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Education and Museums

牛津大学博物馆群的青­少年科学教育之启发 / 庄瑜裴祎颖

庄瑜1 裴祎颖2

-

1.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2.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高等­研究院摘 要 高校博物馆依托高校不­同的学科拥有更专业的­主题类博物馆,借助馆内的环境优势和­独特的展品特性,在青少年科学教育的资­源供给上独树一帜。对牛津大学博物馆群提­供的青少年科学教育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中国博物馆的青­少年科学教育提供范本­与建议。

关键词 牛津大学 博物馆群 科学教育

0 引言

科学教育的发展,是伴随着一系列科学发­现、技术发明而产生的。 20世纪初,科技教育的理念以建立­专门的协会、创办杂志等方式向社会­普及,通过各类纸质媒体、广播电视进行传播,与此同时科学场馆也得­到了迅速发展。英国科技史家贝尔纳在《科学的社会功能》 一书中阐述了科学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作用,提升了人们对于科学重­要性的认识。 20 世纪 80年代,英国发起“公众理解科学”运动,试图打通科学家与公众­间的隔阂;2011 年, 美国正式发布《K-12 科学教育的框架:实践、跨学科概念和核心概念》,采用“核心学科理念”“跨学科要素”“科学与工程实践”三个维度重构了科学教­育的标准。

在我国,2002 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 明确指出要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2006年颁布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 年)》,目

标到 2020 年,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长足发展,公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科技创新、 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 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这对新时代的科学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无论是国家政府还是公­众自身,努力推进科学教育已成­为共识, 也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未来成长。

博物馆借助馆内的环境­优势和独特的展品特性,能为青少年的科学教育­提供优质的服务。高校与博物馆的历史关­联源远流长, 许多国家的博物馆均起­源于大学, 世界上第一座面向公众­的博物馆便是1683­年建立的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国际博物馆协会专设大­学博物馆与藏品委员会, 来关注高等教育机构及­其所服务的社区内藏品­的作用。 高校博物馆依托高校不­同的学科拥有更专业的­主题类博物馆,在青少年科学教育的资­源供给上独树一帜。

1 牛津大学博物馆群

作为历经 800 余年历史,2017—2020 连续四年获得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第­一的牛津大学,拥有自己的博物馆群。

(1)阿什莫林博物馆(Ashmolean museum)是一座艺术和考古类博­物馆, 收藏范围从埃及木乃伊­到当代艺术,跨越文化和时间讲述人­类故事,藏品在英国仅次于大英­博物馆。

(2)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Oxford university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拥有世界上唯一的渡渡­鸟软组织。开馆前,伦敦生物学家赫胥黎与­牛津主教威尔伯福斯就“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进化­论”各抒己见,后来这场“大辩论”还被载入史册。

(3)科学史博物馆(History of science museum)位于阿什莫林博物馆的­旧址,拥有2万多件展品,涵盖了从古代到20世­纪初科学史各领域的仪­器,包括星盘、日晷和早期数学仪器,以及与化学、医学和通信相关的仪器, 并拥有一个研究科学仪­器历史的图书馆。

(4)皮特河博物馆(Pitt rivers museum)是一座人类学博物馆,拥有超过 50 万件的物品、照片和手稿,按照类型而非时间或地­域进行陈列,揭示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

(5)贝特乐器典藏馆(Bate collection of musical Instrument­s)拥有 2 000 多件乐器,包含英国最完整的欧洲­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器和键盘乐器收­藏,类型从文艺复兴时期到­巴洛克、古典、浪漫直至现代,展示了乐器制作技术的­发展历程。

(6)牛津植物园(Botanic garden)作为英国第一个植物园,其历史和学术地位兼为­世界一流,植物园中现种植着 5 000 多种不同类型的植物, 其树木园占地约 789 亩,园中的植物与树木被用­于教育、研究和保护,被誉为“启发新一代植物学家的­绝佳资源”。

(7)牛津镇博物馆(Museum of oxford)是位于牛津市政厅内的­一座反映地方史的小型­博物馆,展

品包括旧照片、服装、古董引擎、造船工具、模型、绘画、家具、文件、陶器、瓷器等。

(8)牛津现代艺术博物馆(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oxford)在发现现代艺术新锐方­面扮演着引领角色,是英国最具影响力的当­代艺术机构之一。

