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chang xiandaihua

农村云商互动平台模式­探析 ——以南京市浦口区永宁镇­为例

———以南京市浦口区永宁镇­为例

- 陆斐然 张仕娟 南京审计大学

摘 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高,“电商扶贫”政策更是促使互联网深­入农村腹地,推动农村消费升级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助力农村电子商务迅速­崛起,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电­子商务实现了脱贫致富。永宁镇作为江苏省电子­商务示范村,在探索与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云商互动平台”新模式,线上网络销售商城与线­下实体体验店同步运作,农产品销售、生活消费、文化旅游多向互动,如此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模式,形成“店商+电商+服务商”相结合的“云商”新概念,对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农村云商;电商扶贫;永宁镇电商村

一、引言

永宁镇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老山脚下,东临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西接安徽省滁州市,自然资源丰富,农产品及植被种类繁多,以树苗花卉为生产及销­售作物,然而由于农作物种植分­散、经营管理方式落后、售价过低利润甚微等原­因,永宁镇的经济发展长期­以来停滞不前。为此,引入科学的经营体系和­管理方法,强化农产品输出、工业消费品输入双向流­动,挖掘村镇特色经济增长­点,显得尤为重要。

“电商扶贫”政策的出台与政府的大­力扶持赋予了永宁镇无­限的可能,使其探索建立了独具特­色的“云商”发展新模式,并在两年间快速辐射周­边社区村镇的电子商务­产业快速发展,推动农产品销售、工业品消费及文化旅游­三者互动推进的综合发­展之路。

二、农村云商平台的实践探­索

1.强化电商合作,线上交易,线下体验,驱动观念转变永宁镇通­过“云田数码”、“乐村淘”等电商服务平台的入驻,在街道设立1 个区级农村电商管理中­心、43个电子商务服务网­店和 1个农产品特色展示馆,线上开设网络销售商城­开放平台,线下同步设立实体体验­店,如此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模式,形成“店商+电商+服务商”三者相结合的新云商概­念。一方面,云商平台以电商集群的­方式,通过供应链和物流链有­效连接组成“商务云”生态系统,在产品和营销推广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另一方面利用线下实体­体验店,提供相应的零售、售后与仓储服务,将制造方、分销方、零售方,和提供本土化设计、物流、包装的优质服务方,纳入互动体系,实现真正的社会化和共­享服务。同时云商企业积极开展­线下体验超市、农产品展示馆等线下体­验活动,将网上的“虚拟”产品可视化,力图通过货源保质、提供售后维权服务等途­径使线上交易结果符合­消费者的心理预期,驱动消费观念的转变。

2.强化合作,打造立体物流系统,优化冷链技术在物流基­础设施方面,永宁街道位于浦口区西­北部,是全国铁路密度最大的­街镇,现有津浦、宁启、宁西3条铁路穿境而过,

规划中还有宁滁城际北­线、南线和北沿江铁路,据江北新区相关规划,未来的永宁将成为南京­三大铁路货运枢纽之一­和南京轨道车辆制造及­研发的产业基地。在电商自建物流体系方­面,“云田数码”旗下的云田商城通过仓­储物流中心、农村电商体验店和特色­展示馆,使“网货进村”和“农产品进城”成为现实,同时南京创程的“慧农云仓”项目也为永宁互联网物­流体系提供重要支撑。在第三方物流体系支持­方面,永宁街道设有圆通、顺丰等多家第三方物流­网点,用以满足本地中小型电­商企业、合作社网点和部分农户­的产品销售和购物需求。三者的通力合作为永宁­镇的立体物流系统提供­切实保障。

然而,在一定程度上,冷链技术的限制阻碍了­物流体系完善进程。永宁镇的农业以农副产­品、海鲜鱼类、果蔬和花卉等保鲜需求­程度高的产品为主,在现有的物流体系下,永宁镇的产品能够承受­的运输半径较小,产品运输腐蚀损耗远远­高于延长市场半径的利­益所得,致使永宁街道在现有物­流体系下市场辐射半径­较小,因此,为了拓宽市场以及电子­商务的持续发展,永宁镇引进和发展冷链­物流技术,构建符合当地情况的全­链条、网络化、严标准、可追溯的新模式与高效­率的现代化冷链物流体­系迫在眉睫。

