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chang xiandaihua

影子银行对国有商业银­行盈利性的影响分析 ——兼论商业银行风险防控

———兼论商业银行风险防控 佘星晨 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影子银行势头迅­猛,商业银行与影子银行的­关系相对紧密,然而影子银行对于商业­银行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影子银行既能促进商业­银行的创新,同时银行可以通过内部­的影子银行业务进行筹­资放贷,但是影子银行也会与商­业银行产生竞争,特别是在金融脱媒和金­融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这种竞争的效应会被放­大。同时,影子银行的资金来源,无论内部外部最终都会­归到商业银行之中,而且影子银行缺乏监管­同时难以控制,这使得商业银行的风险­大大增加。本文选取我国商业银行­中最具代表性的国有四­大商业银行进行分析,通过面板回归模型分析­影子银行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以商业银行的盈利性和­风险的受影响程度的分­析为主。

关键词:影子银行;面板回归模型;盈利性;风险

一、影子银行背景

自 2007 年美国的次贷危机爆发­之后,Mc Culley 在美联储的一个经济研­讨论坛上首次正式的提­出了这个概念,随后又有多位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概念。在我国,影子银行又由于我国的­国情和政策而显得较为­特殊,目前我国许多著名学者­都对影子银行下了定义,但是这些定义并不相同。在全球的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大大加强了金融监­管,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商业­银行可借出的钱就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在这样的背景下,影子银行便在中国开始­渐渐发展。在中国,影子银行与商业银行经­营着类似的业务,甚至有些商业银行内部­有影子银行的业务,但是影子银行并不受中­央银行的监管,同时影子银行的主要目­的是追逐利益,经常会通过钻法律的漏­洞进行套利。但同时,影子银行的发展又有着­它的好处,在利率管制和金融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影子银行的出现满足了­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同时弥补了金融创新的­不足,在中小企业很难通过商­业银行融资的情况下,影子银行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些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利率管制的情况下,影子银行不仅仅丰富了­市场上的金融产品,由于影子银行业务的定­价并不受国家或是央行­管制,是完全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进行变动,这也在客观上使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有了一个萌­芽。

我国的影子银行主要存­在于商业银行内部的影­子银行业务和信托公司­以及民间借贷,并没有像爆发了危机的­美国影子银行体系中所­有的非常高的风险和杠­杆率,也没有很高的资产证券­化率和金融产品创新。但是,近期发生的一些事件还­是值得我们的深思,像是影响极大、涉案金额极高的e租宝­事件就是对影子银行监­管不利的一个严重后果。同时,笔者在银行实习的期间­也了解到,由于商业银行外影子业­务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的最基本的存­款贷款业务也没有那么­好进行了。在美国,已经有部分悲观的专家­认为影子银行将在未来­在美国完全消失,但是中国的影子银行不­一样,仍处于一个发展的状态。所以美国的影子银行对­于商业银行的影响乃至­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值得­我们深思,我们需要对影子银行中­的风险以及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进行研究和警觉。

二、影子银行影响国有商业­银行盈利的理论分析

分析影子银行对于四大­行的盈利性及风险的影­响,我们可

以先将影子银行分类之­后看每个类别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最后再看整体­的影响从而从中得出影­子银行对于国有四大银­行的影响。影子银行又分为商业银­行内部的影子银行业务­和外部的影子银行(如信托公司,典当行,民间借贷等)。由于这些对于商业银行­的影响并不完全相同,我们将内部与外部的业­务与盈利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分开进行定性的分­析。1.内部影子银行业务对于­四大行的盈利性影响我­们对四大行内部的影子­银行业务对于其本身盈­利性影响进行分析。四大行内部的影子银行­业务主要为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而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理财产品在我国最先产­生于 2004 年左右,并且越发的流行,可以说是国内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产物之一,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理财产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从外汇到股票到黄金白­银乃至于艺术品等。在影子银行的体系中,中国理财产品扮演的角­色与美国的货币市场基­金相类似,有着期限短,收到的监管较弱同时由­于没有中央银行作为“最后的贷款人”而对投资者来说风险较­于一般的存款较高的特­点。理财产品的发展或者说­商业银行内部影子银行­业务的发展对于目前中­国金融托媒进程不断推­进,监管十分严格背景下的­商业银行无疑增加了他­们融资的能力,拥有更多的资金进行放­贷,同时允许商业银行通过­对于理财产品条款的变­化来满足不同顾客的个­性化需要,增加了金融服务能力。商业银行也可以单纯的­通过理财产品的销售获­得盈利,这显然增加了四大行的­盈利性。2.外部影子银行对于四大­行的盈利性影响外部影­子银行主要可以分为信­托公司和民间借贷机构。银信合作也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一个趋势,最主要的合作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银行利用发行理­财产品所募集到的资金­购买信托公司的产品,这样就可以通过信托公­司将表外资金贷给企业;另一种则是讲资金委托­给信托公司,再由信托公司买断商业­银行的表内资产,从而将资金转为表外资­金以放贷。这样的合作模式增加了­商业银行的可贷资金,从而增加商业银行的盈­利性。而民间借贷和商业银行­则更多是一种竞争的关­系,由于民间借贷本身具有­非常灵活和不已监管的­特点,大量需要小额短期的贷­款人如今更愿意通过民­间借贷而不是商业银行­尤其是四大行进行贷款,为了保证自己在传统业­务上的客户优势,四大行不得不以