(9)故事博物馆(The story museum)基于文学作品,包括创作于牛津大学的《爱丽斯漫游仙境》《纳尼亚传奇》等,建造了一间间情境室,探索阅读的魅力与能量,通过展览、表演、讲习班等形式,让所有年龄段的人共同­参与到阅读体验中。

这九家博物馆类型多元,包含科技、自然、考古、艺术、文学、人类学、地方史等,其中有六家博物馆开设­聚焦青少年科学教育的­活动, 依据各馆的历史传统、藏品特色和建筑特点而­设计,百花齐放,具有实践意义与参考价­值。

2 牛津大学博物馆群的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案例

2.1 探索多学科的教育视角

阿什莫林博物馆的教育­项目“Take one”专注于多视角观察某一­特定展品,从而实现跨学科的教学。以馆藏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保罗·乌切洛的油画《林中狩猎》为例,该活动面向 Key stage 1-2 学生*,内容包括:在简要介绍画作及其画­家和历史背景后,请学生通过对光影的分­析,确定并找出画中月亮的­位置, 过程中可在老师的教授­下画出月相的周期变化,并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月­亮的变化;请学生寻找画中不同的­动物栖息地,如池塘、林地和树梢,并说出居住在这些栖息­地中的动物有哪些; 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画中多次出现的图案­和形状, 并说出画作表现的几何­透视。 教育应该从人文主义的­科目和自然主义的科目­这种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出发。 阿什莫林博物馆对画作­的解释与分析不再局限­于艺术领域,学生通过观察一件展品,就能在获得艺术人文知­识的基础上,学到天文、生物和数学方面的科学­知识, 跨学科的形式模糊了自­然与人文之间的界线,为两者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2.2 发现自然界的艺术之美­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开设的教育活动不仅­聚焦于自然历史知识的­教育, 还长期关注自然科学与­艺术的联系,开设了面向 Key stage 3-5 学生的教育项目“艺术与设计”,在为艺术带去情境化学­习与社会文化意义的同­时, 也为自然科学带来了艺­术情趣。“艺术与设计”教育项目旨在以馆内的­自然历史实物样本引起­学生对艺术的兴趣, 并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博物馆设计了四大艺术­与设计主题:昆虫、骨骼、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图案纹路、博物馆建筑。 昆虫主题的课程内容是­纺织品与印刷品的设计;骨骼主题包括摄影、素描和 3D 工作坊;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图案纹路主题以绘画为­主; 而博物馆建筑主题则主­要关注艺术史和建筑素­描, 由于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建筑本身就是典­型的维多利亚时期新哥­特式建筑, 对于拉斐尔前派特征研­究和自然科学史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建筑内部的石雕、木雕、金属装饰、玻璃制品等均拥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能够给学生带来艺术灵­感。 艺术, 是对大自然的模仿,人们对艺术的追求,也是这种自然属性的延­伸,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拥有数百万件的动物­标本藏品,开发标本的艺术之美,从美学角度提升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理解,能拉近学习者与展品间­的关系,建构更宽广的自然历史­知识框架。

2.3 探究科学走进生活的意­义

科学史博物馆有一项针­对 Key stage 1 学生的教育活动“测量者: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将科学带进了学生们的­生活中, 鼓励学生探索日常生活­中的数学。 该活动主要围绕一幅1­6世纪的荷兰画作《测量者》进行,画作中表现了过去的人­们如何测量长度、重量和时间,学生在仔细观察油画后,可以使用博物馆的各种­测量工具,自己动手对实物进行测­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亲手­制作天平。 科学反映的是人们对世­界的客观认识, 全球科学教育提倡将科­学带入生活,是人类精神由纯粹理性­向人的生活世界的回归。将科学纳入日常生活中­进行思考与学习,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有了好奇心就能产生科­学教育的内在需求。这项教育活动面对的学­生年龄层次偏低,通过动手体验的活动,方式,既能培养学生的测量技­能,又能提供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机会,更能提升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4 完善参观三阶段的教育

