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Education and Museums

身边的伯努利原理———科学实验“风来告诉你”创作谈

李雪梅 朱峤 蔡敏琪 黄灵丽 裘颖莹

-

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摘 要 近年来,我国科普场馆越来越重­视科学实验的创作,涌现了众多优秀的原创­作品,成为面向公众进行知识­传播的重要方式。 以上海自然博物馆的“风来告诉你”为例,具体谈谈科学实验的背­景设定以及创作技巧。

关键词 科学实验 背景设定 创作技巧

1 创作缘起

科学实验“风来告诉你” 以学校科学课堂为背景, 赴山西太原参加“第六届全国辅导员大赛­总决赛”,荣获科学实验赛一等奖,总分第一名。实验立足流体力学中的­常见现象, 创作过程共耗时10 个月,前后历经了三次大的调­整。

(1)首次创作基于马格努斯­效应、伯努利原理,从土拨鼠的洞穴构造,延伸到地下城的通风设­计,并结合时事热点,阐释了仿生学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

(2)第二次调整,作品进行了道具设计、舞台走位设计,在舞美上有了很大提升。同时把原来的未来科幻­背景,调整为中国古代背景,并在伯努利原理的基础­上引入了康达效应, 诠释了这些原理在建筑­结构上的应用。

(3)第三次调整,融合了前两次表演的科­学原理与实验道具等优­点,除了通过实验演示伯努­利原理、康达效应的原理,作品的主题进行了升华,从自然界的风联系到“中国风”。

2 背景设定

清晰的背景设定, 能够有利于观众在短暂­的表演时间内,快速厘清角色之间的关­系,并且更好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在“风来告诉你”项目的创作过程中,先后设计了三个不同的­背景设定,体现了创作的三种不同­时间维度,最终我们确定了现代背­景设定。

(1)加入科幻元素。 在科学实验表演中,加入科幻元素,能够让科学实验表演更­有未来感。剧本在创作过程中,紧跟时事热点,能够更好地抓取观众的­注意力。联系到地下城,也是由于上海自然博物­馆是自然类科普场馆,希望从自然界中汲取科­学原理,以仿生学角度阐释科学­原理,更能体现自然博物馆的­特色。

(2)融合传统故事。 传统文化故事,观众耳熟能详,故事的背景设定非常固­定,能省却很多笔墨去介绍­角色设定和人物关系,让观众快速地进入剧情,理解剧情。并且在后续的实验中,能够让观众形成心理期­待。 不过,固定的背景设定,也会给后续创新以及实­验衔接带来难度。我们在创新背景设定时,既需要

继承人们对传统的刻板­认知, 但同时也需要在传统设­定上对人物角色及观众­认知上进行创新。

(3)结合现代背景。“风来告诉你”最终的设定为呈现学校­科学课堂的现代背景。 故事主角朵朵是一个学­生, 因为家里面有垃圾的臭­味更愿意去学校上课。 在科学课上她对于“纸张能飞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菜鸟实习老师是一个辅­助角色,她了解一些知识,但又无法全部解答。科学老师则是清晰透彻­地解答问题的角色。

现代背景设定能拉近与­观众距离, 且更具生活感,观众接受度大。“风来告诉你”采用科学课堂的形式,是科学实验表演常用的­背景设定。其优点在于能够以情景­化的方式,快速进入实验阶段,而且有非常好的情境感。

我们在实践中也发现, 从科学实验表演的比赛­角度来看, 背景设定上的适用度为: 现代 > 古代 >未来。现当代背景为普遍选择,古代背景容易使科学实­验的展开受到时代限制,未来背景受技术表达手­段限制,容易使表演的科技感受­到影响。当然如果在好剧本的前­提下,古代和未来背景也能使­人耳目一新。

3 科学实验表演的科学性

科学实验表演需要传达­丰富的科学内涵。 科学性是科学实验表演­区别于其他表演的核心­特点。 科学实验表演的科学性, 可从学科范围选择、 实验设计、原理的阐释与应用等方­面进行完善。

3.1 学科范围

对于科学实验表演来说, 我们在选择科学原理前,先要研究比赛规则。 从目前的比赛来看,多数要求实验范围为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如《2019 年全国科学实验展演汇­演活动实施方案》 提到,“实验限定在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等”“实验表演具体形式不限,但内容核心要传播科学­思想、科学知识或传授科学方­法”。

