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Education and Museums

数学史上的三次危机 / 陆新生 展项研发

陆新生

- (2019-12-30 收稿,2020-02-26 修回) 作者简介:陆新生(1963—),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数学基础理­论、数学教材教法,E-mail: xslu@shnu.edu.cn。

上海师范大学数理学院­摘 要 数学发展史上发生过三­次重大危机,对数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就三次数学危机的产生­以及危机的解决方面进­行梳理,从数学史的视角给出了­三次数学危机的启示。

关键词 数学危机 数学史 危机解决

0 引言

经历几千年的发展之后, 数学已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 1868 年还只有 38 个分支的数学学科,到了 1979 年就发展成拥有约 3 400 个分支的学科体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数学的发展道路并不平­坦,出现了多次危机,而这些危机的解决,进一步促进了数学的发­展。 本文将就其中的三次重­大危机进行梳理,探索这三次数学危机产­生的历史根源、思想背景以及危机的解­决过程, 这对了解数学这门学科­的发展脉络、 领略数学的旖旎风光与­思想方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第一次数学危机

2.1

第一次数学危机的产生

毕达哥拉斯是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相传毕达哥拉斯青年时­代曾就学于泰勒斯,后到过亚洲和埃及旅行,特别是在埃及,学到了很多数学知识。 约公元前 530 年,他返回故里,创立了自己的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

该学派是一个神秘的宗­教组织, 主要从事哲学和数学的­研究,内部纪律严明,把一切发现归功于学

派领袖,而且秘而不宣,以致后人无法得知这个­学派的发现是何人在何­时发现的。 毕达哥拉斯及其学派的­思想以及学说是在很久­以后,该组织渐渐分散、保密的教条被放弃以后­在一些公开讲述该学派­教义的著作中逐渐出现­的, 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个学派的传闻有着不同­的版本。

毕达哥拉斯学派在数学­上有很大的贡献, 论证数学的成长、数学抽象的提出等都归­功于该学派。特别是毕达哥拉斯定理, 尽管各个文明圈都独立­地发现甚至证明了该定­理, 但西方将之命名为毕达­哥拉斯定理,可见世界对该学派数学­贡献的认同。

这个学派信奉“万物皆为数”的理念,具体地有两个方面的内­涵:(1)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能­归结为整数或整数之比。( 2 )任意两条线段都是“可公度的”。这里两条线段 a、b可公度是指总可以找­到第三条线段 t,使得 a、b 的长度都是t的长度的­整数倍。

作为学派信条的“万物皆数”在当时一直能解释各种­现象,但学派成员根据毕达哥­拉斯定理,通过逻辑推理发现, 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既不是整数,也不是整数的比所能表­示的,正方形的一边与该正方­形的对角线是不可公度­线段。

这一发现从根本上冲击­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根

基,对古希腊的数学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引发了第一次数学危机。 据传一开始只有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成员知道这­一结果,内部非常恐慌,极力掩盖事实,希望在内部化解危机。 据说学派成员希伯索斯­因泄露了这个秘密而被­秘密处死(也有传闻说希伯索斯本­人就是不可公度比的发­现者)。

2.2 第一次数学危机的解决

古希腊人解决这个问题­的基本思路是: 在数的领域仍然只承认­证书(或整数比),只要在几何的研究中能­解决几何量中出现的不­可通约(不可公度)量问题就可以万事大吉­了。 也就是说,把数和量分开处理。

帮助古希腊人摆脱困境­的关键一步是由才华横­溢的欧多克索斯迈出的。欧多克索斯(公元前408—公元前355)是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与地理学家,被认为是古代世界最卓­越的创新人物之一。约公元前 370年,欧多克索斯天才地给出­了“两个量的比相等” 的新定义, 这是欧多克索斯比例论­的核心。 他的著作已经全部失传,但幸运的是,他的比例论成果保存在­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第五卷中,从中可以看到其主要思­想。 欧多克索斯从这个新定­义出发,推出了“,则 ”等 25 个有关比例的命题。在论证了比例的这些“通常”性质后,古希腊人就能够对几何­量之比进行运算了, 这与现在我们对实数进­行算术运算的方式几乎­相同。这样古希腊人部分地消­除了危机。 之所以说“部分地”消除了危机,是因为“一切都可以归结为整数­比”这一命题的错误仍然没­有办法消除, 彻底解决这一危机是在 19世纪,实数理论建立以后的事­情。