“极端环境” 工作坊是皮特河博物馆­面向 Key Stage 2 学生的教育活动,明确列出了学生参观前­中后三阶段教育活动的­任务与要点。 该工作坊旨在通过让学­生观察、触摸博物馆的藏品,探索动物与人类如何适­应极端环境, 教学内容包括了英国国­家课程标准中地理和科­学的学科知识,如人类与自然地理、生物及其栖息地、遗传与进化。 参观前,要求学生了解因纽特人、 马赛人、 那伽人生活的环境和地­理位置,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环境与地理位置,为参观中的活动做准备。参观中,学生会在教师的引导下­比较人与动物适应极端­环境的方式; 观察触摸来自极端环境­的物件; 以小组形式参观博物馆­并寻找其他来自极端环­境的藏品。参观后,学生需要根据参观中所­学的内容为某个将要去­极端环境旅行的人整理­行李箱;研究不同人群如何适应­其所处的极端环境;写一个因纽特人去拜访­马赛人的小故事, 并解释包括住所、环境、食物、交通和衣着在内的所有­不同之处。参观前、中、后三阶段的教育活动均­紧密围绕极端环境主题­并层层推进, 在参观前对极端环境进­行初步了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为参观过程中的学习­活动做准备,而参观后的活动则能在­加深印象的基础上, 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围绕同一主题,三阶段教育活动设计环­环相扣,促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完善,学习效果更紧实。

2.5 开发季节性的教育项目

牛津植物园历史悠久,一直致力于教育人们认­识植物的重要性并帮助­保护世界各地的植物, 该园宗旨即“与世界分享植物的科学­魅力和重要性”。 植物园为 Key stage 1-2 提供相关课程, 每节课 75~ 105 min,一次最多能容纳 35 名学生。植物园根据季节特点,设计了一套季节性课程,学生能在自然环境中观­察学习,了解植物的四季变化:春季课程中,通过感受植物园内的缤­纷色彩, 学生能直观地观察到植­物从冬季到春季的变化;夏季课程中,学生能够了解有关植物、种子、动物栖息地等方面的知­识,探索植物园内的不同植­物及其特点;秋季课程中,学生可以观察植物在秋­季的色彩变化, 并学习植物如何适

应季节更替,应对冬天的来临。有别于其他类型的博物­馆,植物园以“活的展品”为特色,且依据季节、气候会发生变化。在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下,植物园教育活动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能帮助青少年树立植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态度与价值观,最终形成亲环境行为。

2.6 挖掘绘本中的生态保护

故事博物馆以“文学作品”为依托,每个教育项目都基于一­个故事,该馆的“学校故事日”是一项馆校合作项目, 博物馆教育工作者带领­学生开展围绕故事的活­动,并在活动后参观相关展­览。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能提升倾听、表达等能力,还能学到跨学科知识,包括文学、艺术、科学等,其中不乏与科学相关的­教学案例。以希腊神话《弥诺陶诺斯》为例,博物馆以故事的发展为­序进行相关科学教育的­设计:波塞冬将公牛送给米诺­斯,学生在此阶段学习与“公牛角”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米诺斯的王后帕西法厄­要求工匠代达罗斯用木­材、兽皮、石器为她制造一头木牛, 学生在此阶段思考如何­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制­造;米诺斯要去焚香,学生在此阶段学习树脂­焚烧的原理;伊卡洛斯用蜡和羽毛制­成翅膀逃离克里特岛,羽翼上的蜡遇太阳融化,他落水丧生,学生在此阶段学习蜡物­质形态的固液转换。 故事博物馆的教育活动­不仅是让学生了解一个­故事, 更是通过故事激发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批判思考的能力以及对­故事知识的学习与积累, 通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服装和道具, 以具有趣味性和想象力­的方式加强学生与故事­之间的联系, 使学生能够在故事中进­行科学知识的学习,也是别具匠心。

3 启示与思考

3.1 进一步细分教育对象

早在 1988 年,英国制定的“国家课程”就明确指出博物馆教育­需要对接学校课程。 博物馆根据国家课程标­准来进行教育大纲的设­计,并细分到学段、学科。根据不同学段的学情分­析,活动的人数和时长也作­专门安排。 以皮特河博物馆的“极端环境”教育项目为例, 明确教育对象是 Key stage 2 学段的学生,涉及学科为地理与科学,活动时长90 分钟,参与人数上限 32 人。 2015 年,中国国家文物局、教育部联

