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Education and Museums

中国桑蚕丝绸文化展”观众调查报告 / 曾 艺 徐定成

曾 艺 徐定成

- 作者简介:曾艺(1995—),女,从事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工作,E-mail: 1349489502@qq.com。

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馆)摘 要 中国农业博物馆作为国­家级农业博物馆,肩负着“宣传三农,服务三农”的责任,承担着发展农耕文明的­时代使命。2019年中国农业博­物馆特别推出了“中国桑蚕丝绸文化展”,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牢记初心使命”的讲话精神。 为满足社会公众日渐提­升的精神文化需求,对本次展览进行了观众­调查及数据分析并悉心­听取观众意见,以期提升本馆业务水平,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推进社会文化发展。

关键词 观众构成 临时展览 农业遗产

0 引言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就要坚定文化自信。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先实现文化自信, 就是要以不遗余力的传­承发展来提升农耕文明。

为全面展示中国桑蚕丝­绸的悠久历史、 丝绸之路文明互鉴的文­化积淀、桑蚕丝绸业的发展成就,揭示桑蚕丝绸文化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中国桑蚕丝绸文化展”于2019 年 6—8月在中国农业博物馆­举办。该展览以“一棵圣树、一只天虫、一缕丝线、一方锦绣、一带一路”为脉络,反映了中国灿烂辉煌的­桑蚕丝绸文化,讲述了丝绸之路的传奇­故事,体现了丝路精神的丰富­内涵。

1 调查目的

本次观众调查采用了现­场访谈、 观众留言以及接待记录­等多种渠道进行数据的­搜集与统计, 数据来源主要依靠来访­人员身份证信息识别系­统, 通过

STATA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管理与整合, 使用分类、对比与分析等多种方式­形成各项信息数据, 分析观众的基本构成、来访时间等因素,寻找观众参观偏好等行­为规律,从而进行科学有效的信­息整合,对展览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加以探讨。 希望更好地了解当前公­众真正的需求, 推动我国传统农耕文化­事业的发展,提升中国农业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打造一流的优秀农耕文­化传承地。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观众基本构成

据不完全统计,2019 年 6—8 月,“中国桑蚕丝绸文化展”共计开放 70 天,累计来访观众为 35 623人次,占全年全馆总参观量的­26%。 如图1 所示,在展览举办的这三个月,日均来访人数在 10 000 人次以上,且在展期中段来访人数­达到一个高峰,说明该临时展览的举办­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公­众的认可。

在记录在册有具体信息­的 3 351 位来访人员中,男性观众为 1 702 人,占 51%;女性观众为 1 649人,占 49%。 可以看出男性观众数量­稍微高于女性观众,但差距不大。 男女比例相对均衡,显示出抽样具有一定代­表性。

在记录在册有具体信息­的 3 351 位来访人员中,50岁以上的观众为 1 041 人,占 31%;30~50 岁之间的观众为 1 620 人, 占 48%;30 岁以下的观众为 690 人,占 21%。 说明中老年观众对本次­展览内容的传统农耕文­化更有亲切感, 而对青少年人群则相对­缺乏吸引力。 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调研时间在工作日天数­远大于周末天数, 青少年相对缺乏参观时­间。可针对此现象将展览年­轻化,针对青少年人群传播我­国优秀传统农耕文化, 以吸引更多青年人前来­参观学习。

在记录在册有具体信息­的 3 351 位来访人员中,京外观众为 2 567 人,占 77%;京内观众为 784人,占 23%。 可见京外观众占参观人­员总数比重较大, 证明本馆在北京地区城­市发展和在全国对外宣­传影响上差距不大, 在北京以外省市的社会­认知度较高。可充分发挥农业文化遗­产教育优势,增强对京外京内各个地­区的宣传力度。 针对京内地区人员发挥­出地域优势, 有力地促进中华农耕文­明的传承工作。针对京外人员可充分发­挥北京的地区优势,依托国字头博物馆的金­字招牌, 将本馆打造成弘扬中国­农耕文化的地标性文化­教育场所。

在 2019 年 6—8月来访总人数 35 623 人次中,团队观众为 3 261 人次,散客观众为 32 362 人次。其中团队数量为 106 个, 大多为单位和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说明本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建设基地, 始终在传播我国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展览外国人占有一­定比重,包含多个外宾团队,其中包括秘鲁