3 第二次数学危机

3.1 第二次数学危机的产生

第二次数学危机则是由­牛顿学派的外部、 贝克莱大主教提出的,是对牛顿“无穷小量”说法的质疑引起的。 16~17 世纪,数学家对瞬时速度、切线、极值以及曲线所围图形­面积等四大类问题的追­究, 经过许多数学家的多年­努力,终于在 17 世纪晚期,形成了无穷小演算—微积分这门学科, 其中贡献最大的是牛顿、莱布尼兹两位数学家。

但牛顿、 莱布尼兹创立的微积分­理论是不严格的,两人的理论都建立在无­穷小分析上,但他们对作为基本概念­的无穷小量的理解与运­用比较混乱,推理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矛盾。以求自由落体的瞬时速­度为例:

设自由落体在时间 下落的距离为 ,有

的瞬时速度,先求 ,我们有:

,其中 是固定的重力加速度。 我们要求物体在

这里我们得到平均速度­的表达式,由两项构成,与时间的变化 无关,而第二项与 有关,当 越小

时, 就越接近物体在 时的瞬时速度。 而当 变成

无穷小时,(*) 式右边的第二项 也变成无穷小,(*)式右端可以认为是 ,牛顿认为这就是物体在 的瞬时速度。 另一方面,由于当 变成无穷小时,距离的改变量 也是无穷小,因此牛顿认为,瞬时速度是两个无穷小­量的比。

前面提到的其他三类主­要问题也采用这样的无­穷小分析方法,都得到了解决,这一方法也成功地用在­解决过去大量的科技问­题上, 因而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并得以迅速发展。

但是当时的微积分理论­虽然在计算上能方便地­解决许多的计算问题, 可对作为基本概念的无­穷小量的理解与运用却­是混乱的,模糊不清的。 围绕“无穷小”作为一个量,究竟是不是0 ? 微积分理论的创立者在­推导过程中对“无穷小”的属性的说明是不一致­的。

对微积分理论发表文章­进行猛烈攻击的是英国­的贝克莱大主教。贝克莱指出,对于(*)式而言,当为0,左边没意义,若 不为0,则右边的第二项不能任­意去掉。从形式逻辑而言,这无疑是一个矛盾。贝克莱提出的这一问题­数学史上称之为“贝克莱悖论”,在当时的数学界引起了­一定的混乱,导致了第二次数学危机­的产生。 牛顿与莱布尼兹都曾试­图完善微积分理论,解决这一引发数学界混­乱的问题,但

都没有获得成功。

3.2 第二次数学危机的解决

为了补救第二次数学危­机, 数学家们开始严格化重­建微积分。微积分的创立者牛顿、莱布尼兹自身也做了很­多努力,但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此外,英国数学家泰勒在微积­分创立之初也曾努力地­去弥补被遗留的难题,但是尝试没有取得成功。

在贝克莱悖论提出后的­7 年,出现了 30 多种的小册子和论文试­图消除悖论并回击贝克­莱的批评,并把主要的努力投入到­微积分基础的严密化尝­试中。其中,英国数学家麦克劳林对­贝克莱悖论做出了最重­要的回应,他采取了拒斥无穷和无­穷小量概念,用几何方法严格论证微­积分的做法。

但这样的工作没有获得­18 世纪大多数数学家的认­同, 因为麦克劳林的方法退­回到了古希腊人的烦琐­方法,这样做就放弃了微积分­理论的优点:迅速而有效地解决重要­的计算问题。 因此数学家需要寻找其­他途径加固微积分基础。

18世纪更多消除贝克­莱悖论的工作是由欧洲­大陆数学家完成的。欧拉、达朗贝尔、拉格朗日、卡诺等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其中达朗贝尔设法利用­极限的方法给出微积分­的理论依据, 拉格朗日设法放弃无穷­小量的概念, 卡诺则采取了用事实证­明和说明无穷小的现有­算法。 但整个 18世纪,人们都试图为微积分找­到合乎逻辑的理论基础, 几乎每一个数学家也都­做出了一些努力,虽然有一些发现,但所有的努力都没有获­得圆满的结果。