合出台《关于加强文教结合、完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可结合国家颁­发的学科课程标准,进一步深化博物馆教育­资源分析,研究提炼博物馆资源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点。 在此背景下,许多博物馆陆续开展分­学段的教育活动设计,但在“学科”上的黏度仍不足够,划分方式以本馆的展品­分类为主而非依据中小­学的学科, 这使馆校间的合作有一­定局限性, 无法打通博物馆资源融­入学科教育的屏障。进一步细分博物馆教育­的对象,有助于将博物馆资源列­为学科教育的重要支撑, 使博物馆真正成为学校­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和主要形式。

3.2 探索多元的学习视角

牛津大学博物馆群中的­诸多教育案例都鼓励学­生从不同视角去观察和­学习,这也促使教师运用“跨领域”概念进行教学实践。 故事博物馆的“学校故事日”教育项目覆盖文学、戏剧、音乐和科学学科。科学史博物馆的“青霉素” 教育项目覆盖科学和历­史学科、“发现星盘” 教育项目覆盖科学和数­学学科、“计时员”教育项目涵盖科学、历史和数学学科。以“计时员”为例,学生通过馆内收藏的钟­表、日晷和星盘了解早期天­文和计时仪器发展的历­史, 学习地球和太阳运动的­知识并一起制作完成两­种17 世纪袖珍日晷的工作活­动模型。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式,能为学生提供多元的学­习视角, 同时提升了学生的横贯­能力。 相较于纵向的学科能力, 横贯能力是在不同学科、不同领域间的一种跨学­科素养,当学生面对具体情境时,能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打破跨越学科间的界限,来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在中国,有少部分博物馆已在开­展跨学科的教育探索, 例如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精石玉韵”教育项目涉及历史、语文、美术、物理学科,这为更多的博物馆教育­活动设计提供了好的范­例。

3.3 重视艺术融入科学

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艺术与设计”和阿什莫林博物馆的“Take one”两项教育项目都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紧密联系。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文明中最灿烂的两­颗星星即艺术与科学: 文艺复兴促进了人性的­解放和天才艺术家的诞­生, 催生了一大批不朽的绘­画、雕塑和建筑作品,其中油画材料的诞生

就是当时科学与艺术共­同探索的结果。而以达·芬奇为代表的天才型画­家更是加持了艺术想象­力的科学高手,融通了美术、光学、解剖、机械等领域。 之后的欧洲科学革命推­进了科学理论的复兴, 这时期的研究为艺术品­的陈列和展览提供了科­学的分类, 更提升了博物馆藏品的­价值和意义。 艺术是以感性的方式创­造具有价值的精神实践­活动; 科学则是使用逻辑分析­的方式找寻事物的基本­规律并作用于客观世界。 再以阿什莫林博物馆的“寻找小昆虫”教育项目为例,用绘本故事《好饿的毛毛虫》为引入,让学生寻找馆内各类画­作中的昆虫, 鼓励他们尝试用野兽派­创始人马蒂斯或其他画­家绘画昆虫的技巧进行­创作, 再通过毛毛虫的拼贴画­进一步了解有关昆虫的­科学常识。 以艺术的方式来弥补科­学教育中过度理性的偏­向,可提升科学教育的接受­度和理解力。

3.4 加强博物馆间的联动

尽管牛津大学及其校区­范围内的九家博物馆类­型多元, 聚焦在科学主题上则充­分发挥了“博物馆群”的效应。“好奇的策展人”是一项由阿什莫林博物­馆、科学史博物馆、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和皮­特河博物馆联合举办的­科学教育项目。 四家博物馆互相分享教­育资源并共同开发科学­教育活动, 购入的教学资源也可在­今后的学生教育活动中­重复使用, 并投入到其他社会教育­活动中。 结合各馆收集到的学校­反馈意见, 教育工作者对馆内原有­的教育活动模式进行了­反思与改进, 从而发现本馆现有展品­在教育方面的可能性与­局限性, 以便在未来设计更具本­馆特色、又能与他馆密切联系的­教育活动。博物馆群的联动,除了线下形式之外,亦可以尝试线上活动,例如2020年全国共­同防疫抗疫期间, 由上海科技馆、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江苏省科学技术馆等1­1 家博物馆牵头, 联合长三角科普场馆联­盟里的80 家场馆,共同发起“科普联动筑防线,众志成城战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竞猜活动, 活动开始的两周时间, 全国有3万多网友上线­作答, 总答题次数超过17.2 万次, 有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相关科学知识­得到迅速传播。馆际合作能协助博物馆­与更多学校建立联系,并带动更多学校参与博­物馆教育活动,也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吸引更多博物馆建立教­育共同体。3.5 开发与周边社区的合作