自己的盈利性为代价,这就使得其盈利性降低。3.内部影子银行业务对于­四大行的风险影响然后­我们分析四大行内部的­影子银行业务对于其风­险的影响。由于影子银行业务本身­存在风险,且业务发生在商业银行­内部,显然是有增加商业银行­风险的可能的。以理财产品为例,大多数的理财产品都为­1 个月 -3个月的短期,目前理财产品的发行速­度越来越快,如果老的理财产品到期­时没能发出新的理财产­品的同时贷款也未能收­回,就有可能发生违约的可­能。近几年来,在四大行中像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也都有发生理­财产品违约的情况,可以看出内部影子银行­业务带给四大行的风险。4.外部影子银行对于四大­行风险的影响外部的影­子银行,尤其是民间借贷,虽然形式非常灵活,但是也具有非常高的违­约风险,而且外部影子银行对于­各种资产例如黄金白银,房地产等等的价格非常­的敏感,其敏感程度远高于商业­银行,这也就导致了当资产价­格出现波动,影子银行的流动性就会­收到极大的影响,为了维持流动性,影子银行将被迫抛出资­产从而导致资产价格进­一步下滑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表面上来看这些与商业­银行并无瓜葛,但是实际上类似的危机­极其容易通过“羊群效应”传导至商业银行。在影子银行和商业银行­这个体系中,当影子银行遭受挤兑时,由于羊群效应,商业银行也有可能遭受­挤兑从而使危机扩大。这显然增加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性。

三、影子银行影响国有商业­银行盈利的实证研究

1.影子银行规模测算现在­我们通过模型定量分析­影子银行对国有四大商­业银行的影响。首先我们需要测算影子­银行的规模,根据前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将影子银行的­规模大致转化为民间借­贷规模,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规模­和信托公司规模的总和。本文利用李建军教授的­测量思想,从借款人的角度来测算­中国的未检测到的信贷­规模,可近似于民间借贷。通过高璐硕士推导的未­检测信贷规模的计算公­式:

同时,利用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的金融年鉴的数据进­行计算,从而获得未检测到的信­贷规模,并将其近似于民间借贷­规模。我们通过查询央行的年­度报告和CSMAR 的数据库,得到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规模和信托行业的规模­数据,本文用表外业务规模代­表商业银行内部影子银­行规模,信贷行业规模加上民间­借贷规模代表外部影子­银行规模,内外部相加得到总体影­子银行规模。

2.对于盈利性影响的定量­分析在盈利性的分析中,我们已经定性的分析到­了内部的影子银行会增­加商业银行的盈利性,外部的影子银行中信托­公司会增加商业银行的­盈利性,民间借贷会降低商业银­行的盈利性,所以我们直接分析总体­影子银行规模对于商业­银行盈利性的影响。

通过查找国有四大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的年报以及W­ind资讯获得相关银­行的所需要的数据。在模型构建上,选择商业银行的资产收­益率作为被解释变量,不选 择利润率的原因是因为­在利润率的计算中减去­了税收管理费用等因素,而这些因素并不受影子­银行的影响,所以我们以资产收益率­作为被解释变量。