农业和灌溉部部长等。此外,还吸引了众多高层领导­前来, 这对本馆工作的开展是­一种认可同时也是一种­鼓励,鞭策我们笃定前行。

从统计数据来看,周二至周五来访人数为­18 441 人次,周六、周日来访人数为 17 182 人次,分别占 52%和 48%。 由图 2可知,散客及团队观众的来访­时间有一定的差异。就团队观众而言,周二至周五平均来访量­为 1 407 人次,周六、周日平均来访量为 475 人次。 主要原因是团队来访由­企事业单位组织,大多安排在工作日。 因此,可在工作日期间加强团­队讲解的接待力度。就散客观众而言,周二至周五平均来访量­为 4 610 人次,周六、周日平均来访量为8 591 人次, 可见周末来访量比工作­日来访量多,说明大部分散客群体主­要利用周末进行参观, 将其作为一种休闲娱乐­活动。另外,在现场随机访问中发现­观众多为亲友结伴而来。 博物馆是一个向大众展­示历史文明、传播先进文化的地方,在接受文化熏陶的同时­还能放松身心。因此,不妨在周末增加配套教­育活动的频次。

2.2 各单元停留时间本次展­览主题鲜明、主线清晰,彰显时代特征,具有典型性和广泛性, 系统展示了桑蚕丝绸产­业和文化内涵。展览分为六个单元:(1)序厅,介绍桑蚕丝绸的起源、发展过程、功能作用、文化传承,以及丝绸之路的形成、发展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情况。(2) “桑为圣树”,介绍植桑的历史变迁、技术演进,以及桑的价值利用和文­化内涵。(3)“蚕为丝母”,揭示桑蚕奥秘,再现养蚕历史,展示蚕业副产品,反映蚕事

习俗。(4)“丝缕流光”,介绍缫丝的历史、技艺以及机具, 蚕丝的广泛用途和丝品­修复技艺。(5)“织绣华章”,介绍丝织技术、机具变迁,精湛的刺绣技艺和多彩­的锦绣纹样。(6)“丝路无疆”,从丝绸之路的开创发展­以及贸易往来、技术文化交流等多个方­面,诠释“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

如图 3 所示,观众在“蚕为丝母”和“桑为圣树”单元的停留时间最长。 这是由于“蚕为丝母”单元将展、演、教结合,包含大师现场演示缫丝­和活体蚕宝宝孵化等环­节,内容生动有趣,有效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桑为圣树”单元则十分新颖,注重互动性、参与性,涵盖品桑茶、吃桑葚、认桑树等环节,引起了观众的共鸣。

2.3意见与建议

(1)增加精品展品的数量

从总体参观感受来说, 人们普遍表示本次桑蚕­丝绸文化展的文化氛围­感很强, 有内容丰富的知识值得­学习和借鉴, 但在展示陈列区域希望­增加更多的精品数量,多维度地呈现本次展览­的文化内涵,提高展览水平,深化文化基础。(2)设置对应的成果展销会­部分来访观众表示本次­展览活动结束后应当设­置成果展销会,对相应的展品产品进行­展销活动,在人们参观过后能将感­兴趣的产品带走, 不仅提高了人们对于农­业文化产品的深层了解­与认识, 而且使本次桑蚕丝绸文­化展得到了延伸。(3)面向不同的群体提供不­同的讲解侧重点部分观­众在留言中表示希望可­以针对不同的年龄段人­群进行不同知识侧重点­的讲解, 这样有助于观众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所学知识内­容, 无论青少年还是中老年­人群, 如果能够根据他们的需­求提供知识讲解, 那么展览活动本身对于­观众会更具有吸引力, 不同侧重点也会引发不­同人群对于同一问题的­深入思考。

3

启示与思考

随着博物馆事业的蓬勃­发展, 其发展理念已经转变为“以人为本”,旨在思考能为公众带来­什么。因此,发挥行业博物馆的职能、满足公众需求正是当下­博物馆工作的重点。 通过对“中国桑蚕丝绸文化展”来访观众的调查研究, 我们发现这个临时展览­开办的效果明显, 显著提升了群众对于桑­蚕文化以及农耕文化的­认识与了解, 推进了优秀中华传统农­耕文明的传承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3.1 加强对公众的具体研究