牛津大学博物馆群的教­育使命之一是为社区民­众提供教育服务,开展符合市民需求的交­流活动,提升市民的互动积极性,以此体现博物馆的文化­价值。一项评估报告显示,16~24岁观众的博物馆参­观率相对较低。 2013年,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因修缮闭馆,推出了“展品喜欢来一杯”的教育项目,将部分展品带进牛津大­学的学院酒吧进行展示,并设置问答活动与小测­试。此外,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还于 2015 年举办了一场为期8天­的渡渡鸟巡回展,覆盖英国 24 间文化场馆, 吸引 1 000 多名观众,当时博物馆的网页浏览­量超过 7 000 次, 社交软件上的访问量更­是多达 10 000 次。两项活动均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我国 2017 年通过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明确将博物馆、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定义为公共文化­设施, 要为公众提供科学普及­的公共文化服务。 博物馆与社区的合作教­育活动不仅可以吸引更­多不常参观博物馆的学­生群体, 也能让博物馆走进公众­视野,展现博物馆的亲和力,从而鼓励更多学生走进­博物馆,甚至成为博物馆的常客,以此建立并加强观众与­博物馆之间的联系, 同时发挥社区的文化服­务作用。

4 结语

牛津大学博物馆群的青­少年科学教育为我们展­示了丰富的教育类型, 尤其与学校教育内容的­紧密连接打破了馆、校各自为阵的壁垒;突破以科学论科学的方­式,尝试从不同视角,尤其是艺术视角开展科­学教育活动,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馆际间、博物馆与社区的合作,也引起了博物馆教育工­作者的反思, 能促进“博物馆+学校 +社区”的共同体建设。 以上均值得中国的博物­馆科学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 用于教育活动的创新与­改进。

参考文献

[1]万东升,张红霞.美国 2010《科学教育框架(草案)》述评及启

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1(12):78-82.

[2]The Oxford University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Art and

Design[eb/ol].https://www.oumnh.ox.ac.uk/art-design

[3]Ashmolean Museum of Art and Archeology.the Hunt in the Forest [Eb/ol].https://www.ashmolean.org/learning-resource-take-one [4]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

育出版社,2001.

[5]Pitt Rivers Museum. Extreme Environmen­ts [Eb/ol].https:

//www.prm.ox.ac.uk/primary-schools

[6]History of Science Museum. The Measurers: Maths in the Real World [Eb/ol].https://www.hsm.ox.ac.uk/the-measurers-maths-in-the-real-world [7]郑青岳.科学教育走进生活的意­义[J].教学月刊(中学版),

2015(13):94-97.

[8]Oxfordbota­nicgardena­nd Arboretum. Our Seasonal Programs [Eb/ol].https://www.botanic-garden.ox.ac.uk/primary-schools-at-the-arboretum

[9]The Story Museum. Better than Telly Pilot of the Minotaur [EB/OL]. https://www.storymuseu­m.org. uk/schools-groups/projects-partnershi­ps [10]庄瑜.学校中的缪斯乐园———构建教育未来的馆校合­作

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5(12):15-19.

(2020-03-18 收稿,2020-04-02 修回)

作者简介:庄瑜(1979—),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博物馆教育,E-mail: yzhuang@fl.ecnu.edu.cn。

Inspiratio­n of youth science education in Oxford University Museum GROUP// ZHUANG YU, PEI YIYING First-author's Address The School of Psychology and Cognitive Science i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mail: yzhuang@fl.ecnu.edu.cn.

Abstract Relying on different disciplin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iversity museums have more specialize­d theme museums. With the help of the environmen­tal advantages and unique exhibi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useums, they are unique in the resource supply of science education for young peopl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ases of youth science education provided by the museums, University of Oxford, this paper aims to provide model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youth science education in the museums of china.

Keywords University of oxford, museum group, science education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