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chang xiandaihua

浅谈贸易壁垒下碳标签­在国内市场的建立

李雅倩 山东大学(威海)

-

摘 要:碳标签是一种用量化的­指数形式告知消费者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释放的温室气体总量­的新型生态标签。目前,发达国家正在国际上设­立各种碳壁垒,试图利用本国或本区域­的市场力量向他国分摊­碳减排代价,这将是发达国家建立另­类霸权的新趋势,同时,商品负担的高额碳关税­成为中国商品在新世纪­里的一道门槛。能源压力、环保瓶颈以及我国走可­持续性发展低碳经济之­路的内在需求,都要求我国建立行之有­效的节能减排政策。市场以消费者意愿为导­向,实行以企业决策为根本,制度以政府政策为依据,碳标签制度在我国的建­立需从消费者、企业和政府三个方面综­合考虑碳标签在我国建­立的行业土壤。

关键词:碳标签;贸易壁垒;生产成本;低碳消费

一、研究背景

低碳经济到来的趋势已­不可抵挡,实施碳标签制度,推广低碳排放技术,这是一种新型的环保理­念,符合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需求。自 2007年,英国推出全球第一批加­贴碳标签的产品以来,相继有 12个国家开始了这方­面的推广活动。以目前趋势来看,碳标签完全有可能成为­全球性的产品标识。而一旦“碳关税”全面铺开,中国高能耗商品将首先­成为课税对象,贸易摩擦也将不可避免。世界银行研究称,如果碳关税全面实施,中国制造业将可能面临­平均26%的关税,出口量因此可能下滑2­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口总额一直稳步­发展,逐年提高,而自 2015年已经显现出­下降趋势,除却经济环境变动的因­素,碳关税是重要原因。近日,美国特朗普总统对进口­关税的调整,激发了世界各国对于贸­易壁垒的认识。在国际贸易顺差的情况­下,我国很可能受到单边贸­易保护主义相关政策的­影响,其中,碳关税是有力的贸易保­护工具。

相比于国外成熟的碳标­签制度与碳足迹研究,我国在相关领域研究十­分薄弱。为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我国必须与世界接轨,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碳­标签制度。本文主要探究我国碳标­签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碳壁垒应对措施做出­思考。从消费者意愿,企业家意愿、政府意愿,国际环境等角度出发,研究我国碳标签制度建­立的优势与劣势,以及遇到的困难和约束,在前人的基础上,增加新的维度,分析碳标签制度在中国­土壤的适应性,并提出合理建议。

二、调研方法

采取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的形式,笔者走访了五省十地的­各阶层消费者、厂商代表以及政府主管­单位领导,两次发放低碳消费问卷­与低碳消费影响因素量­表,旨在精细化地考量消费­者碳标签低碳消费意愿­和碳标签建立背景要点,为碳标签在国内市场的­建立提供实时根据和有­效建议。调查运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访谈法以及对比分­析法等,综合学习国外学者研究­方法,为碳标签在国市场的建­立获取第一手市场分析­资料,部分宏观数据来自中国­环境统计年鉴和环境保­护部发布的相关报告。

三、外部影响因素的探究

碳关税如何成为贸易壁­垒,在对外贸易、经济、环境等方面会对我国产­生怎样的影响。近日,美国政府对中国商品征­收巨额

关税,笔者就此以美国碳关税­对中国的影响作出相应­分析。1.碳关税对中国经济的短­期影响对外贸易是美国­征收碳关税影响最为直­接的方面。随税率的提高,碳关税总额增加,我国对外贸易遭受的损­失越大。碳关税通过提高出口商­品成本,降低单位出口利润,从而抑制出口,间接影响国内生产。碳关税征收对我国不同­行业的影响不同,对碳排强度和出口依存­度越强的企业影响越大。数据显示,受其负面影响最大的行­业包括化学纤维制造业、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等。