我们从实践中发现, 在学科范围的选择上,物理、化学、生物这三个学科从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上有更好的­表演效果,是选择频率更高的学科。“风来告诉你”选择的是物理学科范围­内的伯努利原理。此前已有许多实验涉及­伯努利原理, 因此表现形式的创新成­为该节目取胜的关键。

另外, 由于国内目前各类科学­实验比赛历史较长,有的每年举办,赛场上科学原理及实验­的重复率较高,如果缺少新意,很容易在赛场上“撞题”。因此,选择结合各类学科的综­合型实验或者选择更小­众的地理、数学等学科,可能是今后比赛出彩的­新方向。3.2 实验设计

在一个科学实验表演中, 通常包含多个科学实验,最好能找一条主线把实­验串联起来,实验的相关性及层次性­强,能够在短暂的时间内,带来更好的表演效果。 如表 1 所示,“风来告诉你” 总共有三组实验。

全部实验以“风” 来作为主线, 飞行器实验以“风”引出伯努利原理,吹蜡烛实验以“风”解释康达效应, 吹烟实验再次强化伯努­利原理。 三组实验以“风”进行串联,前面是两组小实验,后面是一组大实验,并且同一组实验中还设­计了对照实验,展现不同条件下的实验­效果。整个作品的实验相关性­较强,而且层次分明。

3.3 原理阐释与应用

(1)从简单、熟悉的概念引入。 科普的难点在于用观众­听得懂的语言,来阐释科学现象原理。让观众在短时间内能看­得懂实验、听得懂原理,也是科学实验表演的难­点。在科学实验表演的开始­部分,如果要引入科学概念, 最好是能够从日常生活­中人们熟悉的、相对简单的概念入手。 例如:

朵朵:风? 不就是空气的流动吗?科学老师:流体有个非常重要的性­质,叫做伯努利原理,它说的是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风来告诉你”在引入原理时,选择从“风”的简

- 407

单概念入手,解释为“空气的流动”,进而过渡到“伯努利原理”。

(2)而在引入相对复杂的科­学概念时,需要进行二次解释,如表2 所示。

这里在演示吹烟实验后, 科学老师进行了原理解­释, 地面上的风无论是从平­地通风口吹向山顶通风­口,还是从山顶通风口吹向­平地通风口,地下管道的风都会从山­顶通风口出来。 为了进一步方便观众理­解,科学老师还进行了二次­解释,引入了“楼顶风大、楼底风小”这个生活中的案例。(3)选择普及型、典型性案例。科学老师:是的,通过观察和实践,人类不断探索着风的性­格,中国工程师们运用这些­原理,让京津冀的大兴机场拔­地而起。

菜鸟老师:长三角的 C919 大飞机展翅高飞。朵朵:珠三角的港珠澳大桥跨­越大海。在阐释科学原理的应用­时,选择普及性、典型性案例,对现场观众而言,更有共鸣。 例如,在“风来告诉你”中,阐释伯努利原理的应用­时,把风的应用与中国工程­联系起来, 更好地体现了中国的科­技发展在建设国之重器­时的具体应用。

4 科学实验表演的表演性

参赛选手有许多都是非­专业演员, 或者没有表演经验。如何快速实现科学表演­能力的突破,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 道具制作

“风来告诉你”总计有数十件道具。 根据实验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飞行器实验。演示“伯努利原理”,采用的道具如表3 所示。

其中由于设计了与评委­及观众的互动环节,演员使用的翻滚翼为2 个,其余为互动道具。 在互动的翻滚翼上,标明使用方法,配合台词提示评委和观­众。

(2 )吹蜡烛实验.演示“康达效应”,采用的道具如表 4 所示。

其中, 吹烟模型是整个实验中­最核心也是最大的道具,设计灵感来源于泰国科­技馆引入展“大自然母亲”。“大自然母亲”是仿生展,吹烟模型设计我们参考­了其中的展项“土拨鼠洞穴”。 土拨鼠的地下洞穴利用­伯努利原理, 保证风一直从地势较高­的出风口出来。 项目组最开始计划把道­具的设计和制作均进行­外包。当供应商提供道具成品­后,项目组成员发现道具无­法满足实验需求,最终成员们通过测量“土拨鼠洞穴”的尺寸,再测算比例,利用瓦楞纸板手工制作­了同比例模型。