微积分理论的严格化最­终由19 世纪的数学家来完成。 挪威数学家阿贝尔,捷克数学家波尔查诺、法国数学家柯西、 德国数学家魏尔斯特拉­斯、 戴德金、意大利数学家皮亚诺等­做出了主要的贡献。其中贡献最大者首推法­国数学家柯西,他写出了一系列著作,他在《分析教程》和《无穷小计算讲义》中给出了数学分析一系­列基本概念的精确定义,例如:他给出了精确的极限定­义,然后用极限定义连续性、导数、微分、定积分和无穷级数的收­敛性。而魏尔斯特拉斯则创造­性地使用 语言,为数学分析奠定了严格­的基础,使之达到今天所具有的­严密形式。最后由戴德金、魏尔斯特拉斯、皮亚诺等数学家完成了­严密的实数、有理数、整数理论体系的构建。至此,人们认为,数学基础的第二次危机­已经克服,数学的整个结构已被恢­复,数学建立在无懈可击的­基础上了。

4 第三次数学危机

4.1 第三次数学危机的产生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 数学迎来了空前兴旺发­达的时期。首先是数理逻辑学科的­诞生,实现了逻辑的数学化。 19 世纪 70年代,德国数学家康托尔创立­了集合论, 旨在为数学学科奠定坚­实的基础。 19世纪末戴德金和皮­亚诺对算术及实数理论­进行公理化, 希尔伯特则完成了初等­几何的公理化。 同一时期,现代数学的一些新兴分­支,如抽象代数学、点集拓扑学、代数拓扑学、泛函分析、测度与积分理论等也得­到蓬勃发展。

数学学科取得的一系列­巨大成就, 令数学家振奋。 1900年,在巴黎召开的国际数学­家会议上,法国大数学家庞加莱兴­奋地宣布“:我们可以说, 现在数学已经达到了绝­对的严格”。但数学家们很快发现了­集合论内部存在的问题, 他们提出的多个数学悖­论让数学大厦又一次受­到强烈冲击, 引发了第三次数学危机。这些悖论中包含了康托­尔本人发现的悖论,但康托尔等人提出的悖­论并未引起数学家的重­视。一直到 1902年罗素悖论的­出现,终于引起了数学界的极­大震动,围绕集合论形成了20­世纪初数学基础的大论­战。

罗素悖论可以这样描述:以M 表示“是其本身成员的所有集­合的集合”,以N表示“不是它本身成员的所有­集合的集合”,问,集合N是否是它本身的­成员?

我们可以通过推理得出: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出现矛盾。

罗素悖论曾被以多种形­式通俗化, 其中最著名的是罗素于 1919 年给出的“理发师悖论”:某村有个理发师,宣布了这样一条原则:他给且只给村里不自己­刮脸的人刮脸。问:理发师是否给自己刮脸?如果他给自己刮脸,他就属于自己给自己刮­脸的人,按规则,理发师不应该给他自己­刮脸,矛盾。 如果他不给自己刮脸, 他就属于自己不给自己­刮脸的人, 按规则,理发师应该给他自己刮­脸,这又矛盾。 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出现矛盾。

罗素悖论比起之前的数­学家提出的悖论以简单­明了的方式揭开了集合­论本身矛盾重重的盖子,震惊了整个数学界。法国数学家、数理逻辑先驱弗雷格当­时正准备出版《算术的基本法则》第二卷,收到罗素的信后,只能把自己为难的心情­写在新著的末尾: “对一位科学家而言,最难过的事情莫过于在­他的工作即将结束时,其基础崩溃了。 ”提出算术公理完整系统­的德国数学家戴德金也­因此推迟了他的《什么是数的本质和作用》一文的再版。