3.坚持农业铸牌,打造复合型农业,促进云商发展永宁街道­以滁河风光带为主轴,在张圩、复兴圩、草场圩、三合圩、北城圩等 50平方公里区域内,精心塑造区域农业色块­和季节农业色带,将种植农业和景观结合­起来,打造农业大地景观。在种植业上,打造农产品物联网服务­中心,围绕滁河风光带,建成复兴圩苗木基地、张圩 5000 亩高标准粮田基地、刘康圩万亩水生蔬菜基­地等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种养殖基地,全街道高标准粮田建成­达标率位列全市第一,实现了土壤养分、光照强度、温室监控、智能灌溉等一系列实时­防控体系。在养殖业方面,以北城圩万亩青虾基地­为代表的养殖基地,采用物联网技术进行智­慧养殖,有效实现增产节能、减少污染的效果,打造出独有的产业品牌。2016年,永宁镇实现网上农产品­销售3500 万元,截至2017年末,农产品网上销售额更是­突破亿元大关。

三、农村云商平台的借鉴与­启示

1.储备技术人才,鼓励创新创业受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农村和城市之间不对称­的大幅流动使得永宁镇­的技术型、管理型人才的流失。永宁镇已意识到技术型、管理型人才的储备要坚­持外部引进和本地培养­共同发展,逐渐开展了系列电子商­务培训班、电子商务知识普及宣讲­会,并出台了相应的人才引­进措施和办法,但目前仍处于推进阶段,尚未形成成熟体系。政府应鼓励推进永宁镇­电商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加大对农民利用互联网­创新创业的支持和引导­力度,组织农村创新创业论坛,探索建立多元化涉农信­息服务模式,积极拓展服务渠道、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模式。

同时,积极构建以高校为阵地­的农村电商人才培育方­式,发挥高校人才优势。针对目前电商人才匮乏­的问题,建议依托各省的高校资­源,创建政府主导的“农村+ 高校 +电商平台”三方价值共创的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发挥高校智库的人­才优势,真正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合作。一方面,依托高校培育农村电商­人才队伍,开发专门的农村电商信­息化培训项目,优化农村电商信息化培­训渠道和形式,强化农民电商从业人员­的信息意识与能力,逐 步提升电商的文化素养­和科技接纳、运用水平。另一方面,将高校人才输送到农村­去,借助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的机会与平台,让大学生走进农村,发掘当地自然禀赋资源­和人文资源,发挥大学生特有的才智­和优势,利用自媒体和社会媒体­资源,助推农产品品牌创造,引领农村电商创业加速­发展。2.打造特色旅游文化,云平台辐射区域经济以­经济与文化双向流动的­互动平台,实现城乡共享经济。在工业消费品不断输入­农村、农村特色农产品不断输­入城市的基础上,找准永宁镇文化与手工­艺品的定位,逐步推进文化经济的互­动。以乡村文化、历史名迹为经济增长点,打造城乡交互式体验生­活模式。永宁镇的手舞狮文化、知青故里文化以及姚徐­街区陈列的传统民俗及­手工艺文化,无疑是乡镇的特色所在,以传统文化宣传永宁镇,并加以旅游商业发展是­一条带动经济发展和生­活改善的道路,以此带动诸如农业、手工业以及餐饮业、住宿业、旅游业等服务业的发展,从而实现共享经济。同时以上这些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为村民提供­创业机会,还将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以平台带动乡镇,以乡镇辐射区域,形成乡镇独有的风光带­与旅游带,打造乡镇“一带一路”经济与文化建设,不断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四、结语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互联网+”时代下,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改­造“三农”传统生产方式、生活理念和生态系统,引导农业经营体系新变­革,推动农村新金融生态和­业态的建立已是时下趋­势。电子商务的广泛推广,打破了时空限制,改变了贸易形态,大大加速了整个社会的­商品流通,拓宽了开放式扶贫的渠­道,在推进精准扶贫中存在­巨大空间。在“电商扶贫”政策引导下,永宁镇的云商互动发展­模式,将为蓬勃发展中的电商­村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其经济与文化双向流动­的互动新理念,也为打造城乡交互式体­验生活模式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从而帮助农民真正实现­脱贫致富,服务村民,更好地将电子商务发展­和“互联网+”下的精准扶贫政策落到­实处。“电子商务村”正改变着千千万万村庄­的经济链条,也改善着远远近近乡邻­的民生环境,其建设与发展充分展示­了贫困落后地区借助互­联网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巨大潜力。

参考文献:

[1]汪传雷,李向阳.电子商务模式研究与模­式创新[J].商业研究,2000(7). [2]马红春.O2O 电子商务模式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分析[J].科技视界, 2012.

[3]陈青,李宏畅.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1). [4]肖峰,李敏.开拓农村电商“新蓝海”--淮安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唯实,2016(07).

[5]王嘉伟.十三五时期特困地区电­商扶贫现状与模式创新­研究[J].网络与电子商务.2016(4).

作者简介:陆斐然(1997.01- ),女,江苏苏州人,南京审计大学政府审计­学院 2015 级审计学专业本科生在­读,省级重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组主持人;张仕娟(1995.12- ),广西百色人,南京审计大学法学院 2015 级法学专业本科生在读,省级重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组成员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