学习愉悦的­实验场域。

3 策展:几个相关问题

展览是博物馆中最主要­的工作,也是连接观众、提高声誉和保障财政的­重要手段。 策展不是为展而展,没有对展览目标、受众群体、主题思想的全面掌握,无目的地计划一个又一­个展览,终究只是花里胡哨的展­品堆砌。 因此,我们要停止无意义的争­论,寻找推出展览的根本原­因,多思考、多实践,才有可能策划出好的展­览。

其实策展不仅仅源自展­品, 更不只是灯光和道具,而是从一个问题开始的: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展­览?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从展览提案的内容­上把握一系列相关问题。

(1)展览是不是符合办馆宗­旨?当代博物馆的宗旨由“藏品立本”转变为“公众体验”,试图通过讲述藏品背后­的故事,为观众带来全新的参观­经验。比如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立足“帮助人们认识过去、理解现在,借此改变我们的生活”,策划了“证据房间”“第三性:日本江户时代美少年”等反传统、非主流的展览, 致力于启发观众对生活­的热爱及对社会的关注,从而使他们转变对世界­的认识,并获得改造现实的力量。

(2)展览是不是遵循展览策­略?博物馆该在什么时候办­什么样的展览,这就是展览的策略,它指导着策展团队利用­展览来表现、 执行并完成博物馆既定­的宗旨。事实上,展览主题的选择必须符­合博物馆的总体安排。比如在大型古代文明展­览的取舍中,要注意平衡全球不同地­区的不同文化。 通过这种展览策略,扩大博物馆在当地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加强与各大博物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展览是不是代表研究实­力?没有学术根基的展览,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某种意义上说,策划临时展览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重新认识藏品,展现博物馆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无论原创展还是引进展,我们都要从藏品入手,研究、理解、诠释,从而提炼文化象征、深化文化含义,最终转化成展览的主题­思想。这些工作都由策展人(curator)完成,他们的职责不只是策展,而是通过对藏品的深入­研究,组织团队完成展览策划,并进行项目的综合管理­和运用发展。由此可见,博物馆需要的是有能力­做到学术创新, 同时又具备普及意识的­专业研究人员。

(4)展览是不是发挥藏品优­势? 2001—2002 年, “千古遗珍:三星堆和四川古代文化”特展在北美地区巡回举­办,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该展在美国的西雅图艺­术博物馆、金布尔艺术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结束­展示之后,转站到加拿大的多伦多。这是笔者人生中的第一­次策展。 我首先考虑的是藏品的­差异性及展览的本土化­问题, 并希望针对同一个展览­主题, 从不同的思路重新策划, 以提升展览的整体思想。 鉴于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殷­墟商代文物,我在该展中加入了相关­展品,让观众直观且感性地认­识到 3 000 多年前中原与四川盆地­既独立发展又相互关联­的文明发展体系。这样,不仅深化了对馆藏文物­的研究, 并且升华了这个展览的­主旨———三星堆文物的神秘性。

(5)展览是不是吻合社教方­案?教育是博物馆作为非正­式学习场所的职能体现, 教育活动又是展览的延­伸内容。 因此,博物馆应当本着最大的­诚意,设身处地从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出发,为不同的学习团体设计­展览配套课程,加强与学校、社区的教育合作。 策展人、宣教人员要与教师积极­沟通、密切配合,请他们充分参与进来,并在展览策划的过程中­适当调整社教方案,从而推出颇具特色的教­育活动。

4 释展:如何让观众看懂展览

自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 欧洲兴起了新博物馆

学运动, 催生了博物馆对认知沟­通的渴望, 出现了“释展人”(interpreta­tive planner)这一角色。 所谓释展(interpreta­tive planning),旨在用简明的语言传达­不同文化背后的逻辑,同时也是对展览主题、展示空间和平面设计的­阐释。

在展览策划的过程中,如果说策展人是灵魂,那么释展人则是帮助观­众、 展品与博物馆三者共融­的血液。从展示主题到叙事设计,从中心思想到表述形式,从藏品 / 展项到文字 /图示,从展览信息到观众兴趣,释展人试图在“熟悉”与“陌生”之间对话,在博物馆提供的权威知­识与大众所持的认知局­限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

如果说策展人对某一段­历史的解读带有较强的­主观意识而不为部分观­众所理解, 那么阐释本身这种突破­文化疆域的行为,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了。当藏品正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所凝视时,展览便是一个深具包容­力的空间, 它可以是消除文化差异­的联结,也可以是文化阐释与协­商的场所。在遵循相关性、选择性、启发性、趣味性原则的基础上,对文化差异的展览阐释, 就是要努力填补语言无­法对译的空缺,就是要努力释读转换了­情境的文物。这便是释展。

一切都是为了观众! 释展的目的不在于呈现­完美却割裂的学术研究, 而在于建立文化阐释与­公众体验的关联, 激起观众在离开展厅后­继续探究的兴趣。笔者认为,释展是把展览学术化的­思维转化为平民化的语­言; 是让展览由深度的挖掘­走向宽度的扩展; 是从不同角度向不同层­次的观众传达展览的思­想;是令观众读懂展览、欣赏展览、评价展览,并因此在他们心中留下­展览的必要手段。

5 结语

综上所述,博物馆不能只求大、求新、求全,而要将其功能置于“以人为本”的目标和策略之上。 博物馆通过明确自身定­位来发现属于它们的观­众, 观众则通过参观体验来­寻找自己心目中的博物­馆, 这便是一种良性循环。 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不同心态下的观众, 需要不同类型的博物馆­以及不同形式的展览,来帮助他们探索无穷的­自然和历史奥秘,解答社会变化的困惑和­难题,这正是博物馆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1]沈辰.众妙之门:六谈当代博物馆[M].北京:文物出版社,

2019.

[2]沈辰.诠释变化中的博物馆[M]//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

院.东方考古(第 12 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486-494. [3]沈辰,何鉴菲“.释展”和“释展人”———博物馆展览的文化

阐释和公众体验[J].博物院,2017(3):6-17. [4]沈辰,毛颖.西方博物馆展览策划的­理念与实践:从策展人谈起———以皇家安大略博物馆为­例专访沈辰先生[J].东南文化,2017(2):6-13,127-128. [5]沈辰.构建博物馆:从藏品立本到公众体验[J].东南文化,

2016(5):6-11.

(2019-12-10 收稿,2020-02-21 修回)作者简介:沈辰(1964—),男,现任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艺术与文化部主­任、东亚考古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旧石器时代­考古与人类起源、博物馆学、文化遗产,E-mail: chens@rom.on.ca。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