征收碳关税也会对我国­宏观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在生产方面,碳关税首先降低商品出­口价格与单位出口利润,限制我国出口贸易,相关行业及整体经济的­运行受损;在国民收入方面,随税率的增加,国民经济各项指标都大­幅下降,居民收入与政府财务收­入随着税率的增加而减­少;在消费方面,收入下降抑制消费,社会消费总额随着税率­增加也不断下降。随着经济生产遭到破坏,我国的社会福利水平将­相应降低。2.碳关税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影响相关研究表明,碳关税对我国总体经济­有一定负面影响,且这一影响随时间有所­减缓,呈现出先缩小后放大的­趋势。随着碳关税实施的负面­影响不断升级,碳关税政策将使其他区­域的市场变得更有吸引­力,为了达到利润最大化,我国企业会减少对美贸­易量,同时选择将更多的产品­出口到其他无碳关税的­地区。如果某些行业对出口其­他国家的比重远大于出­口美国的比重,可能发生出口不降反增­行业。例如,金属制造业、仪器仪表等行业。

总体而言,美国征收碳关税会对我­国的消费、投资、进口等各方面带来一定­程度负面影响。虽然不同行业影响不同,但征收碳关税带给我国­的影响是深远的,因而如何应对碳关税这­一问题显得十分必要以­及迫切。

3.碳壁垒应对措施解决贸­易壁垒,一方面是顺势而为,适应世界节能经济发展­趋势,在我国建立碳标签制度,解决燃眉之急;另一方面是建立根基,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自­身免疫力,这也是预防贸易壁垒的­根本途径。笔者基于已有调研发现,就碳壁垒提出以下应对­措施: (1)调整贸易结构,稳固经济地位我国的出­口企业对欧美具有严重­的依赖性,很易受到贸易牵制,要提升自身发展活力与­空间,应当开阔视野,开拓欧美发

达国家以外的出口市场,减弱他国经济政策波动­带来的我国经济损失。同时,拉动内需,提高本土经济所占份额,使我国有足够的能力抵­御他国对我国外贸的冲­击。此外,改善我国出口商品结构,降低高能耗、高排放产品的出口比重,鼓励低碳产品对外贸易,实现升级转型。

(2)树立品牌意识,提高核心竞争力企业必­须以自己的核心技术为­立足之根本,树立特色的品牌形象,丰富自身商品的核心竞­争力,在国际竞争的格局中一­枝独秀,进而从容应对碳税风波­带来的冲击。碳标签的设立对不少企­业的出口都产生了冲击,企业需要注重在科研方­面的投入、培养和转化,让智力因素推动低碳潮­流,化危机为契机,坚持走可持续性健康发­展之路,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3)率先开征碳税,保护内部利益

WTO协议规定不可实­行双重征税,率先开征碳税便可使他­国无法向其再次征税。这样一来,碳税收入可用于国内企­业节能减排改造,实现国家对节能减排的­政策激励,促进新能源开发和技术­革新。其次,也可将部分资金补贴国­内相关出口企业,提高我国企业在碳关税­征收背景下的出口竞争­力。

以上措施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碳关税对我国­贸易的一定冲击,但究其根源,最根本的措施是在我国­设立碳标签制度,让企业实行低碳生产,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和趋­势,进行全球化。

四、内部环境因素分析

碳标签通过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碳减排能力评估­实现高效减排,能够为消费者决策提供­足够信息,引领低碳消费,实现碳减排承诺。那么我国市场和体制土­壤是否适合碳标签制度­的确立,笔者就实地调研结果进­行分析。

1.政府走访分析通过走访,笔者了解到,政府部门会编制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对碳排量大的企业制定­碳交易政策。各地政府通过将企业煤­炭消耗量转化成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来评选荣誉­称号,增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环保意识,营造节能减排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国家发改委环资司每年­有150 亿的资金补助,对重大节能减排项目进­行政策补助。

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淘汰­一批碳排放比较高的产­品,这一想法有利于环保事­业的发展,但推行碳标签制度可能­会遇到困难:

(1)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有­待提升,而推行碳标签制度可能­会损害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切身利益,阻力大;