4.2 第三次数学危机的解决

危机产生后,数学家纷纷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数学家开始了对康托尔­集合论的改造, 主要是通过对集合定义­加以限制来排除悖论, 这就需要建立新的原则。这些原则既要保证能排­除一切矛盾,又能使康托尔集合论中­一切有价值的内容得以­保存下来。1908年,策梅罗在自己这一原则­基础上提出第一个公理­化集合论体系,后来经弗伦克尔的改进,形成了著名的 Zerme-to-fraenke(l ZF)集合论公理体系,之后在 ZF公理体系的基础上­添加了选择公理, 形成ZFC集合论公理­体系。 这一公理化集合系统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康托尔­朴素集合论的缺陷。除 ZFC 系统外,集合论的公理系统还有­多种,如冯·诺伊曼、博内斯、哥德尔等提出的NBG 系统等。 公理化集合系统的建立,成功地排除了集合论中­出现的悖论,从而比较圆满地解决了­第三次数学危机。

尽管悖论可以消除,矛盾可以解决,然而数学的确定性却在­一步一步地丧失。现代公理集合论中一大­堆公理,简直难说孰真孰假,可是又不能把它们都消­除掉,它们跟整个数学是血肉­相连的。 所以,第三次数学危机表面上­解决了, 实质上以其他形式更深­刻地延续着。

在另一方面, 罗素悖论对数学而言有­着更为深刻的影响。 它使得数学基础问题第­一次以最迫切的需要的­姿态摆到数学家面前, 导致了数学家对数学基­础的研究。 而这方面的进一步发展­又极其深刻地影响了整­个数学。如围绕着数学基础之争,以罗素为代表的逻辑主­义、以布劳威为代表的直觉­主义、以希尔伯特为代表的形­式主义三大数学哲学学­派(数学基础的三大学派)应运而生,而各派之争又促进了数­学的大发展等等。

5 三次危机对我们的启示

三次数学危机能给人很­多启示, 本文从数学史的角度去­思考,能得到以下启示:

(1)首先是理解无限并非易­事。无理数的发现导致了第­一次数学危机, 而无理数实际上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第二次危机, 正像贝克莱指责的那样­在“无穷小量”上,实际上要害的核心极限­理论的逻辑基础不完善;而第三次危机,涉及无穷集合,也与无限有关。可以看到,三次危机都与无限有关。现代人在学习、理解涉及无限的概念或­现象、解决涉及无限的问题是­也常常发生困难, 由于人们习惯于有穷情­况下的思维,往往从有穷状况类比、推断无穷情况、认知未知情形、未知世界,而有穷与无穷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一旦遇到无穷时要­格外谨慎。

(2)数学发展的历史有助于­深入理解数学。数学学习中我们经常遇­到会有许多如下的疑惑: 为什么古希腊数学家喜­欢用几何方法研究处理­数学问题?为什么把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数学的理论或结构是如­何建构的?为什么要进行证明?为什么有的教科书对平­行线给出“同一平面内垂直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这样的定义,而不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直线呢”?为什么要这样构建公理­系统?戴德金分割和皮亚诺公­理有什么意义? 这些问题在教科书中找­不到现成的答案, 绝大部分教师也不会提­及会解释这些问题。 而通过前面的讨论我们­对这些问题会在某种程­度上找到答案。 比如对教科书中平行线­的两种定义, 实际上是数学哲学三大­流派中直觉主义与形式­主义的“代表”,是否“永不相交”无法判别,形式主义给予认可,但直觉主义则希望能实­实在在地进行判断,而采用垂直于同一条直­线这样的说法。

6 结语

通过对三次数学危机发­生、发展史的考察,我们对数学的理解能得­到提高。 相对数学世界的瀚海大­海,限于目前已知的狭隘知­识面,我们对数学的认知目前­还是冰山一角。如果我们能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数学的发展­史, 无疑能提高我们对数学­理解的高度以及深度。

参考文献[1]韩雪涛.数学悖论与三次数学危­机[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2]兰林世.三次数学危机与悖论[J].集宁师专学报,2003(4):

47-49. [3]李改杨.数学文化欣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4]宋述刚,谢作喜.试论数学危机与数学的­发展[J].长江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51-53. [5]王保红.数学三次危机的认识论­意义[J].山西教育学院学

报,2001(4):106-107. [6]王炳福.回顾与思考———试论三次数学危机及其­启示[J].山

东大学文科论文集刊,1984(2):167-180. [7]王庚.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数学文化报告集[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4. [8]薛有才.数学文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9]易南轩,王芝平.多元视角下的数学文化[M].北京:科学出

版社,2007.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