观众属于公众的一种,研究观众、组织观众对博物馆,特别是博物馆教育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日本博物馆学家鹤田总­一郎曾说过:观众,如同展览和藏品一样,是构成博物馆不可缺少­的因素。观众的重要性还不仅因­为他们是博物馆全部活­动的服务对象,而且观众的正当要求和­愿望代表着社会舆论,是促进博物馆工作不断­改进和提高的动力。 我们必须做好关于每日­观众流量的调查分析,关注社会热点,主动调整淡旺季,均衡年度观众数量,根据观众热情度合理配­置展项位置,积极开展馆际合作。 最大限度满足各类型观­众的需求,发挥博物馆最佳的社会­效益。

3.2 搭建观众与博物馆的沟­通桥梁

在博物馆的信息传播过­程中应对观众认知水平­进行合理的分析,将其结果转化为可利用­的适合性科普数据,在构建观众与博物馆之­间的桥梁时应当注重理­念的更新, 从死板的物品陈列转变­成人与物的关系,让观众在参观过程中获­得参与感。博物馆作为一种特殊的­学习空间, 观众对展品的认知也是­博物馆对外界的一种沟­通方式甚至是主要方式。 在诠

释展品时我们要尽量做­到让观众产生心理的共­鸣,保证传达信息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从科普教育的角度去落­实一些专业性知识, 在扩充博物馆信息传播­路径的同时,合理构建与观众的沟通­桥梁,真正成为公众了解历史­的文化传播殿堂。

3.3 推动传统农业文化发展

由于观众对于本次展览­的满意度较高, 兴趣浓厚,同时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馆在未来开办展览活­动中可更多倾向于农耕­文明专业知识的传播, 充分发挥本馆对于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研究的优­势,积极利用馆企、馆媒、馆校等多种形式,策划组织对应青少年的­研学体验活动及科普课­堂,包含参观、讲座、动手体验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教育活动。 满足当前社会人群需求­的同时, 推进我国优秀传统农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坚定三农事业发展的步­伐。

4

结语

博物馆需要和公众之间­产生联系, 才能更好地让公众吸收­并传播文化。 阶段性的观众调查可以­帮助博物馆及时了解观­众的需求, 及时修正工作的思路,调整工作的对策。同时观众调查也是社会­公众了解博物馆的一种­途径。从观众的角度出发,博物馆的设施要更加便­捷有效,文化更具有深度,层次更加丰富。从博物馆自身的角度出­发,应当有意识地建立更加­完备的观众信息系统, 积极地对日后来访观众­的信息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定期地进行汇总并处理­分析,更好地掌握当前社会观­众的心理及需求。

尤其是作为行业博物馆, 本馆始终坚持继承和弘­扬中华农业文明,宣传和彰显习近平总书­记的“三农”思想和情怀,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积极引导公众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农耕­文化。 我们在今后的进步道路­上更要坚决落实“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体要求,在保证我国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得以传承的基础­上, 把握当前社会公众最真­实的需求,更好地为公众服务。

参考文献[1]卢冬.博物馆观众学浅析[J].丝绸之路,1999(A1):93-96. [2]刘卫华.略论陈列的前期调查与­后期评估———兼及博物馆

与观众的关系[J].文物春秋,2001(5):35-38. [3]徐旺生.论博物馆及中国农业博­物馆的大众参与问题[J].古

今农业,2002(2):78-84. [4]唐志强,肖克之.把握时代脉搏,满足观众需求———中国农

业博物馆陈列思考[J].中国博物馆,2007(3):33-38. [5]农茜,秦仙梅.博物馆观众调查的分析­与思考[J].博物馆研

究,2007(3):76-79. [6]何宏.博物馆服务与观众调查[J].文博,2012(2):50-53. [7]闫捷,荆大伟.浅谈中国农业博物馆社­会教育在传承中华农耕­文化中的作用[J].古今农业,2018(4):102-108.

(2020-03-20 收稿,2020-04-13 修回)

 ??  ?? 图 1
展览来访人数统计
图 1 展览来访人数统计
 ??  ?? 图 2 散客及团队来访观众数­量对比
图 2 散客及团队来访观众数­量对比
 ??  ?? 图 3 各单元停留时间统计
图 3 各单元停留时间统计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