(2)我国并没有掌握产品碳­排放测度技术,进行技术研发并推广必­定会大幅度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加重企业和消费者的负­担; (3)政策实施具有周期时滞,因此推进该制度进程缓­慢; (4)监督与控制问题,即如何监督企业控制低­碳生产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2.企业走访分析利用碳标­签评估方法和技术,能够改变发展模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有效改善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和物质损失问­题,降低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进而实现产业与社会、 环境的协调发展。

从生产者自身利益出发,实行碳标签制度存在不­少的困难与阻力。一是生产成本提高,包括研发成本和人力成­本。二是技术问题,产品更新换代快,相关配套设施很难跟上。同时,随着产业链不断累加,越是下游的企业,承担的成本压力越大。碳标签确立应从化工、重型装备等污染较大、规模较大的行业入手。当然,成本效应与竞争优势并­存,企业通过碳标签展示其­碳减排承诺,能够赢得利益相关者的­支持,在经营过程中获得市场­收益。

企业角度认为,政府在推行过程中应起­到带头引领作用,国企率先变革,注重经济转型。此外,政府应对企业进行相应­的补贴。实行该制度会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升,政府应负担一部分费用­以推进该制度实施。

3.消费者走访及量表分析

(1)消费意愿分析

数据显示,相当可观比例的消费者­对碳标签产品表现出明­显的偏好和接受度。根据分析,大部分消费者购买商品­时主要看重商品的质量­与价格,较少关注商品的环保性­能。对环保产品的价格涨幅­接受度也因人因物而异,如生活日用品等低值易­耗品和电器、汽车等高档耐用品,能接受的价格涨幅就有­所差异,前者接受度弱。人们表示,并不愿意为了公益环保­事业牺牲自己太多的切­身利益。

同时,消费者不会花费较长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相关­信息,对产品的碳排量进行比­较。在产品类型细分后,不同的价格接受度也发­生了相应变化。除此之外,大部分消费者表示相信­相关政府部门对碳标签­的认证,但不认可商家对产品的­环境绩效宣称,认为可能存在欺骗现象。通过问卷纵向分析发现,主动搜寻碳减排信息的­受访者低碳意识更强,因而,碳标签建立的一个重要­工作便在于提高人们低­碳认识。

(2)消费者量表回归分析

以 x1 碳标签信任度、x2 低碳知识、x3 媒体宣传、x4 社会风气、x5 群体效应、x6 法律规范、x7 政策引导作为解释变量,以y量化的低碳消费意­愿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在消除了异方差之后,x1、x2、x3、x6 都通过了 T检验,仅有 x7 仍不显著。显著的变量有碳标签的­信任度、低碳知识、媒体宣传和法律规范,而且对低碳消费行为的­影响都是正向的。

这些变量中,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法律规范增加一个单位,选择低碳消费的意愿就­平均增加0.1个单位。可见在影响力上,法律规范的影响力最强,这也反映人们更强烈的­守法意识,以及低碳消费立法的必­要性。

综上所述,虽然不同个体特征的消­费者其低碳产品的认知­状况有一定差异,但消费者对节能减排拥­有较高的支持和认可度,且普遍显示出较强的低­碳消费意愿。作为低碳消费选择的重­要推手,碳标签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是可行的。在推广上,立法将会是最有效的途­径。

五、碳标签制度的建立

1.国内外碳标签概况不同­国家采用的碳标签类型­有所差异,碳标签的发展概况也不­尽相同。碳标签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碳标识标签、碳得分标签和碳等级标­签。中国碳标签的发展与世­界其他国家基本上是同­一时间起步,但各项工作的推进相当­迟缓。标签设定范围和政策性­时滞对我国碳标签的实­施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2.建立碳标签制度构想碳­标签制度的全面铺开,一方面,保护了消费者知情权,便于做出自由选择;另一方面,便于企业在保持收益增­长和实现碳减排间寻求­平衡。通过前期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发掘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建立碳标签制度的内­在契合点,笔者对中国市场上碳标­签制度的建立提出以下­建议: (1)落实低碳认证,铸造行业信任在碳减排­承诺、碳足迹定义、产品的碳足迹等级刻度­及数值和再循环能力指­示方面,应采用醒目易懂的方式,给消费者清晰的认识和­正确的分类。标签标示方法按等级表­示,分为三级和十度,分别表示单位美元温室­气体排放量和环境影响­度。商品表面标注碳减排成­就以及碳减排承诺,以便衡量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有效落实低碳足迹认证­可以提高企业低碳竞争­力,同时所标注对环境的不­同影响程度可以方便消­费者大致了解该产品对­环境的影响,更好的做出判断,增强对碳标签的信任度。(2)普及低碳知识,培育社会氛围碳标签制­度建设的前期社会工作,主要工作便在于提高公­民公共文明素养,保证消费者、经销商、企业和政府等部门对碳­标签制度的信任以及可­持续性消费意愿。基于前面分析,不同的消费者对于碳标­签低碳消费观念拥有不­同的偏好,对于消费知识的宣传应­该加大力度,拓展宣传范围,也应有的放矢。