在道具的制作上, 我们坚持了几个原则:(1)制作简单。飞行器实验中的5类飞­行器,我们均是采用彩色 A4 纸制作。 简易道具可在到达比赛­城市后制作,避免了长途运输带来的­损耗。 另外 A4纸容易获

得,且成本较为低廉。 不同飞行器的制作方法,可从抖音、哔哩哔哩等视频APP 获得。(2)操作简便。 科学实验在表演时有失­败的风险。 尤其在竞赛的高压力下,对演员的挑战非常大。因此竞赛类科学表演要­尽量简化操作步骤, 保证实验的成功性。“一键式” “傻瓜式”操作方式,带来显著的实验效果,更适合竞赛情境。(3)准备应急预案。在道具的准备上,由于赴外地参赛,长途运输过程中道具会­有损耗,在打包时需要格外注意­保护。为减少搬运损耗,在设计过程中尽量选择­轻便型、可拆卸材料。材料数量上尽量有备份,如果不能备份,可携带道具的设计图纸­或模型,以便就地制作。

4.2 表演规模与表演技巧

好的科学表演需要好的­演员。 尤其在剧本背景的设定­上,合理控制演员数量,能够让观众直观地明确­人物关系, 且有助于在人物关系介­绍上节省表演时间。通过三个参赛阶段,我们发现在科学表演队­伍的人数上,尤其是比赛型科学实验­表演,以 2~4 人最多,最能够适应实验表演的­需要。“风来告诉你”在整个创作过程中,都把演员人数控制为3 个人,能够有效控制表演的时­间。

该项目表演人员在参加­项目前, 均未经过严格的表演训­练,且没有过多的表演经验。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提­升演员的表演技巧, 成为竞赛类科学实验表­演的关键。(1)坚持原创。该项目的研发与表演,全部由同一批人员完成。项目从“0”到“1”的过程中,表演者们保持了对过程­的知晓度与熟悉度。在原创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实验原理本­身的理解。因原创而对实验的深刻­理解, 能让表演者们始终保持­对整个项目的敏锐度。(2)专业指导。项目邀请了专业导演对­演员们进行了一一指导。导演从演员肢体语言、场面调度等方面让表演­有了极大的飞跃。 演员上下场方位能有效­衔接,在舞台上位置的变动需­避免遮挡道具和其他演­员。 表演者的第一次露面, 也尤为重要。( 3)不断练习和修改。“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表演者只有不断练习,才能不断熟悉台词和调­度。 确定试验和剧情后,表演不能一直固定不变,需在每一次排练中不断­修改。

4.3 反转的运用

反转在表演中的运用, 能不断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给观众带来惊喜。

(1)人物情绪的反转。学生:大家好,我叫朵朵。最近我搬了新家,爸爸妈妈觉得城里空气­实在太差, 所以换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可是我一点都不开心。住在里面总是闻到一股­臭味,臭得我啊,夜夜睡不好,家里没法待,还不如去学校上课呢!咦,第一节是科学课。(看见纸,扔纸飞机)

节目一开始,第一个人物登台至关重­要,能够定下表演基调。“朵朵”以轻松、唠家常的方式开场,告诉观众家里发生的故­事,可以很快地打开局面,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随后好事变坏事,由“搬家的轻松”,变成“环境差得夜不能寐”,实现了“愉快”到“沉重”的情绪反转,获得了很好的戏剧效果,也为后续剧情埋下伏笔。

(2)实验结果的反转。 在科学实验表演中,为了设计对比实验,实验的反转也是很重要­的表现方式。以“风来告诉你”中的吹风实验为例,先让用吹风模拟地面的­风从右往左吹, 那么地下管道里的臭气­是从右往左吹。如果地面上的风从左往­右吹,按照正常认知, 地下管道里的臭气也会­跟着从左往右吹。 所以,当风还是从同一个出风­口出来时,实验结果出现了反转,打破了观众的认知预期,吸引观众对作品保持注­意力。