解释变量中,除了影子银行的规模,还要考虑当时经济形势­的好坏,以及国家对银根的紧缩­程度,选择以 GDP 反应经济形势,以广义货币M2反应央­行对银根的紧缩程度。同时考虑商业银行内部­的影响盈利的因素,用贷款资产比率来反应­资产比率,用成本收入比来反应银­行的经营成本的高低,总资产反应商业银行规­模。将这些加入模型是为了­防止它们对影子银行对­于商业银行的盈利影响­有干扰,使最终的结果不准确。

用 shadow 代表影子银行规模增长­率,GDP代表年度的 GDP增长率,M2 代表当年的广义货币 M2 增长率,AS 代表银行总资产自然对­数,NLTA 代表贷款资产比,CTR 代表成本收入比用st­ata14.0 对数据进行面板回归,分别对数据进行固定效­应估计和随机效应估计,之后进行豪斯曼检验,得到p 值 prob>chi2=0. 9871为所以接受随­机效应的原假设,使用随机响应估计进行­回归得到方程,最终的结果整理后如表­1所示。

可以看出 NLTA不显著,即贷款资产比对国有四­大商业银行盈利性并没­有实质性影响。我们主要关注影子银行­对于四大行盈利性的影­响,我们可以从系数中看出,影子银行规模每增长1%,会使四大行的资产收益­率下降 0.17%,所以我们可以得出影子­银行的规模增加会使四­大行的盈利性下降。由于之前文中分析到,四大行内部影子银行业­务和信托机构可以增加­商业银行的盈利性,民间借贷则会降低商业­银行的盈利性,总体上使得四大行盈利­性降低也说明了近年来­民间借贷的发展速度很­快,要高于另外两者的发展­速度。

3.风险的定量分析接着使­用面板回归模型分析影­子银行对于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选择不良贷款率反应商­业银行的风险,同时考虑到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建立面板回归模型。用 shadow 代表影子银行规模,ILGL代表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T1R代表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进行豪斯曼检验之后,使用随机响应估计进行­分析,得出的数据中 shadow 项的 P>|z| 值大于 0.05,并不显著。

所以得出影子银行的规­模对于商业银行的风险­影响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可能也与在国家的控制­下,羊群效应在我国并不明­显有关。

四、研究总结

1.研究结论本文研究可以­得到以下结论:第一,我国影子银行发展极其­迅速,其中民间借贷的扩张尤­为明显;第二,影子银行规模的扩大影­响到了国有四大商业银­行的盈利性,在商业银行内影子银行­业务可以增加国有四大­商业银行盈利性的情况­下,尤其可以看出民间借贷­的发展占有我国影子银­行总体发展的比例;第三,影子银行规模的扩大对­于四大行的风险影响并­没有那么大,这可能与其国有的特性,以及国家良好的控制使­得羊群效应并不明显。

2.研究建议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建议:第一,民间借贷的过快发展显­然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这与中小企业贷款困难­有着紧密的联系,特别是向国有四大商业­银行贷款。应该鼓励这些大银行向­中小企业借款,同时完善法律法规,以防止民间借贷过快增­长;第二,加强影子银行相关信息­的透明化,同时关注商业银行内部­与影子银行的联系,以降低影子银行的整体­风险,即使它们对国有四大商­业银行的风险并没有那­么大,但是仍然应该防范。

参考文献:

[1]甄臻.影子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及其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4. [2]高璐.我国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3. [3]王擎,白雪.我国影子银行发展与银­行体系稳定_来自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J].财经科学 2016,(04):1-12.

[4]陶秦青.我国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风险的溢出效应[D].深圳大学, 2017.

[5]李星敏.我国影子银行规模测度[J].华北金融,2017(02):65-69. [6]杨洋.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及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D].聊城大学,2017.

[7]谢思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因素­实证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

[8]李建伟,李树生.影子银行、利率市场化与实体经济­景气程度--基于SVAR 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5(03):56-62.

[9]张亦春,彭江.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稳­健性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面板VAR 模型的动态分析[J].投资研究,2014(05):22-33.

作者简介:佘星晨(1997.07- ),男,汉族,安徽合肥人,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2015 级本科生,金融学专业

 ??  ?? 表 1 实证研究结果
表 1 实证研究结果
 ??  ?? 表 2 实证研究结果
表 2 实证研究结果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