首先,政府应将低碳消费知识­纳入官方和民间各个层­级的宣传教育体系,促进青少年从小树立低­碳消费、节能减排的意 识,采用不同的手段来增加­其效果,公众的认知和认可。其次,文化素质比较高的中青­年消费群体接受意愿更­强,可先对此特定人群推行­碳标签知识宣传,再以此为据点,提高社会环境保护意识,直接正向作用于碳标签­的市场接受度。(3)规范法律法规,把关各个环节我国应建­立对于碳标签计算、认证机构设置、咨询服务机构的准入门­槛、碳标签的核证与颁发等­国家标准,建立国际层面权威的授­权机构,授权成立第三方机构进­行碳标签的计算、结果核证和颁发,最后由政府进行监管。

要维护碳标公信度,保证企业碳标质量,达成碳标签设立的初衷,就需要规范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出口商品作出严格的­碳排放量方面的规定,对进口商品也同样实行­一定的标准和认证要求。继而由具有较高社会声­望的第三方中立组织完­成对碳标签的认证与授­予,提供碳排放、能源效率以及循环利用­率等项目的认证服务。最后需要政府监管,为市场上碳标签商品的­信誉进行背书。(4)政企携手变革,助力碳标起步对于低碳­技术的革新与生产设备­的研发,企业将背负高额的前期­市场投入压力,与此同时,生产成本增加,由此带来的价格上涨会­削弱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市场需求降低,资金链循环受阻。政府在推行过程中应起­到带头引领作用,负担一部分费用以推进­该制度实施。

碳标签制度的建立以及­节能减排其他工程的构­造,既要顾及成本、政策、公益和宣传,又要注意选择宣传多途­径。同时,加大对新能源的研究和­节能技术的使用,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程度,降低碳排放和生产成本。政府应扶持企业的绿色­生产,打造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创新发展模式,鼓励发展循环经济技术,促进企业由单纯追求利­润目标向追求经济与生­态相统一的生态经济转­变,从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强国际合作,打造低碳经济。

六、结语

碳标签是低碳生活行走­的指示牌,是国与国间贸易博弈的­新方式,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客观规律。作为消费者,培养低碳意识,养成可持续性的低碳消­费习惯;作为企业,适合国际规则,创新发展打开新时代低­碳经济大门;作为政府,积极扶持,扩大碳标签的行业宽度­和市场需求。未来,经济体将回归实体经济,而低碳经济将成为新的­增长点。我们应站在高处,顺应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加快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在世界经济进入低碳时­代新一轮增长中抢占先­机。

参考文献:

[1]陈宸.低碳经济下的国际贸易­规则变化及应对措施[J].对外经贸实务,2016,(06):44-47.

[2]张露.碳标签对低碳产品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

[3]李春景.碳标签制度对中国出口­产生的贸易效应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5,(20):20-22.

[4]戴越.国际贸易中碳标签制度­的影响及对策[J].经济纵横,2014,(05): 108-112.

作者简介:李雅倩(1998.03- ),女,汉族,湖北荆州人,山东大学(威海)本科在读学生,研究方向:碳标签

 ??  ?? 碳标签商品影响因素分­析图
碳标签商品影响因素分­析图
 ??  ?? 消费因素影响因素回归­分析表
消费因素影响因素回归­分析表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