4.4升华的运用

升华是表演常用的方式, 也是拔高科学实验表演­立意的重要方式。 竞赛类科学实验表演常­用的升华角度主要有以­下几种:

(1)体现“科技强国”的主旨“。科技强国”是我国国策,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建设了一大批国家工程,5G、AI 等技术领先全球。“风来告诉你”中体现了各大国家工程,“让中国风刮遍全世界”贯穿整个作品,以中国工程激励观众增­强国家自豪感。

(2)向科学家及科学精神致­敬。许多著名科学家为了科­研与科技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的事迹观众们非常­熟悉, 科学家们的人格魅力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用表演的形式表达出来,能够充分感染观众。

(3)关怀弱势群体。一方面,在比赛场合下,现场

观众多为科普场馆同仁­或者专业人士, 在科学实验表演中, 用表演的形式, 提倡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 可以倡导更多科普场馆­重视对弱势群体的科普­工作。另一方面,科学实验表演本身也是­对弱势群体进行科普的­具体方式的探索, 有助于科普场馆在实际­工作中,创新更多科学及特殊的­科普手段。

5

结语

“风来告诉你”经历长时间打磨,三易其稿,在尝试了多种背景设定­后,最终以现代为背景设定,以伯努利原理为核心科­学原理, 确定了三名演员的表演­规模,利用反转、升华等表现手法,诠释了我国国家工程背­后的与“风”相关科学原理,取得了巨大成功。

科学实验表演无论是背­景设定、科学性,还是表演性都有其特点。在场景设定上,我们需要根据具体节目­的需要来设定作品的时­空范围。在科学性上,优秀的作品必须赋予其­丰富的科学内涵, 在今后的赛事中,我们需要打破常规,要么“老树发新枝”,要么“破旧立新”。原创优秀作品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科学精神­的实践。 因此,基于比赛场景,科学实验表演既要符合­科学表演的规律, 又要超出观众的欣赏预

期。科学实验表演需要不断­实践,在实践中我们也将不断­把握其规律,更好地服务科学实验表­演本身。

参考文献[1]潘希鸣.构筑科学与艺术的共同­体———当下科学秀表演之

本体研究[J].民主与科学,2019(2):47-50. [2]侯易飞,高闯,邓亚超.浅议科技馆实验表演的­设计———以

中国科技馆“扭转乾坤”为例[J].科协论坛,2018(4):23-25. [3]廖红.科普场馆科学表演编创­的探讨[J].科普研究,2018

(1):90-96,110. [4]欧亚戈,王洪鹏,胡杨,等.浅谈科技馆儿童展厅的­科学表

演[J].科协论坛,2016(12):32-34.

[5]徐湮.表演类科学教育活动现­状分析[J].海峡科学,2015

(12):23-25. [6]张彩霞.科技馆实验类教育活动­体系研究[J].科普研究,

2014(3):52-57,90. [7]陆佩蓓,韩育蕾.浅谈科学表演的创作———以上海科技馆

的实践和探索为例[J].上海科技馆,2014(1):32-39. [8]陈仁政,郑勇.无处不在的伯努利原理[J].知识就是力量,

2009(11):52-55. [9]黄体茂.关于科技馆的科学表演[J].科技馆,2008(3):7-12. [10]陈晓明.浅议科技馆实验教育[J].科技馆,2008(12):14-18.

(2019-12-20 收稿,2020-12-02 修回)

作者简介:李雪梅(1990—),女,从事博物馆教育工作,Email: lixm@sstm.org.cn。

Bernoulli principle around us: On the creation of the scientific experiment "The Wind Is Telling YOU"// LI Xuemei, zhu qiao, cai minqi, huang lingli, qiu yingying

First-author's Address Shanghai Natural History Museum (Branch of Shanghai Science &Technology Museum), e-mail: lixm@sstm.org.cn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science populariza­tion venues in china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creation of scientific experiment­s, and many excellent original works have emerged, which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of knowledge disseminat­ion for the public. Taking the scientific- experiment­s how "the wind is telling you" of shanghai natural history museum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background setting and creative skills of scientific-experiment shows.

Keywords scientific experiment­s, background setting, creative skills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